大汉大忽悠帝-第1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布要接受第五军的指挥。同时,第四旅正式更名为重骑第一旅,并且再补充一个轻骑团,由马玩任团长。所以,重骑第一旅也是三重两轻,有五个团的加强旅。
打了胜仗,立了功劳,别人都想着怎么升官,马玩却主动申请降级。听到要扩编重骑旅的消息之后,马玩又是找吕布,又是找赵云,哭着喊着求他们为自己说说好话。因为自从在单于庭见识到重骑旅的威风之后,马玩都快羡慕死了。现在机会难得,哪怕只是重骑旅的轻骑团,那也是三甲双马,可以骑一匹,牵一匹。
搞定两个“最牛旅长”之后,汉正军A级军团整编也已基本完成,新的任职名单是:
第一军驻守司隶,军长高节;
第一师师长吴匡,第二师师长华雄,第三师师长滇吉,警卫旅长龚都。
第二军驻守凉州,军长王闹闹,参谋长成公英;
副军长兼第四师师长陈冉,第五师师长牛敢,第六师师长阎行,警卫旅长张横。
第三军驻守豫州以及南阳,军长徐荣,参谋长程昱;
第七师师长伍琼,第八师师长杨奉,第九师师长李通,警卫旅长乐进。
第四军驻守冀州,军长文聘,参谋长沮授;
第十师师长张绣,第十一师师长张颌,第十二师师长高览,警卫旅长文丑。
第五军驻守并州,军长赵云,参谋长荀攸;
第十三师师长张辽,第十四师师长戴胡泥,第十五师师长杨定,警卫旅长赵勉,副旅长岳饼。
此外,洛阳京师还有一个不入编制的弓弩师和山地师,师长分别是曹性与胡车儿,加上吕布的重骑旅,汉正军A级军团共计三十余万人。
第284章 洛阳第一民选村
……………………………………
光熹二年二月,帝大赦天下。括弧,仅限于小偷小摸,欠粮抗税之罪囚。
正式撤销司隶校尉一职,改设司州州长,由原河南郡长朱儁担任第一任司州州长,由原河东郡长黄邵担任并州州长,而在此之前,因为司马防接任长安郡长,所以原长安郡长杜畿已经迁任凉州州长。
其间还发生一件趣事,因为黄邵要去并州,刘汉少想找一些人过去帮他,便将崔烈之子崔钧任命为西河郡长。
话说当年崔烈花钱买那个官的时候,不单饱受别人的指摘非议,就连自己这个儿子也骂自己满身铜臭之气。现在崔烈是财政部长,平时没少被刘汉少拍肩膀,引为“大骨头之臣”。如今儿子也被提拔上来了,心里高兴的跟开了花似的,偏偏崔烈嘴上说出来的话是另一个味儿。大意就是说,你原来嘲笑你老子,现在还不是凭着你老子的面子,才能爬的这么快?
崔烈如此,无非也就是想出一口积攒多年的闷气,怎知一不小心,自己还生了个拧种。
崔钧居然拽着他老子,跑到刘汉少跟前,问刘汉少给自己升官,究竟是看重了自己的才能,还是看重自己老子的颜面。
刘汉少能咋说?
说因为你爹钱多,又舍得帮哥填补,所以哥要多多拉拢?还是说你娃确实有才,不管你爹花不花钱,哥都照样用你?
结果任谁也想不到,刘汉少当着崔烈的面儿,上去就把崔钧踹了一顿,一边儿踹还一边儿说:“你爹年高德勋,尽心为国,你这个做儿子不说多学着点,没事还总挑自己老子的毛病,你还是不是咱们大汉的好儿子了?”
末了还搂着崔烈的肩膀,气呼呼地教训崔钧。
“哥敢让你当郡长,自是信任于你,可你要是想证明自己有才干,就拿出吃奶的劲儿,好好干活!平靖并州,事关重大,西河更是重中之重,你崔符平要是干不好,千万别跑回来对哥说你爸是崔烈。只怕到那个时候,你想依仗你爸的面子,都不好使!”
崔烈老怀大慰,别提有多爽了,可是看着儿子惨兮兮的样儿,还是想说:陛下,下回您再帮我揍儿子,能不能下手……不对,是那个下脚……轻点?
后来,据说崔钧把自己的表字“符平”改为“州平”,跟着黄邵一起,斗志昂扬地上任去了。
…………
军、政各方大员调动任命之后,朝廷又下达了一条诏令,引起爱卿们的格外关注。最晚迟至明年年底,所有官吏必须使用倍精话为官方用语,使用汉简字为官方用字。同时将推广普及倍精话作为一项绩效考核,届时中吏部将对各级官吏进行查验,优者奖励、升迁,劣者处罚、罢免。并以此作为今后选官取吏的一项硬性标准,唯有先说好倍精话,才能够被录取为官为吏。
此诏令一出,袁绍“哈哈”,曹操“嘿嘿”,只有孙坚差点哭。前二者一副我们早就知道的模样,而孙坚来洛阳最晚,又是打南边那么老远的地方来的,倒也不是不会说倍精话,只是说的不太溜而已,时不时的可能还顺嘴秃噜几句吴地软语。
于是,孙坚家有了一条新家规,自吴夫人以下,全家都必须说倍精话,谁要是敢勾着自己说方言,必须打屁屁。
原本凉、并恢复制度,派选官吏前往,很多人都不愿意去,嫌那些地方边鄙,现在可好,人心思动,报名踊跃。因为但凡肯去那些地方,哪怕别的什么政绩都做不出来,只要教化一县之民学会倍精话,过个三两年再回来,起码也是内地一县之长。
如此还不算,早先的拼音字母大讲堂不仅又重新火爆起来,各个学院的学生也成了抢手货,甚至包括北邙小学今年的毕业生,他们都不放过……因为小学生教那些边鄙羌胡说倍精话,也足够用了。
残暴!
简直是太残暴了。
还说人家商贾之人犹如鲨鱼,只要有利可图,谁还不会变个身咋滴?从前许多大言炎炎,空谈之辈,如今也化身激情燃烧的小斗士,自觉带着教化万民的重任,纷纷奔赴他们心目中的战场,甚至连各个地方议院的人都蹿丢了不少。
为了应对此种局面,刘汉少还专门让立法院陈群与《大汉月刊》的陈琳各自编发了一本《万民法则》与《故事大会》,交给那些准备去边郡教化万民的官吏生员们当作武器,不然的话,只是单纯的识字,太枯燥,没事听听故事学学法,多好。
…………
除此之外,刘汉少还专门喊来曹操,要求他暂缓其他路段施工,全力修造轵关陉和太行陉,无论是煤炭还是钢铁,挖出来、炼出来,要是无法畅通的运出来,也是白搭。
轵关陉和太行陉分别是河东与上党通往河内的道路,一旦修造好水泥砖路,与京师连成一片,无论是军事防御能力还是经济繁荣能力都会得到很大提升。
曹孟德也知此事至关紧要,不等春暖之时便带着曹真与勘探测量队,亲自前往太行山。然后曹操便写下了后世著名的那首《苦寒行》。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也不知道曹操和曹真究竟在太行里都干了些啥,反正后来据说曹操和曹真分别得了一儿子,名字分别叫“曹熊”和“曹爽”,以此纪念二人的太行之行。
…………
然后袁绍也跑来找刘汉少,请示要不要立刻组建凉州、并州的各级议院。关于这个问题,刘汉少一时也难以决定,但是倾向于暂缓组建。连冀州这样的地方,虽然很多“人型垃圾”都被扫进了议院,但是仍旧盘根错节,让人无从下手。而凉州、并州除了地方豪强,就是部落首领,假如把这些人也都弄进议院,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扫清了障碍,但是实际上等于是让这些势力保存了下来,那么将来会发生什么事,可就难以预料了。
而袁绍之所以专门跑来请示刘汉少,其实也有这样的顾虑,自己拿不定主意。
当了这么久的政议长,袁绍还是比较出色的,但同时,也相当纠结。从一方面来讲,现在的袁绍也是渐渐知悉刘汉少的意图,就是要自己把那些名气大、口气大,手里却一点真本事没有的所谓名士贤达统统拉进议院,给他们找个地方高谈阔论去。而另外一个方面,毕竟自己是政议长,要是这些人多少能议出点对国家社稷有用的事,到时候自己面子上也有光不是?
所以,袁绍深知,想要自己手下那群嘴炮干出点成绩,首先就得改掉夸夸其谈、眼高手低的毛病,多多务实才是正经。再所以,豫州筹粮那会儿,袁绍是逼着拽着这些名望贤达们纷纷捐钱捐粮,就是想向刘汉少表示一下,他们还有可取之处。
可是,自己一离开豫州,那地方的议院马上就又变成了另外一个样子,不仅会夸夸其谈,还会组团向当地官员施压,干预政令。稍不顺他们的心意,便指摘嘲讽,甚至谩骂,真把自己当成御史大夫,钦命天使了,搞的施政官员苦不堪言。
要是他们出的招儿,真的是好,能用也行,偏偏一个个满嘴胡说八道,比刘汉少还不靠谱。再不然,就是出于各自的私人目的,对政事、时事进行抨击。甚至有人还提议恢复周朝礼制,按照他们先前捐献的多寡,进行赏爵分封,然后他们便可以将封土分发给无地之民。
孔子曰的好,牵着不走,打着倒退。这帮人不是让驴踢了脑子,他们本身就是驴啊。
如此一来,也再一次让袁绍看清了这些名望贤达的嘴脸,深感与彼辈为伍而羞愧不已。但是刘汉少还总劝他,再忍忍,等过上几年,百姓们逐渐意识到自己的权利,自己选取能代表他们的议员,那时候就好了。
于是,凉州、并州组建议院之事暂罢,袁绍转而负责教导百姓如何正确的使用自己手中的选票。首先以洛阳周边为试点,一村村民选村长,一乡乡民选乡长,每一届任期均为五年,最多连任两届。选取当日,村选由县中派员监督,乡选由郡中派员监督。选取之前,凡是“备选人”向村民、乡民赠送钱粮等物,视为贿选行为,应立刻取消选取资格。
…………
“洛阳第一民选村”就是孙大壮他们村,在此之前经过预选,已经选出了五名“备选人”。选取当日,不仅洛阳令董昭亲自跑来充当监督员,就是袁绍也在此坐镇,监督选取。
一个小黑屋,四面不透光,两边是门帘,十六岁以上,有投选资格的村民们依次从左侧领取一张选票,当着监督员的面儿摁上自己的手印,然后再进入小黑屋投选,从右侧出来。因为不少投选人可能都不认识“备选人”的名字,所以五个“备选人”除了名字之外,还有画像贴在各自的选票箱上。
最后的选取结果出来的时候,袁绍差点哭,因为得票最多的居然是孙大壮的老婆……狗子他娘!
第285章 陈冉奉命捉胖子
……………………………………
孙大壮在村里还算是富裕户,平时又带着村民种田、养鸡,所以被选为村长的呼声很高。但是狗子他娘人缘更好,不仅平时为大家帮这帮那,还时不时的给那些有老人、小娃,或者家里有病人的人家送几个鸡蛋。再所以,老婆一不小心击败了老公,把孙大壮气得差点当众打老婆。
充当监督员的董昭还问袁绍,现在咱咋弄?自古以来也没听过妇人当官的呀。袁绍原本千小心万小心,就指着这一次民选村长做样板,好确立自己成为“选取界第一人”的不可撼动的地位,又怎知预选的时候就出了这么一个岔子。
好在孙大壮他们村离洛阳不远,袁绍机智地说,要不咱们去问问陛下吧。于是,和董昭两个人骑着快马,奔回洛阳,把前因后果向刘汉少一回报,末了,还一副甘愿受罚的模样。
可是刘汉少听完,当时就哈哈大笑起来。
董昭栖栖遑遑地说:“陛下,妇人选官,牝鸡司晨,这可是大不吉之兆啊!”
刘汉少浑不在意地说:“屁的不吉,这叫民心所向!选取之前,连哥都以为大壮这一次要当村长了,可是他老婆就是比他人缘好,村民们更支持,咱们自己立的规矩,难道还能说了不算?再说了,村民乡民只能选取村长乡长,一个村长、乡长又算得了什么官,还能耽误咱们建设美丽新大汉不成?你们回去,就按照选取结果来委任,反正是村民们自己选取出来的,狗子他娘要是干不好,等到五年之后,下界再选,村民们自然就不会再选她了,对吧?”
得咧,只要您这位哥不追究我们的过错,我们还管他一个村里选谁当村长,是公又是母呢!
又于是,袁绍和董昭骑着快马返回村,由监督员董昭当众宣布,本次选取结果合法有效,第一任民选村长为狗子他娘,赵氏!
然后,孙大壮也直接当众给他老婆跪下了。
“狗子他娘……不不不,村长啊,俺刚才不是想打你,只是看你衣裳上有灰,俺想帮你掸掸……”
…………
假如说大力推广倍精话,勾动了大官小吏,有识之士的神经,想趁此有一番作为,那么紧跟着朝廷的又一道诏令,可就是关乎大汉全民,每家每户的大事了,因为诏令颁布了新的《大汉征兵法》。
首先,大汉将实行军团、兵团并行制,军团又分A级作战部队与B级别守御部队,而兵团只作为储备兵员使用。B级军团的日常任务是守城、训练、屯田,而兵团的日常任务则是屯田、放牧、养鱼、喂猪、种树、修路、筑城……兼有训练。
在讨论这一项法令的时候,刘汉少说:“咱们既要确定制度,又不能将过多的壮劳力从田间抽走,所以把兵团当作兵员储备,集中起来使用。如此,既提高生产力,又无需增添国家负担,甚至还能够反哺作战部队,真是国家到了危及时刻,也能快速调动起来,补充兵员。”
其次,《征兵法》规定,自皇家至平民,以户籍为单位,每家每户,凡年满十七的男性国人,都有保卫国家的义务,应当积极踊跃地报名参军。勋贵爱卿们大惊之色,“这么说,将来连皇子都得去当兵?”刘汉少说:“还用得着等皇子么?哥今年正好十七,不就是一个兵嘛。回头等刘协到了年纪,也把他弄到军队里锻炼锻炼!”
因为征兵法中还特别说明:独子长子不征;有残有疾不征;专业人才不征;双征单不征等规定。
前三条好理解,所谓双征单不征,意思就是说家里有俩男娃,那么老二应该被征,如果是三个,依旧只出一人,假如是四个,就应该老二、老四都被征。
可怜的刘协,正好是老二!
凡是初征新兵,原则上只送入B级军团或兵团,特招除外。
B级军团服役期三年,自第二年起,自愿加入A级军团者,可提出申请,由部队考核。兵团服役期四年,期满后可自愿返乡,也可由兵武部另行安置。
如此一来,大汉的军队便呈现出一个阶梯模式,A级军团就是纯职业化部队,不仅军饷优厚,家中税赋减免,兵士们至少也有一级军士的军阶;B级军团属于半职业化部队,没有A级军团那么危险,相应的待遇也没有那么优厚,兵士们从列兵开始;兵团基本上就属于民兵预备役一类了,大概也就是从家里被征出来,换个地方干活,当然,必要的待遇也是会有的,而且,不算太少。
因为……少了人家不干呀!
俺们在大洛阳呆的好好的,被扯到并州放羊,还不许吃口羊肉,这上哪能说的过去?
所以,无论是什么部队,待遇也只是相对而言,以那些比较贫困的百姓而言,能当兵绝对是管吃管穿还给钱的好事。
再所以,此项法令一出,各界反应也是天差地别。刘汉少在洛阳的威望自然是如日中天,所以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