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大忽悠帝-第1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刘汉少就看到了蔡琰愤怒的、悲伤的、惊奇的、仰慕的、嫌恶的、哀怨的……小眼神。总之,很复杂……很复杂……
统帅真是神人呀,竟然连死人都救得活。整个伤兵营落针可闻,猛然又爆发出热烈的呼声。此事也再次刷新了俄吉勒的三观,统帅不是好人……是神人!
就是连曹操也眉头紧蹙,满脑袋疑团,汉少怎么着就把那个眼看着死掉的伤兵给救活了呢?刘汉少杀人,曹操虽未亲眼所见,但也听说过,活剐李儒那会儿,刀法精湛,可是这救人之法,自己明明瞪眼看着,却怎么也想不明白,难道汉少真属不凡?
不知怎么着,曹操就想起自己曾经吞过的那个大药丸子了,于是,曹操的眼神也变的很复杂……很复杂……
…………
伤兵营猛然闹出的动静太大,外面负责看押俘虏的两个团的兵士不明所以,立刻持枪架弩,全体戒备。那些俘虏们一看这个架势,怎么着?把我们哄到这儿,不愿意再走了?这是要就地杀了我们么?
于是,四万多俘虏也躁动起来,有的忐忑不安,有的战战兢兢,有的气愤异常,有的还跃跃欲试。
幸好,俄吉勒及时出现,将伤兵营里刚刚发生的神迹,统帅如何救活一个死去的羌人兄弟,详详细细且“夸了点大”地讲给了俘虏们听,并且还有好些个汉正军里的羌人兵士出面作证,加以补充。
平心而论,俘虏们也觉得这些汉正军兵士,对待他们都不错。如果换位而言,他们能够逮着俘虏,是不会当成人看待的,不是随便杀着玩,就是当成牲口奴隶,打骂凌辱更是家常便饭。
但是汉正军极少打骂俘虏,即便有此类事件发生,问清原委,大多也都事出有因,否则打骂俘虏的兵士也会受到军纪处罚。另外又有俄吉勒与羌人兵士在,能够及时地与俘虏们沟通,向他们宣传汉正军的规矩,也使得他们安心不少。
不过,千万别以为汉正军的人说话客气,他们手里的战刀就不锋利。押送途中,未到陈仓之前,曾经发生过一次逃跑事件,那一次参与逃跑的俘虏,最后是拎着脑袋数的数,三百二十七个,一个都没少。
随着俄吉勒的出现,躁动的俘虏们逐渐安静下来,之后,刘汉少便出现在了俘虏营。
“我是大汉皇帝刘汉少!”
好像黑老大报字号一样,说完这句,刘汉少停顿了一下,想了想词儿,又说道:“也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过哥的名字?听到之后是欣喜多一些,还是愤恨多一些?或者……没啥感觉!哥今天来看望大家,却没有带礼物,因为……你们还不是哥的兄弟,你们只是俘虏,是贼寇,是一群不争气的大汉国人!”
此言一出,整个俘虏营都在窃窃私语,生羌向熟羌打听,耳背的向耳聪的打听,没听明白的向假装听明白的打听。
“他刚才说啥?”
“他说他是大汉的皇帝。”
“不是这句。”
“他说他来看我们,没带礼物。”
“也不是这句。”
“他说我们是俘虏,是……是大汉……国人?”
“对,就是这句!”
“我们是羌人啊,怎么就成了大汉国人了?”
至此,对话崩断,也不知道到底是谁明白了,谁又没明白。
刘汉少也不着急,由着他们嘀咕一阵,自己正好也趁机再想想词儿,眼看着俘虏们嘀咕之声下去了,才又开口说道:“哥知道,你们很多人都认为自己是羌人,不是大汉国人。那么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自己的老爹只是一个穷苦的牧羊人,为什么自己的老娘没有首领的老婆那么漂亮?以至于你们又穷又丑,没办法耍帅……也许,你们会说,这是天命,你们也没办法改变。对!这就是天命,就像你们生在大汉,长在大汉一样,不管你们承不承认,可你们就是大汉国人中的一员!”
第220章 永远能看到希望
……………………………………
刘汉少的一番话说完,懵圈的俘虏们更多,想装明白也装不了,于是,窃窃私语也变的毫无头绪。
“我爹不止放羊,还放牛,放马,对了对了,还会种地。”
“我娘长的也不丑呀,听说当年别的部落来抢我娘,就是因为她长的貌美。”
“你们说的都是个屁!咱们出生、长大的地方,祖祖辈辈都生活在那里,怎么就成了大汉的地方?”
“对哟……那是咱们的地方。”
好像连刘汉少也听到了这句嘀咕,接茬说道:“也许,你们会说,那是你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是你们的地盘。那么有条件的,可能出在一块羊皮上,没条件的,可能生在一堆干草上,甚至有的老娘不长心,正上厕所的时候,一不小心就把娃生下来了,怎么着?这羊皮、干草和厕所,都是谁生在上边,归谁?那一块牛粪被拉在地上,你们说是牛粪属于了那块土地,还是土地属于了牛粪?”
这回没人接茬,不是胆大胆小的问题,谁接茬谁可能就变牛粪了。
于是,刘汉少只好又说:“哥倒想问问你们,要是你们谁家的帐篷里,有一块牛粪,这块牛粪非说,它不是你们家的,而是隔壁老王家的,你们怎么办?”
刚才嘀咕个屁的那主儿愤愤然说道:“烧了它!”
刘汉少伸手一指,赞赏道:“你娃说的好哇,烧了它!可惜……人,不是牛粪,我刘汉少也不忍手足相残。整个大汉就是咱们大汉国人的帐篷,是咱们大汉国人的大汉!可就是有些人住着大汉的地方,啃着大汉的草皮,吃着大汉的粮食,还非说自己不是大汉国的人!这些背宗忘祖,背信弃义,背义忘恩,背恩……反正,就是这些老背们,哥也很想把他们当成牛粪,一把火全烧了!可惜……哥是大汉皇帝,不是杀人狂魔,哥要善待大汉百姓,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即便是有人犯了错,也得教化他们,给他们改正的机会。”
没来由的,俘虏营的人都低下了头,总觉得自己好像不知道怎么着,就欠了这位“皇帝哥”似的,怪对不住人家的。
绝对的语重心长的,刘汉少又说:“哥知道,你们很多人的生活都很困苦,可能养着成群的牛羊却吃不饱肚子,因为那些牛羊都是首领的,族长的,跟你们没个屁的关系。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是谁让你们如此困苦,如此艰难?是我刘汉少吗?恰恰就是你们那些首领、族长。你们养的牛羊被他们拿去了,你们的妻女也被他们拿去了,把他们养肥了,想欺负别人,就让你们去拼命打仗,把他们养瘦了,被别人欺负,还是得你们去拼命打仗。孔子曰的好,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哥说你们不争气,不是骂你们,只是说了句实话而已!你们的肩膀上也都扛着个脑袋,那不是猪头啊,咋就不能好好想一想?但凡你们中间,有人能够知大义,晓事理,明辨是非,也不会混成现在这个鸟样!”
一把将俄吉勒拉过来,搂在怀里,拍着肩膀,刘汉少十分气愤地问道:“你们知道老俄为啥能跟哥成为兄弟吗?那是因为我们有共同的理想,共同的抱负!哥跟老俄都知道,我们自己该干啥,该为啥努力,该为谁去战斗!”
好像用完的道具一样,再一把将俄吉勒从怀里推出去,刘汉少高喊一声:“兄弟们!”
包括俄吉勒在内,所有听到这一嗓子的汉正军兄弟立刻立正,齐齐地应了一声:“到!”
“告诉他们,我们汉正军的使命是什么?”
“护我百姓,佑我大汉,心存节烈,精忠报国!”
整齐的回答响彻天地,俘虏营却传出了哭声,有人羡慕那些能够加入汉正军的羌人,有人开始为自己从前的作为痛悔,当然,还有人也许只是被吓哭了。
再次拽住俄吉勒的手,刘汉少很是骄傲地说:“老俄,咱们兄弟去喝酒,那是咱们该得的,让这些蠢蛋在这里喝风,也是他们该得的!每个人都好好想一想吧,往后怎么做人,做堂堂正正的大汉国人!”
…………
酒自然没得喝,这是军规,但是今天俄吉勒还是很激动,腰杆挺的,连多年的椎间盘突出都治好了,晚上还要亲自巡夜值守,声言乔山敢跟他抢,他就急眼。
入夜之后,刘汉少召集大家到自己的帐篷里临时开个会。除了戏志才与临时三主簿之外,前营高顺,中军韦光正,侧翼赵云,后营曹性也均在其列,就连军官训练班的班长孙策也被准许列席会议。
大家都在兴致勃勃地讨论刘汉少白天对俘虏们的说教,今天算是真开了眼了,几万人抱头痛哭,那场面真是人山人海,彩旗……不对,是涕泪横流。
在座的这些位,要说杀掉几万敌人,他们觉得自己都能办到,但是能把几万敌人忽悠的抱头痛哭,除了刘汉少之外,无人敢做此想!
尤其是孙策,看着刘汉少的小眼神直冒金光,恨不得现在就一口一个叔父地叫,只是他记得刘汉少的教诲,军中只有统帅。
虽说这些俘虏原本和俄吉勒他们相处的都还不错,安安稳稳的,加上今天刘汉少的一番说教,都有了悔过的意思,但是,他们毕竟是好几万人呀。全都送到京师去,现在京师又防御空虚,万一出点什么事,可真真是让人爆了菊花喽。
如何妥善安置这四万多俘虏,就是眼前亟待解决的一个大问题。
赵云干脆地说:“大哥,我看这些人里也有不少勇武彪悍之辈,反正咱们也缺少兵士,不如就抽其精锐,充实各部,留下一帮老弱送回去京师,他们也翻不了天。”
“不行。”
刘汉少也很干脆地否决了赵云的提议。
“孔子曰的好,教化之道,在于打一巴掌,给个甜枣。如今第一军这一巴掌是打得他们嗷嗷疼了,该给甜枣的时候,你不给,反而转手又把他们送上战场,他们能真心卖命么?万一真的在战场上,关键时刻出了岔子,说不定会比胡奴那帮人闹出的祸害还大。再说了,只送一些老弱回京师,干不了活,出不了力,还白白养着他们啊?”
一看赵云没落好,袁绍立刻也帮腔教训道:“老二,不是老哥说你。现在你好歹也是当旅长的人,慈不掌兵的道理你不明白吗?还把老弱送回京师养着,到底是他们打输了,还是咱们打输了?要我说,直接就地杀完,一来咱们再无后顾之忧,可以全力对付胡奴,二来还可以震慑胡奴,让他们看看与我大汉为敌的下场!”
还别说,袁绍这番话还真得到了孙坚、曹性几人的赞同,就连赵云自己也觉得,袁绍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
刘汉少把眼一瞪,鄙夷地说道:“本初,你现在是政议院议长,不是杀人院院长!这可是好几万人哪,说杀就杀了?咱们现在,可以说是百废待兴,要是把这几万人送回京师,妥善安置好了,将会是一大助臂。旁的不说,孟德开山修路要不要人?文台挖矿炼钢要不要人?就是你儿子袁谭那个水泥厂,砸石头,磨水泥,哪不需要人来着?”
袁绍反驳道:“汉少,咱们大汉那么多人,也不缺这几万。再者,之前是您一直说,要多多使用流民、灾民,让他们能够经济有来源,生活有着落,这叫什么……以工代赈。现在把这些羌胡都送去干活,那咱们的流民、灾民不是反而没活干了?”
刘汉少也反驳道:“你们家要是有了大牲口,就不能让人多歇一会,轻松一会吗?再说了,咱们的流民,那是宝马良驹,是要吃精细料的,这些俘虏都是毛驴,给把干草就行。现在流民做工,工钱是利润的四分之一,要是用这些俘虏干活,还需要给这么高的工钱吗?只要有本事,用的好,就能让他们既心甘情愿,好好干活,又不会惹是生非,乱添麻烦。”
曹操实在忍不住了,“噗哧”一笑,说道:“您都把人家当毛驴使唤了,还想让人家心甘情愿,还不惹是生非,想的可真好。”
“咋滴,不信哪?孔子曰的好……”
众人脑门黑线,自从遇上这位哥,孔子就没消停过,变得跟废话篓子一样一样的。
刘汉少才不管众人怎么想,又说道:“用人之道,在于打一巴掌,给个……”
孙策急忙纠正着说:“不对呀。统帅,您刚才不是还说,这是教化之道么,怎么现在又变成用人之道了。”
“孔子曰,都一个鸟样!”
刘汉少继续大言不惭地说:“得给他们甜枣!第一,不杀他们,也不用他们上战场拼命,让他们没有性命之忧,是不是就能安心许多?第二,不要过分苛待,还让他们吃饱饭,甚至比他们在部落的时候,吃的还饱。也许你们会想,这不就是养着他们了吗?对,就是养着他们,吃饱饭才好干活呀,你们家养个牲口不吃草啊?第三,要赏罚严明,谁干活干的好,哪怕碗里比别人多块肥肉,也算是奖赏,反之,调皮捣蛋,撺掇别人闹事的,一定要严惩!最后一条,就是要让他们看到希望,永远能够看到希望!”
第221章 高顺好像不大顺
……………………………………
大帐之中,开的却是小会,大家都挺随意的,有问有答,各抒己见。所以,听到刘汉少又是甜枣,又是希望的一大通白活,曹性都忍不住,捧个场问道:“校长,他们是咱们的敌人,咱们能给他们啥希望呀?”
刘汉少老气横秋地说道:“敌人嘛,拿起了刀枪造反,那才是敌人,要是放下了刀枪,也就算不得敌人了。希望嘛,就是人活着的盼头,活着总是要有一点希望的,连个盼头都没有,那活着也没啥意思了。比方说,他们现在是俘虏,回头是刑徒,等干满二十年的活儿,就还他们自由之身,堂堂正正的当大汉百姓,想放羊就放羊,想种地就种地,想娶老婆就娶老婆。”
曹操再次“噗哧”一声,调笑着说道:“干满二十年,出来都是老头了,要啥没啥,谁肯嫁给这样的人为妇?就算有人肯嫁,他还能干点啥?”
众人听的哄堂大笑,尤其是孙策那副贱兮兮的模样,显然他已经不是处男了,倒是刘汉少,还一本正经地说道:“这就对了。所以,咱们要把奖励和希望糅合在一起,掌握好这个度,才能发挥最大功效。比如说,二十年的刑期,凡是学好倍精话的,可以给他减五年,能够认识汉简字一千个以上的,再减两年,干活肯卖力气,表现好的,再减一年,要是别人想淘气,及时揭发,勇于立功的,再减少两年。”
孙坚急忙拉住刘汉少挥舞的手指头,说道:“汉少,照您这么个减法,可能有人只需干十年,就能被放出来了。”
刘汉少理所当然地说道:“对呀,哥原本要的就是十年。他干满十年的活,出来也快成老头了,不得心急火燎的娶老婆?想娶老婆就得先拼命赚钱,娶了老婆还得生娃养娃,娃长大了还要再娶老婆……这不就是希望嘛,他们忙着呢!”
众人又笑,孙策却一脸纯真地问道:“统帅,为啥学会倍精话都能减五年,卖力干活才减一年?要是有人总是表现很好,又多次立功,岂不是连十年活也干不满?”
虽然在这一群人之中,孙策属于来洛阳最晚的一个,但是整天呆在北邙军校,受环境熏陶,一口倍精话倒也说的流利,所以,他反而不明白倍精话的重要性。
“对哟……那就让他们干二十五年好了,回头再慢慢往下减。”
众人原本正笑着呢,闻言,好像被施了定身术一般,一个个表情僵硬,有的笑容还挂在脸上,有的眼睛眯成一条缝。韦光正是个半哑巴,说的话还没放的屁多,此刻却大张着嘴,好像下巴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