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大忽悠帝-第1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了,这么说也不准确,因为在一切尚未稳定之时,不管是财政部还是工薪署,没钱了都找刘汉少要,而刘宏、董太后又留下那么多钱,所以,刘汉少是“要了就给”,一直在拼命当败家子。反过来也可以说,是皇帝用皇家的钱供养了国家这么久。
此刻,皇帝直言不讳地提出要分钱了,怎么分,分多少?
这……是个问题!
桓、灵二帝都不是好榜样,就不要说他们了。
按照从前的惯例,无论是田亩税还是人头税,皇室都有分成,此外还有山泽鱼盐市收缴的“税”,大量的皇家产业产出以及各种进贡,都用于供养皇室开销,总体算下来,即便不到国家收入的一半,也是三分之一高高的,如此,还是属于正常情况。
所以,杨彪说的一半,虽然比所谓正常情况略高,但是只要皇帝不像先帝那样圈钱,就还算靠谱,大家也认了,而田丰说的一成的确是有点欺负皇帝的意思了,您当皇帝是乞丐么?那么好打发?
但是,这两种说法刘汉少都没同意,只管摇头来着,这让众位爱卿不敢再随便开口了,都闹不清陛下到底是咋想的。
“陛下即国家……”
曹操也整出了这么一句,爱卿们脑门黑线,都寻思着,这个小黑胖子就不怕陛下扒他衣裳?怎么还这么说?但是,曹操只是一个大喘气而已,随即又说道:“整个国家都是陛下的,既然陛下说要分,分多少,您直接说呗,臣等哪能置喙?”
这就是曹操的“狡猾之处”,听上去既显得忠心,又不用臣下为难,直接把皮球踢回给刘汉少了。您自个儿说了算,要多了就是昏,要少了我们也没意见。
然而,刘汉少却很满意曹操此时的狡猾,并点头赞许,然后又伸出那根手指头,傲娇地说:“哥想万中取一,如何?”
这还不如田丰那种欺负皇帝的分法呢,众位爱卿都被陛下傻出的新高度震了个惊,稍后,财政部长崔烈悲怆地大吼道:“陛下不可,万万不可呀!”
很久没听到有人说这一句话了,刘汉少和众位爱卿齐齐地看着崔烈。当年老崔头花了五百万买个司徒,名声大损,没多久就被免了职,真算是没吃上羊肉还惹一身骚,傅燮说的那句“斩司徒,天下安”,就是说的他。后来三府改制,老崔头成了财政部长,真是兢兢业业、小心翼翼,平时连话都不多说一句,没想到今天会突然情绪失控。
“陛下,如今国家空虚,财政部连万万钱都拿不出,陛下若万中只取其一,怕是连一万钱都拿不到呀!”
老崔头是刘汉少点名任命的,因为他们家太有钱!而崔烈不这么想,认为陛下对自己有知遇之恩,不追究自己的黑历史,只看重自己的才华,当真是圣主明君!
每次崔烈去找刘汉少要钱,刘汉少从来都是大大方方、痛痛快快的要了就给,还将崔烈引为肱骨,诉说自己其实有多艰难,相请崔烈与自己齐心协力。并且,时常会拍着崔烈的肩膀,鼓励他说:你是财政部长,多想想办法。
为了陛下这份信重与厚爱,崔烈不知道贴了多少个五百万,仍然感激涕零,深觉自己做的还远远不够。
现在的崔烈可是真真的忠臣一枚,而且又对国家财政状况最清楚,所以,一听到刘汉少说出的分法,立刻为他的陛下焦急起来。众位爱卿也都反应过来,纷纷劝阻刘汉少,这事要是由着陛下胡来,大汉的皇帝非得过上乞丐的日子不可,忒没面子了!
崔烈这句“陛下不可”说的真让刘汉少开心,由着爱卿们劝阻了半天,才很有气度地压了压手,让爱卿们安静下来,然后慢慢说道:“众位爱卿,你们总说哥就是国家,国家都是哥的,其实不然,咱们大汉,应该是咱们大汉所有人的大汉,而哥,就是应该做好……咱们大汉代言人!”
第178章 毛署长言之有理
……………………………………
“啥叫代言人?”
“别插嘴,听陛下接着忽悠!”
“比方说,咱们大汉是一群羔羊,那哥就是领头羊,只能带着大家吃草根、啃树皮,遇上豺狼、强敌,还得任人宰割。假如咱们大汉是一群虎豹,那哥就是虎豹之王,领着大家吃肉喝酒,打下最美的江山,打败最恶的豺狼!可是,咱们大汉究竟是羔羊,还是虎豹,并非是哥一个人能说了算的,这得依靠咱们所有的大汉人同心戮力,众志成城!而哥,作为皇帝,咱们大汉的代言人,就应该与国同荣辱,与民共甘苦!”
田丰之前没参加过朝会,也就没能真正见识过刘汉少忽悠的本事,此刻听到这番慷概激昂的言说,只觉得血脉贲张,又立刻站出来激动地说道:“陛下此言大善,大贤,大智大勇啊!”
审配也大声赞扬道:“有如此圣主明君,我大汉何愁不兴?”
嗯……这二位配戏配的不错,既有王允刚烈敢言之风,又无王允固执死拧之弊,看样子以后得让他们多多出演男二号才行。
刘汉少脑袋里胡思乱想,脸上的表情却显得格外沉重,又继续说道:“如今,国家贫弱,百姓艰难,这是哥的责任,作为大汉代言人,哥就应该与国家,与百姓同甘共苦。所以,万中取一之议,就请各位爱卿答应了哥吧。将来,等咱们大汉越来越强大,百姓越来越富裕,哥自然也就能过上好日子,有酒喝,有肉吃。”
说到后来,刘汉少脸上的表情已由沉重变成微笑,眼中却又满含泪花,当真是此处无声胜有声,情到浓时别吭声!
“长文。”
陈群立刻起身,回道:“臣在。”
“着立法司立法,自我刘汉少以后,大汉所有继任皇帝,年薪定为国家收入的万分之一,若有贪墨年薪一倍以下者,退回贪墨之资,并处罚金十倍,贪墨年薪一倍以上者,废黜帝位,另立新君!”
整个却非殿鸦雀无声,而众位爱卿们的小心脏却好像炸裂一般,不知该激荡还是该恐慌。所谓“封建帝制”是个什么玩意?就是举全国之力来供养一个皇帝,一个皇家,然而现在皇帝居然说只要万中取一,那么,多出的钱该往哪花?还有,皇帝将此事立法,甚至说以后的皇帝若敢违犯,都可以废黜,这是律法约束了皇权啊!
陈群想哭,当初刘汉少对他说天下无法外之人的时候,他向往,但是不敢相信,因为那些制定律法之人,是不会把律法的枷锁套在自己脖子上的。而此刻,皇帝仿佛亲身套起枷锁,在这条血淋淋的路上,一往无前。
颤颤巍巍,哆哆嗦嗦,战战兢兢地回了一句:“臣……奉诏!”随即,陈群的脑海里立刻又浮现出一句话,确切地说,应该是他为自己立下的誓言:毕生追随主君,百死不悔!
曹操一直以为自己还是比较了解刘汉少的,所以,他习惯“蛋定”地看着刘汉少表演,忽悠那些爱卿们,甚至有时还凑趣地配合一把,然而此刻也不得不动容。
曾经刘汉少和曹操闲扯淡的时候,常说一句“男人,就应该对自己狠一点。”曹操深以为然,只是没想到刘汉少能对自己这么狠,借用刘汉少一句经常夸人的话说,那就是活该你娃当皇帝!
“还有个事,哥想和众位爱卿商议一下。”
趁着大家没回过神,刘汉少又不徐不疾地开了口。
“军府的武将们现在有四准十八阶,与军职对等,发放军饷,清晰明了。但是相府和御府的文官,还是以前的老规矩,与官职对等起来比较混乱。哥想设立九品十八级,参照军阶,对等官职。”
皇帝这是又要改官制了?
杨彪立刻小心翼翼地问:“还请陛下为我等解惑,何为九品十八级?”
刘汉少点头说道:“九品代表官职,其中一品又分正副两级,级别代表俸禄、待遇。比如你杨彪,杨首相,自然是正一品,与军府总统,御府总理同级。黄左相与王右相,则是副一品,与皇甫左统同级。依次类推,直至副九品,第十八级。”
众位爱卿纷纷点头,这还是比较好理解的,三府老大相当于从前的三公,自然该是正一品,往下的顺班排呗,而且文十八级与武十八阶相互对照着,一目了然。
“但是呢,下边的佐史、少吏太苦了,俸禄才六十石,养家糊口都难哪!哥想要给他们涨一涨工薪,补一补俸禄,就定为九十石起步,如何?”
这一下爱卿们又炸锅了,甭管到啥时候,涨工资都是好事啊,谁傻谁才不高兴呢!然而,现在真就有人不高兴,或者说是担忧更准确吧。身为工薪署署长,毛玠直等刘汉少刚一说完,立刻叫起撞天屈来。
“陛下,财政部尚不足万万钱,我工薪署的钱更少。微臣整日发愁,今年的俸禄无法全足发放,现在陛下一下又涨一半,天下佐史、少吏何其之多?就算把微臣活剐售卖,微臣也做不到啊!”
刘汉少赞同地说:“嗯……毛署长言之有理。”
杨彪也赶紧说道:“陛下体恤下臣,臣等感激不尽。但是,如今国家空虚,今年又遭受大灾,至于涨发俸禄之事,还是容后再议为好。”
“不是哥非要现在涨俸禄,而是下边办事的吏员太苦了。咱们不能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
原本刘汉少还一副悲天悯人状,这句话刚说完,又睁着眼睛笑了起来,好像灵光乍现似的,说道:“有苦,咱们一起吃,有福,咱们一起享。这样吧,就以十八级九十石起算,每高一级,多加五十石俸禄,众位爱卿,以为如何?”
别急,让我们先算算,九十加五十,再加五十,再……噗!怎么算着算着,好像加到头的正一品,俸禄才九百四十石?连千石都不到?说好的涨工薪,补俸禄呢?陛下,你的数学是不是体育老师教的?
曹操紧咬牙关,做“蛋定”状,肚子里却笑到打跌!
来了,终于来了。
某家就说陛下不能好好的往自己身上捅刀子,原来绕了这么一大圈,目的是为了降俸!九十石起步,吏员们倒是美了,可是越往上亏的越狠,能进却非殿这屋的全被扒了一层皮啊!像你们这种不会用乘法的笨蛋,还敢说陛下的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陛下先挖一个坑,自己跳下去,然后把你们也全拽进去,试问,谁敢跑?谁敢说一个不字?
等会儿……怎么感觉这招这么熟呢?陛下是不是对我也用过?
于是,曹操终于也不“蛋定”了。
所谓割剥,就是贫富差异巨大,富的富到有实力造反,穷的穷到只能造反,这样的朝廷还能安稳才怪了。即便同为官吏,上公可万石,佐史才六十,也是天差地别。刘汉少现在把高官的厚禄,分一部分下去,填补给那些小官小吏,就是想减少缩短这个差距。反正现在由工薪署负责统一发放官吏俸禄,不管是大官还是小吏,都会知道,自己是朝廷的官吏,而非某人私家仆役。削大补小,能够使更多的人受惠,也就会有更多的人拥护朝廷,拥护刘汉少。
问题是,能进却非殿这屋的,没小官小吏呀!刘汉少等于是自己单挑一群爱卿,所以,才绞尽脑汁,大费周折地玩了今天这么一出,当真是“舍得一身剐,敢把爱卿拽坑里!”
原来不是炸锅,而是砸锅呀!
爱卿们从冥思苦想到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变成吵吵闹闹,眼看着就要向刘汉少拼死直谏了,毛玠突然奏道:“陛下仁德,体恤下情,臣为陛下赞贺!”
与财政部的崔烈不同,工薪署的毛玠可是个穷光蛋,但是,人家能穷乐呵,丝毫不以屋小衣素为意,平时就算有点什么赏赐还能分给下属,为人清廉正直,品行高洁朴素。
不知道毛玠会不会乘法,但是削大补小,算下来,还是会增加开支,加重朝廷负担,因为小官小吏可比高官大吏多多了,但是,毛玠这一次义无返顾地赞同了刘汉少的意见,或许是对刘汉少有点盲目信任,又或许是他不只算了金钱账。
眼瞅着毛玠要“叛变”,当时就有爱卿想要站出来,参奏毛玠一本。敢情你这个工薪署长,平时拖欠我们的俸禄不给发,已经够不义气的了。现在怎么着,还想趁着陛下数学没学好,彻底赖账,把欠我们的都抹平了,是么?
然而没等爱卿们的胆子壮起来,杨彪也跟着说道:“陛下所言极是,同甘共苦,君臣相携,臣赞同陛下之议!”
等会儿,好像风向不对,吵吵闹闹的爱卿们终于默然下来。
随后,军府左统皇甫嵩赞同陛下提议,督教长、参谋长、军需长赞同陛下提议,御府三司赞同陛下提议,还有更多更多的人出来为刘汉少点赞,搞的刘汉少自己反而有点懵圈?
哥已经有这么多忠臣了?大公无私啊!谁说汉朝人民觉悟低来着?站出来,哥保证不打死他!
吕布从军府那一排最后边的座位上猛然站起身,刚想喊一句“大舅哥”,可是,不知为何,又悻悻地坐了回去,瞅着满屋的爱卿们暗道:降俸这种事,很心痛的,你们都傻了吗?
第179章 谁掉坑里谁悟道
……………………………………
吕布就算再耿直,也不会傻到扯刘汉少的后腿,可是他现在既要养老婆,又要养闺女,还想攒钱盖一幢袁本初家那样的小别野,所以,对于降俸这种事,就好像被人插了刀似的,疼……还滴血。
让吕布想不明白的是,却非殿现在是装了一屋子傻鸟么?怎么对于降俸这种事,还又赞又贺,激动的不要不要的?其实,这也是刘汉少特别搞不懂的地方。孔子曰,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自己这个时候搞降俸,就要做好一人单挑一群的准备,然而,结果却差点让他闪着脑袋瓤儿。
杨彪、袁绍、曹操、卫觊、崔烈、郑泰、陈群……现在有多少人是在白干活,还往里边贴钱的?刘汉少自以为自己劫富济贫很成功,却没想过人家有多少身家,在不在乎那点钱?另外像戏志才、贾诩、郭嘉、毛玠这样的人,他们在乎的又是什么?
说成为了权利也好,说成为了名望也罢,要么就是还有梦想,实现抱负,即便是真的像吕布这样,就是想弄俩钱花,到了能进入却非殿的地步,也不会再把眼光盯在那几个俸禄上,暗中随便向哪伸伸手,捞不来钱呢?
吕布觉得别人都傻,别人看他才像个傻子,刘汉少倒是觉得吕布的反应才属于正常的,那是因为他曾经也只是一个口袋里不超过二百块钱的家庭妇男!
降俸之事出乎意料地顺利通过了,反而让刘汉少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像是自己亏待了忠臣贤良似的,于是又对大家说,这些只属于基本俸禄,回头等国家富裕了,大家工作出色,表现好的,还可以发奖金,就像武将们的功勋奖励一样。
好吧,这其实只是一个空头支票,啥时候国家算富裕?不过,依然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谁让汉朝人民实诚,以为君无戏言呢。
降俸只是对于高官大吏来说的,下边的小官小吏可是实实在在的狠涨了一笔,六十直接变九十,而且工薪署及时地拨发了一部分,使得大家欢欣鼓舞,大赞陛下圣明,就连城管也更加热情积极了,大半夜巡街都是昂首挺胸的。
…………
又折腾了一回,结果钱没省下来,反而流出去的更多,刘汉少也不知道自己图个啥,但是有一点还算意识清醒,自己要是再不想法子开源捞钱,恐怕刘宏留下的万金堂就得变成大食堂了。
很多人以为想赚钱就要经商,起初刘汉少也是这么想的,但是自从当年他看到过那些黄巾超粉们的表现之后,就彻底改变了这个想法。
甭管哪个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