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大忽悠帝-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身后那帮人也立刻跟着纷纷叫骂起来。
“呸,呸,不要脸!”
“以多欺少,不是英雄所为!”
“有本事一对一,看爷爷不削死你们!”
张绣心里别提多窝火了,自己曾经也算纵横西凉,就没遇到过收拾不下的。虽然后来遇到了赵云,可那是自己兄弟呀,无所谓输赢,又不用以命相搏。加入汉正军之后,更是一门心思的想立功,因为陛下说胡车儿都有可能当师长,要是自己落他后边,多没面子。所以,张绣对于出兵冀州,很是热切,亲自率领前军,哪曾想一上来就遇到这么一个拿着粪叉的愣货。
“呸!你才是贼子,你们全家都是贼子!”
一个旅长,居然被人家气的在阵前张口骂人……文聘瞪了张绣一眼,抱拳说道:“不知尊驾贵姓大名,阻拦我军,所为何事?”
“这个,这个……”
那人抬手擦了擦汗,又说道:“俺贵姓文,打小俺爹就叫俺阿丑。俺们是要去京师找皇帝的,走到半道没粮食了,这不是遇上你们,想借点粮食嘛。那小子不但不给,还非说俺们是贼子。”
张绣依旧怒气冲冲地说:“拦路劫道,不是贼子是什么?你爹倒是敦厚老实,没给你起错名儿!”
身为大将,就只会小儿斗嘴吗?这家伙可说了,他们是要去找皇帝的!
“住口!”
文聘喝住张绣,又瞪着文丑,冷冷地问:“你们又为何要去找皇帝陛下?”
文丑不耐烦地说:“哎呀,皇帝不是发了招贤令嘛,说是不分贵贱,不分老少,广招天下贤达,为国效力,所以俺们就想去试试。”
张绣小声嘀咕了一句:“你算哪门子贤达?”
偏偏被文丑听见了,立刻回嘴说道:“俺会打架,咋地,不服再来试试!”
张绣刚想暴怒,猛然感受到文聘冰冷的目光,立刻蔫了下来,忍气吞声。
此时文聘已经生出招揽文丑之心,自己的师还不满编,要是能有文丑这样的好手以为臂助,冀州之事便多一份把握。但是,文丑明显是个糙货,只认拳头大小,不认官职高低,要是不能收服他,贸然放在军队里,只怕帮忙不成,反而添乱。
“这样吧,咱俩也打一架,要是文丑兄弟能赢了我,我就送你粮食、钱财,让你们去京师。要是侥幸让我赢了,你和你那些兄弟都得听我的安排,如何?”
瞪眼瞧了瞧文聘,还没刚才那个块儿大呢,敢跟俺打?文丑疑惑地问:“你说话能算数?”见文聘点了点头,又说道:“嗯,你这个小兄弟说话倒是挺中听的。你放心,俺不会下死手打你的,借你的钱粮嘛,等将来俺做了大官,也一定会还给你。”
敢情这货根本没把自己放在眼里。文聘哑然失笑,说道:“如此,我就先谢过文丑兄弟,手下留情了。”
文丑浑不在意道:“好说,好说,咱们赶快开打吧。”
文聘也不再废话,先命令张绣返回本阵,一亮铁枪,对文丑说道:“请!”
“俺来了,你小心点!”
说完,文丑一催马,奔着文聘杀来。
不是说文聘沉稳嘛,怎么也以一师之长,亲自上阵?
一来,文聘见才心喜,想亲手收服文丑,以为己用,二来,文丑和张绣已经大战一场了,就算文丑自己不嫌累,他骑的那匹小毛驴也没多少力气了。最主要的是,文聘刚才用客气话卸去了文丑不少的敌意战心,这场比武已经从“打仗”变成了“打架”。如此,还是要输给他的话,只能说明自己没本事,倒不如干脆送给他钱粮,让他去京师找大哥好好被调教好了。也许卢师与高顺会让他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军人。
别以为说话少的人就是老实疙瘩,这不叫鸡贼,叫智谋。
眼看着文丑纵马而来,挥矛即刺,好像没一点留情面的意思。文聘撩起铁枪,在阳光下划过一道亮眼银光,后发先至,恰好点在三叉铁矛正中……
第168章 文丑乱入汉正军
……………………………………
甭管多牛叉的大力士,砸一拳鼻梁骨,照样“内牛满面,酸爽无比。”文聘一枪点在文丑的三叉铁矛正中,使得就是一股巧劲,但是看上去很漂亮,好像文丑一招就差点被文聘点飞兵刃似的,整个人在马上连摇带晃,坐不稳当。
文丑一时也闹不明白,眼前这个看上去块头也不算大的小将军,哪来那么大力气?他哪知道,这纯粹是自己用劲过猛,人家只是往沟里带了他一把。
回马再战,文丑求胜心切,使劲越来越大,而文聘则稳扎稳打,如封似闭。看上去文丑好像还和刚才一样猛,但是却与对阵张绣的局面大为不同。文聘不求进攻,始终以慢制快,铁枪反过来处处克制三叉铁矛,还显得轻松无比,游刃有余。
“好!”
张绣扯着嗓子叫唤,好像要把刚才所受的憋屈都喊出来似的,同时心中暗想,赵二将军的枪法自己是服气的,想不到文三将军的枪法也精湛如斯,看样子自己以前真是小觑天下英雄了。
再看两边压阵之人,文丑那帮兄弟渐渐没了声息,而张绣的前军兄弟则连声叫好,此起彼伏。二三十招一过,文丑汗流浃背,喘气如牛;四五十招一过,连他骑的那匹小毛驴都跑不动了,不管文丑怎么踹,就只会来回溜达;堪堪拼到七十招,文聘反守为攻,铁枪猛然凌厉起来,招招绕着文丑周身转悠,好像他被佛光普照了似的。又过十余招,文丑手忙脚乱,败局已定,文聘瞅准时机,一枪扫中文丑的马腿。那匹可怜的小毛驴再也经受不住他们这么折腾了,吃痛之下,一声悲嘶,扑倒在阵中,顺便让文丑庞大的身躯从自己身上滚下去。
文聘端坐在马上,霸气十足地说:“以后,你归我了。”
跌落马背的同时,文丑已翻身滚了出去,从地上爬起来,抓住三叉铁矛叫嚷道:“俺还没输呢!”
文聘眼神骤冷,瞪着文丑问道:“你想反悔?言而无信,岂是丈夫所为?”
“这……”
文丑愣在当场,显得怪不好意思的,挠着头皮想了想,问道:“你们到底是啥人呐?若是贼寇,可休想让俺文丑跟着你们去作恶。”
敢情你来劫我们的道儿,连我们是什么人都不知道?
文聘脑门黑线,指着前军的军旗问:“你不认识这旗子吗?”
文丑这才瞅了瞅前军那些军旗,上红下黑,好像都差不多,中间那一坨黄色儿的,应该是个字,可惜自己不认识。于是,文丑不懂装懂地说:“蛋……蛋黄军!”
文聘以枪当棍,一下子抽在文丑肩头,厉声说道:“是汉正军!身为军人,要时刻维护军人的荣誉!军旗就是军人的荣誉,就是军人的性命,军旗所指,一往无前!”
“喏!”
一瞬间,文丑也被文聘爆发出来的气势震慑住了,自然而然地应一声“喏”,完事才反应过来,自己怎么就听他的了?是因为自己打架输了?
“你们就是汉正军?皇帝亲立的新军?那你是谁呀?”
文聘耐着性子说:“不错,我们就是汉正军。我是汉正军第四师师长,文聘。”
“哦……原来你也贵姓文呀,那咱们五百年前可是一家人。”
这词听着耳熟,应该是大哥忽悠那谁,刘辟的时候吧,说过……文丑对文聘的好感暴增,好像刚想起什么似的,又亲热而不失惊喜地问:“对了大兄弟,我听说皇帝有两个结义兄弟,一个叫赵云,一个叫文聘,该不会说的就是你吧?”
汉正军里最出名的是高节和戏志才,然后是打过河东之战的各个旅长,就连王闹闹现在也算得上一号人物,唯独文聘和吕布一直默默无闻,别人偶尔提起,不是姐夫妹夫,就是结义兄弟,毕竟没有骄人战绩可以拿出来炫耀啊。
“就是我。”
文丑完全无视文聘逐渐拉长的脸,继续兴奋地说:“哎哟大兄弟,那你可就是异姓王啊!咱们都是一家人,往后你可得多照应着我点,我都快两天没吃饭了……”
说到后来,文丑又委屈,又羞涩,抬头眼巴巴地瞅着文聘,好像他没吃上饭,都赖文聘照顾不周似的。
“那你愿意跟着我了?”
“愿意,愿意!”
文聘向周围看了看,左右军早已包抄过来,将文丑那帮子围在了中间,文丑要是敢说半个不字,恐怕他们得立马玩完。可是这会儿,文聘也闹不清自己是赚了,还是被人赖上了。
“传令全军,原地休息,埋锅造饭,各团警戒。”
命令传下之后,文聘看着文丑那帮子人又犯起了愁。也不知道是不是人对脾性狗对毛的缘故,那帮人一个个都跟文丑似的,紧盯着兵士们煮饭的锅,好像谁也没把自己的生死未来放在心上。显然不能把他们塞进大部队里,要是都赶走又可能成为流寇,于是,文聘只得把警卫营拉过来,就地摻和着,改编成警卫团。这也是第四师不满编的缘故,别的师都有警卫团,文聘只有警卫营。
文丑正蹲在一口大锅跟前,文聘上去踹了一脚,问道:“愿不愿意给我当警卫?”
仅仅是抬眼瞄了一下文聘,文丑就又继续盯着大锅,乐呵呵地说道:“只要管吃饱饭,让干啥都行。”
突然,听到一阵杀猪般的嚎叫,文丑立刻警觉地望去。他那帮子人的兵器都已经收缴了,第四师的军需拿来了新军装给他们换,一个个原本挺高兴的,可是警卫营的兄弟要来剃头,猪一样的嚎叫就是最先被摁住的那娃。
文丑气呼呼地质问:“咋地,大兄弟,这是要吃人肉吗?”
“叫师长!加入汉正军,必须削发,这是军规!”
文丑争辩道:“俺爹可说了,这头发不能剃呀!有罪的人才剃头呢!”
文聘没好气地问:“你爹呢?”
“死了……前些年闹黄巾,到处杀人吃人,俺爹为了能让俺活下来,就把自己饿死了。”
这不是和自己的母亲差不多么?文聘叹了口气,心里却更愁了。就这么一帮子人,讲大道理,他们听不明白,讲军规军纪,他们可能还不在意,真杀几个以立军威,非得杀出仇不可。
想了一想,文聘指着被警卫营兄弟摁住那娃,问文丑:“他叫个啥?”
那娃倒是机灵,连忙抢答:“回禀将军,俺叫赵二狗。”
文丑也连连点头,确认赵二狗说的没错。
“剃了!”
大家都还没反应过来咋回事,警卫营的兄弟一剪子下去,直接把赵二狗的发髻给铰了,然后又是几推刀,一个像狗啃的平头就出现在大家眼前。直到这个时候,机灵的赵二狗觉得头皮发凉,才反应过来,咧开大嘴就哭嚎上了。
文聘耐着性子又问文丑:“他叫个啥?”
机灵的赵二狗一边哭,一边抢答:“俺叫赵二狗,赵二狗!”
“这不就得了。剃了头,你还叫赵二狗,又不会变成赵二猫,李四鳖。”
然后,文聘又对着那帮子人,大声说道:“咱们汉正军为什么要剃头呢?那是因为咱们的统帅,皇帝陛下,削发明志,要让咱们国泰民安,要让大家都能吃饱饭,穿暖衣。所以,咱们也要心存这样的志向,为国而战,为民而战!”
文聘可是暂代过督教长的,治军之严,比起陈冉,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一味地严格不行,还得讲究方式方法。所以,文聘一边说,一边摘下军帽,同时命令警卫营所有的兄弟也都摘掉军帽,又问赵二狗:“你说说,剃了短发,有没有觉着清爽很多,凉快很多呀?”
机灵的赵二狗一边抽泣,一边摸摸自己的脑袋,然后惊讶地说:“有,有啊!的确清爽很多,凉快很多!”
粗话的,夏粮都收了,天热的能晒出油,脑袋上顶着发髻,不捂得慌才怪。
如此,无需再有过多解释,文聘转而向着那帮人又说道:“愿意剃发的,接受改编,留下吃饭,不愿意剃发的也不勉强,自己走人!”
剃了头才能吃饭呢,文丑跟在文聘身边,急切地说:“大兄弟,我,我!我也要剃发!”
文聘转身一脚踹过去,怒吼道:“叫师长!”
…………
因为又接收改编了段煨留在华阴的部队,王闹闹的第二师实际人数已经大大超过了两个师的编制,好像他才是一军之长似的,单是他的本部第十四旅,就下辖了八个团。按照参谋部的西线计划,是以高节为主力,王闹闹为偏师,然而现在,显然王闹闹要比高节阔绰的多。虽然王闹闹胆大包天,但是脸皮的厚度还是有尺寸可量的,生怕再这么膨胀下去,万一被刘汉少诏回洛阳,可就彻底没得玩了。
所以,王闹闹在对京兆各部改编之后,立刻上书请示,多出来的人咋办。态度很诚恳,意思很明确:要人,可以送回去一点。要马,没有!
潼关已经修建完成,王闹闹在那里丢下一个团驻守,如此与箕关对应,遏制住了大河南北两条通路,意思很明确,关西部队就是全死光了,只要这两处关隘不丢,马腾、韩遂也休想踏入洛阳一步。念着王闹闹还有这么点“孝心”,刘汉少也就默认了他那个马比人多的步兵师的存在,并且指示他,出兵右扶风。
第169章 高节拜见皇甫嵩
……………………………………
传诏天使杜畿,被任命为京兆郡长,留在了京兆尹。王闹闹留下陈冉驻守京兆,自己带着张辽由槐里、武功一线,前往陈仓。高节则留下淳于琼驻守左冯翊,自己带着华雄由栒邑、漆县前往陈仓。
别看王闹闹人多,但是马也多,所以比高节还先到达,于是在陈仓东面扎下营盘。半日后高节也率军抵达,在陈仓北面扎下营盘。王闹闹带着张辽等一干将领前去拜见高节,听从前敌元帅部统一指挥。
陈仓派来信使,要高节进城。皇甫嵩没说允许高节带多少人,而元帅部的一干将领也众说不一,有的说需要提防,有的说带一半人马,王闹闹说要不还是自己代替高节前去吧。高节难得地笑了笑,说你娃还不够分量。
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站在陈仓城头,望着城下汉正军的营盘,错落有致,布局有序,一看便知主将熟知兵事,领军有方。不由得有些感慨,也许自己是真的老了,以后就看他们浴血疆场,为国征战吧。
高节单人独骑走向陈仓,城门大开,却看不到一个人影,幽深的仿佛一条看不见尽头的甬道。走进城门,才看到皇甫嵩站在上城的台阶上,似是要迎下来,又有些迟疑。高节翻身下马,缓步走了过去。
皇甫嵩疑惑地看了许久,神情越发激动地问:“可是南容?”
“将军。”
高节早已泪流满面,行至皇甫嵩面前,定身立正,行了一个标准的汉正军军礼。
对于皇甫嵩来说,高节这个军礼很怪异,使他回过心神,感慨地说道:“老夫本以为你当年已战死冀县,痛惜不已,不曾想今日你我还有再见之日。走!随老夫回府。”
就个人感情而言,高节对于皇甫嵩崇敬万分,这位老上司统军有方,谋略有术,爱护兵士,知人善用,是高节一生学习的榜样。可以说,在他手下做事,便是为其效死,也心甘如怡。
但是,出于国家公义,高节出征前还是对刘汉少说了那番话,因为他很清楚地知道,除掉董卓之后,唯有皇甫嵩势力独大,并且还知道曾经有人挑唆过皇甫嵩自立,其中便包括皇甫嵩的侄子皇甫郦。
宴席上,高节将自己当年如何决意死守冀县,又如何被高大尚代死相救,以及后来自毁面容,隐于史侯府之事,都一五一十地向皇甫嵩说了一遍。这些年,这些事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