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明-第2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他前面不远,一支数千人的骑兵正在滚滚南下,方向也正是他这边。
看着那远处迎风飘扬着的四角旗帜,俄布木楚将心中最后一点希望也给掐灭了,这不可能是满清正红旗的援兵,颜色虽然一致,但形状却是差异极大。
“打出白旗,咱们投降!”
看着前面滚滚而来的骑兵,再看一眼后面追着尾巴便追杀而来的潞州军骑兵,俄布木楚根本就没有别的任何选择,直接下马请降。
毕竟投降这事对他来说,并不是第一次了,而且对强者投降,也不是什么抹不开面子之事,这种事情他们又不是没有做过。
几千年来,南面的汉人强大之时,他们祖祖辈辈都是这样过来的,根本没有任何心理负担。
第479章 山海关
在李开远在草原上驰骋,肆意砍杀之际,李悦的军队也是进展极为顺利。
顺着长城而行,沿途各个堡垒与城池,就没有一个敢于抵抗的。
一来是大明王朝的威严已经尽失,二来李征这个大明名义上的王爷,更是已经完全操持了朝廷,更兼兵强马壮,俨然一副新朝崛起的模样,有成为新朝权贵的机会,谁也不愿意为大明陪葬。
不过对于边线的布置,李悦却是不同于大明往昔,将兵力完全摊开在边防之上,然后落得一个处处挨打的局面。
李悦则是将蓟州重新布置防御线,兵力更加集中,只是在密云,遵化,喜峰口,古北口几个要地各驻扎三千陕西军队。
再留下陆平,张大井率领两万潞州军精锐,前至蓟州城这个几处要地的中间之地,当道立营,不仅可以直挡满清大军兵锋,更是随时可以出发增援其他三地。
至于李悦则是带着两万大军直抵山海关,他们将在李开远部归义军以及一万察哈尔与汉奴为主体的三万骑兵的配合下,强攻山海关。
十数日间,大军前锋已经逼迫山海关。
所谓万里山河第一关的山海关,以威武雄壮的“天下第一关”箭楼而得名于世。
山海关的城池,是一座小城,东西约有十里上下,整个城池与长城相连,以城为关。全城有四座主要城门,并有多种古代的防御建筑,是一座防御体系比较完整的城关,辅以靖边楼、临闾楼、牧营楼、威远堂、瓮城,东西罗城、南北翼城。
山海关城门有四个,东镇东门,西迎恩门,南望洋门,北威远门。四门俱存,东门即为天下第一关。城高三丈余,上面密布火炮,城墙为条石筑就,坚固无比,远看便令人心畏。
不过眼下的天下第一关,在吴三桂放满清放关之后已经成了笑话,再也难副其名。
李悦到达的正是西罗城,这座只有里许的城池,完全不是一座堡垒而已,其中兵力不足数百,在李悦到达之前,便即被归义军给附蚁攻下。
大军行至山海关下,面对着威远门,大军三个方向包围着山海关,旗帜连天,军容极盛。
李悦不知道的是他刚刚经过的地方,后世极为的出名。
若是李征亲自带兵前来,肯定会注意刚刚行过的山海关北门数里前,那一块土石枯草相间的异常开阔地带,那就是后世著名的一片石地域,顺清吴三方曾经浴血搏命的地方,也是整个华夏历史沦为黑暗的起点所在!
不过如今已经不是后世的那个场面了,李悦要面对的敌人显然比李自成当年面对的敌人差距极大。
城中的守军是镶红旗三个不满员的甲喇,还有汉八旗数千人不等。
这些汉八旗都是满清中战力较差的存在,甚至已经可以称的上是上不得台面的家伙们。
毕竟稍有实力的都已经随着皇太极入关征战了,这些不成器的东西,也就只是打打下手,协助满清方向从关外运粮向前线。
只有那近四千人镶红旗,还算是麻烦的存在,不过在数万潞州军面前,也仅仅只是能扛住几天时间的麻烦而已。
潞州军的突然兵临城下,委实出乎所有满清将军的预料,在还未围城之时,紧急求援的信使已经连续派出去了十数批,毕竟这是大军后路,根本不容有首发
根本没有任何的休整,在提前数日便已经到达的蒙古人,早就准备好了云梯,全军休息了半个时辰后,潞州军便即开始对山海关开始全面进攻。
城头上那些火炮一刻不停的轰击着,但是这种老式大炮吓唬人的成份是有,真正的杀伤却是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一排排的火铳手忍受着火炮带来的伤亡,不断的前进至城下六十步开外,便即开始一轮接一轮的射击。
虽然这种射击根本无法耐何躲在墙垛之后的满清军队,但是却是能让他们根本无法对开始准备附蚁攻城的归义军进行打击。
在一轮接一轮的火铳射击中,任何敢于露头出来的满清士兵,都免不了或死或伤的下场。
当无数的云梯靠上城池之后,火铳兵们这才停止了射击,而在云梯上归义蒙古人还未攀爬之时,城门洞却是先一步在轰呜声中四分五裂。
早就准备好的归义蒙古人欢呼雀跃,根本没有命令的情况下,便立功心切的与附蚁攻城的蒙古人两头并进,大批骑兵涌向城池。
在火铳射击停止之后,无数满清士兵再一次探头出来,开始疯狂的向着附蚁攻城的蒙古人反击起来。
一时间箭如雨下,种种檑木滚石不断砸落,在城下负责掩护的蒙古弓箭手也不客气,双方之间的伤亡无不飞速上升。
一刻钟后,第一个归义蒙古人踏上城墙,但是不等他欢呼出来,就被数刀斩成肉块,横死当场。
但是这个成功登城的人却也极大的激昂了士气,冒着城头无数的箭矢与滚石,不断的有人开始登上城池,开始与城头的镶红旗展开激烈的肉搏战。
而冲进城池的蒙古骑兵却是进了地狱,在城门之外并不是他们想象中的街道,而是一堵厚实的翁城,在他们不断向前突击之中,城头两侧却是出现无数的弓箭手,一轮轮的箭矢不断的落下,进城的蒙古人损失极为惨重,余部狼狈的退出城外,一时间并不敢再向前一步。
看着这些人狼狈的模样,李悦丝毫同情的心情也无,大手一挥,数辆大车快速向前而行。
在大车之上,还摆着一个大大的铁钟,密封的极为完整,与大车连为一体,正在十数人的推动下,快速向前冲来。
火铳兵的齐射再一次响起,将城门楼上虎视眈眈的满清军队打的鬼哭狼嚎,连头也不敢冒。
数辆车两辆车快速进入城门洞,十数人合力之下,大车跑的飞快,不一会儿便来到了瓮城城墙之处,数人举着大盾为同伴掩护,其他人飞快的将大车牢牢抵住城墙,然后全力将车头抬起,将下方的伸缩杆拉直,死死的在后顶住大车,令其分毫不动。
这一过程极为娴熟,整个过程只用了一分钟不到,但是城头上清军疯狂的攻击之下,还是有数人中箭中石而死伤。
当导火索被点燃之后,十数人顿时亡命而逃,就如后面有猛虎追着似的。
第480章 动荡
不多时,两声巨大的爆炸声响起。
等烟雾散去,李悦却是皱起了眉头。这两辆破城车效果并不是试验时的那么明显,虽然爆炸之声惊天动地,但是城墙却是却没有被炸出一个大窟窿。
只有一条条裂痕不断的蔓延开来,根本看不到有倒塌的模样。
“再来一次!”
李悦并不纠结,再次挥手道。
毕竟战场意外总是会有发生,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四次,反正这次带来的试验品数量不菲,这城池总有炸蹋之时!
意外还是有的,当第二批爆破兵再次全速冲入城门洞时,却是直接遭到了突袭,城墙之上的清军将领看到这东西的威力,当然不会坐以待毙。
虽然不能出城逆袭,但是却不妨碍他提前用绳索坠人下城,埋伏在瓮城城墙之下。
当数十个清军突然冲出,十数个爆炸兵根本毫无准备,更没有任何时间拔出武器迎战,只是几息时间便被尽数斩杀于此。
虽然有反应快的火铳兵立即出手射击,但是大部分清兵却是安然无恙的退入瓮城之中。
李悦看的真切,额头青筋都开始不断的跳动,为些爆破兵可不同于普通战士,他们个个都称的上是技术兵种,训练一个委实不易。
眼下在他大意之间,居然毫无还手之手被斩十数个,委实令他极为心痛。
但不等他改变策略,准备派遣人手护送下一批爆破兵入城之时,城头上却是不断落下种种杂物,片刻间便将城门洞堵的严严实实。
不多时,更是有数桶油水直接倒落而下,虽然尚未点火,但李悦却是明白爆破术已经被破解了,在对方随时能够点火的威胁下,再派破城车上前,那就是自寻死路了。
这种破城车,是专门用来对付坚固程度不高的瓮城的,对于坚固条石所制的外城墙作用并不大,就算他手中数十辆破城车齐出,也根本无法撼动外城墙半分。
取巧手段失效,李悦也不得不将主要精力放在正面强攻之中,不过看着进展缓慢的附蚁攻城,在失去了他们攻城掩护爆破兵突袭的策略失效之后,李悦也令人鸣金收兵,放弃了这种损耗极大的办法。
虽然叫住了附蚁攻城,但是李悦并不是放弃了攻城。
这次前来,为了保证大军前进的速度,潞州军并没有携带行动缓慢的火炮,而是选择轻装前进,除了一些试验的新武器之外,携带的都是粮草和火药还有近战武器。
不过近战武器中的轰天雷手榴弹却是比较适合这种战斗的,只要制造出来一些简易的投石机,这种轰天雷就足以让城头的清军好好喝一壶了。
一连三日,潞州军再没有进行过任何进攻,各部都在紧张的制作着投石机。
李悦觉得,既然满清守军还有守城的勇气,那李悦就有必要彻底的将他们的脊梁打断,让他们明白,任何的防御在无尽的轰天雷面前,都只能是徒劳无益。
一定要让他们明白,在潞州军面前,根本就不存在任何坚城一说,让他们从此再也不敢冒出任何妄想,在潞州军面前根本没有城池可以保护他们!
……
在山海关战斗陷入沉闷之时,香河城下,却是一片的慌乱。
与李征大战之后这才一个月不到,战况急转直下的速度让满清上下都是惊惶失措起来。
京城方面的多尔衮是最先得到消息的,络绎不绝的蒙古使者不断的到来,也让原本还以为只是有人在挑拨的多尔衮也开始慌乱起来。
不过他倒还有理智,问明白了事情的缘由。原来这一切的原由都是因为陕西、河套的潞州军倾巢而出所造成的,如今草原上已经血流成河,被屠灭的大小部落已经不计其数!
如今大明边关重新封锁,而且游骑不断巡逻截杀草原上的使者,道路全部封闭,所有消息都需要翻山越岭而来,他们最早的这一批,也是已经行了十数日,这才到达大明境内。
多尔衮将信将疑之间,不仅扣住了求援的使者,更是将斥候拉开百里方圆,将所有前去香河报信的蒙古使者尽数捉拿。
同一时间,他更是派兵北进密云试探虚实,在遭到一次伏击,损失数百人马之后,多尔衮也开始恐惧起来首发
若是事情真的演变到了这一步,那若是不能快速突破关防而走,等到对方稳固边防,然后大军再四面合围而来,那满清这里的大军就会有全军覆没于关内的凄凉下场!
在封锁消息的同时,更是快马通知皇太极,希望这位无所不能的四哥能够从这种危局中找出解决的办法。
但皇太极毕竟是人不是神,尤其是这种原本已经将满清不世大敌李征团团包围在一座小小的城池之中,覆灭他们只是时间问题的时候,突然传来的噩耗,几乎差点让皇太极直接吐出一口老血来。
不过就算强行压下了心中烦闷,但是皇太极原本已经数月未曾流淌的鼻血,却是无法控制的不断流淌起来。
越是思索,鼻血就越是流个不停。
但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就在皇太极脸色不断变幻,难以决断之时。
山海关加急求援信使却是满头惶恐的到来,他带过来的消息,更是令皇太极眼前直接一黑,直接晕了过去。
当皇太极再次醒来之时,已经是两个时辰之后了。
而此时的他也已经从噩梦中走了出来,无论如何,满清大军命运全决系于他一人之身,无论如何他都要拿一个章程出来,才能对的起多尔衮给他争取的这段时间。
若只是李征的人马开始封锁边关,皇太极还并不是很恐惧,大明漫长的边防线上,只要时间充足,漏洞肯定是能够发现的。
就算是一时发现不了,只要大清集中兵力猛攻一个点,还是可以强行的破围而出,根本不算是什么难事。
但是蒙古草原上的潞州军骑兵,却是让皇太极内心惶恐起来。
他想都不用想,这起码数万的骑兵肯定不会是想在草原上吓唬那些蒙古人的,这些人肯定是打算扫平沿路蒙古部落,然后再驱赶着他们奔向他们的最终目的地。
这些骑兵的目的地根本不用怀疑,肯定是自已的辽东。
在皇太极将大清大半的兵力带出来后,这些潞州军肯定能将辽东搅的一塌糊涂,他甚至可以想象的到,无数满族奴才们,在无边的铁骑面前,只有不断横死当场的下场。
更可怕的是,这些可不是没有什么攻城能力的蒙古人,他们是最擅长于攻守城的汉人。
皇太极甚至都不敢想,若是他们长驱而入盛京之后,到底会发生什么事情。
不过在危机之中,是最考验一个人能力的时候,皇太极显然是个中翘楚,他很快便即冷静下来。
静心思索了片刻之后,皇太极发现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三条路,第一便是立即拔营向东,全军全速赶往山海关,只要山海关还在自已手中控制,那八旗就不会有覆没之虞。
不过这肯定不会是一路顺风,甚至可以说是凶险万分。
他不相信这一切在这座小城中被围一个月的李征会不知晓,甚至八成可能就是这家伙在背后运作。只要自已一旦开始露出撤退的意思,李征肯定会不死不休的在后追击。
现在看来,这一次看似李征势穷被围在这里,事实上完全就是他自已心甘情愿的被围在这里,完全就是为了把自已牢牢的套在这里。
只不过这个时候看穿这一切,明显已经晚了。是人都会有虚荣心,在潞州军与大清八旗屡次交战中,从来没有有过胜仗的他们来说,这一次击败李征,并将李征团团围困在这小城之中后。
皇太极的威名,如今已经在满清中至高无上,人人看向他的目光都是带着敬畏和钦服,在这种目光之下待的久了。
于公于私,皇太极就更加不肯放弃这个彻底绝灭最大对方的机会。若说皇太极没有防备李征的援军,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只是没想到,李征竟然胆大至此,他的援军根本就不是前来求援于他,而是用了一个堪称鱼死网破的打法,直接来了一个瓮中捉鳖!
身为一个政治集团的首领,居然能行如此险着,这种事情皇太极是根本干不出来的,这才让喜欢以已渡人的皇太极没有察觉背后的危险,一时间被动之极。
第二条路,便是另外选突破口了,不过皇太极只是思索一下便即放弃,李征甘冒大险,若是没有完整的安排,他是肯定不信的。
第三条路,那就更加疯狂了,直接冲击李征如今肯定已经空虚的老巢,来一个以命搏命,同归于尽。
不过这个疯狂的想法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