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明-第1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卢象升心中澎湃,虽然敌强我弱,但心中的豪情却是再也无法掩饰的住。
“愿随督师左右,不负男儿之身!”
有了虎大威与杨国栋二人起头,帐内气氛已经被渲染了起来,卢象升豪迈无畏的一番话,更是令得帐内诸将都有些热血沸腾。
甚至辽东一系的将领们,也都胸口滚烫,全都拍着胸膛保证着。只是他们中有多少人是真,多少人是假,就只有他们自己清楚了。
“得诸君相助,破敌必矣!”
有了众人的拥护,卢象升心中更是大定,一拍桌子,兴奋的说道。
“咳咳,卢大人且慢。”
但正当卢象升准备趁着军心鼎盛,安排军队出征事宜之时,身边的杨嗣昌却是轻咳一声,将他后面的话给打断了。
“阁老还有何训示?”
卢象升诧异的看了一眼杨嗣昌,依旧还是十分客气的说道。
“本官没有什么训示,只是圣上心中却有些忧虑……”
杨嗣昌抬起了手,向着北京方向拱了拱手,肃然的说道。
“请阁老明言!”
一听事情牵制到了崇祯皇帝,卢象升也是肃然起来,向着杨嗣昌更加客气的道。
“圣上忧虑的不仅仅是东奴,还有河南的流寇,日前李自成已经开始兵围开封,虽然屡攻不克,但开封府除了开封城之外,已经尽数糜烂,这当为之奈何?”
杨嗣昌肃容,向着卢象升轻飘飘的问出了这个问题。
“李闯流寇,不过一介土寇罢了,待收拾了建奴,本官自然会引马向南,灭此朝食!”
对于李自成,卢象升心中却是并不以为然,他与流寇交手次数已经不少了,对于收拾这些手下败将,他还是有十足的信心。
“卢大人的兵略武功,本官自然是信服的。”杨嗣昌轻笑一声,接着话锋一转,“但卢大人能否保证,一定能够击败建奴,横扫辽东?”
“兵凶战危,战场局势瞬息万变,岂能有必胜之仗?”
卢象升心中已经觉察到不妙,仔细的看了一眼杨嗣昌,平淡的说道。
“那即是胜败难料了喽?”
杨嗣昌淡淡一笑,并不准备将这个问题糊弄过去。
“确实如此。”
卢象升是个耿直之人,当下也是十分痛快的承认。
“本官明白了。本官在问大人最后一个问题,就算卢大人打赢这仗,建奴就可以从此被灭了么?”
杨嗣昌悠然点头,紧接着又提出了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
这个问题卢象升并没有回答,谁都看的出来,建奴此次大军只是八旗中的半数兵力,败虽然元气大伤,但距离被灭还差的极远。
“若是卢大人与建奴在京畿一战后,官兵损失必不会少,到时还有多少余力向南?若是此时山西的李逆出兵北上,朝廷又如何招架?”
“你要知道,朝廷此时所有的精锐俱掌于你手,一旦有失,动摇的可不仅仅是国本,更是江山社稷!”
“卢大人这般只为一时之气,以举国之气运押入一场打赢也并无所获的大战,于国于民,又有何用?”
杨嗣昌的话语越来越是严厉,最后更是声色俱厉,字字诛心。
一场拼死拼活才能打赢的大战,却被代表朝廷而来的杨嗣昌说成无足轻重,这一刻,不仅仅是卢象升,其他各路将领,也都觉得心中愤懑,战意俱消。
说实话,在打击官兵士气这方面,大明朝廷向来做的都是极为出色的。
“那依阁老之见,又当如何?”
半晌后,卢象升强忍着胸中怒火,平静的问道。
“攘外必先安内!建奴往来掳掠,看似强大,却不足以立足华夏,只是疥癣之患。流寇往来于大明腹心,此辈才是心腹之患!今日当保存实力,全力剿灭流寇后,以举国之力向北,方为上策!”
杨嗣昌猛的一拍椅背,义正辞严的说道。
第380章 分裂
杨嗣昌这话一出,整个节虎堂内一片沉默。
人人相互之间,都有些面面相觑,完全不敢相信,说出这话的,竟然是代表着朝廷的阁老人物。
这些武人大多都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莽夫,根本不懂得什么叫做相隐为国。
他们看到的情况是,别人已经打到家门口,不,是已经打进了自己家了,抢走了自己的钱粮,侮辱着自己的女眷亲属,但家中长辈却是信誓旦旦的表示,这些强盗抢够了就会自己退走的,咱们要堤防的更应该是旁支的那几个跟咱们争家产的小崽子,别跟这些强盗一般见识。
“那阁老的意思是,咱们跟建奴讲和?在建奴掳掠京畿,置朝廷威严扫地之下,与之议和?”
卢象升眼睛通红,死死的盯着杨嗣昌,胸中的怒火已经有些无法控制了。
“不是讲和,而是分清楚轻重缓急!卢大人,你也是饱读史书的读书人,难道就看不清楚眼前局势么?!”
杨嗣昌毫不畏惧的反瞪了回去,心中更是充满着委屈愤怒,自己处处为国为君着想,但为何却根本换不来一个认同之人?
“道不同不相为谋!既然圣上恩准本官为勤王军总督师,那本督就自当为君分忧!安排军议之事,还无须别人代为操劳,杨大人请吧,恕不远送!”
卢象升一拍椅手,直接拱手下了逐客令。
杨嗣昌顿时大怒,但卢象升身为三军统帅,也确实无须听他这个上官吩咐,但是就此离去,却也是万万不甘心。
就在此时,坐于下首左位的一人却是突然阴测测的开了口,“卢督师真是好气魄,就为你一人升迁,便拿举国气运相赌,果然是魄力过人啊!咱家也委实拜服!”
卢象升一见开口说话之人,心中顿时也咯噔一声,心中的不妙更是不断翻腾而起,脸上原本镇定从容的表情也再也坚持不住,铁青着脸扬声道,“监军这话是何意?”
“何意还不明显么?建奴如此势大,你却强令全军向南死战,我军只有建奴半数,此战哪有胜望?你之前所说,看似忠君为国,说到底还不是为了一介忠名?只可惜,这数万忠勇将士,却是为了你的一介虚名,大半都在成为朽骨了!”
高起潜冷哼一声,话语之间也是丝毫不客气,直指卢象升激励三军死战,只是为邀一史书忠名罢了。
“竖阉敢尔!”
卢象升一声咆哮,目光中带着凶光,恨不得直接拔剑斩杀此獠!
“卢象升!别以为谁都惧你!你来动咱家试试!咱家今日死在这里,也正好让万岁爷看清你狂妄悖逆人嘴脸!”
高起潜被骂为竖阉,顿时如同被人踩了尾巴一般,跳脚大骂道。
话语看似无惧生死,只是最后却提到崇祯皇帝,却是给人一种色厉内荏的嘴脸。
“竖阉敢骂本官悖逆?本官做事向来仰不愧天地天子,下无愧于万民本心!本官之心,可鉴日月!你这竖阉,执意阻碍大军南下破敌,无非胆小惧死而已!”
卢象升怒不可遏,说他什么都可以,但说他悖逆无人臣礼,那就如同完全否定了他这个人,如何能够不怒?
“既然忠心不二,为何无顾圣天子安危,执意向南祸害三军?!”
高起潜虽然被人叫破心事,但嘴上却是丝毫不落下风。
“清军已然南下,天子何来危险?!”
卢象升怒目圆瞪,若非这家伙是皇家奴仆,代表着皇家体面,这会儿早就将之杀之而后快了。
“建奴可以南下,随时也可以北上,天子身边没有强军护佑,一旦有变,你卢象升就是天下罪人!”
高起潜脖子一梗,直接强辨道。
卢象升顿时语塞,虽然明知道这个可能性不大,但却无法断然否决。毕竟这是态度问题,而不是军事问题。
“圣上将勤王大军交于本官,本官自有分寸!”
卢象升心中叹息一声,但依旧十分有力的说道。
“圣上可没有要你与建奴决战!”
高起潜毫不示弱,直接顶了回去。
“你……”
卢象升气极,戟指着高起潜,身体都在哆嗦着。
“要送死你自己去,莫连累了这么多大好男儿!更莫连累了圣天子与天下万民!辽东军听令,与本监回京城戍守,拱卫圣天子!”
此时已经撕破了脸,高起潜反而再无顾忌,厉声喝道。
“没有本督军令,我看谁敢!”
卢象升猛的站直身体,目光冷厉的看着高起潜。
“哼!还在等什么?莫非要本监请出尚方宝剑不成!?”
两位军政最高长官意见相反,辽东一系的将领们个个面面相觑,有些不知道该听谁的才好。眼见这些家伙们一副左右为难的模样,高起潜顿时大怒,尖着嗓子大吼道。
“末将遵命!”
眼见高起潜不似说笑,辽东一系的将领纷纷躬身应命。
高起潜历来是辽东军的监军,他们本来就受高起潜节制,此时看到顶头上司发怒,并没有人敢违命。
“哼哼……”
高起潜冷笑着,挑衅的看了一眼卢象升,便带着一帮子辽东系将领鱼贯出了节虎堂,卢象升虽然气的全身发抖,却也再无可奈何。毕竟高起潜尚方宝剑在手,他也无法违逆分毫。
不多时,外面便是一片的人沸马嘶之音,显然高起潜迫不及待的便宣布撤兵命令,辽东一系的军队,正在收拾行装离开。
辽东系一走,节虎堂内顿时空了大半,显得有些冷冷清清。
杨嗣昌却还没有走,眼见卢象升颓然的坐于主位,他上前一步,皮笑肉不笑的说道,“卢督师可有奏章上呈,本官本就要回城,也可以代劳一二。”
“本官麾下还有些人,些许小事就不麻烦阁老了。”
卢象升阴沉着脸,随便拱拱手便回绝了。
“既然已经无事了,本官也要回京报圣了,就不叨扰了!”
杨嗣昌冷冷的笑了笑,便即起身离开。
卢象升只是欠了欠身,连送出门外的心情都没有,只是颓然坐于椅中,心中一片茫然。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突然一个家丁冲了进来,焦急的道,“督师,大事不好,高监军率军离营,更是将粮草全部调走了!”
“好个竖阉!这是要断了咱们的生路啊!都随本督来!”
卢象升猛然站起,身上的萎靡之气一扫而空,一把抓起厚背大刀,风风火火的便出了节堂。
第381章 招降
刚刚出了辕门,就看到无数已经打包好的车辆已经整装待发。
而高起潜正立于辕门之外,一边骂一边抽打着几个不肯放行的士兵。
卢象升几个箭步便来到辕门之外,手中厚背大刀猛一个飞旋,高起潜手中的马鞭便断为两截。
不仅如此,锋利的刀芒几乎是贴着高起潜头皮而过,高起潜促不及防之下,顿时一声尖叫,猛的向后退了数步,这才看到几缕发丝从他头顶缓缓飘落,委实惊险莫名。
“卢象升,你真敢下手哇!咱家,咱家……”
高起潜退入人群中,在众人前护后拥的保护之下,呆呆的看着那几缕发丝,只觉得心脏跳的快要跳出嗓子眼,想说几句狠话,却是一句完整的话也说不出来。
“废话本官不想与你多说,粮食你最多带走一半,谁敢多带一粒,就问本官这刀答不答应!”
卢象升反手一刀,将一头骡子斩首,粮车顿时侧倒向一边,将道路给堵了起来。
“放肆!本监不信你敢动咱家!你动咱家一个试试!”
高起潜好不容易缓过了之前的惊吓,恼羞成怒的尖声挑衅道。
“本官是不会动你,但你派谁来牵驴车,本官便斩了领军之人!”
卢象升缓缓举起大刀,横沉胸前,目光冷咧的看着高起潜,一副你不相信大可一试的模样。
高起潜嘿嘿冷笑,一副毫无畏惧的模样,但无论他看向谁,那人便会装作没看到一般,将目光转向别处。
再扫视向众将,所有人都是深深的埋着头,根本就没有人打算挑衅一下卢象升的威严。
开玩笑,先不说卢象升言出必践的名声,就算只是你们两个神仙打架,凡人也得远行避祸,这两位爷无论被哪一个给记恨上了,日后日子肯定会格外的‘精彩’。
只是一个扫视,高起潜就明白今日是不可能恶心到卢象升了,若是要强迫某位将领去做此事,弄不好就是一个哗变的场面,如果在这个节骨眼上出现这种场面,估计自己离人头搬家也不会太远了。
崇祯皇帝可以容忍他跋扈,但却不会容忍他不干正事专扯后腿。
“这是咱家记错了,咱家以为这本就是一半,既然督师指正了,咱家也给你认个错,今日只拿该拿的那部分粮草。”
高起潜宫中苦熬十数年才出头的,他当然明白什么时候该有什么样的姿态,面子尊严对于他这种残疾人,根本就是空气一般的存在。
不过这并不代表高起潜就此认栽了,今日在这里丢的面子,他是肯定要找回来的。
虽然他是没有这个本事,但不代表别人也没有,毕竟卢象升今日得罪的人,可不止他一个,自己再怎么说,也是在关键时候拉了杨嗣昌一把,要他整整卢象升,恶心一下他,应该还是不成问题的。
一场粮草风波,在无比强势的卢象升的霸道处理下,以高起潜主动退让了结。
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但对于还聚集在卢象升身边的明军,却不啻于一支强心针!
人都是有追随强者的潜意识,卢象升这般的强势,让底下的官兵也个个觉得腰杆硬朗,连带着分兵带来的悲观和无奈造成的士气低落,竟然也恢复了不少。
……
在卢象升与杨嗣昌、高起潜闹翻之时,远在潞州府的李征,也在密切的关注着局势的发展。
从七月底回到潞州之后,李征并没有出兵的意思,而是通知全军休整。
数个月来,潞州军连续征战,早就疲惫不堪,这一次急行军回潞州府坐镇,更是令得军队十分困顿。
李征没有勤王的义务,更没有为朝廷卖命的心思。
若非来的是满清大军,他甚至连干预一下的心情都没有。他可以放任李自成野蛮成长,也可以放弃洪承畴这个已经到了嘴边的肥肉,但他却无法坐视满清势力的不断膨胀。
换句话说,他可以和任何人达成和解,但却绝对不会跟满清有丝毫的媾和,从潜意识里,满清就是他此生的第一敌人!
适当的休整并非李征打算坐山观虎斗,而是磨刀不费砍柴工。
与其李征费尽心力一路向北打过去,再与建奴拼个你死我活,不如坐等对方杀到近处,然后以逸待劳,与之来一场大战。
但是令李征意外的是,他还没等来满清的大军,反而等来了满清的使者团。
这个使者团中一人的名字,还是李征在后世十分熟悉的,满清康熙年初四大辅政大臣之一遏必隆。
“李将军,你对我皇对你的封赏可还满意?只要你点点头,等我大清入关之后,你便是我大清平西亲王,位列人臣之极!”
此时的遏必隆还只是镶黄旗中一个普通的甲喇额真,浑然没有后世那般权势熏天,在李征面前说话虽然客气,但骨子里那股高傲,却是怎么也无法完全掩去。
“平西王?”
虽然这在使者面前很不礼貌,但李征还是被这个称号给逗乐了,默默替还不知道被卖了的吴三桂默哀一秒,忍不住笑出声来。
一听到李征笑了,原本紧盯着李征的麾下众将,都随着笑了起来。唯一不同的是,他们笑的更加放肆,也笑的更加的戏谑。
“将军何故发笑,这是对我家主子的蔑视和不敬!”
遏必隆顿时怒了,目光冷冷的扫过所有潞州军的将领,一副主辱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