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明-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下徐赵二人被文官逼迫靠近自己,若是有充足的粮饷,他自然可以用粮饷来影响徐、赵二人的意向,让他们慢慢向着自己靠拢,假以时日,便可悄无声息的直接将潞州变成铁板一块。
但可惜的是,他现在的本钱实在太单薄了一些,而且升米恩,斗米仇的道理他还是懂的,他可不会故意充大方,导致自己嫡系没落下好处,还让徐赵二人都离心离德。
徐赵二人明显还是热血青年,有自己的道德底线。毕竟之前的守备将军们,那一个不是这种局面下开始的?如果徐赵二人能够做到漠视自己麾下军户们这数月间自生自灭,拖到夏收之时,便是他们开始盈利之日,虽然军户们身上能够盘剥的油水不多,但积少成多下来,还是可以满足他们锦衣玉食的生活。
思索了片刻,李征终于放弃了将徐赵二人再次拉入自己麾下的想法。老话说的好,有多大的锅,就下多少的米。既然二人有意单飞,那李征既然做不到长期通过粮饷来控制他们,那还是早些放手的好。
“若是二位无法答应,本将也无话可说,方才所说的物资依然算数。不过以后,就得靠二位自己了。”
李征叹了口气,平静的说道。
赵徐二人对视了一眼,都看到彼此眼中的失望,但眼下也只有李征肯拿出部分粮饷给他们,他们还能多说什么,只能称谢。
送走了二人,李征便再一次加入了训练。摆在李征面前的局势很现实,在捞取第一桶金之后,自然要进行业务的扩展。而想业务更好的扩展,没有强有力的手下是不可能的。因此,训练好士兵便是重中之重。
好在他有三个多月的时间可以从容的选择抢劫,不扩展业务的对象,这也如同做公司一般,投资巨大,必须要捞取一系列的业务再持续投入发展,否则这公司便会因为资金链问题被不断的投入而拖到破产关门倒闭。
人无外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他也在考虑着如何捞取第一个业务。三个月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这段时间也足够李征将这二百人的队伍练成可用之兵。
当然,这个可用之兵,也只是能对付一般的盗匪之类的乌合之众。
毕竟没有经历过战场的士兵,就算训练场上训练的再好,对上久经沙场的军队,也只是一盘菜。与其他乌合之众的区别只在于,这盘菜要吃多久而已。
眼见的一切都是安部就班,基本上没有什么波澜,练兵也在持续进行着。李征依旧坚持着与士卒们一共操练,不仅仅是为了安抚人心所用,他自己的身体也可以在这种不断打磨中变得更加的强壮与健康。
十数日下来,这些士卒的队列也是已经象模象样,吹号集合之时,白天也是能够做到十五分钟之内完成。至于夜晚,李征虽然不满意,但是二十分钟左右完成集结也是已经可以说的上在这个时代上是出类拔萃了。
这十数日的军训,参观的闲人也是一天比一天少,毕竟这种正步走,左转右转之类的训练也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除了队伍整齐划一还有点看头外,并没有什么激动人心的地方,看的多了换谁都会打呵欠。
半月外,队伍的训练终于出现了变化,李征开始将之前收起来的武器再次分发给士卒分,清一亮打磨的十分锋利的长枪,让原本已经被队列训练折腾的无精打采的士气们热情高了许多。
但是只看了半个下午,士兵们的兴奋便再一次消散一空。
李征练的长枪兵来来回回也只有一招,那便是前刺,没有各种格挡以及耍枪花,只是那单调的向前刺。
数十个稻草人上面也是用染料标定了区域,长枪可刺的位置也只有三处,那便是咽喉、左胸、小腹。长枪刺出,刺中划定区域,再旋转半圈,收枪平举,准备下一次的刺杀。
这种刺杀方法更是单调的让人无法忍受,就算是队列训练,也比之精彩许多。
上午训练队列,下午就进行刺杀训练,一天到晚都是枯燥而且辛苦,特别是长枪刺击。一个下午千多次的刺杀,也是让士卒们收操之后累的连胳膊都举不起来。
而刀盾手的动作虽然稍稍繁琐一些,除了一个简单横劈,还有直刺,回护两招。
完全谈不上什么精彩,尤其是相比于长枪兵列队而击,他们更是多了一个快速突进,在队伍前面形成盾墙的操练。
来回的奔跑,更是让他们疲惫不堪。在这还有些寒冷的二月天,他们头上却是笼罩着一层淡淡的白雾,可见辛苦程度之高。
这些辛苦的操练下,唯一让士兵们感觉到兴奋的,莫过于每天的吃饭时间。
每天都有的荤腥,让他们肚里的怨气也消散了不少。
随着时间的推移,半个月时间又一晃过去,这些士卒刺杀的准确度也是越来越高,手法也是越来越娴熟。
一声令下,枪枪中的。士兵们的不满情绪也早就消失一空,并不是他们不再腹诽这种训练方法,而是他们一天到晚的艰苦训练,让他们没有了多余的力气想这些事情。
换句话说,他们大多数人基本上都麻木了。
每天固定的练习除了让他们的脾气消磨一空,更是让他们变得越来越机械,动作整齐划一,眼睛也是一片麻木,似乎没有了人类的情绪一般。
不过,他们的一举一动却是充满了军人的力量感,坚毅的脸庞,坚定的目光,以及行同成列,站则如松的姿态,也是让人暗暗咋舌。
与士兵们一样,这些时日来,李征也是越来越感觉一种燥动,似乎不发泄出来,浑身都不舒服一般。李征知道,这是人的神经已经绷到了极致,若是再行逼迫下去,恐怕会成为疯子。
三月初,辛苦操练了一个月的新兵们,也是接到了一个让他们欢呼雀跃的消息。
李征宣布,这一阶段的练军计划已经完成,放了这些大兵三天的大假。准许他们轮流各回各家,放松一下。
而且李征在这一天,也是将所有官兵的粮饷足额发下。
看着八分银子还有半石粗粮的折色,潞州营中一片欢腾,士卒们麻木的眼神也是一下子恢复了色彩!没有经历过绝望,决不可能体会到这种欣喜之情。
经历这种地狱般的折磨训练,原本只是渴求休息数日而已,却不想竟然领到了已经大半年未下的粮饷,甚至还是足额的!这让他们对于李征原本还存在的滔天怨气直接一扫而空,转而开始感念着李征莫大的恩德。
看着这些士卒们欢喜的情形,完全没有统帅军队经验的李征也是松了口气。他并不知道官兵们感激的眼神,是为了他足额粮饷的发放。
在他看来足额的粮饷乃是天经地义之事,根本无需任何的感激。
他以为士兵是终于等到了放假的日子,这才欢呼如潮。
“看来练兵也如文武之道,需一张一驰,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第二十七章 流民
士兵们可以放假,李征却不可以。
他在头疼一件事情,那便是孙家的事在邸报上已经有了结论。这种被冠上了谋逆大案的案子,一拖一个月才出来结果,李征对于大明此时官僚系统的效率顿时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
结果很简单,那便是在崇祯皇帝滔天的愤怒中,孙家嫡系青壮几乎被斩首一空,女眷充了官坊司。其他家丁之类,最轻也是落一个充军九边的下场。
唯一不同的便是孙光镇这个御史,不知为何竟逃脱了这场大劫。虽然被明旨训斥一番,却只落得一个罚俸三年这个不痛不痒的惩罚。俸禄这东西,大明的官员需要吗?根本不需要!
这个惩罚最多只是面子上挂不住而已。但比起抄家灭族来说,面子这东西却又是一个完全可以忽略的东西。
孙光镇没有完全倒台,却是让李征心中警惕大作。这个人可以说已经与自己不死不休了,如今没有被一棍子打死,未来暗中会有多少的暗箭射过来!
可是就算事情重新来一遍,李征也不会放过孙家。这种祸国秧民的家伙,不见一个杀一个,难道还要站在面前祝他长命百岁?至于孙光镇肯定会来的报复,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时光如水,不经意间便从指缝中溜走。
三天休假时间一晃而过,二百名士卒也是再次回到军营之中,开始又一轮枯燥而又痛苦的训练。李征也是明显可以看的出来,这些士卒的精神状态也是好了许多,情绪上也不再是之前那般的燥动。
李征依旧是混杂于士卒中间,始终屹立于前方,所有动作也是最为标准和娴熟。这也是成了训练场上的一道风景,许多士卒们都是看着挥汗如雨却一丝不苟的李征,这个不一样的游击将军也是给了他们一种特异的感觉。
许多人都在怀疑这个时代是不是已经变了,高不可攀一般的将军大人。别人都是舒舒服服的搂着小妾拼命压榨着官兵,克扣军饷喝兵血以满足自己的私欲。但是这个年轻的将军大人,却竟然也是如同小兵一般的不断的在训练场上折腾着自己。
能够以身作则,才能鼓舞士气。
士卒们虽然每天训练都是精疲力尽,但是却是无人抱怨一句,将军大人的训练量从来都不比他们少,但是却从来没叫过一声累,没有歇息过一日。
自己再累,能比的过将军大人?而且自己的身份又如何能与将军大人相论?本来就是贱命一条,若非李征为他们求来粮食,发下军饷米粮,他们全家可能连这个春天都过不去,更别说如今天天管饱,家人的日子过的也是比以往任何一年都要好的多!
想到家人,他们的积极性也是更高,自己虽然累一点,但是只要父母、老婆、孩子能够过的更好,他们的所有付出也都是值得的。
潞州营的训练依旧是十分的艰苦,甚至称的上是折磨。每天忙忙碌碌之下,时间便显得毫不干起眼,日出日落之下,转眼又是近一个月过去了。
这个把月来,新补上佥事官职位的吴雄才来远观了数次,但每次看到李征这般可劲的折腾自己与麾下的士兵,吴雄才都会发一阵恶寒,心中对于自己只是一个文职身份十分的庆幸。
转眼之间又是一个多月过去,今日吴雄才又一次来到了训练场,看着正举着石锁锻炼着臂力的李征,也是在心中重复了一遍说过无数次的话,‘疯子!’。
不过,与往日随便扫几眼便掉头就走不一样的是,吴雄才硬着头皮行至近前,拱拱手道,“大人,属下前来听候请示。”
李征不答,坚持将最后几下做完,将石锁丢在一边,扯过一边的毛巾擦着汗,微笑着说道,“雄才来了,坐!”
李征对于吴雄才信任有加,这个吴雄才这上任的一月时间里,库房不仅没有被祸害,还被整理的井井有条,每月的报表做的也极好。更重要的是吴雄才没有文吏的傲气,更没有孙光守那般的跋扈之态。
事实上吴雄才并不是没傲气,而是傲气完全被之前那一刀被砍的孙光守给磨灭了。
听到李征的话,他恭敬行了一礼,依言坐了下来,恭维道,“大人真是辛苦了,这般与士卒同吃同练。想必古之名将,也不过如此吧!”
“雄才说笑了,叫你来是有别的事。营中的各类物资还有多少?”
李征当然知道自己有多少斤两,闻言哈哈一笑,便将话题引到了别的地方。
“腰刀还有百十口,长枪近二百条,还有箭矢千枝。这两月来,损坏腰刀二十口,长枪六十余条,箭矢无算。”
“月初有粮一百石,月中买进三批粮食共计四百石,如今还剩下二百八十六石。”
这些数据基本上都在吴雄才脑子里,来之前还清点过以备用,这会儿说的也极为流利。
“只有这么点了?”
李征沉默了一下,心中也叹了口气,看来是帮不到徐勇了。
武器装备都还好,但粮食的消耗委实让李征觉得诧异。粮食消耗的速度远远超过了他的预计,与他估计的数量差距高了将近六成。
他只所以问这些事情,是因为徐勇的求援。
这一个月间,韩店堡不断的有流民来投,对于这些零散的流民,驻守守备将军徐勇起初并没有当回事。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流民的数量却是越来越多,徐勇心中也越来越不安。但眼见流民并没有攻击的意思,也不能直接求援。便向潞州府紧急申请一批武器,以防不测。
但是徐勇的请求根本没有得到任何回应,潞州府唯一出产兵器的地方便是知府管辖下的匠作坊。但与大明任何地方一样,这里也是重灾区,铁料和匠工的饷银被层层官僚克扣,在这种情况下,这里能够出产的武器自然可想而知。
不仅数量上少的可怜,质量上更是完全没有任何保证。更坑爹的是,这些武器还不是免费给的,如果徐勇想要,他还得自己出钱买下这批武器。
已经穷的快要当裤子的徐勇当然拿不出这笔钱,万般无奈之下,徐勇只能将主意打到李征身上。毕竟之前李征可是发了一笔大财,这些时日也是经常听闻李征大肆购买粮食,想必孙家的家产极为丰厚。这种有钱又有交情的土豪,徐勇当然又一次升起了分土豪的念头。
想要从潞州营中拿到武器钱粮,当然得通过吴雄才这个佥事。若是李征到来之前,徐勇大概还能花一笔银子交好佥事官,吴雄才自然会拨一些东西过去。但现在李征在这个位置上,徐勇也不能做的太过份,只能给李征通下气,然后再送一些银子给吴雄才。不指望吴雄才冒这个险,至少在李征问起时,能够多帮忙说下话。
“看来咱们是自顾不暇了,还是让老徐自己想办法吧。”
听到吴雄才的汇报,李征对自己现在的东西已经有了个大概了解,因此便在心中回绝了徐勇的要求。
李征的武器库存也并不多,训练里更是会出现损坏,而钱粮更是已经消耗近半,无力也无心去帮助徐勇。
因为大明大小相治之下,相互之间根本不可能有什么直接管辖关系,武器装备基本上都是由文官统筹管理,武将们都是通过兵备道来获取。这种情况下,各将的东西自然是归各自所有,根本不可能出现分予他人的做法。换句话说,李征帮是人情,不帮是本份。
李征也将目光投向了韩店堡方向。也许这也是一个机会,若是能够趁着流民聚集的机会将韩店堡收服,那自己岂不是多了一个粮食产地?
已经操练了两个月了,似乎自己的兵练的已经有模有样了,也该去战场看看这种练兵方法究竟有没有作用了。
正在李征为该如何插手韩店堡之时,一个小吏匆匆行了过来,见到李征便高声叫道,“李将军,府尊大人急招!”
第二十八章 被坑了
听闻知府传召,李征愣了一下,但还是跨上了马,向着城内奔去。
如今已经是四月初,正是青黄不接之时。而韩店堡处的流民也证实了这点,已经衣食无着的流民们已经开始进行迁徙的浪潮了。难不成,这潞州府内也开始有这种苗头了?
这次再跨进知府衙门,已经没有门子再敢拦着讨要通传费了。李征这个杀神连缙绅都说杀就杀,最后更是要了人家全家老小的命,这种狠辣完全不是他们这种底层小人物所能够招惹的。
进入后堂,他便看到坐于主位一副镇定看书模样的卢怀真。见到抱了抱拳之后,便自顾自坐于一旁的李征,卢怀真脸上闪过一丝怒意。
不过却并没有表现出来什么,他发现他真的无法奈何这个李征。他已经不只一次的弹劾李征在治地跋扈无视,但似乎上面根本没有看见一般。
至于卡对方的钱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