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明-第1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一到与建奴作战,这些人又是另外一副嘴脸,又开始大谈特谈与民休养。
一句话说到底,并不是因为太怂了,而且建奴肆虐的地方,与江浙出身的东林党更是没有利益上的分歧。
更别说直面建奴的辽西将门,每年调拔巨量的饷银,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进入他们的口袋了。
若是剿灭了建奴,这种发财的机会,还向哪里找?
所谓看破不说破,这也许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虽然心知肚明,但是温体仁却不打算说破,根子还在崇祯皇帝身上。
若是这位皇帝有朱元璋、朱棣一半的气魄,数万官吏说杀就杀,他说不定还会赌上满门气运来疯狂一次。
但这位崇祯爷却是一个爱惜羽毛的主,这种得罪海量的人的事情,那还是敬谢不敏了,免得到时被群起攻击,最后落得一个被清君侧的下场。
这里面的水太深了,就算当年权倾朝野的魏忠贤,也是不敢触碰这块禁区,更别说他这个向来被朝臣们攻击孤立的内阁首辅了。
温体仁当然也不会就这般放着崇祯被坐腊,不时出声争辩几句,但随即就被君臣的攻击声音给完全淹没了。
会议也完全走了样,原定的救援计划不仅没有丝毫的规划,最后竟然变成了对温体仁的讨伐大会。
温体仁也拿出舌战群儒的架式,始终不肯向群臣低头,不时将话题向救援上面引。
但他这种挣扎注定是无用的,在无数人不断的讨伐之下,他只能狼狈的不断招架,毫无还手之力。
明面上看,温体仁被驳了个体无完肤,几可谓是声名扫地,东林党不愧为文官中的战斗鸡,完全是碾压式的胜利!
在温体仁最后沉默不语之后,东林党终于又一次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将这个无耻小人给辨斥的不能出一言。
东林党是得意洋洋的,一脸无奈的温体仁也在心中得意着,虽然他输了场子,但他以孤臣直面群臣,为了维护皇帝心意遍体鳞伤毫不退缩的表现,却是令他在崇祯心中的位置却更加稳固了。
只是看了眼脸色铁青的崇祯,温体仁便知道在事实上,是他赢了。
“一帮子蠢货!也是时候让你们付出代价了!”
眼见崇祯脸色越来越不善,温体仁知道火候已经到了。
他的目光瞄上了兵部尚书李标,心中不断的冷笑。大明军队不断的败亡,你个兵部尚书不想办法赎罪,竟然也上窜下跳的找老夫麻烦,真是不知死活!
今日你蹦哒的越欢实,来日就让你跌的越惨烈!
第288章 忠臣楷模
就在崇祯忍不住暴怒之际,又是一声急报由远及近。
“启禀皇上,潞州总兵有奏。”
朝堂中争论的声音顿时小了许多,只见一个小宦官一溜小跑的从外面步入大殿之中,将一封奏章高高举起。
“大胆!朝堂之上,一个小太监为了一介武夫之奏章,竟然敢闯入大殿,你不惧死么?!”
正在气头上的崇祯皇帝闻言勃然大怒,顿时将气发泄在这个可怜的小太监身上。
“陛下,咳咳,是李征。”
身后刚刚升任司礼监秉笔太监的王承恩轻咳一声,小声的提醒道。
他并不是可怜一个小小的太监,只是不想崇祯皇帝的名誉受损。但这一言却是实打实的救了小太监,顿时让其眼露感激之色。
崇祯皇帝经过王承恩这一提醒,顿时醒悟了过来,是他吩咐过的,李征若有奏报,无论时间,均要第一时间送入宫内。
“咳咳,送上来。”
崇祯皇帝尴尬的咳嗽两声,板着脸吩咐道。
下面的群臣哪个不是猴精猴精的,面对着尴尬万分的崇祯,没有一个多言一句,只当没有听到。
“臣李征叩首吾皇,建奴入寇,烧杀抢掳,凡吾大明子民,无不切齿痛恨。臣虽匹夫,亦愿迎敌而上,不求尽歼凶寇,但愿彼深知我大明男儿血气之勇……”
“……战场变化,本就难料,臣已做好马革裹尸之念,匹夫可夺首,不可夺其志。今被围于朔州,数度突围不可得,但大丈夫生死本就平常事!维念建奴势大,特泣血求告,万勿派军来援,徒伤官军元气。愿吾皇龙体安康,愿日月永照大明!臣李征再拜敬上。大明崇祯七年十月初十。”
崇祯慢慢的读着李征的奏章,虽然李征字迹实在有些不堪入目,而且行文造句之间,更是多处有问题,甚至某些字漏的笔画太多,必须结合上下字才能读出。
但崇祯却依旧被感动到了,这个忠勇的将军,在面对重围生死难料之时,却依旧心心念念为国出力,避免朝廷徒受折损……
“愿日月永照大明……”
崇祯默默的念叨着这一句话,再看到殿内群臣之时,却是沉默了下来,默默的转身,直接离开大殿。
这可是崇祯登基以来,第一次在朝会之中中途离席。这离奇的一幕,也是让群臣根本没有反应过来,甚至没有人想到应该行礼。
“退朝!”
直到王承恩一声退朝,这才似惊醒了众人。
“臣等告退。”
所有文武都整齐跪倒于地,口中整齐的唱道。
令所有人都疑惑的是,那李征到底是给崇祯上的什么奏章,怎么会令崇祯今日如此的反常。
虽然崇祯皇帝没有当众传阅,但各地的奏章向来都有副本,只要去内阁一查便知。
当李征奏章的副本拿到温体仁手中之时,温体仁的脸上表情也变得极为精彩,同时其他几位阁臣的表情也差不多。
太无耻,简直太无耻了。
不仅仅是无耻,运气也是好的不得了。
奏章送来的当口,竟然就在朝会现场,而且朝会还是讨论如何出兵救援。
更操蛋的是,皇帝的想法被众人无视,正在下不来台之时,李征却恰到好处的递过来这把梯子,简直是无解啊!
温体仁自认深暗帝心,此时也是发现,自己真的是多了一位有力竞争者。
他用脚趾想也知道,这李征肯定有保命的办法,之所以写的如此催泪,完全就是为了更一步简在帝心而已。
与李征的奏章一同送来的还有曹文诏与虎大威的,其中内容也大同小异,更是让温体仁觉得这其中肯定有文章,只不过自己远在千里之外的京城,无法从这些奏章中猜出来。
不过温体仁可以肯定的是,还在犯中二英雄病崇祯肯定很吃这一套,这个李征未来必将在崇祯皇帝心中留下极深的印象,短时间内根本无人可以动摇。
已经不重要了,温体仁是第一次深刻的记住一个武人的名字,他也十分的有兴趣,真正的与这位李征好好交流一番。
若是真的可堪大用,那培养出另一个戚继光与张居正的美谈,也是自己的一大奥援啊!
尤其是在这各地烽火连天的时候,若是自己能扶植起这么一个战无不胜,扫灭天下乱党的名将,自己的名字岂不是与那张居正一般无二?
而且更重要的是,自己可不像张居正那般强势,压制了皇帝十数年之久,只要运筹的好,他断然不会是张居正的下场。甚至,青史留名,也并不是一个幻想了!
……
远在朔州城的李征,突然之间连续打了十数个喷嚏,直到眼泪鼻涕一齐涌出,这才停歇下来。
难道是感冒了?
李征也有些害怕了,这个时代可不是他那个时代,没有抗生素的年代,一个感冒咳嗽,都可能收走一个壮丁的。
他心中暗骂自己杞人忧天,老子多少大风大浪都过来了,一个小小的感冒有何足道?
朔州城如今已经是风平浪静,在建奴最后一波进攻之后,就再也没有任何进攻了。
改攻为围,守军的压力顿时减轻了许多,如今粮草物资都极为充足,就算烧饭用的木材,在这遍地都是空房子的朔州,也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得益于李征充足的粮草,还有各项完备的医疗体系,在这个空闲当儿,伤员的救治也十分的顺利。
潞州军的医疗体系十分完备,从消毒到简单的外科手术,比如说割去腐肉,截肢等,都有一套完整的流程,大大减少了重伤员们死亡的比例。
见识过潞州军的这份本事后,曹文诏、虎大威二人索性将伤兵营合为一营,统统扔给李征部下收拾。
好在药草充足,就算人数多了许多,但潞州军还是十分顺利的将轻重伤员照料过来。
虽然没有抗生素,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但看到平日里完全无救的同袍,竟然可以被强行拉回来,曹、虎二人军中的伤员情绪都是稳定了许多,连带着军中士气也提升了不少。
至于虎大威与曹文诏,如今最感兴趣的便是收集建奴的首级,不断坠人下城,收割着满地的死尸首级。
建奴之前还想抢回或者骚扰,但是面对着城头不断喷射的火炮火铳,很快便听之任之。
与朔州城忙碌又沉浸在战胜建奴的胜利的明军完全相反,建奴大营完全是一片的压抑。
第289章 两翼包抄
这一战,建奴损兵折将无数不说,连战死者的尸首都无法收回。
因为建奴攻城之前大肆威胁城破鸡犬不留,又驱赶无数大明百姓攻城,轮番攻城不仅令守军损失惨重,更加令他们的精神也饱受折磨。
因此守军对于建奴根本没有丝毫的好感,有的完全是刻骨的仇恨。
如今他们处于胜利者的位置,就更加不愿意接受建奴修好,各自收回战死者尸首的要求。
开玩笑,若是你们打进城来,还会给我们修好么?如今打不下来,反而却来修好,天下哪有这样轻松的事情?
无法收回战死者尸首,这件事情令得建奴大军士气十分低迷,许多人都有些恐惧,若是有一天,自己也是这些战死者一员,会不会在死后也身首分家,无法完整的去轮回。
这十数日里,建奴偶尔的攻击更是疲惫无力,一遇到守军反击便即快速退回,完全就是应付差事了事。
在这样的士气下,皇太极也没有太多好办法。
而且更糟糕的是,因为他紧急抽调大军围攻朔州,后方储备粮草的地方,因为只留下少许兵力守卫,此时也开始频繁的受到攻击。
若是之前建奴战无不胜的情况下,敢捋虎须的人完全不存在。但在如今建奴大军近月都无法奈何一座朔州小城之后,明军的战意明显强烈了许多。
由于守军身负守卫重责,小股明军偷袭之后,他们并不敢擅离职守前去追击,这种只守不攻的作风,顿时让各地明军的胆子越来越大。
第一个有动作的便是大同镇明军,虽然他们之前组织军队救援朔州以哗变为结局,但这一次面对的只是数百守卫物资的建奴军队,在粮草、钱财的强大诱惑力下,他们的作战欲望也变得极强大坚韧。
许家庄堡是两红旗储存粮草物资的一处堡垒,当时被代善攻下后,便立营于此,既可以监视大同城,又因此地靠近塞外,随时可以由此而出塞。
但如今的许家庄堡,四门破损,守军更是只有镶红旗一个不满编的牛录百多人,外加数百蒙古骑兵。
大同镇的夜不收屡屡突袭得手情况下,大同镇内的副总兵练国能、艾万年二人也坐不住了,聚兵六千,宣布抢劫所得半数分与士卒之后,全军便士气爆棚的向着许家堡开去。
突袭许家堡的战斗极为顺利,面对数千红着眼睛穷疯了的边军,他们之前的威名显得如此的微不足道。
在山呼海啸一般汹涌而来的明军面前,建奴头一次遭到了沉重的打击,只是一个瞬间,数百蒙古骑兵便被汹涌的人海完全淹没。
已经被夺志的镶红旗牛录根本没有任何犹豫,直接被弃堡而去,这么一个四处透风的堡子,完全没有任何守御的价值了。
这个牛录甚至都没有跑去与代善汇合,直接向东北方向窜入塞外,将满堡的物资、丁口直接拱手相让。
练国能、艾万年二人也没有任何追击的欲望,眼前的粮草钱财已经将他们的眼睛完全晃花了,第一时间便指挥大军开始向大同城搬运。
好在许家堡内外还有数千的青壮丁口,这些都是两红旗掳掠而来的大明百姓,准备带回辽东充当包衣。但眼下全便宜了练国能、艾万年二人,让他们有足够的人手,可以将更多的物资从容带回大同。
仅仅一天,明军便以他们能够达到的最高效率,带走一切能够带走的东西,搬不完的便直接一把火烧个干净。
等得到消息匆忙引军而来的代善到来时,却只是看到一地的废墟和到处漆黑的焚烧痕迹。
代善恨欲狂,这番入寇大明,总储备基地应州城被烧了就算了,好不容易攒下的另一处家当许家庄堡也被焚烧一空,而且掳掠来的包衣奴才们,也完全化为乌有,这连番征战,到头来却是损失惨重,却是完全没有任何的收获!
带着愤怒的情绪,代善直接带人回到朔州,在大营中当着所有文武的面,与皇太极大吵了一架,终于在皇太极的道歉以及答应作出补偿之后,这才在一众人的劝说下,没有直接一拍两散,带人离开。
但后金好不容易形成的团结局面,却是暗暗产生的裂痕。
在得到代善与皇太极发生严重分歧的消息后,与皇太极原本就面和心不和多尔衮,阿济格等实权人物,原本已经淡薄的看不到的反抗念头,也开始不断的滋生着。
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多尔衮正白旗在太原府进展极为顺利,兵力空虚的太原府根本无法抵抗如此众多的建奴大军。
城池还好一些,刚刚在朔州攻城已经有了心理阴影,而且心怀鬼胎,不愿意消耗自己手下奴才的多尔衮、阿济格等都极为克制,根本不愿意碰触。
但各地未清野的乡村却是直接遭了老秧,建奴所过之处,全部被扫荡一空。
太原府这几年还算太平,大股流寇没有流窜到这边,各地缙绅们所建的堡垒虽然对付小股流寇,那是绰绰有余,但是对上成建制,兵强马壮,人数多的数不清的建奴,他们的抵抗简直可以说是忽略不计。
这些山西土财主,又最擅长就是积蓄,这一次顿时让建奴大军美美的吃个饱。
只是扫荡了数个县,多尔衮、阿济格都是已经赚的钵满盆满,粮草,丁口更是数不胜数。
若是他们就此收手,也许就可满载而归了。
但是阿济格却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在太原与多尔衮共同刮分太原府已经无法满足于他。
崇祯七年十一月初四,阿济格大军绕过定襄坚城,强行翻越从蒙山,准备兵寇孟县,寿阳城。
但是他们运气却极为不为的遇上日夜兼程北上救援的李悦大军,更倒霉的是,他们撞上李悦大军时,地形却完全不适合骑兵作战的崎岖山路。
眼见又一支明军作死的出城野战,原本狰笑下马步战,想要收拾了这伙明军的阿济格,却是赫然发现,这支明军中以极快的速度列成战阵,在呐喊着冲锋建奴面前,竟然如同变戏法一般,冒出无数黑幽幽的火铳出来!
大战来的快,去的更快,阿济格军队马弓手们根本没有丝毫的还手之力,一排排的被火铳击倒。
复杂的地形,让他们根本无法快速的从两翼迂回而前,等马弓手们惊恐的溃败而回之时,对面的明军竟然开始两翼包抄而来!
第290章 撞了上来
两翼包抄!
以不足五千人的步军,两翼包抄拥兵两万余的后金,蒙古联军,这是十分好笑的事情,但是阿济格却是完全笑不出来。
在他目光中,一杆四角红旗慢慢从明军中树起,这种独特的旗帜他十分熟悉,在大明也只此一家,别无分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