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

第497章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第497章

小说: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后,他问刘琦道:“陛下为何要让袁某去屯骑营练兵?”
  “一则,是朕看你在京中无事,让你过的充实些,二则也是朕昔日在中牟,与你较技一场,知你有手段,也不想你的本事在此埋没,也算是人尽其才,三则,朕也是在向天下人展示朕的胸怀,连人质到了雒阳,都能被朕善用,这天下还有什么人是朕用不得的……难道,你们邺城的那个伪帝,能有朕一般的胸怀吗?”
  刘琦说的话入情入理,倒也是容不得袁谭不信。
  他咧咧嘴,也不在多言。
  刘琦愿意怎么搞,就怎么搞吧,反正自己去练兵,总比每天在府里养着要强,再这么下去,自己怕是都成了废人了。
  袁谭走了之后,大殿的旁侧,诸葛亮的身影悄悄的闪了出来。
  即使是在刘琦的大殿内,他依旧摇着他手中的白羽扇。
  这个白羽扇,在不知不觉间,已经成为了他的标配。
  “师弟,你觉得袁谭此人如何?”刘琦看向诸葛亮,问他。
  诸葛亮目光炯炯地注视着袁谭消失方向,道:“此人毕竟是袁家子,不笨不蠢,有傲气,有韧性……但也绝非当世人杰,中人之姿尔。”
  刘琦同样也是望着袁谭消失的方向:“那这样的人,可用么?”
  诸葛亮摇了摇头,道:“以他的身份和立场,还有见识,自然是不能明用,陛下恐怕也用不起……唯有暗自用之。”
  明用和暗用,虽然说的隐晦,但刘琦已然是听明白了他的话中之意。
  “师弟,那袁谭的事情,就交给你了,如何?”
  诸葛亮面色一正,当即认认真真地拜道:“臣谨遵陛下吩咐。”
  刘琦站起身,扑了扑身上的尘土道:“师弟,陪我到后宫用饭吧,朕今天早上没有吃东西,饿的紧。”
  “诺。”
  ……
  师兄弟二人来到南宫的后花园,在凉亭中煮酒用膳,一同畅谈当今天下的局势。
  “那司马仲达,已经回尚书台述职了吗?”
  诸葛亮道:“回禀陛下,仲达已回尚书台,正抓紧处置前番因为叛乱而遗留下来的政务。”
  “他们司马家这一次很懂事,司马朗留在尚书台辅左你,而司马懿则是亲自去长安替朕找文聘回来救场,虽然文聘早就已经抵达雒阳,但也能看出来,他们司马家这一次是确确实实的站在了朕这边的。”
  诸葛亮微微一笑,没有言语。
  他自然不会告诉刘琦,司马家的行为当中,也有自己的一份推波助澜。
  “司马防跟朕辞官了。”
  “辞官?”
  “说是年纪大了,体弱多病,当不得大事了,愿意将雒阳令的职务让出来。”
  “让出来?”诸葛亮惊讶了一阵,然后若有所悟的点了点头。
  “司马家一族,都是聪明人……不光是司马公的这两个儿子,他本人也不是等闲之辈啊。”
  就在这个时候,却听凉亭之外,突然传来伊伊呀呀的叫喊声。
  “爹,爹,阿爹!”
  刘琦和诸葛亮扭头看去,却见几名宫女陪同着蔡琰,来到了凉亭之外。
  而其中一名宫女的怀中,赫然抱着刘琦的长子,刘兴。
  刘琦灵光一闪,心中陡然想起了什么。
  他冲着蔡琰挥了挥手,道:“昭姬,把孩子抱进来,让他见见诸葛叔父。”


第九百八十五章 兴旺三朝的队伍,得有人带
  蔡琰和宫女们本来不过是抱着孩子出来散散风的,没有想到正好碰见在凉亭内和诸葛亮一起吃饭的刘琦。
  蔡琰很懂礼数,她知道什么样的场合她该进去,什么场合她不该进去。
  像是现在的这种场合,她就不应该进去。
  蔡琰本来是想转身离去的,但没想到,刘琦竟然主动招呼她。
  虽然不知道刘琦到底打的什么主意,蔡琰还是亲自抱着孩子走进了凉亭内。
  而其余的宫女则是在凉亭外伺候。
  诸葛亮急忙起身,冲着蔡琰作揖:“臣见过贵人。”
  蔡琰则还了半礼。
  刘琦指了指桌桉旁的一个软塌,对蔡琰道:“正巧你也带着孩子过来游园,今日这里没有外人,亮是朕的师弟,也是你的叔叔,更是兴儿的从父,大家都是一家人,没必要躲躲闪闪,一起坐下吃些。”
  说罢,他看向诸葛亮:“师弟,你也坐。”
  蔡琰和诸葛亮都是应命坐下。
  坐下之后,却见虎头虎脑的小刘兴转头,瞪着一双浑圆的眼睛,萌萌地盯着坐在旁边的诸葛亮,眸中全是好奇的神色。
  在三个人之中,诸葛亮是最年轻的。
  而小孩子有一个天性,他们一般都对年轻人有一种本能的喜欢。
  “阿大,阿大……嘻嘻嘻~!”
  刘兴冲着诸葛亮叫了几声,露出了天真浪漫的笑容。
  虽然不晓得阿大是什么鬼,但刘琦见此情形却异常开心。
  刘琦在一旁道:“师弟,这孩子喜欢你。”
  诸葛亮看着呆萌萌、肉乎乎的刘兴,眼眸中也露出了怜爱的神色。
  他似乎是有意想伸手去抱抱这孩子,但却有些犹豫。
  毕竟,这是皇子,哪能自己说抱就抱的?
  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刘兴居然异常配合。
  “阿大,阿大~!抱抱!抱抱!”
  刘兴伸出两只胖乎乎的小胳膊,就从自己亲娘怀里往诸葛亮那边蹿。
  孩子挺用力的,蔡琰都有点抱不住刘兴了。
  她惊讶的看向刘琦,苦笑道:“这孩子,怎竟往小叔那里扑?”
  但她迎上的,却是刘琦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蔡琰的智慧不俗,反应也快,她在一瞬间就读懂了刘琦眼眸中的涵义。
  便见蔡琰笑着将小刘兴递送到了诸葛亮的面前:“亮,你抱抱他。”
  诸葛亮得到了刘琦和蔡琰的允许,也就不好推辞了。
  他小心翼翼的伸出胳膊,将刘兴抱在怀里,姿势笨拙,体态僵硬。
  毕竟,他原先从未抱过孩子。
  但在诸葛亮接过刘兴的一刹那,刘兴却自顾自的将小脸贴了过去,使劲地去蹭诸葛亮的面积,嘴里还‘咯吱咯吱’笑的不停。
  一个青年抱着一个幼童,亲昵的贴脸,这幅画面,在一瞬间,彷佛都能将人心给暖化了。
  刘琦看着眼前的这一幕,心中感慨万千。
  儿子啊儿子,你真不愧是你爹我的种,本来还想给你和诸葛亮创造点什么机会拉关系,哪曾想到你居然会这般配合,这是根本就不用你爹帮啊……三岁的小娃子就这么灵性,你今日的这一蹭,算是把你的后半生给蹭稳妥了!
  “阿大,阿大!”刘兴笑嘻嘻地看着诸葛亮。
  “什么阿大?这是你的仲父!”刘琦在旁边突然开口。
  小刘兴也不知道到底听没听懂,立刻改口嫩嫩地呼了一声:“仲父!”
  “啊?”
  诸葛亮闻言顿时大惊,差点没把孩子直扔地上。
  但他终归是不敢这么做。
  蔡琰没有伸手接孩子,小刘兴还抱着诸葛亮的脖颈,让他根本无法起身对刘琦施礼谢罪。
  他只能无奈地坐在原地,抱着孩子,冲刘琦道:“陛下,这,这!臣如何担待的起?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啊!”
  “又不是外人,什么担不担待的。”
  刘琦微笑着看诸葛亮:“这孩子和你难道不算是一家人?还是,你是特意把朕当了外人?”
  “不是!臣不是这个意思!”
  “师弟,咱们今日只是私下里这么叫一叫,又不是公示于外,你又何必紧张呢?有些事,顺其自然,不要太当真,难道你还能不给朕面子不成?”
  诸葛亮闻言轻叹口气,而这个时候,却见小刘兴又扑上去,在他的脸颊上‘啪’的亲了一口。
  “仲父!”
  诸葛亮被这一亲给弄懵了,他呆愣愣地看着面前‘咯咯’大笑的孩童,脸上的表情不知不觉间,从适才的不知所措变成了慈爱。
  “我儿子真给力!”刘琦在旁边看的使劲点头。
  “亮,这孩子与你有缘呢?你不这么觉得吗?”刘琦笑着问他。
  诸葛亮看着自己怀中的刘兴,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涌上了心头。
  那张萌萌的笑脸,竟然是映到了他的心里,彷佛将他胸膛的深处照耀的一片通明。
  “臣……荣幸之至。”诸葛亮转头对刘琦道。
  “亮,朕其实从年轻的时候,身体素质就不是很好。”
  刘琦坦诚地道:“虽然这些年,朕一直辛苦锻炼,增强体质,但朕知道,朕的底子还是挺薄的,有一个风吹草动的,朕就又流鼻涕又是咳嗽……这人活着,总有个旦夕祸福,朕如今虽然贵为天子,却也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有些事,朕说不好。”
  诸葛亮忙道:“陛下这是说的什么话?陛下乃天选之人,定享高寿。”
  刘琦闻言笑了:“希望如此吧……不过,若是真的有一天,朕不在了,朕留下的这满朝文武,各个都是精英,各个都是人杰……若放眼天下,他们每个人都足能独当一面,但新帝若是年轻才薄,恐也未必能够镇得住他们。”
  说到这,他又转头看向诸葛亮怀中的刘兴:“朕希望,再过十年,二十年,或是三十年,真到了那么一天,希望你能够记住,皇儿今日与你相亲的场面……至少在朕的心中,你就是他的仲父。”
  诸葛亮闻言浑身一震,他诧异地看向刘琦。
  在对方的眸子中,诸葛亮竟然看到了刘琦前所未有的坚定。
  他抱着孩子的双手,在不知不觉中有些颤抖了。
  诸葛亮自己都想不明白,刘琦为什么要跟他说这些……不错,这世上的每一位帝王,都会在自己在世的时候,为自己寻找几个能够托孤的可信之人……
  可刘琦还年轻,自己更年轻,诸葛亮怀中的孩子更是幼童,他们都还未曾完全长成,这种事实在是还早着呢,刘琦现在就定?他又为何如此信赖自己?
  他信赖的是自己的能力?可朝中有能力的人实在太多了!
  论资历?可自己到刘琦麾下算是最晚的。
  看人品……只是,自己做过什么事,能让刘琦觉得自己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
  “师弟,朕今日,说的全是肺腑之言,希望你好好牢记,日后若是真有那么一天,希望你不要辜负朕。”
  “陛下如此信赖……信赖臣,臣虽万死而不能报陛下知遇之恩。”诸葛亮信誓旦旦地言道。
  而随着诸葛亮的话音落下,他怀中的小刘兴则是发出了“嘎嘎嘎”的欢快笑声。
  ……
  晚些,诸葛亮走了,刘兴也累了,被宫女抱回寝宫睡觉,凉亭之内,只有刘琦和蔡琰两个人对坐。
  刘琦拿起酒爵,美滋滋地喝了一口,长舒口气。
  蔡琰端坐在刘琦的对面,皱着绣眉看他。
  “为什么要说这样的话?”半晌,蔡琰突然开口:“你还年轻啊。”
  “朕是年轻……但谁也不能保证,年轻就一定会没事,有些事早做点安排,不伤大雅。”刘琦澹澹道。
  他心中其实一直都装着一件事。
  历史上的刘琦,只是活到了中年。
  虽然在这个时代,张机给他开了补药,刘琦也注重保养,但他却不敢百分之百的肯定,自己就能比历史上的自己活得长很多。
  他会尽力去活,但有些事,他自己也说不准。
  谁能妄言自己的寿命?
  “朕只是想提前一点给自己的孩子铺路,是,确实是早了点,但朕觉得有必要。”
  刘琦是在跟蔡琰说话,但却又彷佛是在跟他自己说。
  蔡琰长叹口气,道:“好吧,伯瑜,就算是你想的多,想的远……但是,这个诸葛亮,他才多大啊?这以后的事,谁又说的准呢?他将来又能成长到什么程度?就妾身看来,大司马,徐卫尉,荀司徒……或者是蒯太常,商量这种事,找这几个人,都比找他要来的稳妥吧?”
  刘琦摇了摇头,道:“昭姬,你错了,你眼下看到的这些朝廷重臣,是朕用来平定天下的,是朕这一代的人,但是朕告诉你,再过十年或是十五年之后,咱们大汉朝的中流砥柱,是尚书台中朕圈养的那一批妖物少年!这些人完全有能力兴旺三朝……但朕要在这些妖物中,寻出一个能够让朕完全信得过,同时又有能力管得住这批妖物的人,而这个人,非诸葛亮莫属。”
  蔡琰吃惊的长大了嘴,不敢相信的看着刘琦。
  这叫什么话。
  “唉,罢了,跟你说,你也是不会明白的……再过些年,等你年过不惑之后,你或许就会明白朕的话了。”


第九百八十六章 邺城方面的苦恼
  诸葛亮离开了皇宫之后,没有回家,而是立刻前往卫尉徐庶的官署。
  徐庶身为卫尉,除了负责皇宫的安全,执掌仪仗军器等事之外,还负责统帅卫士署的谋报和流言工作。
  两人在卫署见了面,诸葛亮也不客套,直接就说出了自己的意图。
  “徐兄,亮此番前来,乃是有家国大事,需要你相助一臂之力。”
  徐庶似乎早就猜到了诸葛亮的来意,遂道:“令君是想借卫士署一用吧?”
  诸葛亮见徐庶一语说破他的来意,心下赞叹不已。
  年纪轻轻的能被刘琦委以重任,确实是有他的独到之处。
  “陛下今日着袁谭与赵云共同在京师操练屯骑营,并将接下来对袁诸事统统都交给了亮,但若没有卫士署的帮忙,则事难成。”
  徐庶是聪明透顶之人,他明白诸葛亮借用卫士署,针对的是远在河北的邺城伪朝,而卫士署最为厉害的地方,就是他们能善用流言蜚语,蛊惑人心。
  不论是在哪个年代,能够控制话语权和舆论导向的人,基本就等同于成功了一半。
  江山的一半是人,另一半则是这些人的嘴。
  “令君想让卫士署的人,在河北散布什么流言?”
  诸葛亮道:“陛下让袁谭替他练兵,不是看中了袁谭的能力,只不过是想向外人释放一个消息,那就是陛下胸怀宽广,可以包容万方,便是人质也可人尽其才。”
  徐庶点了点头,道:“令君的意思,是让卫士署的人借由此事,大肆宣扬陛下的胸襟与仁德?”
  诸葛亮点头道:“正是如此。”
  徐庶有些不明所以地道:“宣扬陛下的仁德与胸襟,这本无可厚非……只是徐某不甚明白,此事对于袁氏而言,又有何弊?”
  诸葛亮摇了摇头,道:“暂时是不会看出任何弊端的,不过有些事情,是随着时间越长,流言愈多……味道慢慢地就会变了,流言这东西,每一个人传到下一个人嘴里的内容,都不一样,传的人愈多,那内容变的就越多。”
  徐庶带领卫士署也有几年了,自然是明白了诸葛亮的话中之意。
  他甚至比诸葛亮更明白其中的道理。
  “既如此,那就全凭令君的安排。”
  ……
  袁谭在雒阳和赵云一同练兵,并得了两千石的秩俸,借着这股东风,卫士署开始在民间大肆宣扬刘琦的仁德与英明神武。
  同时,一个代表刘琦的新词,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而通过这件事,刘琦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英明帝王的代表。
  袁谭并不是一个只有花架子的人,他确确实实的有真本事。
  赵云与袁谭共同练兵,发现袁谭在练兵、特别是训练骑兵这方面,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名强将。
  在己方军中,在练兵方面能够说完全凌驾于袁谭的,在赵云看来还真不是很多。
  袁谭与赵云练兵不到二十日,刘琦就在雒阳郊区,举办了一场军演,而这些新组建的京中宿营就是这场军演的主角。
  如今雒阳城的编制,除了保全过去的北军五营的体制外,另外再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