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

第358章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第358章

小说: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邹夫人靠在墙上,闭着耳朵倾听对面院落的琴萧曲声。
  她虽出自边郡,可也知道蔡琰的大名,知其琴技冠绝天下,是为天下第一才女。
  难怪这曲子这么好听……仿若都要将人的魂勾走了。
  不过那萧声也很好听,和蔡大家的琴声同奏,相得益彰,就是不知是何人吹的。
  邹夫人听了一会之后,心下略起疑惑,最终她打定主意,回头一个纵身,却是用双臂抓住了那矮墙的顶端,然后双臂用力,竟然是麻利的双脚离地的将自己的身体支了上去!
  若是刘琦看见,一定会为她鼓掌喝彩。
  这得是多强的臂力和腰力,还有柔韧性才能做得到啊?
  诚然,很多男性是可以做到这一点的,但对于女人来说,这样的动作就未免有些高难了。
  邹氏爬上了墙头,小心翼翼地向院中看去……
  果然,在院内的凉亭之中,弹琴的人是蔡琰,而在一旁吹箫者,则是刘琦。
  两人一个弹,一个吹,都是笑容满面,彼此之间的那种情投意合之感,饶是不远处在墙头偷窥的邹氏,也能迎面感受的到。
  什么是撒狗粮,这就是了。
  邹氏一边倾听着乐声,一边羡慕地偷瞄着刘琦和蔡琰夫妇。
  这才是她心中一直向往的日子和情调。
  少时,刘琦和蔡琰弹完了一曲,二人共同起身,抱琴拿萧,携手共同走进了屋内。
  “怎么不弹了?”邹氏见两人不再弹曲,心中不免有些失落……说实话,蔡琰的音律,确实高明,其琴声如同高山流水,雾中朝霞,异常的吸引人。
  邹氏轻轻地叹了口气,遗憾地向着院中望了望,就想往墙下跳。
  但就在这个时候,房中隐隐约约的响声,传到了她的耳膜中。
  在这个幽静的院落中,虽然隔着一道墙,但那声音却格外的清晰,让邹氏听的两颊通红。
  那旖旎之声中不仅仅有女子的声音,而且隐隐间,似乎还夹杂着一个男子的吼叫。
  邹氏轻轻一撒手,从墙上跳了下来,她的脸颊此刻依旧滚烫,一双大长腿不知为何,走起路来好像有些迈不开步似的,扭扭捏捏地夹着走路,犹如被人踩了尾巴一样。
  “一个男的叫那么大声干嘛?属驴的?”邹氏咬紧嘴唇,低声念叨了一句,转身走进了自己的屋子。
  ……
  次日一早,刘琦伸着懒腰从院子里走了出来,打着哈欠,正好碰见邹氏又在院落中练武。
  刘琦微笑着向她点了点头,道:“邹夫人。”
  但不知为何,邹夫人看到刘琦之后,立刻脸颊变的通红,她放下高抬的腿,然后冲着刘琦拱手施了一礼,道:“君侯。”
  然后,便找了个借口匆匆转身离去了。
  刘琦望着她的背影,不明所以的摇了摇头,暗自道:“这女人甚是怪异,见了我跑什么?”
  不过,她那双腿可是真长。
  刘琦正暗自感慨着,却见府邸的管家来到他面前,低声道:“君侯,荆州那边,黄将军有紧急公文送至荆州。”
  刘琦将管家递送来的木匣拆开,仔细观看着里面的内容。
  这不看倒好,一看之下,刘琦的表情变的极为凝重。
  信上的内容无他,是黄忠告诉刘琦,在中原与曹操交锋战败的刘备前来相投,请刘琦定夺!
  刘琦挥了挥手,让管家暂且离开,他自己则是带着那封书信,去往自己的书房。
  刘备……
  单纯以能力来说,刘备前来投奔,自然是可以大幅度扩充己方的势力,而且他不只是自己来,与他一同前来的,还有关羽,张飞,赵云这三个猛将,在历史上他们都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
  问题是,刘备这个人,在历史上经常走穴,但每一次走穴串场子,且每一次走穴,他都是赚的盆满钵满。
  公孙瓒,曹操,吕布,袁绍……这些人刘备都依附过,但没有一个人能够让刘备从一而终。
  但唯独有一个人,却让刘备心甘情愿的辅佐了他长达七年的时间,直到这个人身亡——这个人就是刘表。
  刘备到底可不可用,有多大的用处,没见过他的刘琦眼下不好判断。
  经过了一番缜密的思考之后,刘琦下了一个决断。
  让刘备先来成都,不论如何,自己都要先见一见这位名义上的族叔!


第六百七十九章 雒阳行计
  南阳郡,宛城。
  刘备的兵马此时正在南阳郡以北驻扎,他们日夜不停的赶路,中间又受到了袁绍和曹操的多次追击,受了不少的损伤,历经无数艰辛,方才抵达了荆州境内。
  但是到了宛城,刘备便不敢再向前进一步了。
  宛城里有重要人物镇守,那便是刘琦的左膀右臂——李典。
  李典将刘备抵达的消息送给了黄忠,黄忠又派人入益州将刘备前来投靠的消息带给了刘琦。
  至于在这期间,黄忠则是往宛城给李典加兵,让他严密注视刘备的动向。
  虽然敌方的人数不多,但毕竟都是久经沙场的猛士,黄忠多少还是要防备一些的。
  刘备在宛城附近待了很长的一段时间,直到刘琦的使者返回了襄阳之后,他才得到了下一步的指令。
  刘琦派人请刘备入益州,去成都。
  关羽得知消息后,心中颇为不悦。
  “兄长,我等不远千里来投,刘伯瑜却这般怠慢于你!益州千里迢迢,我等将士从北地而来,已是疲惫,如今又有转入益州内,只为见他一面,是何道理?”
  刘琦摆了摆手:“二弟此言差矣,我等前来拜会刘琦,主动相投,此事在荆州也不算是小事……刘镇西人在益州,自然是要召我前去相见的,而我们在宛城的这段时间,李典对我们一直不薄,我军的所有粮草辎重,宛城方面一力供应,又提供给我们营地,包括平日所用的帐篷,衣物,这已属厚恩了。”
  张飞出人意料的并不着恼,只是冷静地道:“那李典对我们确实客气……不过三军从荆州转向益州,是不是有些太过跋涉了?”
  简雍笑呵呵地说道:“翼德,刘镇西虽然不曾直言,但他此番的深意实在是召都尉一人入蜀,而让我三军将士,留在荆州。”
  “什么?”关羽和张飞闻言皆是一惊。
  关羽忙道:“兄长断断不可,你孤身一人入蜀,万一有什么差错,我和三弟远在千里之外,何以相助?”
  “就是,若是真去,大不了咱们就带兵去!入蜀所需军粮什么的,让宪和去问李典索要便是。”
  刘备沉吟片刻,良久之后,方才慢悠悠地道:“若是刘伯瑜真有害我之心,咱们这些人便是都去了,难道就有用了么?”
  “这个……”张飞闻言有些语塞。
  却是,地盘是人家的,城池是人家的,兵马也比自己多了十倍不止,何以相抗?
  刘备笑道:“放心吧,刘镇西非阴毒之人,我去益州应无差错……云长,你在此领兵,无令不可擅动,等我回来。”
  关羽心中虽然不情愿,但还是恭敬地领命。
  刘备转头看向张飞:“翼德,你随我一同入蜀吧。”
  张飞闻言颇感惊讶。
  刘备往日里有事,多倚重于关羽,哪曾想今日居然让他随行。
  张飞愣了片刻之后,急忙道:“大兄放心,弟一定好生护卫兄长,绝不让人碰兄长一根手指头。”
  刘琦摇了摇头:“保护什么?为兄这是带你入蜀见见世面。”
  简雍对刘备拱手道:“都尉,不妨让子龙也随公同往吧。”
  “嗯……”刘琦沉吟片刻:“若是让子龙随行,备不方便去说,还请宪和辛苦一趟,去与子龙说明,看他愿意不愿意随我去益州。”
  简雍和刘备乃是同乡,彼此之间最为知根知底,在某种层面上,他甚至比关羽和张飞更了解刘备。
  赵云身为监军,在军中有一定的基础,而且一直以监军的名义督军,身份特殊。
  但是这一次入蜀,一来一返时间必是不短,赵云和刘备若是真的一起去了,那剩下的这些幽州军,时间一长基本上就可以被关羽完全收编了。
  在这一点上,刘备非常相信关羽的能力。
  当然,完全的收编这支兵马,不代表刘备有什么不好的心思,也不是他想对赵云不利。
  只是这是他仅剩的武装力量,是他的命根子,也是他刘备最后的依靠和希望。
  还是掌握在他自己手里更有安全感。
  ……
  当晚,简雍前来见赵云,向他陈述了刘琦的邀请。
  简雍向赵云陈述,刘琦身为南境霸主,己方前来投诚,赵云和刘备同样是首领级人物,若是不去益州相见,多少有些于礼不合。
  赵云不疑有他,当下便随同刘备一同前往益州。
  ……
  雒阳。
  以李铮和杨松为正副使的队伍,从汉中出境,借上庸之地进入了司隶之境,不数日便抵达了雒阳。
  到了雒阳之后,李铮和杨松立刻分头行事。
  李铮为正使,一面向尚书台呈递文书,请见天子,奏请见驾,替刘琦给天子进献贡品和战俘。
  而另外一方面,身为副使的杨松则是暗中拜访了魏续。
  杨松深明贿赂之道,他明白,直接去见吕布做疏通的手段太过下乘,最好的方式,还是有一个吕布的亲近之人引荐。
  ……
  今日,是个大晴天,杨松带着重金厚礼,前来魏续的府邸请见。
  魏续一看见摆在地上,那被打开的一个个箱子中,摆放的麟趾金,上品漆器,白瓷器,还有蜀锦等贵重物品,眼中的光芒四射,口水差点没流出来。
  通过这些贵重的物品,魏续很快就与杨松打成了一片,二人只是谈了一个下午,就变成了‘相交莫逆’的好朋友。
  畅谈之间,杨松便将自己这次来拜府想要求魏续的事大致说了一遍。
  魏续听了之后,不以为然。
  “杨先生放心,区区小事何足道哉?此事保在我的身上!刘璋叛逆之臣,合该处斩,温侯身为天子亲将,带那刘诞去宫中面见天子,只要天子听刘诞说了那刘璋的恶行,必不会手软的!管他什么宗亲不宗亲,一个叛臣而已,岂能轻饶?”
  杨松忙起身拜谢道:“多谢将军!此事若成,事后杨某必然还有重谢。”
  魏续伸出了手,道:“我只是说帮你,但却未必能帮的成,你要想做成此事,还需看温侯的态度。”
  杨松嘿然笑道:“省的,自是省的,给温侯的厚礼,杨某也已早就已经准备妥当,只待将军代为引荐,便可呈于温侯。”
  魏续的嘴角微微一挑:“温侯的眼界可高,贵重的财货珍品自然要有,但却不能光是财帛,还要有些别的稀罕物,你懂吧?”
  杨松呵呵笑道:“这一点将军放心,杨某已然全都预备妥当,绝不让温候失望。”


第六百八十章 皇帝也怕穷
  次日,魏续便引着杨松,去吕布的府邸拜见。
  相对于魏续的过分热情,吕布明显就显得高冷了许多,坐在主位上的他板着脸,面如寒霜,显得极不进人情,但气势倒是十足。
  吕布昔日本就是并州武人之首,性格极为孤傲,也正因为这样,当年他在董卓麾下时,一众西凉军武将都对他深以为恨,恼怒吕布不将其等放在眼中。
  到了如今,吕布已经是堂堂的卫将军,单论将军之位还在刘琦之上,成为了天子与王允麾下的头号大将。
  因此,吕布性格越发狂傲,亦是越发的目空一切了。
  当杨松将金帛和蜀锦等物摆在吕布的面前时,吕布的表情依旧是冷冰冰的,不见喜怒,大有将人拒之千里之外的感觉。
  “卫将军,这些薄礼皆刘镇西命末吏带来雒阳的,特意转托末吏,一定要末吏亲手交付于将军,以表刘镇西对卫将军的相敬之情。”
  吕布站起身,慢步来到正厅前,低着头将地上的贵重物品挨个审视了一遍。
  “刘镇西费心了。”吕布淡淡言道:“只不过,我与刘镇西一为天子亲将,一为外藩镇守,这彼此之间有礼品往来,若是被陛下知道,只怕会有所见疑,似此,大为不妥。”
  杨松不慌不忙地冲着吕布拱手道:“我家刘镇西替朝廷牧守南境,将军坐镇朝堂替天子拱卫京师,天下安危皆有赖于两位将军,彼此之间相互走动一下,通个有无,其实细想想也是为了汉室天下着想,如此也能证明了两位将军同舟共济,让那些宵小之辈不敢轻举妄动,这总比两位将军水火不容要好吧?陛下若是知晓,心中也会欢喜的。”
  杨松的话虽然是将斜的说成了正的,但听在吕布的耳中,还是颇为顺耳的。
  吕布面上的表情不变,但心中却多了几份赞叹之意。
  不得不说,刘琦在选人这方面还是很有眼光的,这个杨松看着虽然有些滑,但不得不说,让这样的人来给自己献礼,吕布还真是不太好拒绝。
  “温侯,刘镇西提议嘱咐末吏,送一件宝贝与温侯,还请温侯笑纳。”
  “宝贝?”吕布闻言不由来了兴趣:“是什么宝贝,与某一观。”
  杨松笑呵呵地拍了拍手。
  然后,便见两名随从抬着一个托盘来到了正厅之中,并将托盘放在了正厅内,请吕布观看。
  那托盘上面,还故作神秘的遮了一个布盖。
  吕布疑惑地看向杨松,却见杨松笑呵呵地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吕布大步上前,一伸手就掀开了那托盘上的布盖。
  里面的东西,是一套制作精良的甲胄。
  是环锁铠。
  环锁铠是由西域传入中土的,但由于传入的时间较短,且制作比较繁杂,因此在中原之地,并不多见。
  吕布目下,也仅仅只是听说过此甲而已,未曾见过实物。
  整个大汉,目下也仅仅只有南阳郡的冶铁技术,再加上南方丰富的金属资源,可以支撑刘琦去大批量的打造各式各样的甲胄。
  吕布拿起了托盘中的那件甲胄,开始认真的打量了起来。
  以做工而论,环锁甲的一般由铁丝或铁环套扣缀合成衣状,每环与另四个环相套扣,形如网锁。
  这样的铠甲制作流程和周期,相对于目下吕布所穿的甲胄时间要长上许多。
  这种甲胄的优势,在于轻便轻巧,柔韧性强,其重量比之吕布现在所穿的重将,几乎要轻上三分之一。
  但相对的,它也存在缺点。
  那就是锁子甲的防御力要远逊于重甲。
  对于一般的弓弩冷箭来说,锁子甲的防御力是足够的,但一旦碰上了长矛大刀,其防御力便远远不及重甲了。
  可若是在锁子甲外面,再披一重轻甲,则防御力相比于重甲而言并不会减少太多,而且就重量来说,还是比重甲要轻。
  况且以吕布的身份和武力,他身为主将,若是真在战场上碰到刀斧袭身的时候,必然是身陷巨大危机。
  到时候,就算是身披重甲,怕也是不会起到什么大用,反倒是会因为过于厚重的甲胄,而影响动作和发挥,而被对方袭杀。
  最重要的,是杨松献给吕布的这套甲胄,在外观上异常精美,打造的非常惹眼。
  吕布是一个性情不定浮躁之人,注重于外在繁华。
  在他看来,甲胄的实用性是其一,其二还要穿上以后,瞅着甚是威武雄壮。
  这在后世,叫耍帅。
  可爱美之人,人皆有之,也是可以理解的。
  当初的方天画戟,也是刘琦在南阳郡打造的兵械,虽然使着比长矛要复杂的多,但吕布还是异常喜欢。
  如今再配上这套锁子甲,吕布的脑海中已经开始勾勒出自己身穿锁子甲,身披蜀锦战袍,手中方天画戟,坐下嘶风赤兔马的英武形象。
  这才是符合天下第一武人的标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