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从亮剑开始崛起 >

第329章

从亮剑开始崛起-第329章

小说: 从亮剑开始崛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为一个有眼界的指挥官,楚云飞在驻地稳固之后,开始有意识的收集散落的原太原兵工厂工人,收集人才,希望有朝一日能重铸当年的太原兵工厂。

    这么长时间来,他收集的数量可不少,也报告给阎长官了,怎么会无缘无故给别人?

    “他们会用三门四一式山炮,二百四十枚炮弹来换。”

    方立功继续说道。

    “三门四一式山炮!三个基数炮弹。”

    楚云飞眉头一挑。

    他收集的工人,没有什么高级技术人才,这价格,非常之高了,难怪阎长官会同意。

    “772团的人已经在外面了,大炮和弹药也带来了。”

    方立功继续说道。

    “好。”

    楚云飞点点头,同意了交换。

    几个小时后,楚云飞带着方立功回到了团部,随行的警卫排还带着三门四一式山炮,以及两百多发炮弹。

    “好新的火炮。”

    走进团部的时候,楚云飞这才发现了四一式山炮非常新,仿佛刚出厂没多久。

    方立功敲了敲炮管,听着清脆的声音说道:

    “这四一式的炮钢质量很好,还有这个膛线,拉的非常标准,咱们自己可生产不出来这么好的山炮,应该是缴获鬼子的。”

    方立功也是晋绥军老人了,见识过当年晋绥军最辉煌的时候,那时候,太原兵工厂能生产大炮,但钢材质量不如国外,加工工艺也差些。

    “不过,这炮和以前咱们见过的有些不一样啊。”

    同时方立功就发现了古怪,他眼前的这门四一式山炮和日军的有很多细微的不同,简单来说,没有那种小鬼子制造的风格。

    “这三门炮出厂时间恐怕还不到两个月。”

    摸了摸炮管,楚云飞也发现了古怪。

    四一式山炮容易生产,但性能比较差,小鬼子早就不生产了,怎么会有这么新的出现?

    “可能是以前的压仓货?”

    方立功推测道,随后他看向刻印在炮架旁边的铭文:

    “这里有铭文,鬼子大炮出厂都会有编号。”

    楚云飞和方立功齐齐看去,只见炮架旁的刻印铭文上写着——赵家裕机械厂出品。

    两人表情齐齐一滞。

    毫不犹豫,两人继续看向另外两门山炮,翻找炮架上的铭文,然后看到了同样的汉字——赵家裕机械厂出品。

    “这么高质量的山炮····这怎么可能。”

    方立功的喃喃自语满是难以置信。

    楚云飞则是陷入了久久的沉默。

    ······

    另一边。

    赵刚离开机械厂之后,来到了仓库群。

    一条四通八达的双车道公路,连接着一座座小山组成的群山,一个个,大型窑洞式蔽式砖房式仓库坐落在这群山间。

    这里便是独立团仓库群,储存着大量粮食物资,武器装备,弹药,燃油。

    三蹦子一路开进去,四周还能看到大量建设大队的人群正在建设新的仓库,其中有些还是使用钢筋水泥建造的。

    最近陈老板给的物资过多,仓库完全装不下,独立团只能一边疯狂扩建仓库,让陈老板分批送货。同时,也加执行了一些计划,物资消耗也加大。

    “政委。”

    走到中心一件房屋内,黄宝旺出来迎接。

    “目前仓库里物资出库情况怎么样?”

    赵刚问道。

    黄宝旺分管后勤物资,老百姓在得到粮食券之后,可以通过仓库群前面的兑换点,兑换成对应价格的粮食物资。细粮,粗粮,腊肉,肉罐头,甚至连糖都可以兑换。

    在坦克生意后,可以用粮食额度换白糖了。

    “上周。”

    黄宝旺拿出了他的统计表格:

    “合计出库细粮两万一千吨,各类粗粮六万吨,肉类一千三百吨,白糖两千七百吨。”

    “糖这么多?”

    赵刚眉头一挑,接过了厚厚的一叠统计表格。

    晋西北本来就贫瘠,产出的粮食完全不够用,所以根据地自身粮食消耗非常大。

    近四万的部队,超过鬼子华北方面军的建设大队,一万多人的运输大队,几十个工厂集体农场矿场的工人,这些全部需要根据地提供粮食,每天差不多五百吨粮食。

    在陈老板的组织下,以及部队的主动宣传下,超大量灾民涌入根据地,尤其是近几年遭遇灾荒的豫省那边,部队合理打通通道后,每天都进来几个团。通过以工代赈,这些老百姓被组去修水利设施和开荒,但也需要由赵家裕根据地提供粮食,这是粮食消耗大头,

    支援其他根据地的,根据地老百姓用粮食券兑换的。

    还有喂养大骡子的,数千头大骡子,还有大量普通骡子,以及散养式养鸡养鸭,这些消耗一点也不少。

    一周消耗出库这么多粮食很正常。

    但白糖也出库三千多吨,就有些出乎赵刚预计了,这东西,从陈老板那边是细粮一比一,但根据地仓库这边,卖的非常,非常,非常贵。

    “政委,下次白糖得多换点,这东西非常畅销,很适合回收粮食券(资金)。”

    黄宝旺语气兴奋。

    根据地用粮食券作为工资发放,然后通过粮食物资等回收,从而调动整个根据地的人力,形成良性循环,之前每周粮食消耗非常大,自从清单出现了白糖,粮食的消耗便大降。

    “好。”

    赵刚自然清楚这些白糖被人换去干嘛。

    陈老板有密封包装的白砂糖,质量好,保质期长,可是紧俏货,国府和鬼子占领区卖的比上好的细粮贵几十倍。数倍的利润,自然会有人疯狂。

    他也乐见其成。

    这对赵家裕根据地来说是好事,能形成良好的经济循环,也有助于物资流进根据地。

    粮食券主要发给部队和建设大队,那些行商掮客想要获得粮食券,或者让老百姓兑换白糖然后收购,一般都需要拿出让老百姓满意的东西来才行。

    至于使用暴力或者欺骗,哼哼!

    现在可是战争时期。

    更重要的是,鬼子也在大力收集白糖,这些物资一大部分会到鬼子手里,再加上获得的粮食,小鬼子尝到足够的甜头,就会加大力度,然后,独立团就赚的更多。

    “还有,粗粮也对兑换点。根据地老百姓最喜欢兑换粗粮,细粮不怎么受欢迎。”

    黄宝旺继续说道:

    “陈老板最近给的粗粮质量也比以前好了。”

    “里面没有砂石,吃之前不需要过筛,虽然颗粒品相比精装细粮差的不是一点半,也没有棉布防潮包装袋,但完全可以直接煮来吃,吃饱了也有力气。”

    一吨粮食额度,可以换一吨细粮,或者四吨粗粮。

    黄宝旺只能在心里感慨陈老板大方,

    以前那种有沙子掺杂的粗粮还能理解,但现在的粗粮,米糠和麦麸也就两成左右,筛掉之后成色也不错,四比一完全是血亏啊。

    “玉米最划算。”

    黄宝旺补充了一句。

    虽然有点怕陈老板亏本,但粮食越多越好。

    玉米粗粮,没什么杂质,都是玉米粒,虽然颗粒不饱满,坑坑洼洼,但吃完全没问题,尤其是喂大骡子,非常划算。

    “好。”

    赵刚点点头。

    老百姓对吃的要求是吃饱,尤其是那些遇到荒灾逃难过来的,心里更是如此,自然不舍得吃细粮。

    “你仔细核对一下第九十七农场,这里的肉消耗有问题。”

    粗略翻看了一遍手里的统计清单,赵政委眼睛一眯,突然说道。

    “是。”

    接过清单仔细看了好大一会,黄宝旺才发现了问题,顿时心里震惊。

    不愧为政委,大学生,就是不一样。

    他之前看了几遍都没有发下。

    到这里,黄宝旺想到一件事。

    说起来,这几年,政委的文化知识水平真的是越来越深厚了。数据统计,化工,机械,都能很快学会,而且比较精通。

    ······

    同一天。

    日军第四道阵地。

    两个月来,最大的一次交战结束后,山本和甲佐一起来到前线。

    “伤亡如何?”

    来到前线阵地,山本突然问道。

    “初步统计。”

    随行的参谋翻开了手里的文件夹:

    “玉碎五百二十人,失踪九十七人,轻重伤五百一十人。”

    听到数据,甲佐顿时擦了擦额头。

    伤亡太大了。

    这次进攻,动用的大部分都是经过实战磨砺的部队,新兵只有三分之一,而且战术也做了针对性布置,部队队形摆的非常开,但总伤亡依旧过千,玉碎加失踪的超过一个大队了。

    好在,玉碎的三分之二都是新兵。

    山本没有继续这个话题,而是看了看一处掩体内堆放的物资。

    这是缴获的物资。

    一个精锐中队在他的特种小队成员中队长突破了独立团一处阵地,缴获了堆放阵地上储存的一些物资——一些肉罐头,以及几袋白沙糖。

    山本突然话锋一转:

    “继续加固前沿阵地,重点加强对迫击炮的防护,并加强平射火力。”

    山本眼光毒辣,他一眼就看出来,阻止独立团继续进攻的是这些重点加强防备迫击炮的机枪堡垒。

    “嗨。”

    前线的几个大队长纷纷低头应是。

    两人随后视察了山炮炮兵部队和远程加农炮部队,大大夸奖了远程炮兵部队,并把缴获的那一些砂糖和肉罐头当做奖赏。

    最后两人回到了平安县司令部,早就在这里等待的参谋立刻开始汇报:

    “近半个月通过收购等方式,获得精包装大米,白面等七千吨,散装粗粮两万吨,精包装白砂糖两千吨。”

    “哟西。”

    “哟西。”

    山本和甲佐真司齐齐叫好。

    自从他们开始对独立团展开夜间渗透,对方根据地流出的物资就越来越多,近期甚至白砂糖都大批量流出。这说明,帝国皇军的进攻,极大了影响了独立团根据地的内部管理。

    “把白砂糖全部运输至北平。”

    山本话语充满了力量。

    白砂糖,帝国本土急需而且急缺,有了这一批,想必能为第一军争取更多的援军。

    随后,山本和甲佐对视一眼,心里同时闪过一个念头。

    要加大力度,对独立团展开更猛烈的进攻。



    第八十四章 大家都有底牌

    

大战之后,双方偃旗息鼓,前线又恢复了往日的鏖战。

    双方依旧源源不断的投入新兵进入前线。

    但也有了一些变化。

    无论是鬼子还是独立团,都发现,这仗越来越难打了。

    两个半月时间的辛苦建设,敌人的一次次夜间突袭渗透,让独立团构筑的防御阵地愈发完善,也让前沿阵地警戒体系趋于成熟,鬼子想悄无声息靠近,或者找到薄弱点渗透进来,越来越不可能。

    营连排一级的指挥官们,反渗透战术玩的炉火纯青,也对如何使用实战磨砺新兵得心应手,练兵效率大增的同时,也能避免新兵们出问题从而引发阵地危机。

    但战争是双方的,进步也是相互的。

    两个半月的夜间连续渗透,小鬼子夜间穿插战术使得愈发得心应手,鬼子军官们,也对于如何通过实战,从乙等劣质兵员中,磨砺和挑选出精兵有了十足的经验。

    还有那些一次次在独立团凶猛火力下逃出来的鬼子们,要么精神崩溃,要么,彻底领悟武士道精神,成为真正的老鬼子。

    而双方还在不断的鏖战中。

    几天后。

    榆县火车站。

    一袋袋密封包装好的白砂糖装车,还有一袋袋粮食,通过正太铁路运往石家庄,然后前往北平。

    “两千吨高质量白砂糖?”

    听到参谋汇报的消息,看到一同递过来的样本,冈村宁次竟然直接站了起来。

    身为一个华北方面军指挥官,手握十几万人,区区两千吨物资不该让他如此惊讶到失态。

    但这是白糖。

    是帝国战略物资,本土急缺,能稳定国内局势的重要物资。

    如今帝国国内白糖价格,正规市面已经消失,黑市价格是十年前售价的四百倍,而这样还有价无市,由此可见有多么稀缺。

    而且眼前这些白糖,质量极高,又有密封防潮包装,保质期最低也是两年,价格会更高。

    另外。

    这些白糖,是平安县周边几座县城十天时间收集起来的,从独立团根据地流出来的。

    因为帝国驻军的存在,所有县城都被帝国商人控制了关键民生行业,关键工厂,其他商业也基本被帝国垄断,但短短十天就收集两千吨白糖,足以说明从独立团流出来的物资之多。

    也说明独立团物资之充裕超乎他想象。

    白糖在民国也是重要珍稀物资,这么大量的流出,要么是独立团白糖多到用不完,要么,说明其根据地管理出了问题。

    岗村偏向于后者。

    白糖的生产,可比粮食难多了。

    “我们应该加大对平安县的兵力派遣,对那个独立团增大压力。”

    一旁的新任参谋长高桥少将提议道。

    十天时间,两千吨白糖,这个收益非常之高了。更别说还有粮食。

    “对。”

    岗村宁次点头。

    平安县驻军,不仅仅自己解决了粮食消耗,不需要方面军提供,甚至还有余力反向提供粮食物资,以及重要战略物资砂糖,属实让他意外。

    壹号作战在即,主力部队无法派遣,但新兵或者国内的新组建的杂牌部队还是没有问题的。

    这批物资进入本土后,他也能劝说大本营调派来更多的新兵。

    对于如今帝国而言,这些劣质的新兵送到前线,百利而无一害,既能释放国内的反战压力,降低国内的物资消耗。

    至于基本武器装备,军装和武器这些,平安县消耗的武器弹药都是轻装备,东北那边的兵工厂就能满足。对壹号作战影响很小。

    ·····

    九月底。

    距离上次大规模交战已经过去十天了。

    这十天来,前线夜间鏖战持续,但没有发生大规模战斗,双方都有意识的控制交战规模,默默积蓄力量,为下一次大规模战斗做准备。

    平安县。

    一处日军训练营。

    山本带着他的特工队走了进来。

    经过层层把守的卫兵,一行人最终来到一处平地,这里有大约一千五百个鬼子正在训练。

    从这些鬼子壮实的体态动作,以及统一的三八大盖,九六式机枪,掷弹筒,迫击炮等装备,就能看出,这必然是精锐部队。

    “大佐。”

    看到山本,正在最上头指挥训练的鬼子连忙过来敬礼,这个鬼子袖章说明,此人是一个少佐。

    “斋藤君。”

    山本点头回应,语气满意。

    眼前的斋藤少佐是山本特工队第一作战小组新任组长,也是他最满意的一个组长。

    原因有两个,第一,此人能力不错,不逊色于前几任队长,第二,此人活的很久,是山本特工队有史以来活的最久的第一小组组长。

    “目前训练情况如何?”

    山本继续问道。

    眼前的部队,是他准备的决战部队。

    全部都是老兵,而且是从前线磨砺出来的,对帝国忠诚的老兵,装备最精良的武器,由他的特工队员负责训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