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亮剑开始崛起-第3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线铺满。
徐虎生继续汇报:
“我们正按照预定计划,组织建设大队后撤。”
“小鬼子动用了四门火炮,在距离我们阵地十四公里外炮击,正在沿着公路炮火延伸,估计打算炮击公路上的第一座桥梁。”
“好。”
张大彪点头,叮嘱道:
“注意保护建设大队的安全。”
挂掉电话之后,张大彪看向一旁的团长,汇报了情况:
“团长,鬼子的炮兵在前沿阵地十四公里,正炮击第一座桥梁呢,建设大队已经按照计划撤退。”
“嘿嘿嘿····”
李大团长满意一笑,随后看向一旁的岩盛:
“开始吧。”
“按照预定计划,一个小时之后,前线阵地部队会发起反击推进阵地,你让炮一连炮手们轮流上场,压制鬼子的炮兵,顺便感受一下炮战。”
“是。”
岩盛当即点头,语气有些激动。
这可是独立团炮兵部队组建以来,第一次真正的炮战啊。
岩盛离开后,李云龙继续看着桌子上的地图,陷入沉思,而张大彪则是看着自家团长,摸着下巴,也是陷入了沉思。
如今独立团一百个山炮炮组,虽然里面有一部分是新一团和新二团的人,但独立团占大头,但依旧是炮一连。一百门炮的炮一连。
每次问团长,就说时间没到,规模还不够。
一百门炮他娘的比个炮兵团都多了。
一开始张大彪只是以为团长这是随口瞎扯,心里不想组建炮兵营,毕竟旅部也才一个炮兵营,害怕被薅羊毛,但现在看来,似乎不是这样的。
团长如今待遇已经提高了,而且根据地组建后,也不会像以前那样,看坦克就知道。
一百门炮,加上即将到来的12门105榴弹炮,怎么也足够了。别人一个营也就八门炮而已,多的也就十二门,顶破天十八门炮。
况且,一个营也就五六百人吧,一百个炮组加上运输队,参与训练的炮组都快两千个战士。
哪里规模不够了···
想到这里,张大彪突然瞪大了眼睛,心里吸了一口凉气。
战士!
大炮!
难道说,团长说的不够是指······
深吸一口气,张大彪恢复了平静,但眼神依旧闪烁。
如果他猜测是真的,那未来独立团根据地这边的炮兵部队会非常,非常,非常带劲!
有坦克的大生意,这完全可以做到。
·······
岩盛离开指挥部,骑上三蹦子,通过公路迅速抵达前线一处炮兵阵地,借助阵地上的电话,他对炮一连下达了命令:
“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炮炮兵小组开始准备,其余炮兵小组待命,轮换炮击,换人不换炮···”
为了方便管理,岩盛将一百门炮分为十个炮兵小组,每个小组十门炮。
随着他的命令。
前五十个炮组拉开炮衣,展开大架,扬起炮管,战士们开始修整阵地,弹药手走向从后面的防炮洞内的仓库中,将炮弹搬出来放在预定位置上方便随时取用。
期间,李云龙也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
前线。
随着团长的命令,超过五千独立团部队出动了。
一部分逐渐向公路汇集,这部分一千五百兵力,沿着公路附近制高点建立阵地,阻击前来夺取公路的鬼子部队,一部分则是窜出阵地,这部分三千多人兵力,对着鬼子发起了进攻。
营属120迫击炮,连属82迫击炮,排属60迫击炮,齐齐开火。
前线五千多兵力,两个营编制,每个营两千五百人,合计十二门120迫击炮,三十六门82迫击炮,一百零四门60迫击炮炮口罡风绽放。
刹那间,整个阵地腾起一连串爆炸硝烟。
在凶猛火力的掩护下,独立团进攻部队宛如摧枯拉朽般突破鬼子一个个临时前沿阵地,迅速逼近第四道主阵地。
······
“纳尼!”
十五公里外,鬼子的炮兵观测气球上,看着突然窜出来的庞大兵力,以及遍布的炮弹硝烟,负责观测炮弹落点的鬼子直接咬到了舌头。
如此小的阵地中,出现超过一百五十门的迫击炮,让这个直属与第一军重炮联队的鬼子都惊骇到了。
“这是以为帝国没有炮兵么?”
深吸一口气,这个鬼子咬了咬牙,向地展开炮击。
不过迫击炮机动能力强,即便是120迫击炮全重也才两百多公斤,必要时的时候,由十个战士抬起来可以直接放在大骡子背上短途机动,远程加农炮几乎无法准确命中,最多干扰射击。
前线的情况也第一时间汇报给甲佐真司。
打了这么久,平安县鬼子也清楚独立团的恐怖迫击炮火力,自然有了应对之策。
甲佐真司冷静的下达了命令:
“各阵地山炮部队开火,压制敌迫击炮,前线部队依靠阵地阻击。”
“第三,第四大队随时准备支援第四道阵地。”
他语气比较轻松。
第四道阵地距离远程加农炮阵地有近十二公里直线距离,这个距离超过了独立团的山炮射程,只要第四道这地没有突破,独立团就只能任由皇军炮轰而毫无办法。
“嗨。”
参谋迅速传达命令。
随着甲佐真司的命令,鬼子第三道阵地后方,足足二十门山炮齐齐开火,密集的75炮弹窜出,飞向独立团的迫击炮阵地以及前沿进攻部队。
山炮轻便,射角调整快,通过前线炮兵观测点,有压制机动灵活迫击炮的能力。
进攻的八路军迫击炮火力被压制,落在阵地上的炮弹减少,鬼子也终于松了一口气,各阵地上的中队长连忙调整部队,展开火力,终于压制住了独立团的进攻,控制住了局势。
看到这一幕,炮兵观测气球上,那个观测的鬼子也露出了微笑。
但就在这个时候。
独立团阵地上,位于一处制高点的炮兵观测点在地图上标出了鬼子山炮阵地的位置,然后通过电话传递给各炮兵阵地。
五个炮组的阵地上。
五十门博福斯山炮炮位后。
装填手们,将一发发炮弹推入了炮膛,并关闭了炮栓。
从亮剑开始崛起
第八十二章 大家都很满意
“目标,鬼子山炮阵地。”
电话线中,岩盛下达了命令:
“开火。”
独立团第一道阵地后方三公里地域,五个炮兵阵地,合计五十门博福斯山炮炮口火焰绽放,密集的炮弹划出一道弧线,砸向数公里外的鬼子炮兵阵地。
轰轰轰·····
密密麻麻的爆炸在鬼子阵地后方腾起。
声势颇为浩大。
但炮兵前沿观察点通过电话反馈的情况,第一轮炮击,完全没有命中目标,而且偏离很远。
“继续。”
听到消息,岩盛语气不变,命令各炮组根据观察数据校准并继续射击。
这情况,意料之中。
团长的意思是让新手多经历实战,快速成长起来,所以这次参战的五十个炮组全部都是新手,老炮手都在一旁看着,偶尔指点一下操作错误,不参与校正和炮击。
校正,装弹,射击,再次校正,继续射击····
一轮一轮炮弹划过天空,宛如流星,坠向远处的鬼子阵地方向。
独立团即便是新炮手,也完成了炮兵基本训练,并且有过不少的实弹训练,在实战环境下,随着一发发炮弹腾空,炮手们也渐渐成熟起来。
慢慢的,炮弹越打越准,炮组战士们也越打越自信。
随着这五十门山炮的加入,原本就沸腾如油锅的战场再次升温,战场整体局势也骤然一变。
······
距离前线阵地十五公里的半空中。
鬼子炮兵观测气球上。
“这真的是八路军?”
俯视全局的炮兵观察鬼子自然第一时间发现了远处突然加入战场的山炮群,第一轮开火后,吓得他差点从吊篮里掉下去。
作为炮兵观察员,练就了一身超群的观察计数能力,他第一时间大概摸清了对面的大炮数量。
大约五十门山炮。
堪比一个半帝国炮兵联队了。
而且是开战初期的精锐师团炮兵联队。
随着战争的进行,帝国兵力不足,武器产能不足,如今即便是精锐师团,一个炮兵联队也就二十四门炮,当然,加上各大队的火炮,甲种师团,以及二线精锐师团,两万多人部队火炮总数还是超过五十门的。
但眼前的八路军,还有那数量庞大的,近两百门各口径迫击炮。
炮兵火力远超帝国皇军。
就算是甲种师团,那种齐装满员的甲种师团,也没有这么强大的炮兵火力!帝国唯一的优势,也就有一点远程火炮了。
而且!
据说眼前只是八路军的一个团?
继续从气球上俯视战场,看着落在后方阵地上的爆炸硝烟,这个鬼子的心愈发下沉。
因为他发现,敌人的山炮射程非常远,最大射程在九公里以上,比帝国最新锐的94式山炮射程还要远,这也就意味着炮战的时候,帝国炮兵是吃亏的。
敌人能打中帝国炮兵阵地,而帝国皇军炮兵打不中敌人。
“怎么回事?”
冷汗开始从这个鬼子额头滴落,面色愈发阴沉,紧张到呼吸几乎停滞。
但随着观察的继续,他突然松了一口气,因为他发现,对面大炮虽然多,但操控大炮的炮手似乎非常不行,如同新手。
对方瞄准的是帝国炮兵阵地,但都打了快十轮了,依旧没能对帝国炮兵阵地出现多大压制。
“还好。”
松了一口气之余,他一边向身下的远程加农炮提供弹丸落点,也将观察到的消息传递了下去。
蚂蚁多了咬死大象。
对方大炮射程优势明显。
而他所属的远程火力数量不足,压制力有限,炮兵对轰也不可能迅速摧毁敌人炮兵,最多的还是干扰射击,逼迫敌人炮兵转移阵地。
就算炮手经验不足,依靠数量,也能压制帝国的山炮。
·····
“五十门75口径火炮。”
平安县,日军司令部内,得到消息的甲佐真司吓了一跳。
“这么多。”
山本也是面色阴沉。
两人早就预计独立团有大量身管火炮。
迫击炮从设计之初,就是为了及时支援步兵的,不适合炮兵对战,也不适合远程火力压制,所以两人断定,独立团有数量不少的博福斯山炮,甚至装备其他新式火炮的炮兵部队。
而且,根据之前的就经验,两人还进行了大胆又大胆的预测。
只是当独立团真正亮出来的时候,依旧吓了一大跳,事实再次出乎两人预计。
“八嘎。”
甲佐真司忍不住骂了一声。
他刚才仔细回忆了一下,他对李云龙的预估就没有准确过,每一次,哪怕再大胆的预测,李云龙都远远出乎他的意料。
“他们哪里来的这么多炮兵?”
甲佐真司不明白。
迫击炮要求不高,小口径招几个步兵稍加培训就能上战场,哪怕是大口径迫击炮,培训炮组也花不了太多时间。
但身管炮就不一样了,尤其是远程身管炮,需要前沿指挥官校射的火炮,对炮兵的要求很高,甚至要求懂数学,会作图,不是短时间能培训出来的。
哪怕是有着良好训练体系的帝国,一个炮兵也需要一年时间培训才能勉强使用。
那些土八路,泥腿子叫花子组成的军队,哪里来的这么多炮兵?
在他们的推测中,李云龙有坦克部队,有防空炮部队,应该没有多少人来组建装备远程身管炮的部队。
“可能··”
山本阴沉着脸推测:
“这些炮兵部队是临时拼凑出来的。”
他语气带着不自信,对于独立团,经历多次李云龙毒打之后,山本也不敢随便下结论了。
两人还没来得及继续讨论,一个电话参谋跑了进来,送来一个了消息,还是关于前线的,也是位于高空的炮兵观察员送过来的。
“山本大佐您猜的没错。”
甲佐真司听到电话参谋的转述,语气惊喜:
“敌人的炮兵部队虽然规模很大,但实际作战效果却很差,大多数炮弹都打偏了,对皇军前线炮兵阵地压制很小。”
“李云龙的独立团虽然有充足的武器,但操纵人员严重不足,根本无法发挥全部实力。”
山本听到甲佐真司的话,并没有多少高兴,反而是叹了一口气。
这个好消息只是暂时的,就算李云龙优秀炮兵缺乏,但一门炮就算是瞎打,也是威慑,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新手炮兵必然逐渐成熟起来。
况且对方的火炮射程也有优势。
另外让山本感觉难受的原因,对比李云龙的装备多人少,如今的帝国皇军是反过来的。
人多装备少。
宛如六年前的土八路。
“命令。”
甲佐真司没有注意到山本的神态,他立刻下达命令:
“远程加农炮大队,装备九四式山炮的炮兵中队,全力压制并消灭敌炮兵部队。其余炮兵压制敌迫击炮火力。”
甲佐真司自然知道,李云龙的博福斯山炮射程远,达到十公里,而他平安县驻军的山炮,一部分是四一式山炮,射程只有六公里多,完全不够看,只有九二式105远程加农炮和九四式山炮才能压制。
随着甲佐真司的命令,前线鬼子也做出应对。
远程加农炮放弃了对公路桥梁的炮击,转而压制独立团炮兵阵地,后方的山炮也一分为二,新式的九四式山炮压制独立团身管炮阵地,余下的四一式山炮压制独立团的迫击炮。
顿时,整个战场炮弹横飞,爆炸此起彼伏。
······
“小鬼子炮兵素质还真不是吹的。”
阵地后方,听着电话里传来的消息,岩盛语气感慨。
随着鬼子炮兵展开反击,炮一连立刻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同时也感受到了双方炮组之间的巨大差距。
自己这边打了快半个小时,也仅仅少许干扰鬼子炮火,降低了鬼子的炮兵火力。而鬼子十几分钟时间,就逼迫炮一连两个炮组转移阵地。
甚至出现了损失。
有一门博福斯山炮阵地被一枚105榴弹命中,好在没有直接命中炮位和弹药存放点,损失不大。
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不仅仅新手炮组不熟练。
新炮组虽然经验不足,但也仅仅是经验不足,第一次上实战有些紧张,但完成瞄准并不难,差距无非是熟练度和效率问题。
炮兵前线观察哨也有问题。
第一次面对敌人炮兵,炮一连的前线观察员经验不足,哪怕在制高点上的,也无法准确知道鬼子的炮兵阵地。和后面炮组之间信息交流也不够熟练,出现了很多问题。
自己这边也没有鬼子的炮兵观测气球。
炮兵阵地的布置也有问题,过于考虑射界,没有考虑到炮战时候的大大炮安全,导致整个炮兵阵地完全暴露在鬼子的视野中。
阵地转移经过多次训练,速度很快,但重新校正却拖了后腿,得等很久才能再次开火,这个时候鬼子大炮早就转移了,极大的延误了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