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从亮剑开始崛起 >

第311章

从亮剑开始崛起-第311章

小说: 从亮剑开始崛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坚固的半埋式掩体群,李云龙缺乏重型攻坚武器,我们完全立于不败之地,进可攻退可守。”

    “哟西。”

    吉本对山本的这个主意很满意:

    “就按你说的办。”

    “嗨。”

    山本适时提出了一个要求:

    “山地小股部队袭扰战斗,这正是特种作战的一个项目,我特工队成员都非常精通,我想将部分队员调派到新编成的联队中指挥作战,请将军许可。”

    山本自然没有忘记他的终生目标,推广特种作战。

    “可以。”

    吉本自然明白山本的意思,他也没有阻止。

    随后两人当即召集第一军参谋部,开始拟定详细的作战计划,并向平安县和蟠县调集物资。

    为了防止出现意外,吉本还打算加强了半埋式土木掩体的要求,并顺便加固一下平安县和蟠县两个县城的防御工事。

    “如果,李云龙有能摧毁半埋式土木掩体的重炮怎么办?”

    最后,吉本突然问了这个问题。

    昨夜的事情,给了吉本一个教训,永远不要低估李云龙,你没有发现,不代表他没有。

    “将军,这一点我也考虑过了。”

    山本语气依旧自信:

    “能摧毁半埋式土木地堡的重炮,需要150左右口径,这种级别的火炮,轻型也重达三吨左右,机动能力极差。”

    “就算陈凡给李云龙提供了,山马道也无法支撑其机动到县城附近。除非,李云龙能将公路修建到皇军阵地附近。”

    “有效射程也比较短,只有四到五公里,能被山炮轻易压制。”

    吉本没有再说话。

    四千人的新联队抵达后,加上正太铁库附近的三个机动大队,蟠县和平安县的总兵力将高达七千多人。

    如果被八路军修建公路到县城,或者是重兵驻扎的堡垒群附近几公里范围内,那也不用打了,集体切腹自尽吧。

    ········

    平安县。

    昨夜发生的事情已经传到这里三个大队长耳朵里。

    “一万两千人的兵力,超过百门各口径迫击炮,其中大口径迫击炮超过二十门。”

    看到这个数据,即便是脾气暴躁,武士道精神点满的平安县一把手,手握一个满编大队的多藤中佐也是一阵牙齿哆嗦。

    他平安县现在满打满算也才两千皇军,而对面有一万两千人,而且火力强大,战斗力强横的八路军,绝对不是对手。

    多藤虽然莽,但不蠢。

    “我们得加强防御。”

    二把手,手握一个六百多人大队的山田中佐语气带着点慌张:

    “近期不要出城,城外巡楼队也不出去了,并加固县城周围的工事,城墙也要加固,万一李云龙攻打县城,我们能将坚持的更久,支撑到援军到来。”

    山田有着丰富的对抗李云龙经验,他很清楚,就没有这个李云龙不敢干的事情。万一李云龙突然想打县城了呢?一万两千兵力,已经有了攻城的力量。

    “山田君说的有道理。”

    多藤点头应是。

    尽管有三个大队长,都是中佐,但司令部内只有多藤和山田两人发言,至于真崎,全程安安静静,只是在其余两个大队长做好决定之后机械化的同意。

    此时的真崎在思考一件事。

    前不久,李云龙派炮兵轰击平安县巡逻中队,倒霉的又是他麾下中队,损失还不小。

    经过两次重达损失之后,他目前整个大队,包括他在内,刚好二百五十个人。

    二百五。

    据真崎所知,在中国,这个数字非常的不吉利,所以真崎最近总感觉心慌,不安,他总觉得会有很危险的事情发生。



    第六十三章 钢筋与水泥

    

‘炼钢’行动结束后的第三天。

    赵家裕。

    丁孔两人开着三蹦子,同时停在了独立团团部门口,熄火,下车,拔车钥匙,两人一起走进了独立团团部。

    团部内,李云龙早就备好了茶水等待。

    “老赵呢?”

    看到只有李云龙一人,丁伟问道。

    “去建设大队了。”

    李云龙招呼着两人坐下。

    一顿日常吹嘘之后,三人之间气氛十分愉快,十几年的老战友情谊再次有了升华,丁伟也趁机将话题转入正题。

    “咱们趁这个机会商量一下,接下来,该怎么办?”

    丁伟很熟练的翻出一张晋西北地图。

    分物资是不可能的,为了避免出问题,三人之间早就商量好,能普及的常规武器,也就是李云龙能够从陈老板哪里大量获得的武器,三个团都装备。

    但诸如汽车,卡车,多联装40防空炮等稀有武器,只配备独立团。

    随意分配物资反而会出问题,亲兄弟明算账这句话能流传广泛,不是随便说说的。

    李云龙这次召集三个人来的目的,丁伟已经猜到了。

    “怎么办?当然是不断出击,破坏鬼子正太铁路,让鬼子正太铁路永远无法通车。”

    孔捷有些兴奋。

    这次进攻蟠县,是他孔捷打的最带劲的一次战斗,部队火力强大,从头到尾一直压着鬼子打,前所未有的感受和体验。

    “不断出击,一直截断正太铁路?”

    丁伟对着孔捷翻了个白眼。

    李云龙也是同样的眼神看着孔捷。

    “怎么?”

    两人的眼神让孔捷眉头一皱:

    “咱们现在有这个实力吧,三个团加起来作战兵力达到一万两千人,背靠晋西北山区,有坚固的大纵深工事群,进可攻,退可守。”

    “这不是能不能做到的问题。”

    丁伟翻了个白眼。

    他们三人中,孔捷很会做人,管理根据地是一把好手,但长远眼光是真的不咋地。

    “正太铁路连同石家庄到太原,是小鬼子华北地区的重要交通线,鬼子占领的煤矿等全靠这条铁路运输。”

    丁伟继续说道:

    “咱们截断几天,甚至一个月,也就第一军头疼,现在山西的第一军已经拿我们没办法了,但截断两个月,那鬼子华北方面军就会注意这件事,截断半年,哼,整个中国派遣军都会关注。”

    “老孔,你觉得,咱们能挡住多少鬼子的进攻?”

    丁伟一席话,顿时让孔捷澎湃的心思冷静下来。

    “确实,以咱们现在这点实力,鬼子来两个师团,就够呛。”

    孔捷叹了一口气。

    揍鬼子很带劲,但也得看局势,看清楚,不能盲目的打。

    “老丁说的没错。”

    李云龙说话了:

    “咱们现在是有点家当了,但还远远不够和鬼子正面掰手腕,正太铁路是山西第一军的生命线,真要是长期截断,小鬼子铁定和咱们拼命。”

    “嘿嘿嘿···”

    “现在还不是和鬼子拼命的时候。”

    现在?·····孔捷陷入了若有思索。

    丁伟笑了笑,接过了话题:

    “之前一战,咱们三个团一起出动,给鬼子来了一次狠的,鬼子也摸清楚咱们的实力了,没有一定的把握不敢贸然发起进攻。”

    “但咱们对正太铁路的威胁确是实打实的。”

    “我估计,近期小鬼子应该会以加强县城防御,封锁重要交通线,加上持续小规模冲突来应付咱们,再慢慢调集准备兵力发起进攻,彻底消灭咱们三个团。”

    “这就给了我们一个空窗期,咱们可以趁着这个机会,招兵买马,发展根据地。”

    “老李有渠道搞到足够的武器弹药,咱们完全可以继续扩军,只要士兵和基层干部足够,哪怕扩军到十万人都没有问题。”

    “老孔你的煤矿,我那边的养殖厂,老李这边就不用说了,各种工厂都竖起来一大堆了,卷烟厂的烟都卖到敌占区了。根据地人口也在迅速增长,越来越多的敌占区老百姓投奔咱们这边来。”

    “公路边,根据地的核心区,一大片荒地被开垦种上了粮食。到今年年底,将迎来大丰收,无论是根据地税收还是各种粮食物资产量,都能比现在翻个好几倍。”

    “再过个半年到一年,咱们的实力会比现在更强,甚至强上好几倍,咱们生产出来的物资也能带动其他根据地越来越强,何必在现在和鬼子拼命?”

    “一旦把鬼子逼急了,不顾其他地方调动重兵进攻,咱们好不容易建立的这个根据地,可就被糟蹋了。”

    “这是我没有想到的。”

    孔捷第一次开始反思他这楞脾气。

    “嘿嘿嘿,就是这个说法。”

    李大团长嘿嘿一笑:

    “小鬼子之前明显错误的估计了咱们的发展壮大速度,但是,咱们接下来的发展速度,会更加出乎小鬼子的预计。”

    他昨天已经收到电报,庄本繁已经死了,还顺便干掉了两个中将,那么陈老弟那边将会新出现新装备,也会有更多的物资提供,根据地的发展速度能大大增加。

    对了,还能有两个新的大师傅,机械厂也能三倍速发展。

    “哦?”

    李云龙这一句话,顿时让丁伟孔捷眼睛一亮。

    不过李云龙没有在这个话题上继续聊,而是话锋一转:“这次战斗,咱们也暴露出来不少问题,部队扩张的实在是太快,新兵战斗经验严重不足。”

    “确实。”

    丁伟和孔捷同时点头。

    半年时间,他们两个团扩张一倍,独立团更是扩充两倍还多,整体实力实在上升,但不可避免的,战士作战水平是下降。

    最明显的就是,这次战斗,伤亡人数中,九成都是新战士,而且还不少,有些出乎两人预计。

    “所以我寻思,咱们也搞搞实战,那小鬼子练练兵。”

    李云龙说出了他的计划:

    “整天训练效果太慢太差,咱们得来点实在的。”

    “我同意。”

    丁伟点头。

    “我也同意。”

    孔捷也点头。

    随后,三人一起商议了具体的细节,诸如如何应对鬼子的下一步动作,以及如何实战练兵。

    丁孔二人离开后没多久,李云龙腰间的铁皮通讯器便响了起来。

    “和尚,去叫政委回来。”

    李云龙刚喊完,才想起和尚还没回来,随后才叫一个警卫连战士去叫赵刚。

    十几分钟之后,李云龙带着一票人前往预定的交货地点。

    ······

    预定的交货地点处。

    李云龙和赵刚正在和陈凡聊天,运输连和其余独立团战士则是负责搬运物资。

    “击落鬼子飞机的价码,怎么这么多?六百吨武器弹药?一万吨粮食?”

    看着陈凡递过清单,李大团长有些意外。

    上次交接之后,他只干掉了两架侦察机,怎么这么高的价码?

    “那两架侦察机上面有两个鬼子。”

    陈凡提醒道。

    “飞机上两个鬼子?”

    “两个鬼子····”

    赵刚和李云龙何许人?自然一下子就听出了这句话的言外之音。

    “对,两个鬼子。”

    陈凡复述了一遍。

    赵刚李云龙对视一眼,两人同时相视一笑。

    这意思很明显啊,不管是不是飞行员,只要是在天上击落的鬼子飞机,飞机上有多少鬼子,就计算多少倍价码。

    “四个大师傅?”

    后续的价码也让李云龙眼珠子亮起。

    “博福斯山炮可以随意兑换了。通用机枪升级了!有钢筋水泥,还有小心机床和零件,合金矿石······”

    “大骡子也有了。”

    李大团长已经和陈凡十分熟悉,也不客气,看着手里的清单,李大团长惊喜连连,当看到最后一条的时候,声音提到了最高:

    “160迫击炮?”

    “对,160迫击炮。”

    陈凡指了指身边一门盖着炮衣的大炮:

    “云龙兄,我送你一门样炮,外加两百发炮弹,等会你可以试一试。”

    “哈哈,多谢陈老弟了。”

    李大团长乐开了花。

    清单上有数据,这160重迫加上备用零件,重达数吨,炮弹一枚也是四十多公斤,能白嫖一门还带两百多发炮弹,让李云龙开心加倍。

    傍晚时分,陈凡才离开。

    黄宝旺指挥着战士们搬运物资到各个仓库,如今这已经变成了标准的流程,熟得很,李云龙则是带着岩盛和王承柱在那门160重迫面前打量,摸摸炮管,合力搬动那重达四十多公斤的炮弹,两个炮兵连连长口水流了一地。

    赵刚拿着手里的清单,欣喜根据地又能迎来一大波发展之际,也知道了大师傅的全名。

    “金属机械大师,化工材料大师。”

    这一次三个团合作的‘炼钢’作战,独立团合计摧毁一辆列车,五点五公里铁轨,干掉庄本繁等鬼子,再加上两架鬼子侦察机,单单粮食总量就高达数万吨,

    即便是分批交货,即便有十轮大卡和大量大骡子,即便公路直通交货地点,独立团也忙活到深夜才初步完成了物资的运输和统计。

    深夜时分,浑身疲惫但满脸兴奋的李云龙和赵刚在团部,看着桌子上的清单。

    李云龙先说话了:

    “咱们该换点什么物资?”

    虽然这次收获颇丰,武器弹药额度也不小,总量造再次过千吨,但这玩意永远不够用,永远稀缺。

    机械厂需要,炸药厂需要,部队也需要,现在大骡子也出来也需要武器弹药额度兑换。

    “大头留给部队。”

    赵刚先说话,他语气肯定:

    “七成给部队,其余的分配给机械厂,炸药厂等,必须先保证咱们部队的战斗力。”

    随着规模越来越大,修械所的名字已经被抛弃,现在全名赵家裕机械厂。

    “嗯。”

    李云龙点头赞同。

    两人合作这么久,虽然经常为鸡毛蒜皮的吵架,但关系确实越来越好,就是因为大事方面两人几乎一致。

    赵刚接着说道:

    “剩下的大部分换合金添加剂和一些机床,机械厂在制造新电炉,咱们得生产出来一些高质量的钢材。”

    “机械厂最近在和张万和那边合力生产捷克式,有了新来的三个大师傅和高质量钢材,估计今年年末就能出产品了,而且产量不低。”

    “可惜,咱们熟练工人太少了,不然····”

    赵政委感慨了一句。

    大师傅简直无敌,一个人顶一个团的技术人员。

    几天的时间,还是利用空闲时间,根据部队目前的水平,就设计出了一套捷克式生产线,还有生产线组建计划。

    因为设备只能自己造,还缺乏合格钢材,也缺乏熟练工人,按照原本的计划,到明年下半年才能少量投产,但有了三个新机械大师傅,进度也能大大增加。

    要不是熟练工人不够,怕是今年下半年就能投产。

    “然后,新来了一个化工大师傅,大师傅说只要材料足够,咱们明年年初就能做到日产二十吨以上钾桐炸药,也给化工厂留点。”

    赵刚心里有着完成的根据地发展计划。

    “行,就按你说的。”

    李云龙点点头:

    “你明天把具体清单列出来,我去试一试那门重型迫击炮。”

    “嗯···”

    赵刚想了想,说道:

    “你去的时候喊我一下,我也去看看吧。”

    机械厂,炸药厂已经走入正轨,都有专门的负责人,机械厂是孙德胜,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