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从亮剑开始崛起 >

第310章

从亮剑开始崛起-第310章

小说: 从亮剑开始崛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城户三治在‘五千多米’和‘拆’字上咬的很重:

    “吉本贞一在干什么?上次就被人抢走了一公里多铁轨,这次又发生了,还比之前更加严重,他第一军都是废物么?”

    至于八千人,他直接忽视了。

    八路军能调动这么多人,很正常,比这多的他都见过,据他所知,李云龙独立团的所谓根据地,有一支超过五万人的人群在修建公路,组建工厂,而且修建效率之高,让他都感到震惊。

    现在的战争,已经不是谁人多能赢的了。

    “因为。”

    冈村宁次深吸一口气,以避免自己的失态:

    “此次参与袭击的八千部队,有着统一的制式武器,轻机枪普及到班,有大量炮兵部队,120口径的重型迫击炮就不少于二十门,迫击炮总数不少于一百门,而且弹药充足,训练有素。”

    “昨夜的战斗,第一军调集近六千人阻截,非但没能阻止对方,还伤亡一千两百人,玉碎六百多人。”

    “纳尼?!”

    大城户三治脸上也露出了惊骇。

    统一制式武器,机枪到班,二十门以上120重迫,以及总户数一百门的个口径迫击炮,说明昨夜出动的八路军武器装备方面,不弱于甚至稍微强于帝国的精锐二线师团。

    短短一夜的战斗,就造成第一军六千多人部队,一个满编大队伤亡,玉碎六百多人,则说明这伙八路军训练精良,能发挥出这些武器的战斗力。

    综合理解,既有着堪比帝国半个乙等挽马师团的兵力在晋西北山区盘踞,随着各种资源的匮乏,新组建的乙等师团,也就是二线师团,

    “吉本不是说李云龙只有总兵力七千人,而且大部分都是刚入伍的新兵么?”

    大城户三治还记得吉本前不久递交上来的资料文件。

    “对方故意隐瞒了实力。”

    岗村宁次微微叹了一口气:

    “然后,我们都忽略了一件事,中国有着帝国,乃至全世界都羡慕的充沛资源。”

    “以前他们缺乏物资来调动这股资源,但现在,那个陈凡给李云龙提供了海量的粮食,提供了充足的武器装备和弹药,长期盘踞在山区的游击队也有这个组织能力。”

    “根据吉本所言,李云龙及其周边两个八路军部队正规部队大约在一万两千人左右,而且还在快速扩军中。”

    “一万两千人,还在扩军中····”

    大城户三治愣住了。

    这兵力,如果配上之前所说的装备,以及表现出来的战斗力,总体实力基本上不弱于一个稍弱的帝国二线师团了。

    加上其根据地的大纵深掩体群之后,如果想要剿灭,需要两个二线师团的兵力,也就是三万五千人左右,比目前第一军总兵力还多。

    “下个月,你去太原看一看吧。”

    岗村宁次说道:

    “去看一下实际情况。”

    身为一个方面军的司令官,他自然不会仅仅凭借一个电话去判断局势。

    “嗨。”

    大城户三治低头应是之后便离开了。

    “去叫筱冢将军过来。”

    司令部内,岗村宁次对着一个参谋说道。

    参谋离开后,岗村宁次看着挂在墙上的地图,视线集中在晋西北山区。

    他可是还记得,去年12月中旬大规模治安战结束的时候,李云龙和他的独立团损失惨重,其他八路军部队也损失严重。

    而这才多久?居然就发展到如此程度。

    “如果李云龙真的同吉本所说的强大,那么····”

    冈村宁次眸子中厉芒一闪。

    现在帝国是很困难,但还远远没到山穷水尽的时候。

    而且随着东南亚的物资开始输入国内,物资供应情况也有了一些缓解,直观的表现就是华北方面军获得的物资比之前多了两成。

    ······

    当天午九点。

    经过一夜的急行军,李云龙带着车队已经抵达了蟠县后方的山区马道间,此时正在原地休息。

    这里地形复杂,方便队伍躲避空中威胁,虽然也容易被伏击,但蟠县的日军已经被打残废,其余地方的鬼子来不及赶过来,很安全。

    “警卫连。”

    李云龙叫来了随他一起过来的警卫连一个排。

    “团长。”

    几个警卫连战士跑了过来。

    警卫连负责保卫团部,当然,这次主要是保护团长的安全,毕竟和尚不在,所以也就没有被分配挑运物资的事情,体力依旧充沛。

    “派人去···”

    话还没说完,李大团长突然语调一变:

    “给新一团和新二团发报。”

    “让丁团长和孔团长过来分物资。”

    “是。”

    警卫连战士敬礼后当即跑向背着电台的战士。

    一段时间后。

    新二团部队中。

    “分物资?”

    正带着部队回驻地的孔捷受到命令后,冷笑了一声。

    虽然不知道李云龙想干嘛,但绝对不是分物资,他们三人在准备组建根据地时候商量好的东西,李云龙会给,一分不会少,但多的那就需要他自己争取了。

    同一时间。

    同样带着部队回左家庄的丁伟也是冷笑一声:

    “分物资?”

    ······

    距离赵家裕一百多公里的一处山峰上。

    叮····

    系统面板自动展开。

    「日军大将本庄繁死亡,生意完成」

    「价码:金属机械大师两名,商城刷新,新增物资钢筋水泥,基础机床刀具·······」

    「驻蒙军前任司令官七田中将死亡,现任司令官上月中将死亡,·······,价码:金属机械大师一名,化工材料大师一名,物资额度····粮食额度·····」

    「商城解锁新武器:160迫击炮····」



    第六十二章 李云龙没有重炮

    

五月下旬。

    晋西北,河源县以东一百多公里的山区中。

    视线从山底延伸,顺着盘区蜿蜒但明显新平整后的马道,可以一个村庄坐落在半山腰中,村庄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村口有扛着枪的民兵警戒,如果贴近看,还能看到村子周围有一圈工事群。

    这里是772团部驻地。

    从这个村子向内,便是太行山核心根据地群。

    “团长。”

    一个团部人员走进团部,对着团长程世发说道:

    “一营,二营,炮兵连,骑兵连已经集合完毕。”

    “好。”

    正在看地图的程世发点头回应。

    虽然去年冬天大扫荡之后,鬼子便很少组织大规模扫荡,但加大了清乡行动的频率,以加强对占领区的统治,争夺游击区乡村,侵扰根据地的乡村,其手段也愈发残忍。

    不仅仅杀害根据地老百姓,抢夺财物,烧毁房屋,甚至还捣毁农田等,试图破坏根据地的农业生产。

    针对鬼子的这一动向,部队也做出调整,基干团等部队化整为零,分散在根据地边缘,协助基层对抗鬼子,同时发展壮大队伍。

    不过因为兵力充足,各主力团并没有化整为零,而是集中驻扎,作为预备队随时支援各根据地。

    此次,程世发受到的命令就是前往一处边缘根据地,支援那里的基干团赶走鬼子的清乡部队。

    “团长,这次鬼子出动了两个大队,合计九百多鬼子,虽然这伙鬼子是新组建的师团,战斗力不如以前的鬼子,咱们就出动两个营兵力够么?”

    团部内,一营长语气忧虑。

    自家团两个营加上炮兵连骑兵连合计一千四百人,即便加上那边的基干团,也才两千五百人,对上鬼子两个大队近千鬼子,让一营长有些不放心。

    “足够了。”

    程世发头也没抬的回答道,眼睛继续看着地图,思考着今后几天的战术。

    一营长也没再说话,没多久,又一个战士走了进来:

    “团长,后勤部的弹药运输队已经到山下了。”

    “哈哈。”

    程世发终于抬起头,大笑起来:

    “一营长,走,咱们去接应。”

    一行人当即顺着马道前往迎接,出村子没多久就看到从太行山方向过来一个车队,二十来辆由骡马牵引的板车顺着马道驶向团部驻地。

    “程团长,这是清单。”

    运输队来到驻地后,负责押送的连长交给程世发一份清单:

    “二代边区造手榴弹三千枚,掷弹筒榴弹五百枚,六零迫击炮炮弹八十枚,复装7。92子弹一万五千发,还有八二马步枪改一百支。”

    “辛苦了,辛苦了···”

    程团长喜笑颜开的感谢,一边指挥战士们搬运武器弹药。

    一营长也明白了为何自家团长只准备派两个营的兵力去对付近千鬼子了,有了这批弹药,再加上二比一的兵力,确实完全不虚那伙鬼子。

    运输队离开后,程团长和一营长同时开始打量新运输过来的武器弹药。

    据说,近期总部兵工厂的武器不仅仅产量大大提升,质量也比以前好多了。

    “这八一式马步枪,全是新品。”

    一营长摸着新到的步枪,语气欣喜。

    身为主力团,由上级直接发放武器补给装备,而且优先级很高,所以772团是全军较早实现了全员人手一支枪的部队。

    在解决了武器数量问题之后,很自然就开始关注质量问题了。

    八一式马步枪三年半前开始生产,那时候李云龙还是新一团团长,坂田也还没有死,772团第二年就装备了这种枪。

    对于这枪如何,一营长很有发言权。

    他用过这枪,时间还不短。

    实话实说,这种自家兵工厂用鬼子的铁轨钢自己制造出来的枪,除了拼刺刀不弱于三八大盖外,其他的实在不咋地。

    因为是手工打造,不同的工人,生产出来的枪质量有不同,但即便质量比较好的,一开始精度还行,但射击超过一百多发子弹之后就会出现比较严重的精度下降,撞针也会变软失效,有效射程也仅仅两百米。

    这两个问题,三年前还真不是啥问题。

    在那个射击纪律规定,每个主力团每次战斗最多只能发射三千发子弹的时期,步枪手一年能打出超过一百发子弹,只有精锐老兵射手才行,这些人数极少的老兵不可能装备自家制造的马枪,都是缴获的好三八大盖。

    同理,装备这种自造马步枪的战士,只能在一百米内才能射击,两百米的射程也不是问题。

    但近几年兵工厂子弹产量大增,到现在为止,复装子弹日产过万发,自产子弹也每天过千发,而且还在快速增加中。

    子弹富裕了,射击纪律放松甚至取消了,这些枪的问题就显现出来了。

    一时间,这种枪成了战士们嫌弃的对象。

    好在一个月前,兵工厂出品了八一式马步枪改,据说新枪设计由原来设计师和独立团那边的一个机械大师联手,产能也达到了每月一千支。

    新枪一营长半个月前就试过了。

    质量大大提升,一千发子弹之内不会造成精度下降,有效射程也提升到三百多米,撞针不会突然变软了,更不会有各种各样的小故障了,用起来比之前更加顺手。

    还比不上鬼子的三八大盖,但比老套筒汉阳造好多了。

    总的来说,是一支非常不错的枪,很适合装备部队。

    “这什么二代边区造手榴弹,比以前好看了不少,都有预制破片凹槽了,还每一个都差不多。”

    程世发拿着一个新的手榴弹啧啧称奇。

    以前的边区造,全是泥土模子手工铸造弹体,模样千奇百怪,有的像个球,有的像个松果,如今手里的二代边区造,宛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这模样,就是那个手榴弹流水线制造出来的吧。”

    一营长也是拿着一个手榴弹语气惊叹:

    “听说这里面装填的是钾桐炸药,威力不比黄色炸药小,迫击炮炮弹也是装填的这种炸药。”

    “嘿嘿嘿···”

    程世发得意的笑了起来:

    “有了这些家伙,我还赶不走那两个新来的鬼子大队?”

    ······

    太原。

    第一军司令部内。

    尽管一夜没睡,但山本和吉本两人精神抖擞,或者说因为巨大的压力让两人根本没有睡意。

    两人此时正在商量一件十分紧急的问题。

    “山本君。”

    吉本重新戴上帽子,遮盖他那一头枯白的头发:

    “你认为,第一军目前应该如何应对李云龙?”

    在帝国高层混了这么久,吉本很清楚,他虽然给岗村将军打了电话,甚至还给畑俊六司令官打了电话,将实际情况告知这两个他的上司,但哪怕能有效果,也需要一段时间。

    一个月到三个月不等。

    这段时间,只能由他自己想办法扛过去。

    “将军。”

    山本立刻说道:

    “以李云龙目前的兵力,以及其躲在山区不出来的态度,靠第一军的力量已经无法彻底消灭他,只能等待岗村将军或者畑俊六将军的决定。”

    “我们目前要做的,首先要保证正太铁路的通畅,其次是尽量限制李云龙的发展。”

    “短短半年都不到的时间,此人就发展到如此程度,再多几个月,恐怕会更加难对付。”

    话题到这里,山本和吉本两人同时一阵牙抽抽,以及羡慕的眼神。民国人力资源实在是太丰富了,优良兵员随随便便就能招募到,如果帝国能有如此充沛的人力资源,岂会落到如此情况。

    “该怎么做?”

    吉本的问题很简洁。

    “虽然李云龙的独立团,还有他周边的新一团新二团战斗力很强,同规模部队不弱于帝国的二线精锐师团,甚至是常设师团,机动性很高,火力很强。”

    “但他们终归是一支轻装步兵。”

    山本语气自信:

    “轻装步兵有一个固定的缺点,那就是攻坚能力很差,李云龙装备的120重迫虽然威力巨大,能破坏一般的土木工事,但对加固的半埋式土木地堡是无能威力的。”

    “李云龙没有装备真正的重炮,这一点我已经通过情报部门确认,而且从李云龙没有进攻县城也可以看出来,其没有大口径重炮,不然早就进攻蟠县了。”

    “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来对付他。”

    说着,山本摊开一张晋西北地图,手指指着地图上的平安县和蟠县继续说道:

    “将于下周抵达的新联队调往平安县和蟠县,然后以这两个县城为中心,在周边主要交通要道附近的制高点,修建半埋式土木掩体,并在内部布置炮火,封锁李云龙前往正太铁路的通道。”

    “山林复杂,多小路,小股部队我们无法封锁,但大部队,尤其是携带马车的大部队,能通过的就那么几条路,完全可以做到绝对封锁。”

    “嗯,不错。”

    吉本忍不住点头。

    这主意很不错,小股部队他不怕,就怕李云龙带着大批人马去偷铁轨。

    “另外。”

    山本语气愈发自信:

    “我们以这些工事群为前进基地,不断派出小队中队规模的部队袭扰李云龙的根据地。”

    “既可以锻炼国内新编成的大队,迅速形成战斗力,也可以影响李云龙根据地的发展,迫使其抽调力量应付帝国的小股部队袭击。”

    “有坚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