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要做明世祖 >

第85章

我要做明世祖-第85章

小说: 我要做明世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变化来的非常快,根本让人无法反应。
  作为草原上的统治者,沙不丹等人很少去思考底层牧民的生活,也不知道一般的蒙古人对和平稳定的渴望。
  他们只觉得放弃了游牧,进城给汉人打工的蒙古人“下贱”!
  哪里有雄鹰自己跑到笼子里去的?!
  只可惜,
  沙不丹是三卫的首领。
  即便对这些变化心生排斥,也不敢表现出来。
  内部守旧和新兴牧场主的对抗愈发激烈,更让他没有机会表明立场。
  因为有大明了。
  世界都不一样了。
  于是沙不丹选择了逃避。
  如果孛来这次没来打劫兀良哈,他估计还会选择看戏,不去瞎掺和。
  但现在,
  他的想法被儿子看破了,说破了。
  “父亲心里还对乌珂克图汗方面有好感可你想过没有,你手上早就染上脱脱不花的王血了!”
  “妹妹被脱脱不花抛弃,不也是因为她先和手下私通吗?”
  “我们回不去过去了,现在更是要和那群人兵锋相对,为什么不能彻底的放下负担,接受现实呢?”
  乌各济是年轻的。
  越年轻,
  他就越能感受到这几年兀良哈的变化。
  对于圈地养羊运动,他并不排斥。
  毕竟他骨子的上层思维让他无法去考虑失地牧民的下场。
  反正牧民不是能进城打工吗?
  他眼里的兀良哈是在变得富裕和强大。
  而这,并不是依靠战争获得的!
  这是一种极为新奇的体验,并且让乌各济觉得很不错。
  大明是个很好的生意伙伴,为什么还要留念过去那种喝不够美酒,身上长虱子的生活?
  “这些话,是你那个汉人朋友让你说的?”沙不丹反问一句。
  他知道,乌各济在两年前结识了一名来自大明的商人,双方年纪相仿,性格一拍即合,就差走上土木帝和伯颜的老路了。
  “这不是白开的意思,是我自己想的。”乌各济摇头说道,“认识了他之后,我才知道世界有多大,大明有多强。”
  “看着吧父亲,这一次,仍然会是大明取得胜利。”
  “你去过汉人的城池里,应该明白他们的手段!”
  也早该睁眼看世界了!
  沙不丹被叛逆的儿子刺激到了,“你就这么肯定?”
  “你真的是被那个大明商人迷了心窍,他说什么都信!”
  孩子,你路走窄了!
  “可我们是真的别无选择!”
  “难道孛来和毛里孩胜利了,还能接受您?兀良哈,就在大宁城之外啊!”
  “他们城墙上的大炮,这两年可是越装越多的!”
  乌各济冷笑,随后不再和父亲多做交谈,转身离开了营帐。
  只留下沙不丹在原地五味杂陈。
  他跟着走出去,特意眺望了下旁边的明朝大军。
  双方的营地距离不远不近。
  但隔着一段路,对面士卒的精气神还是传到了沙不丹眼底。
  那些人是强壮的,勇敢的,并且武器精良,远超蒙古的想象。
  他们看上去非常自信。
  在六年前,是这群人推倒了也先。
  在战争来临的前夕,他们笔直的站在自己的岗位上,仿佛一把拉开了的弓,只等敌人的出现。
  看了良久,沙不丹才沉默的转回营帐。
  那个飞鹰塑像和他对望着。
  然后,它被面容哀伤的沙不丹转了一面。
  飞翔的雄鹰只能面对着营帐雪白的布壁了。
  而在李秉的营帐中,他和方瑛进行了一番最后的动员,便接见了一名为草原情报的收集做出杰出贡献的年轻人。
  刚刚被乌各济深情呼唤的梁白开出现在了这里。
  “当真是年轻才俊。”
  李秉一身粗布衣服拉住了对方的小手,对着梁白开勉励道,“这些年往来于草原之上,也是辛苦你了。”
  梁白开不好意思的笑了,“还好还好。”
  受益于柴犬的憨态可掬,让草原人对梁白开的警惕性减少了许多,也更利于他收集对方的各种情报。
  兀良哈内部的新旧派别之争在两年内就显出水火不容的态势,也少不了他在背后鼓动。
  而等他勾搭上沙不丹之子乌各济以后,那更是往火上浇了一桶油。
  就是为了以防万一,他已经换上了装了铁扣的皮带。
  毕竟他们家八代单传啊!
  “贤侄就先在老夫帐中安坐休息,此处已经逼近毛里孩的兀鲁思,我等驻扎在此,不久就要让他们发现来攻打了。”
  “你且休息,老夫和南和侯上阵,取了那毛里孩的人头,再来和贤侄喝酒!”
  梁白开有些忍不住,“为何今年就要打仗?”
  “多等几年时机不是更好吗?”
  别忘了,就算小王子政权眼下瞧着蒸蒸日上,可他们内部,却还有孛来跟毛里孩两大太师在呢!
  能联手击败瓦剌,并不意味着他们会一直团结。
  随着势力强大,利益上的分配会越来越引人注目。
  根据梁白开收集到的消息,小王子马可古儿吉思只是个傀儡,真正的掌权者孛来和毛里孩性格迥异,完全合不来
  孛来比较认得清现实,所以也倾向于和大明打好关系。
  在掌权之初,他就以“太师淮王”的名义,派遣使者来大明请求通商开市,同时还请大明皇帝承认自己这一边才是真的蒙古大汗。
  但毛里孩却是传统的“黄金家族传人”。
  他不愿意睁开眼睛看这个蒙古衰落的世界,还幻想着重振成吉思汗子孙的声威。
  两个人政见相对,矛盾是必然会有的。
  而且听说由于毛里孩的粗鲁野蛮,让他拥立的小王子并不是很亲近毛里孩,转过去和孛来相处的很好。
  内战一定会在这个小汗王再大一些后爆发!
  因为,异端必死!
  本来可以坐收渔翁之利,梁白开不知道为什么大明这么急着打仗干嘛。
  李秉却是笑笑,“大明自然有大明的底气!”
  “要事事都得等别人发生内乱了才动手,那便是未战先怯了”
  而且等,要等多久?
  “贤侄放心!”
  “这场仗,咱们一定会赢的漂漂亮亮!”
  新朝元年,本就该来一场威武雄壮的胜利,献给皇帝!
  不然,李老头也白从朱见济手里要那么多经费和人才了。
  “报!”
  “敌人来袭!”
  有举着望远镜窥探远方的士卒敲响了铜锣,让整个营地迅速的“活”了起来。


第170章 :排枪战术
  “是毛里孩的人!”
  方瑛站在高高的瞭望台上,举着望远镜一眼就看到对面的模样。
  “认错了也没关系,反正谁来就打谁!”
  李秉在旁边目光晶亮,老脸上的神情仿佛焕发了第三春。
  “我等大军一路至此,对面肯定接到了消息。”
  要来,也不可能只有毛里孩。
  孛来肯定也在响应!
  “这个距离应该可以打!”
  方瑛望远一阵,估算了一下对方移动的速度,觉得优势在我。
  毕竟这一次,他们的作战方略可不是跑来跑去的跟蒙古骑兵硬碰硬。
  “把那个大家伙推出来!”
  “让蒙古蛮子见识一下,我大明的新玩意儿!”
  也许是想到了某些好东西,方瑛笑得还有些兴奋。
  李秉同样兴奋。
  毕竟从某个铁家伙运来边关到现在,他们就在自己地盘试用过,还没推出来给敌人发过福利呢!
  营地百米之外,大明的军队已经迅速的排好了阵仗。
  他们的队伍极为整齐,方正到显得有些突兀。
  而且,基本上每一排的人手里,都拿着一管长枪。
  在队列的旁边,则是其他的部队辅助。
  “咯咯咯”
  又有一些人推出来了几十辆沉重的车子。
  那上面遮挡了多时的帘布被掀开,显露出其下的真面目。
  “是将军炮?”
  本来看着敌人攻过来,有些紧张激动的吉塞白音一眼冷静,对着儿子问道。
  他们在大宁城里学习,是有机会看到这种大炮模样的。
  但两个儿子都不敢确定,“将军炮不是在城墙上装的吗?”
  “这个大炮看起来比较轻,但也是铜铁做的,在草原上怎么可能追的上马匹!”
  有人慌张的大叫。
  之前大明方面的稳如泰山让他们也跟着自信起来。
  可如果只是推出几门大炮,又如何保证战争胜利?
  甚至你让步兵排着队
  这不是给骑兵送人头,方便他们割草吗?!
  带头冲锋的毛里孩都觉得这是在看不起自己。
  大战就在眼前,大明就给自己看这玩意儿?!
  指挥的将领脑子里装了个朱祁镇是嘛!
  “把他们都杀掉!”
  “为了长生天!”
  他拔出佩刀对天大啸,率领起组织起来的万人大军朝着大明方向发起了进攻。
  孛来也率领着另一支人马冲锋,只是不知为何,他从一开始就忧心忡忡。
  不像毛里孩蔑视大明的排抢战术,觉得这是人傻了才会做的事。
  孛来直觉其中有诈。
  大明这些年能把兀良哈管的服服帖帖,让阿剌知院父子对之言听计从,或许有利益诱惑的原因,但武力威慑也是从未少过的。
  对面不可能做出送人头的事情。
  可毛里孩听到来袭的消息就极度愤怒,没等多久就带着手下冲了出去,要给对方一个教训。
  面对大明的数万兵马和随从军,他们本就处在弱势,必须得配合行动才能保证自己安然无恙。
  于是毛里孩先一步动作,逼的孛来也不得不跟上。
  只希望
  这次他们能依然被神明庇佑吧。
  可历史早就告诉朱见济,这个时期的蒙古佬本就是一盘菜,等着大明这位大厨来猛火爆炒,然后端上桌大快朵颐一顿。
  他安坐在皇宫之内听人汇报工作,心思都未曾分给毛里孩他们一点。
  而李秉和方瑛则是在体会过新式武器和战术之后,对他们的胜利怀有无比的信心。
  双方慢慢的拉进距离。
  先有仆从军忍不住上去和对方混战。
  吉塞白音完美的体现了什么叫做蒙古战士的勇武,一刀下去砍翻了两个冲过来的敌人。
  叫你们抢我的羊!
  混乱战场的面积迅速扩散。
  在这样的冲锋时代,率军的将领最大的作用,就是喊出那一声“进攻”。
  其他的就得看自己和距离最近的十来位队友了。
  毛里孩英勇善战,贴身跟着他的卫队也有强大武力。
  他在打成一片的人群里纵马游走,通过射杀明显是首领之人的方法,慢慢的让自己这一边占据了上风。
  吉塞白音都差点被他一箭射死,幸好他儿子替他挡了一下。
  “难怪孛来能从兀良哈手里抢来那么多牛羊!兀良哈这些年越来越像废物了!”
  毛里孩依旧不屑。
  直到大明那边冲天开了几枪,巨大的爆破声穿透战场骑马与砍杀的混乱骚动,传入了人们的耳朵里。
  来自瓦剌和兀良哈的仆从军们开始撤退。
  站在一门大炮处,李秉捻着胡子对达巴拉干笑道,“大汗,我让你们带人先冲锋,现在才出手,你们知道后不会生气吧?”
  你这是在说什么屁话?
  你这不是都已经做了吗!
  达巴拉干瞪着眼睛茫然,随后疯狂摇头,“不会,绝对不会!”
  “那就好!”
  李秉装作松了口气的样子,“老夫就怕你们误会了什么。”
  “老夫是真心想让你们拿点战功,好对皇帝报喜的。”
  毕竟只要他们的战术取得预料中的一半成果,那就能算大胜!
  到那个时候,仆从军还能表现什么?
  要是做个划水党,跟他们分割战果,那李秉也不愿意。
  不如先让他们冲一波,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不是?
  “回来的差不多了,让炮手做好准备!”
  大明此时的队伍排列,仍然非常的规整,完美符合强迫症的要求
  步兵居中,展开成三线,各线相距50至200步,每线又分为6列。
  骑兵位于两翼,仆从军被召唤回来后,也匆匆忙忙的跑到旁边,根本不敢去冲撞大明排好的战列线。
  因为那一万人组成的巨大方阵,此时已经举起了长枪,通过上面安装的瞄准镜对准了对面。
  而火炮,则是分布在各线之间。
  他们随着仆从军的撤退而缓缓行动起来,向着前方推进。
  他们的速度很慢,但非常的稳。
  在武会老师的棍棒教育下,这些人的纪律性是很强的。
  因为如果不服从纪律,那处罚会非常的严重。
  小到关小黑屋,大到拖累家人,全家被贬为奴籍。
  所以他们保持着战线的统一,举着枪,推着炮,碾压过脚下的青草。
  而当这么多人采取统一的行动时,视觉效果是很震撼的。
  起码在孛来看来,虽然大明的队列动作缓慢,可压迫力却远超了之前的静态。
  等仆从军跑回来大部分时,方瑛抬手。
  跟随在他身边的一整排卫兵即刻拔枪向天,按动了扳机。
  就像跑步比赛开始的鸣枪示意。
  “开炮!”
  “开炮!”
  “开炮!”
  队列里的指挥官几乎同时下令。
  于是火炮被发射了出去。
  这是和大将军炮款式不一的新式炮。
  前者体量沉重,加上初步制造,有些地方还无法得到完善,难以移动,所以目前的应用,一般是安放在城墙之上的。
  但是这一次新运来的大炮,则是在体量上进行了缩减,并且安装了一些支撑物和滑轮,让人可以更轻松的将之挪动起来,成为了行军中可能带上的武器。
  这炮所用材质也不同。
  完全用熟铁,再运用上兵仗局集思广益想出来的水力捶锻之法打制,制造简单,价格低廉,比起生产起来还有些艰难的大将军炮,能够做到更好的量产,还改造了膛线,提升了炮击的准确率。
  而因为这种大炮的外形有些类似竹节,于是也被称之为“竹节炮”。
  方瑛和李秉他们第一次见证竹节炮开火时,就对这个大家伙爱不释手。
  守边关多年,他们是有些清闲的。
  因为蒙古弱而大明强,又有经济贸易的顺利展开,从而降低了双方爆发战争的概率。
  起码大同、大宁一线的战事的确较少。
  大将军炮至今都没用过几次,让李秉非常惋惜,恨不得拉着大炮去辽东,把那边跳的很快乐的女真人给炮几下。
  用在蒙古佬身上可惜了。
  不过等竹节炮运来,他们就立马收回了这个想法,并且非常激动想用对方的血来给新火炮“开刃”。
  至于排队前进,则是方瑛总结了朱见济训练东宫六率的经验后总结出来的战法。
  这个时代的火枪虽然广泛运用于战场,可射击率还是个问题。
  枪打出来,它的准度是不够的。
  而解决射击率问题的最方便办法,就是把人都凑齐,然后齐射,扩大打击范围。
  既然做不到精准打击,那我就遍地开花!
  天下大道,异曲同工!
  正好朱见济在给武会下达任务的时候,极度强调让师范们教会手下的士卒遵守纪律。
  这种会齐步走喊号子的兵,恰巧可以组成方瑛设想中的方队。
  现在,是用毛里孩他们来祭旗的时候了!
  排队
  枪毙!


第171章 :打仗结束了!
  火炮发动。
  巨大的爆炸声立马把冲过来的蒙古骑兵炸的人仰马翻。
  因为在火药方面,得益于朱见济的博学,已经从粉末状的变成了颗粒状的黑火药并且配比成了后世标准的硫磺10,木炭15,硝石75。
  这样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