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要做明世祖 >

第161章

我要做明世祖-第161章

小说: 我要做明世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法理和作风上,跟强调清修和各种礼教的理学系统格格不入。
  配合朱见济在政治上提出的“去虚务实”,频繁考成,以及他皇帝的权势,这三板斧打得理学家愣是憋不出屁来。
  而在这一场“复古运动”之下,乾圣元年的状元公陈献章已然成了领头人。
  在下放地方工作数年,在此期间还和皇帝保持书信往来,论述各自道理后,本该成为心学大佬,开启宋明理学新篇章的陈献章成功被朱见济带歪了路。
  虽然陈献章被皇帝强制灌输新思想之时,已经三十来岁,形成了自己的三观和理论雏形,但大佬终究是大佬,一旦发现自身理论有缺陷,而对方又正好填补,自然会去修正和改良。
  这修正主义一走,肯定是要跟原来有所不同的!
  比如他赶在王守仁出生之前,就提出来了“知行合一”,还因为朱见济的掺和,偏离了应有的唯心主义倾向,转而成了单纯的实践主义。
  陈献章的知行合一,就是在强调所知所学需要反应实际,需要用行动来形成具体影响。
  其中的“知”,在认识论上,还被陈献章衍生出了“良知”之意,以“人性善”为基础,提出要做符合道德观念的事,实践以后也要进一步强化自己的道德。
  这是他对程朱理学发起的一次重大挑战,引得复古运动的响应者,特别是年轻气盛的太学生极为兴奋。
  学生从古至今,本来就是一群容易被煽动的人。
  更何况,朱见济引导他们走的,还是一条庄康大道。
  在北孔家族的烂事被翻出来后,在皇帝采取强硬手段,对内改革对外进攻,让国力蒸蒸日上后,在得知以前儒家的豪迈后,年轻人很不满于眼下理学的束缚。
  太学内部的小报上,就屡屡出现抨击卫道士的文章。
  只是太学生的声音多而杂乱,年轻群体里也少有能沉下心,把自己观念干净利落表述出来的,所以仍需要领头羊来进行舆论导向。
  陈献章是一个,
  王华写了道法并用论,显然会成长为下一个。
  没跟老陈一样,直接和程朱理学搞掰头,但王华在文章里提出的不能只靠道德感化之言论,肯定跟理学合不来。
  不管小王在以后会不会还走上心学的路子,起码此时此刻,他的主义之间,已经有了汉家治天下,“王霸道杂之”的味道了!
  朱见济见到他这篇文章后,乐的哈哈大笑,趁着朝会,还捧着给大臣们轮流欣赏,直说这人要是在殿试上写出来这么一份作文,自己一定会把他当堂点为状元。
  朝臣们早就知道了皇帝的口味,也不惊讶,只是心里暗暗把王华的名字记住,打算找机会拉拢。
  于是小王在朝堂上的名声也传开了。
  时机已到,朱见济又是大手一挥
  为了表彰人才,赐婚!
  “哥哥已经在和嫂子商量,给我怎么办婚事了!”
  赐婚的消息还没传开,但固怀身为当事人,哪里不清楚?
  不然,她现在应该跑过去找心上人,而不是过来佐安这边。
  按照规矩,结婚之前男女双方可不能亲密往来,得先享受一下最后的单身时光!
  王华那边也是把自己关在小院子里闭门谢客,没来得及享受出名之后的风光和吹捧,就迎来了婚前焦虑,天天抓着养的鸽子喂食,让这鸟肥的更像走地鸡了。
  余姚那边还没有回信呢,他可急着家里打钱来京城,让他买座房子结婚!
  “你呢,你跟顺义王怎么样?”
  自己的好事将近,固怀也没忘记好闺蜜,捧着脸问佐安。
  佐安同样无聊的捧脸,“还行吧”
  在跟朱见泽熟悉起来,又得知朱见澍是个打小报告能手后,佐安的态度再次摇摆起来。
  朱见泽跟佐安聊了几次,知道这位公主亦是博学多才之人,还敢于逃脱束缚,骨子里有点英武气息,忍不住心生好感。
  他幼年生活在困境里,母亲也一直让他学会自强不能堕落,所以对佐安这种性格的女子,朱见泽是很欣赏的。
  等后面跟荣王交流了一通,被朱见清抱怨佐安有心机后,他更对佐安好奇了。
  朱见澍则是你来就来,本王躺平的态度。
  他估摸着这位公主没事接触老朱家的王爷,还没什么人传她小话,背后是有缘由的,很大可能是有皇帝的授意在。
  聪明的秀王就看她想要怎样。
  不过朱见澍有妈宝特质,当佐安跟他犯了点冲之后,仍旧会毫不留情的打她的报告,找他妈跟朱见济抱怨。
  而且他在私生活上类似于荣王,年纪轻轻,王府里已经有好几个暖床婢女了。
  两者对比,让佐安明知“顺义王”代表什么,也忍不住偏向朱见泽。
  他的兄弟跟他完全没得比。
  “要是赶得来,咱们还能一块出嫁呢!”
  固怀不懂佐安的苦恼,幻想着佐安跟自己堂兄定情后,姐妹俩一同结婚的美好画面。
  只是一想到结婚以后,佐安身为王妃,肯定要和丈夫外出就藩,两人又要分开,便皱起了眉头。


第312章 :皇室有喜
  想得再怎么好,固怀和佐安也没能凑在一块出嫁。
  谁让后者感情线进展的太慢,完全比不上固怀的猪突猛进?
  而当妹子结婚的那天,朱见济给她的待遇,也是不逊于固安的。
  固安当年的结婚对象是英国公,属于皇家和顶级勋贵的联姻,规格之高自有道理。
  王家在余姚固然是诗礼传家,世代文人,但论起权势,跟英国公可是一点都配不上。
  但皇帝还是一视同仁,可见他对这两个妹妹的宠爱。
  有人嫉妒王华的狗屎运。
  毕竟凭借这裙带关系,他以后的仕途肯定是能保障的。
  虽然太祖有规定,老朱家的驸马不能当大官,以防对方干政掌权。
  可太祖以前也嘀咕过皇帝不能娶高门之女防备外戚呢!
  他防了吗?
  懿文太子、太宗皇帝跟大明一代王的老婆有几个是真小家出身?
  西宁侯宋城他奶奶不也是公主?
  所以祖宗规矩这东西,对皇帝来说本就有灵活的执行方式。
  此前朱见济在大殿上对王华的文章做出了那样的评价,可见天子是有重用其人心思的。
  顺手赐婚,那叫以示荣宠。
  在御赐的公主府里,英国公家的大胖世子张钦在婚床上面滚了一圈,客串了把福娃的戏份。
  “要是那家伙欺负你了,一定要记得和家里说!”
  固安不舍得拉着妹妹的手,对其叮嘱道。
  她和张懋好歹是认识几年,熟悉了之后走到的一块,固怀却只有一年不到的恋爱时光
  这让固安对王华有点担忧。
  “哥哥那边不方便下手,我直接让你姐夫上门帮你出气,千万不能委屈自己!”
  固怀娇羞的听完姐姐念叨,才表示道,“没事他打不过我的。”
  王华自己守男德,面对固怀本就要弱三分,而公主出嫁,宫里也是要出几个老人陪同,服侍公主驸马生活的,以皇帝对妹子的看重,他们哪里会坐视固怀被磨搓?
  “姐姐快出去吧,姐夫还在外面等着呢!”
  婚房不是一般人能进来的地方,能入场的异性,除了新郎官,就张钦这个尿尿都得手扶一下的娃娃了。
  因为他娘一直拖着不动,小世子滚完了床单,就捏着床上撒落的红枣桂圆磨牙,偶尔还好奇的拿着手里的圆球球跟自己开裆裤下露出来的小鸡比划两下,好奇二者的区别。
  固安被妹妹和儿子搞得待不下去,抱起张钦哼笑,“这么急着让我走,是只想等新郎过来吧?”
  “行了行了,你快去吧!”
  宫里,朱见济忙活完了妹妹的婚事,终于放下心来。
  他跟王氏躺在床上,忍不住回想起了小时候自己带着两个妹子骑羊车的场景。
  三个小孩挤在小巧牢固的羊车之上,让拉车的高大山羊不堪重负,累死了一头又一头。
  现在他从圆润的小胖墩长成了英武之君,妹妹也都有了好人家。
  那辆羊车因为没有小孩用了,也被闲置在库房里面吃灰,很久没有出场了。
  喜羊羊们摆脱了负重前行的噩梦。
  王氏听着皇帝小时候的趣事,也露出了笑意。
  她慢慢的爬上朱见济的身子,稳稳坐上了龙体。
  因为入夏热了起来,两人都没有穿厚实挡风的亵衣,而是着了轻纱所织的薄薄纱衣,清凉中又充满了情趣。
  特别是当王氏脐橙之后,朱见济从下往上一看,子弹立马上好了膛!
  妹妹今晚入洞房,他也抱着老婆回味一下这滋味,不过分吧?!
  结果正要上手,王氏突然坏笑起来。
  朱见济有了不好的预感。
  “不行,我有孕了,可不能让孩儿没出生就受棍棒之苦!”
  ???!
  “什么时候发现的?”朱见济差点从床上跳起来,只是想到老婆孩子还坐在他肚子上,又手忙脚乱的去扶王氏,让她别因为自己的举动滚下去。
  “早就怀疑了!”
  “上个月葵水没来,我便找了太医把脉,只是月份太没有查出来。”
  “这个月同样没来你又忙着固怀出嫁的事,我就拖到了现在。”
  王氏故意磨蹭着朱见济,让皇帝实在受不了了。
  他哪能打孩子啊!
  “赶紧躺好,别给我折腾了!”
  “太后和太皇太后,知道这事吗?”
  朱见济深呼吸几下压了枪,又跟老婆窃窃私语。
  王氏摇头。
  这样的喜事,她肯定是要率先和朱见济分享的。
  “好哇,好哇!”
  明天也能看着别人吓成自己这模样!
  朱见济激动的抱着老婆,一想到自己就要当爹了,心里便说不出具体的滋味。
  手臂揽久了,还害怕硌着老婆,紧着王氏。
  可让他放手,却是万万难舍的。
  第二天,皇后有孕的事到处传扬开来,紫禁城里跟过年似的,上下宫人都收到了皇帝批发的红包。
  虽说数量不多,可这是额外收入,还能沾沾龙种的喜气呢!
  杭太后惊喜的拉着王氏东问西问,还把自己当初安胎时吃的东西都热情分享给了儿媳。
  太皇太后吴氏捻着佛珠,也是笑得合不拢嘴。
  不止她们,朱见济其他的后妃也高兴
  皇帝可是早就跟她们说了的,皇后没有生下嫡长子,那她们就不能怀龙种,以免坏了规矩。
  现在皇后有孕,只要能一举得男,那她们的下半辈子也能有指望了!
  不是说朱见济对她们就不行,其实只靠着颜值,她们就足够得到皇帝的恩宠,也就是比不上王氏的美貌和贴心罢了。
  朱见济一个月里总能跟她们睡几晚,也会给妃子们送点玩具,说些笑话和琐碎事情,给她们增添点乐趣。
  比起以前的皇帝睡了就不认账,穿裤子走人的情况,朱见济已经尽到丈夫责任了,后妃们也没什么怨念的。
  可还是老话说得好,在宫廷之内为妃为后,没有后代是无法保底的。
  于是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大明朝都在为皇室有嗣而激动。
  在大明喜气洋洋之时,波斯方面,黑羊王朝的统治者哈桑阿里终于等到了救援。
  梁白开坐飞剪船吐了好几次,最后终于软着腿上了岸。
  哈桑阿里被大明雪中送炭的行为感动的五体投地,跪在地上面朝东方对着朱见济虚空拍马屁。
  在开放海禁,跟帖木儿帝国进行海上往来之后,大明朝和黑羊王朝也是颇有来往的。
  在丰厚回赐的引诱下,贾汗沙在位时期,就对大明上表了称臣纳贡的国书。
  在他看来,帖木儿那么大的国家都对大明这样,那自己做做也不丢国格。
  这是它在占大明的便宜啊!
  没想到,在名义上加入华夏朝贡体系后,自己碰着危险,还真能获得东方支援!
  就算大使梁白开表示那些武器还得出点钱买,但危机之下,敌军已经在搜山检海的抓捕自己这个临时上阵的国王,出钱算什么?!
  大明还给他打折了呢!
  没看到帖木儿使者听说大明决定对自家进行武器援助之时,脸色有多难看,多嫉妒吗?
  很明显,那些火器是极为强大的!
  这么厉害的东西,平时肯定用钱都买不到!
  给大明当狗,果然是天底下最幸福,最有安全感的事情!


第313章 :大明决定占取霍尔木兹
  对于黑羊王朝拿到送过去的一波武器后,能不能把白羊王朝反推回去,朱见济并不关心。
  反正他给这小国定的目标,就是再撑个一年,等大明天兵一到,那给它来个天增岁月人增寿,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半只脚踏入近代化军队门槛的大明正规军跟还在部落冲突时代的游牧国家打,最后谁会赢,这不是个明摆着的问题吗?
  自打中亚国家完全绿化后,那发展生产的水平,根本不必看!
  初期强大还好,只要稳定久了或者一有衰落迹象,回回们就会迅速化身僵尸,顽固守旧到脱离世界潮流。
  直到后世,中国都从牌桌打盹醒了,跟新牌友打得你来我往要拿回庄家宝座的时候,中亚那块地方还是旧时模样。
  该一地鸡毛的,还是一地鸡毛。
  “宝船要开过去,把霍尔木兹海峡控制了。”
  内阁会议里面,朱见济指着地图给文武大臣做出战略规划。
  “这面都是一些大食帝国土崩瓦解后四散的部落,气候炎热多有荒漠,要真打起来,也不足为提。”
  至于海峡之处还有个霍尔木兹王国,朱见济都不想提它。
  区区岛国,于中华面前焉能蹦哒!
  说老实话,原历史大航海时代到来后,以西方殖民者那组织力和战斗力,都能征服无数地方,大明要真动起手来,哪里还有别人的事?
  “正好,占了这块地方以后,大明往来于炎洲、神洲之间,也方便了许多。”
  朱见济拿着棍子,在地图画了一圈,从本土沿海一直绕到好望角那边。
  控制住马六甲海峡后,金洲也有了一定开发,可以修建一些轻便小型的航海船只。
  如此,大明船队大可以从金洲出发,乘着洋流去非洲那一块。
  不过印度洋还是很大的,一路也没有足够的补给点,和岛屿众多的华夏南洋地区全然不同。
  这对大明的航海事业来说必然是个大问题。
  要不然,当初被流放去南非搞开荒的那批官绅哪里会哭爹喊娘,最后被拖着压船的?
  看过地图的人,都知道一去黑叔叔老家,就难以回祖宗之地了。
  如果大明能成功的在霍尔木兹这块建立一个落脚点,那不仅有利于向西北延伸,触及奥斯曼,也能充当大明南非开拓船队的加油站,解决不少麻烦。
  五军都督府的将军们看的热血沸腾,呼吸粗重。
  他们又不是没打过仗,在这么明显的地图面,草包猪头也能看出那几个海峡的重要性了。
  真正的由点及面!
  而且所有的情报都在告诉他们,外面的蛮夷之国有多菜,还沉迷内斗不可自拔……
  这样的条件下,要是大明不伸手摸一把,就得验证“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这句老话了!
  所以武将对皇帝再次出海作战的计划表示万分支持。
  文臣们在一边严肃着脸,盘算打仗要多少钱。
  他们现在可是不怎么敢跟皇帝对着干了,即便劝谏两句,让天子切莫“穷兵黩武”,那也是走个流程。
  毕竟朱见济也早就跟他们透了底,平均两三年打一场大仗,要尽量为大明的子孙后代争取足够的生存空间。
  以前没有世界地图,朝臣们蹲在奉天殿里,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