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明世祖-第1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一看,皇帝的确是在搞新的事情。
会不会又来折腾自己?
官员们担忧起来。
这个时候,内阁著名舔狗徐有贞主动站出来,为大家解释皇帝陛下那远超时代的深意。
“我朝铸币较少,主要原因在于府库铜银金的矿石不够,如今虽有开矿新增,但也需要打算着用。”
“再者,谷贱伤农米贵伤民的道理,用在钱币上也是行得通的。”
“放出去的通宝一多,钱也就不值钱了!陛下高瞻远瞩,用意深远,我等做臣子的,即便一时半会不能理解,也是正常好生领旨去做即可!”
“思虑过多,有何益处?”
在徐有贞的一张巧嘴之下,官员们勉强理解了银行的用途,接受起了这个新事物。
反正老朱家的皇帝总有点奇思妙想,接受能力不强还真不好在他们手底下做事。
皇家银行宣布对外开业的那一天,朱见济还特意跑过去剪彩,把自己对这个新机构的重视,直接摆在了明面上。
当月月底,朝廷给官员发放的工资,用的都是从银行里提取出新通宝。
超市方面也迅速宣布,接受新通宝用于购买商品。
如果客人结账的钱币是乾圣通宝的话,还会享受到一定的折扣优惠。
农会那边,则是在朱见济号召下,展开了“贡献分兑通宝”活动,老百姓还可以去银行,拿过往的通宝和新钱进行兑换。
只是因为乾圣通宝铸造精良,光看外表都发着漂亮的光,所以和旧币兑起来,会有银行人员对其收取轻微的手续费,尽量让朝廷和民间都减少损失。
与此同时,朱见济还下令,严厉打击民间私自铸钱之事,一旦发现,全家连坐,流放辽西修路,力求把货币的发行权,全都收拢到中央手里。
铸币权也是“国之重器”了,岂能假他人之手?
总而言之,为了推行新钱,朱见济也是用了不少手段。
只等时间流逝,他就能在市场上看到活跃的乾圣钱了。
搞完了这件事,皇帝这才一边泡脚,一边听卢忠和阮伯山这两个特务头子汇报最新的消息。
官员那边,在锦衣卫和东厂联手,长期不断的渗透下,也成功实行了“精确到点”的监督。
要是某官员府里的下人还喜欢说八卦,念叨一些琐碎事物,那朱见济还能知道对方半夜起床尿了几次,又睡了哪个小老婆。
幸好在中央都察院丧心病狂的监督检举,和吏部严格的考成之下,此时的官僚还算肯办实事,也不敢对皇帝有太大抱怨。
毕竟祸从口出的道理,聪明人都懂。
更何况朱见济本人天天看奏疏批阅文件和抓人开会,算得上工作辛苦,自然也不可能让下面的人清闲潇洒。
在乾圣朝上班,平常工作也够人忙得了。
谁让当今天子年轻有活力,额外注重细节和程序?
在苛刻的管理下,官员们下班抱着老婆说骚话都嫌时间不够,哪里会做多余的事?
大明正在迎接盛世到来,很多方面都在良性发展,这让特务机构有时候并不能收集到太多重要消息。
国外还好。
眼下锦衣卫在大明周边的国家里都有部署眼线,特别是马上就要两开花的亦力把里,在梁白开的带路下,让特务们得以在那边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为乾圣荣光添砖加瓦。
但朱见济还是让厂卫方面定期给自己做一些关于国内的汇报,以便于皇帝及时掌握各方面动态,还能听八卦放松身心。
“罗马的公主最近和固怀走的很近,还有意接触了荣王、顺义王他们?”
朱见济听到这个,忍不住踩了下水。
固怀跟佐伊成了好闺蜜,这是朱见济默许的事。
东西方的两位公主能够建立起友谊,这必然会成为一段趣闻。
但佐伊借着固怀的关系,勾搭上他的两个堂弟,这就比较有意思了。
难道佐伊跟自个儿有了类似的想法?
可在自己的计划里,忽悠她嫁给大明的王爷,是馋她家的皇冠宣称权,佐伊这一手,莫非也是馋大明的宣称权了?
不可能啊!
蚊子哪能吃下大象呢?
佐伊是个有胆魄的聪明姑娘,不至于做些不切实际的梦。
“是对方近日来拜访过二位王爷府邸,还见过了英国公他们。”
朱见济并不限制两个妹子的交友。
在固安出嫁后,固怀作为宫里唯一的帝室女,更得到了朱见济的放纵。
她能频繁出宫游玩,想想也是皇帝那边先批准了,才会有人去给公主打开宫门的。
这就让固怀在权贵圈里的人脉还算广阔,在京城勋贵高官的后院里,结了不少手帕交。
佐伊借着她走出来的路,也搭上了一些人。
作风慢慢开放起来的大明贵妇们,对这位外国公主还是很好奇的。
别国的蛮夷王室,贵妇们不屑于理会。
但罗马帝国在官方宣传里,可是个和中华友善交流了千年的,还在汉朝史书里,得到了骄傲的汉朝人肯定,说它“有类中国”。
这小子,像我!
所以在贵妇看来,佐伊明显和其他蛮夷不同,是个可以平等对待的贵人。
不过佐伊的目标并不是混迹在贵妇堆里闻胭脂水粉。
她只是在找机会执行自己的计划。
在朱见济送行沂王的那天,佐伊曾对大明的几位亲王惊鸿一瞥,从而有了大胆的想法。
如果想要顺利复国,拿出足够的理由说动大明皇帝出兵支持自己,那佐伊就很需要贴上一位老朱家的王爷了。
前面说了,她并不排斥联姻。
牺牲自己的婚姻,换取复国的机会,这对佐伊来说是一件极为划算的买卖。
第266章 :皇帝想随军西行
有了亲缘关系,再搭配上大明近些年来对外扩张的政策,佐伊觉得,她可以借此来为说动大明皇帝出兵,增加筹码。
但问题仍然显而易见
大明年轻的,还跟皇帝关系不错的王爷就那么几个,谁会选择跟她联姻?
东西方关于婚姻的态度还是不一样的,前者是一夫一妻多妾,后者则是钉死了的一夫一妻制度。
虽然西方贵族流行养情妇,东罗马皇帝的私生子也层出不穷,但只有妻子所生的孩子才会得到继承权,私生子连认祖归宗的机会都没有。
这对崇尚多子多福,并且承认庶子、私生子也具有次等继承权的中国人来说,并不是能轻易接受的。
而且她长的也没有东方的贵妇们好看!
一想到这点,骄傲的佐伊公主也忍不住揪起了手帕。
东方帝国的人不止肤色白皙,近看起来,还没有西方人那样的粗糙皮肤,明显细腻许多,经过家族细心的培养,小姐们的气质也非常高雅
在这样的对比之下,自己一个流亡公主,除了有官方给予的明面上的尊重,其他的也没什么。
完全不是以后能够建立起独立王国的亲王们理想的联姻对象。
也许当个小老婆可以。
中国的贵族在唐朝其实挺流行收外族少女当妾室的,唐敬宗的长子还是个波斯女人所生。
可佐伊怎么会愿意这个!
她是馋大明王爷,企图借用男人当跳板,实现复国目标,但这并不意味着,她可以放弃公主的一切傲骨。
在父亲去世,弟弟都皈依天主教的情况下,罗马只有她了!
如果她不自尊自爱,后世人会怎么评价东罗马最后的血脉?
这也是她没有打朱见济主意的原因。
一来,如此强大的帝国统治者,定然不会看上自己,哪怕佐伊后面低头选择入宫为妃,迎娶一名亡国公主对朱见济也没什么好处。
更何况固怀跟佐伊说过,大明的年轻皇帝是个老实人,对自家亲戚都很友好,和妻子的感情更是深厚。
没必要在这对夫妻之间强插一腿。
不愿意自降身份,也不想放弃复国的梦想,佐伊只能努力的和北京城里的两位适龄王爷打交道,希望能在对方年少之时拐过来,通过欺骗少男感情来保证把对方建国的名额划到罗马名下。
不是说现在的几位亲王,皇帝还没有给他们指定好就藩地点吗?
只要能复国,让罗马的双头鹰旗帜继续飘扬在空中,佐伊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
对此,朱见济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他给大明做的规划,是恢复中国汉唐时期的世界影响力,而不是只局限在东亚范围。
所以在朱见济以后执政的几十年里,往西边扩张是必然的。
攻打吞食亦力把里,只是大明的军队走向西方的第一步。
如果能支持东罗马复国,对明朝布武天下的计划,还有不小的推动。
但大明的军队很值钱,汉唐以后,中国也没有经历过跨度如此之大的军事行动,所以朱见济不能轻易松口,对佐伊做出承诺。
对方要真能勾搭上一个朱家王爷,再花几年时间做好“中罗友谊宣传”,等明朝国力进一步增强后,那才好动手。
那个时候,是为老朱家的儿媳妇主持公道了嘛!
于是他放任佐伊顺着固怀的人脉网到处蹭。
毕竟要把宣称权拿到手的话,联姻还真不可避免。
朱见济是个厚道人,不想在没有感情基础的情况下,造就一对怨偶。
他的几个堂弟,也算朱见济看着长大的,要真坑人一辈子,皇帝陛下心里也不好受。
可让他自己亲身上阵,出卖龙体,朱见济更舍不得。
他不可能废掉王氏,就为了个外国公主和罗马。
哪里有中华皇帝倒贴成这样的?!
精罗再怎么震怒,朱见济也不可能让罗马压过中华一头!
汉朝给罗马的最高评价,也就是承认这个西方大国像自己罢了。
嘴上喊着“赶汉超唐”,哪里能自己打脸?
“我打算跟着大军一块去西边,不亲征吓唬你们了,就留在嘉峪关。”
在皇家夫妻陪杭太后用餐之时,朱见济吃着吃着,突然语出惊人。
“动用了十万兵马,还要灭一国这事情太重要了,我得过去盯着点,争取第一时间帮前线把麻烦解决了。”
“如果前线出了问题,战报要从西域发来京城,等朝廷做出决策再发回去,要耽误非常多的时间。”
“将士在外面打仗,朕这个皇帝既然不能带着他们一块杀敌冲锋,就得把后勤这块保证好,让他们能放心稳妥的去替大明朝打仗”
杭太后的脸色变了,“说的这么好,还不是你屁股痒了坐不住,非得去外面乱跑?”
她放下碗筷,又要捂脸哭了,“西边的条件那样艰苦,皇帝要是出了点事,为娘也吊死在这皇宫里算了!”
“你这嘴巴就会哄人开心,到时候到了嘉峪关,肯定还会往西边跑!”
谁拦得住皇帝?
朱见济早就料到老娘会如此说,非常淡定的又给自己夹了一筷子菜,“我发誓,就去嘉峪关保证军资行吧?”
“儿子从未上过战场,正如母后过的,纸上谈兵可以,去了战场就暴露真面目了大明已经出了一个徽宗,儿子哪里会再重蹈他的覆辙?”
“反正儿子心意定了,母后跑到太庙跟父皇哭诉,大不了让父皇半夜托梦把我打一顿!”
王皇后在一边看着母子闹别扭,出来打圆场,“那我也同陛下一起去,为母后分忧,也替陛下安顿衣食。”
“这哪行?哪有前线战士打死打活,后面皇帝带着老婆吃喝玩乐的?朕能做那样的天子吗?”
朱见济果断拒绝了老婆的提议,“去了嘉峪关,不用多余的东西,士卒吃什么,朕就吃什么,安稳前线军心。”
“你是江南水乡长大的,去了那儿如何受得了?风吹久了,你就丑了!”
王皇后闻言,忍不住缩了一下,摸了下脸。
她好漂亮的!
但她想想,还是坚持道,“吃苦就吃苦吧,陛下这个君父要以身作则,我为皇后,也得表率一番。”
“不行,你留在北京陪母后。”朱见济继续拒绝,并且表示就这么办,“这个例子不能开。”
“固安这段日子也跑过来说想陪张懋出征西域,朕没有准。哪能转手就带上你?”
“西域和中原分隔太久了,问题很多,灭了亦力把里,大明就要在那边重塑统治。”
“这是跟太祖收复燕云一样的功绩,朕必须用心一些。而不去西边走走看看,朝廷隔空对着那边下令,总不方便!”
治理也是需要因地制宜的。
杭太后拉着脸,气得当时就不吃饭,转回后殿逗猫去了。
王氏因为被皇帝拒绝了两次,也把朱见济赶下了床,让他去其他妃子那边过夜。
反正老娘跟媳妇今天都不想再看到他。
朱见济灰溜溜的跑去乾清宫自己睡,也没敢去宠幸另外的妃嫔,以免让夫妻别扭更严重。
“明晚给朕安排一下,朕要见那位罗马公主。”
准备睡觉之前,朱见济为自己明天的行程安排做了吩咐。
就快出征了,这一次去西部,估计要待好几个月才回来,总不能再晾着人。
至于别的泰西使者
朱见济愿意见他们已经是莫大荣幸了,再强求具体的接见时间,那是他们不识抬举。
先把汉话学好了再说!
第267章 :华夏自古关心人权
“公主在大明待的如何?”
在宴席之上,朱见济带着王皇后一块吃吃喝喝,肚子舒坦了,才对着佐伊问道。
反正是一次临时的小饭局,他又是绝对的主人,没必要太注重规矩。
陪坐的巩珍负责辅助翻译。
佐伊的汉话水平虽然不错,但碰上一些复杂词语,还是很难理解的。
她点点头,用卷舌音浓厚的汉语回道,“大明的事物都是西方未曾有过的,非常先进和稀有,我能够来这样的地方,十分荣幸。”
就算再强调帝国的荣耀,佐伊在东方领先西方数百年的情况之下,也必须承认大明的优秀。
她出生的时候,东罗马已经是奄奄一息了,哪里有什么太好的条件提供给她?
等到了罗马教廷,虽然教皇把他们全家当宠物好生养了起来,可西方也就那样了
利用十字军东征的机会,跑到东边打劫自己的队友。
穷到各国出不起足够的兵力物资,就哄骗国内的贫民和无知的小孩子上战场,为自己充当抵挡战火的炮灰。
而通过这样搜刮钱财的手段,在其国内,庄园领主和贵族们还是不太能吃得起柔软的白面包,住不了金碧辉煌的房子,就连家里有几样瓷器,都能成为西方上流绅士炫富的倚仗。
现在到了大明,瓷器随处可见,白面馒头想吃多少吃多少,衣食住行,乃至于思想文化,都对西方呈现出了全方位的碾压。
在东方帝国待的越久,从泰西来的使者就越沉迷在这样的梦幻里,恨不得用尽毕生的华丽词汇,来歌颂这样的伟大国家。
要不是佐伊好歹受过正统的帝国教育,知道过东罗马的光辉事迹并且深负民族自豪感,只怕也要在如此巨大的差距下,迷失自我,像那些使者一样,成为一个无情的舔狗。
“那就好,中罗从汉朝开始就有联系了,双方的国统都有千年之久公主要是在大明受了委屈,那是朕招待不周。”
朱见济笑笑,姿态从容的跟对方客套了好一阵。
在旁边负责记录帝王起居注的史官笔下,这自然是典型的“中外交流名场面”。
在这场宴会之上,乾圣帝向着东罗马最后的公主强调了两国的历史友谊,并且对其表示了深切慰问。
佐伊公主代表东罗马,向大明的慷慨仁慈回报了万分感激,还再三诉说未来继续双方友谊的希望。
二者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