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周昏君 >

第79章

大周昏君-第79章

小说: 大周昏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无良冷眼道:“韩指挥使既然如此自信,那就试试好了!”
 说着,谢无良便回头大喊一声:“动手!”
 只见码头上谢无良的人马立刻向旁边的锦衣卫杀去。
 见此,韩笑连眉头都没有皱一下,就这么直直的盯着谢无良。
 很明显,谢无良的手下根本就不是锦衣卫的对手。
 不到一柱香的时间,码头上便躺满了死尸。
 但绝大多数,都是谢无良的人。
 “招募这些江洋大盗,想必谢公子可是花费了不少吧?”轻轻瞥了一眼地上的死尸,韩笑讥笑道:“可谢公子却没有明白一个道理,这耗子见了猫,就只有乖乖受死的份儿!”
 谢无良这才意识到,无论自己招募的这些江洋大盗多么厉害,以前多么嚣张,他们始终都是贼。
 遇到官兵,特别是遇到锦衣卫,他们的心理一开始便畏惧了三分。
 心理一旦产生了畏惧,他们又岂有不败的道理?
 再说,此次韩笑带来的人马,无一不是锦衣卫中的好手,如果被区区几个贼人给击败,那韩笑这个锦衣卫的指挥使就算是白干了一场。
 “谢公子,跟本官走吧!”韩笑轻轻一笑,便登上了船。
 后面,自然有锦衣卫押着谢无良上船。
 谢无良明白,虽然现在韩笑没有杀了自己,可以后自己即便不死,只怕也会生不如死。
 身为锦衣卫在江宁布下的暗桩,谢无良深深的明白锦衣卫的酷刑究竟有多么的残酷。
 特别是对待叛徒,锦衣卫的刑罚更加的恐怖。
 甚至连想想,谢无良便有些手脚发软。
 “不行,不能这么坐以待毙!”虽然被锦衣卫押着,可谢无良的眼睛却在四处乱转。
 看到旁边的海水,谢无良忽然眼前一亮。
 也不反抗,谢无良就这么任凭两名锦衣卫押上船只。
 刚刚踏上登船的踏板没有几步,谢无良一用力,挣脱锦衣卫的束缚,咬牙便向冰冷的海水跳去……
 刚刚登上船只,韩笑便听到身后传来一声‘噗通’的声音。
 回头一看,却是谢无良挣脱锦衣卫的舒服跳下了海水。
 “以为这样,你就能逃得了吗?”韩笑只是轻轻一笑……
第一百九十五章:江南战事
 “谢无良这厮不会游泳,估计在水里憋不了多久,咱们等着就是!”对于谢无良突然跳水之事,韩笑并无一丝一毫的担心。
 从锦衣卫记载的资料来看,谢无良虽然出身于江南,可自小便养尊处优,从小到大根本就没下过水,又哪会游泳?
 况且,现在可是大冬天,这么冷的水,还是在海里,韩笑不信谢无良会下海里呆很长的时间。
 果不其然,只是几个呼吸的时间,海面上便传来一声“救命”的呼喊。
 顺着声音,韩笑只见一个人头在数十丈开外的海面上上下浮动,不是谢无良又是谁?
 “这厮还有大用处,可千万不能让他死在这儿?”心中如是想着,韩笑当即便命人将谢无良从海水中捞了上来……
 “怎么,水里的滋味不好受吧!”船舱内,韩笑看着瑟瑟发抖的谢无良,笑着问道。
 此时谢无良被冰凉的海水冻得浑身直哆嗦,又哪有功夫去回答韩笑的话?
 见此,韩笑丝毫不以为杵……
 过了大年初一,刚刚攻克苏州府的两江总督孙定宗又带人马不停蹄的向东面的松江府而去。
 此时,整个江苏,就只剩下松江府还在士绅集团的控制之下。
 在江西,宁国公孙定安刚刚攻克南昌府,亦带人顺江而下,直奔浙江首府杭州。
 除夕前夜,孙定安终于带人来到杭州城下同闽浙总督马进忠的人马汇合。
 原本,孙定安是打算自己亲自统军东进的。
 可一想到这一路来自己同堂弟孙定宗立下了不少功劳,也该给旁人一点了,所以便提议自己亲自坐镇杭州,由闽浙总督马进忠带队剿灭其余叛军的提议。
 自然,马进忠是高兴异常。
 虽然马进忠也算是孙定安的门生故吏,可谁又嫌弃自己的功劳大呢?
 顾不得春节不春节的。
 孙定安的大军只在杭州城下歇息了一天,便被马进忠带着向东攻打绍兴府去了。
 不到五天的功夫,绍兴府便被马进忠带人攻克。
 元宵节前,马进忠又带人接连攻克了宁波、台州、金华三府。
 到了正月下旬,还在士绅集团控制下的州府,只剩下一个温州府了。
 此时士绅集团彻底成为昨日黄花。
 温州城下,云集于此的士绅见自己大势已去,自杀的自杀,投降的投降。
 当然,也有一些不甘心引颈就戮的士绅寻了几条海船,欲逃亡海外。
 可此时整个浙江沿海都已经被冯喜率领的水军封锁,又岂是那么好逃的?
 正月的最后一天,士绅集团控制下的最后一股军事力量被冯喜率兵消灭于海上。
 至此,为期两个月,战火波及江南四省二十七州府的士绅集团叛乱被彻底平定。
 朝廷之所以能这么迅速的平定士绅集团的叛乱,原因很多。
 在朝堂上,因为去年晋中票号之事,许多大臣倒台,张凌阳便顺势提拔了诸如郑永基、曹睿、高霈、朱开山这样的外戚成为大臣,使得六部九卿这样的朝廷重臣,绝大部分都站在自己这一边。
 在地方上,张凌阳选择了任命马进忠、孙定宗这样的边关大将为总督,使得朝廷自始至终都牢牢的掌握着杭州、江宁两府。
 浙江、江苏两省是士绅集团此次叛乱的核心区域,身为首府。江宁、杭州自然便成为了此次叛乱核心中的核心。
 朝廷牢牢的控制着杭州、江宁两府,使得士绅集团根本就没有精力扩大自己的战果,目光始终被这两府吸引,也为孙定安收复安徽、江西两省州府赢得了时间。
 还有一点,那就是士绅集团虽然售卖了江南不少的卫所。
 可自大周开国以来,江南地区从未经历过叛乱,使得当地的卫所早已糜烂不堪。
 而在朝廷方面,不说宁国公孙定安这个大周军方头号人物,两江总督孙定宗也是任职定襄总兵多年。
 而闽浙总督马进忠之前可是征西将军,刚刚平定了西疆动乱。
 可以说,朝廷这边都是写精兵悍将,而面对江南地区的软脚虾,自然不费什么吹灰之力。
 更重要的是,现在的朝廷不却钱。
 无论任何时期,打仗打的始终都是钱粮。
 如果现在大周国库还是如同一年前那个样子,就是再借张凌阳几个胆子,张凌阳也不敢如此冒失的推行摊丁入亩政策逼反江南士绅。
 可今时不同往日,不说去年因为彻查扬州盐务之事,张凌阳的内帑和国库都收获了大梁的银子。
 单说查处晋中票号一事,所收获的银钱便超过了大周好几年的税收。
 因此,这个时候,大周的国库并不缺少钱粮。
 所以,综合了以上种种因素,张凌阳才会在自己刚刚掌握权力之时,便义无反顾的镇压江南的士绅集团。
 事实也如同张凌阳所预料的一般,只花费了短短两个月的时间,江南士绅集团便被彻底镇压了下来。
 其过程之快,战事进行之顺利,即便是张凌阳本人也没有想到。
 原本,张凌阳还打算用个一年半载的时间去彻底剪除士绅集团,可却没有想到他们是那么的不经打。
 其实说来也正常。
 大周的士绅阶层,早已在儒家理学的熏陶之下,忘记了‘男儿何不带吴钩……诺个书生万户侯’的豪言壮如。
 如今的士绅阶层,早就被养成了手捧圣贤书,五指不沾阳春水,六尘不染,只为了眼前小利而蝇营狗苟的小人。
 还有一点就是,如今大周的勋贵势力还未被腐朽、堕落的贵族生活彻底腐化,还有诸如孙定安这样的精英坐镇。
 就是因为以上种种原因,士绅集团的叛乱才能够被迅速平定……
 此时的江南虽说不上是满目疮痍,可经过战火的荼毒,也有了几分萧条。
 与萧条的江南相比,京城就显得格外的平静了。
 原本,朝中大臣还担忧江南战事不顺,可接连的捷报发来,特别是安平王被冯喜俘虏的消息传来之后,大臣们便已经断定:江南动乱被平定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结果也果不其然,只是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江南的动乱便被彻底平定……
第一百九十六章:后宫也不宁(修)
 春节前后,江南地区虽然战火纷飞,可远在京城的张凌阳的小日子却过得格外的舒心、踏实。
 进入腊月之后,宫中先后传来几道喜讯:经过张凌阳长时间的埋头苦干,高贵妃、曹嫔、贺嫔、严嫔四女先后怀孕。
 对张凌阳来说,这可是喜出望外之事。
 毕竟,在有能力抚养的情况下,谁不希望自己的子孙多一些呢?
 一高兴,张凌阳便先后晋升了曹嫔、贺嫔、严嫔三女为妃。
 至于高贵妃,已经是贵妃的位份了,再晋升那可就是皇贵妃。
 当然,出于种种考虑,张凌阳并未晋升高贵妃的位份。
 但,诸多上好的补品却被络绎不绝的送入高贵妃的寝宫。
 算是对高贵妃没有晋升位份的一种补偿吧!
 因为接连好几个嫔妃怀孕的缘故,这一年的春节,后宫过的格外的热闹。
 当然,后宫之中也有不开心之人。
 除了那些肚子依旧干瘪的嫔妃之外,徐太后绝对算是其中一个。
 虽然徐太后已经认清事实,也明白经此之后,皇帝肯定会对慈宁宫的人严加提防。
 可想到自己的侄女徐婉茗,徐太后依旧头痛不已。
 在徐太后想来,经过上次之事,自己只怕已近在皇帝面前没有什么体面了。
 如果有,也只是表面上做做样子罢了。
 徐太后自己无儿无女,只是一个糟老太婆,也没有什么身后事可以牵挂的。
 可自己的娘家却不能不牵挂。
 自己的弟弟,徐家的家主徐子继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只怕没有人比徐太后清楚了。
 简单用一句话来概括,便是:烂泥扶不上墙!
 现在自己已经算彻底同皇帝撕破了脸,有‘孝道’这两个字压着,皇帝为了自己的颜面着想,也许不会在徐太后去世之前拿徐家怎么样。
 可一旦徐太后自己百年之后呢?
 又有谁来照拂徐家?
 毕竟,徐家同皇帝又没有丝毫的血缘关系。
 想想,徐太后便觉得头痛不已。
 经过几番思虑,徐太后只能将希望寄托给已经入宫成为婕妤的徐婉茗,希望徐婉茗能够俘获天子的眷宠爱,从而诞下一男半女,这样一来,即便自己去世,看在徐婉茗及孩子的份上,皇帝也不会拿徐家如何。
 可已经入宫一年的时间了,徐婉茗的肚子却不见丝毫的动静。
 而此时后宫中又接连传出高贵妃、曹嫔、严嫔、贺嫔怀孕的消息,徐太后又怎能不郁闷?
 “莫不是婉茗那丫头的身体有什么毛病?”在徐太后想来,去年入宫的那些嫔妃之中,自己的侄女徐婉茗可是第一个被宠幸的,而且此后侍寝的机会也一直没有断过,又怎会一直怀不上身孕呢?
 想着想着,徐太后便命周嬷嬷将李太医喊来。
 当然,也将徐婉茗喊到了自己宫中……
 给徐婉茗号完脉,李太医回道:“徐婕妤的身子并没有什么毛病。”
 “那为何婉茗这丫头一直怀不上身孕呢?”徐太后纳闷道。
 “想来,是时机还没到吧!”李太医又能如何说,总不能说‘高贵妃那些人接触皇帝的次数,是徐婕妤的数倍,怀孕几率自然要高上很多’这样的话吧。
 看了眼李太医的脸色,徐太后便猜测出了原因。
 要不然,她这些年在宫里可就算是白混了。
 对于皇帝经常同高贵妃等人‘胡天胡地’的事情,徐太后自然有所耳闻。
 当时,徐太后听说了这些事情之后,心中第一个印象,就是‘皇帝这也太荒唐了吧’。
 现在想来,虽然高贵妃等人随皇帝一同荒唐,可现在却都怀上了身孕。
 “难不成,真要那样做才成?”徐太后心中不无想道。
 后宫的嫔妃这么多,每个月,皇帝去每个嫔妃宫里的次数,也就只有那么几次。
 想要获得额外的恩宠,自然要不走寻常之路了。
 可看了眼旁边依旧有几分怯生生的徐婉茗,徐太后心中喟然长叹:“看来,此事还是要求助于皇后啊!”
 身为‘婆婆’,徐太后自然抹不开面子去求皇后,所以便派了周嬷嬷前往长春宫。
 长春宫里,王皇后一听周嬷嬷的来意,嘴角顿时便泛起了笑容。
 喝了口茶,王皇后笑道:“正好本宫这里有一副坐胎药的药方,周嬷嬷可拿去一试。”
 说着,王皇后便命宫里的大宫女誊抄了一份送给周嬷嬷。
 周嬷嬷千恩万谢的走后,大宫女迟疑道:“皇后娘娘,这副药方可是老夫人求了许久才求到的,您怎么这么轻易,就送给了徐婕妤?”
 王皇后一边逗弄着赵昊,一边轻笑道:“即便徐婕妤怀孕了又能如何?难不成还能威胁本宫的昊儿不成?”
 “是不是啊,昊儿?”说着,王皇后开始专心的逗弄起赵昊,对于大宫女的抱怨丝毫没有挺近耳中。
 王皇后能这般想,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即便其他嫔妃诞下了皇子,可赵昊身为嫡长子,身份与旁人自然是不同的。
 除非,朝堂上出现了什么天大的变故,亦或赵昊实在愚笨至极。
 否则,赵昊的太子之位铁定是十拿九稳。
 事实也确实如此。
 对于赵昊这个长子,张凌阳自然格外的器重。
 虽然现在赵昊还不满一周岁,可张凌阳已经开始在朝中为赵昊物色合适的师傅人选了。
 前世的时候,在电视上,张凌阳见惯了诸皇子夺嫡的事情,因而便早早的下定决心:待赵昊懂事之后,只要不是特别的愚笨,那太子之位便是他的没跑了。
 毕竟,如果自己迟迟没有确定太子的人选,其他皇子成年之后,心里肯定会生出别样的心思来。
 再加上,诸皇子的娘家,谁还没有点权势?
 到时候,只怕夺嫡之争将会无比的惨烈。
 想想以后自己的几个儿子将会为了大周这份家业而大打出手,张凌阳心里便觉得十分的‘酸爽’!
 即便来自后世,张凌阳也没有信心说自己一定能消弭几个儿子夺嫡的纷争。
 毕竟,有些事情,不是以张凌阳的意志为转移的……
第一百九十七章:加官晋爵(修)
 二月二,龙抬头!
 过了二月初二,大地开始回春,京城的气候,也开始暖和起来。
 这天,张凌阳再次收到来自江南的捷报:闽浙总督马进忠率师攻克温州府,江南动乱被彻底平定!
 看着满朝的恭贺之声,张凌阳心中自然无比的愉悦。
 可想想江南乃是大周税赋重地,此番经过兵灾,只怕元气大伤。
 为了尽快恢复江南的元气,张凌阳在同郑永基等朝廷重臣商议之后,决定任命原户部主事周畅为江宁知府,原户部主事李泰为杭州知府,远盐科提举司提举朱阳为扬州知府。
 同时,张凌阳又任命此次平叛有功的宁国公府世子孙启承为安徽巡抚,又任命孙定宗举荐的江左贵为松江知府,冯喜举荐的锦衣卫暗桩张三为锦衣卫千户……
 孙启承、江左贵、张三等人的任命倒还好说,可周畅、李泰、朱阳三人却同为去年恩科一甲,张凌阳如此做法,自然引起了有心人的关注。
 “难不成,以后内阁人选,要从地方上选拔了?”联想起去年张凌阳对翰林院官员的处理,有些大臣的心里越发笃定这个猜测。
 江南既然已经平定,那接下来最重要的事情,自然便是恢复元气。
 马进忠、孙定宗两人武将出身,一声打仗的本事自然无话可说。
 可要说到治理地方,那才华就有限的紧了。
 因此,又同郑永基等人商议了一番之后,张凌阳方才下旨调孙定宗、马进忠回京。
 至于接下来闽浙总督、两江总督的人选问题?
 张凌阳压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