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周昏君 >

第53章

大周昏君-第53章

小说: 大周昏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因此,张雯卿担心张凌阳只是出于可怜自己,才拉了自己一把。
 于是在春节过后,张雯卿便在寝宫里苦苦等候,等候着那个强装而温暖的身影再度来到这里。
 可这一等却等了一个多月,张雯卿依旧未见到张凌阳的到来。
 “也许,皇上真的已经将我给忘记了!”
 每每升起希望,又每每以失望告终。
 就这样,张雯卿在寝宫里煎熬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今日见到张凌阳的到来,张雯卿自是喜极而泣。
 “傻瓜,怎么哭上了?”看到张雯卿脸上的泪痕,张凌阳急忙走上前去,伸手拭去张雯卿脸上的泪痕。
 张雯卿摇了摇头,“看到皇上能来,臣妾心里高兴,眼泪就不争气的掉了下来。”
 “你瘦了!”握紧张雯卿柔弱无骨的小手,张凌阳脸上满是心疼之色。
 放下张雯卿的玉手,张凌阳转过身来,眼神突然变得有几分凌冽。
 看着服侍张雯卿的那几个宫女、太监,张凌阳喝问道:“可是这些日子你们怠慢了朕的爱妃?”
 “奴才哪敢?”
 “奴婢不敢!”
 见张凌阳发火,张雯卿宫里的太监、宫女急忙下跪求饶。
 “不敢?呵!”张凌阳冷笑一声,喝问道:“如果尔等没有怠慢朕的爱妃,朕的爱妃怎么一下子瘦了这么多?”
 张雯卿轻轻拉住张凌阳的手摇了一下,说道:“皇上,真的不怪这些奴才,他们服侍臣妾时很尽心的。”
 “哦?”闻言,张凌阳的眼睛不由眯了一下,“可是其他宫里的人这段时间刻意刁难爱妃?”
 “没有!”张雯卿急忙摇头,而后红着脸说道:“皇上好长时间没来臣妾这里了,臣妾太过思念皇上,这才……这才……”
 闻言,张凌阳嘴角不由一笑,说道:“原来是爱妃思念朕所至啊!那朕今日就好好解一解爱妃的相思之苦如何?”
第一百二十八章:不如回家卖红薯
 “皇上,现在还是白天呢?”张雯卿看了眼跪在地下的几名宫女、太监,眼神中露出一丝哀求之色。
 “爱妃你啊,就是心肠太软!”读懂张雯卿眼神里的意思,张凌阳咳嗽一声,说道:“都起来吧!”
 说完,便头也不回的牵着张雯卿的手进入房间。
 几名刚刚起身的宫女、太监见此,不由面面相觑,不知该不该进屋伺候。
 毕竟,如果看到了什么不该看的事情,那脑袋搬家也不过是一句话的事儿而已。
 正在几名宫女、太监犹豫之时,房间内突然传来一声张雯卿的娇笑之声。
 听到声音,几名太监、宫女互相对视一眼,不约而同的低着头退到了寝宫外守候。
 张凌阳拉着张雯卿的手刚刚走入房间,便转身一把抱住了张雯卿的柳腰。
 突然被袭击,张雯卿不由娇呼一声,而后红着脸嗔道:“皇上,门还开着呢?”
 “开着就开着呗?没人敢往屋子里看的!”张凌阳戏笑道。
 “皇上惯会欺负臣妾!”见张凌阳如此说,张雯卿红着脸说道。
 “臣欺负爱妃哪里了?”张凌阳双手轻轻的伸到张雯卿的腋下,笑道。
 “咯咯!”
 “皇上,快把您的手拿开,臣妾痒痒!”
 听到张雯卿的娇笑,张凌阳更是不愿意放手。
 直到张雯卿浑身无力的瘫软到自己的怀里,张凌阳方才将手从腋下挪开,搂着张雯卿的细腰,指了指外面说道:“爱妃你看,人不都走光了吗?”
 见张凌阳如此说,张雯卿拿眼睛向外偷瞄了一眼,见院子内果然不见一道人影,心里不由松了一口气。
 抱着张雯卿的腰,张凌阳移步到旁边的太师椅上坐下,趴在张雯卿耳边轻声说道:“爱妃,你与朕说说,这些日子,你是如何思念朕的?可曾在梦里梦到过朕?”
 “臣妾每天夜里做梦,都会梦到皇上呢!”张雯卿轻声回道,脸色更加的通红。
 如果细看,就会看到张凌阳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用嘴巴轻轻含住张雯卿的耳垂。
 “那爱妃说说,在梦里,朕同爱妃都做了什么?”张凌阳继续轻笑道。
 “皇上?”想起梦里娇羞的场景,张雯卿的耳朵都已经通红一片了。
 “爱妃可知道,朕昨夜也梦到了爱妃!”张凌阳说起谎话来,连草稿都不用打。
 “皇上昨晚真的梦到臣妾了?”听张凌阳如此说,张雯卿回头看向张凌阳。
 张凌阳眼神‘真诚’的说道:“这是自然,而且朕还梦到昨晚与爱妃如此如此……”
 说着,张凌阳的大手开始上下不老实起来。
 张雯卿被这么一抚摸,顿感浑身被万千蚂蚁撕咬一般,不断在张凌阳怀中来回扭动。
 不动还不要紧,张雯卿这一动,张凌阳体内的火顿时便被勾了出来。
 大手摸到张雯卿的裙下,以极其熟练的手法将一条亵裤褪下。
 张雯卿喘着粗气说道:“皇上,咱们还是去床上吧!”
 张凌阳摇了摇头,鼻孔间声音亦很是急促,“便在这里!”
 不由张雯卿多言,张凌阳便双手托着张雯卿的柳腰……
 一个时辰过后,张凌阳将已经瘫软城一片烂泥般的张雯卿抱到床上,又收拾了一下自己的衣服。
 见自己身上并没有什么可疑之处,张凌阳方才迈出房门……
 养心殿内,李广泰等几名会试考官托着此次会试的考卷及录用名单走了进去。
 “启禀圣上,此次共录用士子二百三十八名,其中甲等以上者为一十九人。这是人员名单及试卷,请圣上过目!”
 打开录用名单,张凌阳一看,‘朱阳’这个名字便映入了张凌阳的眼前。
 “这个朱阳何须人也,竟然能被李爱卿列为甲等第一?”
 闻言,李广泰并未急于回答,而是轻笑了一声回道:“陛下,朱阳的试卷便在其中,陛下一看便知!”
 “哦?”见李广泰这幅自信的模样,张凌阳便命孙胜将朱阳的试卷取出,打开细看了起来。
 一看之下,张凌阳眼神不由一眯。
 无他,盖是因为这个朱阳试卷上的内容与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后。
 “这个朱阳是哪里人氏?竟然能写出如此针砭时政的策论?”看着试卷内容,张凌阳有些爱不释手。
 李广泰笑着回道:“启禀陛下,这个朱阳是豫南举子,不过据老臣了解,这个朱阳同户部尚书朱开山乃是系出同族,如今就住在朱开山的府内。”
 “哦?”闻言,张凌阳心里对这个朱阳更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无他,豫南大灾之时,朱开山的一系列手段,张凌阳都已经知道了。
 当时张凌阳便觉得这个朱开山是一个能做事的人。
 不想,这个朱阳竟然是朱开山的同族,张凌阳的心思便开始活泛了起来。
 看到张凌阳的脸色,李广泰说道:“不知陛下可是想要召见这个朱阳?”
 张凌阳摆了摆手道:“这个倒是不急于一时,早晚都会有相见的那一天的。
 朕还是先看看其他考生的试卷吧!”
 说着,张凌阳便随手取了一份试卷细看了起来。
 一看之下,张凌阳的眉头便轻轻皱了起来。
 这份试卷写得倒是花团锦簇,可内容却空泛的紧。
 随手将这份试卷扔到地上,张凌阳又取出一份打开来看。
 这一份比之上一份更是不如。
 如此瞧了四五份试卷,张凌阳的眉头越来越紧。
 起身,张凌阳看着李广泰问道:“李爱卿,你就是这么糊弄朕的?这写的都是些什么东西,言辞泛泛,不着边际,这样的人也能参加科举?
 以朕看来,这些人还不如回家卖红薯呢?”
 “卖红薯?”几名会试考官均疑惑的对视了一眼,不明白张凌阳话里的“卖红薯”是什么意思。
 当然,除了张凌阳,这里没有一个人知道“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句话,更不知道这句话里的意思……
第一百二十九章:任命
 李广泰心里也是委屈至极。
 他当然明白这些试卷之中,大部分都是说些不着边际的话语。
 可他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考生早已习惯了作习八股文,今年会试突然给他们来这么一下,能有几人不懵逼?
 能写出一篇完整的文章,已经算是不易了!
 也因此,李广泰只能瘸子里面挑将军,挑选出了这二百三十八份考卷。
 要知道,往年录用的士子,都是三百人左右,今年相比往年,已经算是少了很多。
 可是就这,张凌阳还是不满意。
 其实论起文笔,这些试卷中最差的一份,只怕张凌阳也写不出来。
 毕竟,和古人比写古文,与寻死又有何异?
 但耐不住张凌阳的阅读能力还算不错,自然能分得出试卷内容的好坏。
 也是因此,张凌阳才会生出这么大的火气。
 一时间,养心殿内静若寒蝉,没有一个人敢发出声音。
 长叹一口气,张凌阳又坐回书桌前翻阅起试卷,想从中寻找出来几份还算不错的试卷。
 当然,这次不是随便乱翻,而是按照李广泰列出的考生名册一一翻阅。
 第一名是来自豫南的举子朱阳无疑。
 对于朱阳的试卷,张凌阳也是极其满意。
 故而,张凌阳又看了一遍朱阳的试卷,便命孙胜将第二名的举子周畅的试卷翻出来品阅。
 国朝以来,圣君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文章里的意思,无非是说,大周是君王与士绅共同治理天下的。虽然说现在国库入不敷出,然而天下却日渐康平。皇上您老人家只需要垂拱而治,安坐于庙堂之上,剩下的事情交给下面的士绅办就可以了……
 看着试卷上的内容,张凌阳恨不得在这个周畅脸上糊一把烂泥。
 不过说实在的,这篇文章写的倒是条理分明,文采斐然。
 但屁股却彻底歪到了士绅那边。
 张凌阳坚信,像周畅这样有才华的人一旦成长起来,将来肯定会成为大周进步的绊脚石。
 故而,张凌阳便想将这个周畅的名字从名单中给划掉。
 刚拿起笔,张凌阳便又改变了主意。
 嘴角一撇,张凌阳脸上出现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便放下了笔,继续翻阅后面的试卷。
 又翻阅了一会儿试卷,张凌阳实在没有看下去的欲望了。
 起身,活动了一下身子,张凌阳转身看着李广泰说道:“就按照李爱卿所列的名单向外公布吧!”
 “臣遵旨!”
 会试之后自然是殿试。
 通过了殿试之后,这些士子方才成为进士,进而做官。
 而殿试的题目,张凌阳也是已经想好。
 张凌阳心中已经打定了主意,以后科举不再用八股文取士。
 也因此,接下来殿试的考题也是与实务相关。
 要不然录取的都是些只知道之乎者也的书呆子,大周迟早药丸!
 也许是经过会试的突袭,一众士子都已经有了心理准备,殿试的题目答得明显要比会试之时好上一些。
 但也只是好上一些而已。
 绝大多数的试卷,还是内容空洞至极,只是用一些华丽的辞藻来掩饰而已。
 二百三十八名参加殿试的考生,张凌阳只是从其中点了其中的八十九人,便方才了笔。
 对着李广泰,张凌阳说道:“就点这八十九人为进士吧!”
 闻言,李广泰不由一愣,说道:“陛下,那剩余的士子呢?”
 张凌阳轻簇一笑,说道:“自然是落选了!”
 “李爱卿,你要记住,以后朝廷选拔人才,要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才是!”
 “只是……”李广泰犹豫了片刻,说道:“只是陛下,往年科举,朝廷都要选拔出三百名左右的士子入朝为官,而近日陛下您只选了其中不到三分之一,只怕士子们会有意见的。”
 “李爱卿多虑了,那帮士子,他们能有什么意见?”张凌阳不以为意的说了一声,“就这么决定了,李爱卿不必再劝!”
 “那么老臣敢问陛下,此次进士一甲,陛下可有中意的人选?”李广泰又问道。
 “自然是周畅、朱阳、李泰三人!”
 张凌阳嘴角又泛起笑容,说道:“周畅便点为状元,李泰为榜眼,朱阳为探花。”
 而李泰,则是江苏士子,屁股也站在士绅那边。
 张凌阳又说道:“周畅、李泰二人入翰林院为修撰,至于朱阳……”
 犹豫了片刻,张凌阳说道:“朕看这个朱阳倒是有些能力,就让其去扬州做一任盐科提举司提举吧!”
 闻言,李广泰不由一愣。
 李广泰想不明白,张凌阳既然出了这样的考题,为何还要将周畅、李泰选入翰林院。而屁股站在朝廷这边的朱阳,则外放为了盐科提举司提举。
 一时间,李广泰的脑子有些糊涂。
 见李广泰一脸迷茫的样子,张凌阳只是轻笑一声,并未做任何解释。
 其实在张凌阳的心中,只要进入翰林院的士子,可以说说已经给判了死刑。
 也就是说,张凌阳打算让周畅、李泰二人在翰林院修一辈子的书。
 至于自己看好的朱阳,自然要让其在地方上多加历练,以后才能重用不是!
 然而,这一切,除却张凌阳本人,谁都不知道。
 毕竟,在李广泰等人看来,只要入选了翰林院,等熬够了资历,未来入阁拜相,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可他却不知,至始至终,张凌阳都不打算再从翰林院提拔朝廷重臣了。
 再说,之所以如此安排,张凌阳自然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决定。
 都说枪打出头鸟,如果此次张凌阳将屁股站在士绅对立面的朱阳点为状元,那么以后朱阳要肯定要面对极大的压力。
 而现在这样正好,探花虽然不如状元风光,但好歹也在一甲之中,不那么的引人注目。
 这样一来,无形之中,便为朱阳增添了一张保护网。
 况且,张凌阳通过此次恩科,只是试探一番士绅的反应,并未决定现在就动手改革弊政。
 毕竟,自己这边支持的人还是太少了。
 张凌阳要等到一个合适的时机,待诸事都安排妥当之后,再一举定乾坤……
第一百三十章:士子闹事
 无可避免的,此次科举的结果还是引起了士子的一片哗然。
 无他,此次科举录取的人员实在太少了。
 只有往年的三分之一不要。
 不知是谁带的头,大批士子在殿试成绩公布之后没多久,便云集在了宫门外面,想要向天子讨一个说法。
 一个客栈内,状元周畅。榜眼李泰坐在而后靠窗的位置,看着大街上向宫门而去的落第士子,脸色并不好看。
 “周兄,你真的不打算前去?”李泰看了周畅一眼,又端起桌上的茶盏抿了一口,问道。
 “李兄不是也没去吗?”周畅淡淡的扫了李泰一眼。
 闻言,李泰苦笑一声,说道:“我倒是想去,可却也明白,这些同窗心目中的领袖是周兄您,而不是我。
 如果我去了,只怕难以服众!
 须知,周兄您是上届浙江乡试的解元,声名远播,又岂是愚兄能够比拟的?”
 周畅不以为意的轻笑一声,说道:“李兄此言诧异,论年纪,李兄您可是年长小弟好几岁。
 论声望,李兄您系出名门,小弟只有羡慕的份儿!”
 李泰,同左都御史系出同族,故而周畅这么说并无什么差错。
 但他却不知,李广泰因个人秉性的缘故,根本就不被李氏一族所容。
 早早的,李广泰的名字便被李氏一族的族长从族谱上给划掉了。
 个中缘由,根本就不足为外人所道。
 所以,见周畅这么说,李泰脸上的苦涩更加的浓郁了。
 当然,李泰也没向周畅解释家族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
 毕竟,那些事情说起来有些丢人。
 周畅、李泰二人相互试探,但却都明白,此次士子闹事,他们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出面的。
 否则,他们的仕途也就就此而终了。
 毕竟,当今天子昏庸无道的名声可是声名远播。
 万一被这么一个昏庸无道的皇帝给惦记住了,他们以后只怕连觉都睡不安稳,日日夜夜的担心万一哪一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