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组团穿越到晚明 >

第59章

组团穿越到晚明-第59章

小说: 组团穿越到晚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至发说完,张云起顺着父亲的思路一寻思,猛然醒悟:“父亲,你的意思是说,这事是王兴干的?!”

第六十九章 张家乱起(四)
    张至发把自己的推断说出来,丝丝入扣,合情合理,不由得张云起、董氏、申绍华不信。
    “你细想一想,要不是牵涉到媳妇在内,人家王兴会放过你?怕是身败名裂都算好的,弄不好你的小命都没了!”张至发说道。
    张云起扫了一眼桌上的飞刀,立即冷汗直流,再也没有刚才的盛气凌人。
    申绍华听了公爹的分析推断,也感到震惊无比,想不到,那个面相英俊,温尔雅的六妹夫,竟然是一位狠角色!这么快就查到了幕后真凶,能力确实不凡。
    同时,她也感受到了王兴对自己的爱护,要是他不念亲情,后果真不堪设想。
    这样好了,一下子就让自己在张家的地位提升了,张云起,包括公婆,哪个不念自己的好?
    申绍华不是笨人,一下子就想明白了妹夫的用心。但明白归明白,趁此机会要好处的心眼,她可使不出来。
    “人家王兴年纪轻轻,行事有情有义,思虑周全,咱张家也不能做知恩不报的人。”张至发说道。
    “这样吧,媳妇,你要是回老家,礼儿在乡下哪能找到名师?你就在京城居住,我亲自教导礼儿。你现在住的院子,就归你娘俩居住,没有你的允许,起儿一步不能进你的院子。况且,他就要授官,按例,他这个名次是要外放的。你要不愿意跟他去赴任,就让他一个人去。另外,你明日跑一趟王家,把我收藏的那个宣德炉给王兴送去。他若收了,就说明他从此放过了张家,要是不收,咱再做计较,如何?”张至发说道。
    听了张至发的话,不知为什么,申绍华就感觉自己的腰板立时硬了不少,有王兴这个妹夫在,好像不用怕别人欺负了。
    再一想到自己一家对人家王兴的亏欠,真是没脸去见妹夫妹妹。
    “公爹,我六妹夫生财有道,早就富甲一方,人家不会把宣德炉什么的看在眼里。再说,我确实没脸去见他两口子。”
    申绍华说着,摇了摇头,表示了坚决不去的意思。
    张至发无奈,暗暗使了个眼色给老妻。
    董氏会意,她很聪明,知道这时候怎么也得求得王兴原谅,才能杜绝后患。
    “媳妇,你就答应吧,婆母以后就吃斋念佛,不再管家了,家事你就费心料理吧。知道你心里委屈,不为别的,就为了礼儿,你也得跑这一趟。”
    董氏真是豁出去了,为了换取儿媳的配合,把掌家权都要交出去。
    “婆母,您不要说了,我跑一趟就是了。这个家还是您来当,我不能当。”
    一家人谁也没有再提杜玉兰的话题,仿佛料理她根本就不是一件什么难事一样。
    唉,卑贱的生命只合卑贱地活着,如果生出别的心思,想要攀上高枝,除了摔得粉身碎骨,大概鲜有别的下场。
    次日,申绍华携子张学礼一块来到王府。
    绍仪对姐姐和外甥的到来当然是非常欢迎,连忙迎进内宅,张罗着给申绍华上了茶,又拿出各种果子吃食让外甥吃。
    张学礼虽然才五岁,却是生得眉清目秀,稳重大气,而且很懂礼貌,当绍仪把好吃的塞给他时,他总会说一句:“谢谢姨母。”
    见外甥如此乖巧,申绍仪非常喜欢,牵着他的手不停地夸奖:“礼哥儿真乖,长得真是可人,还这么懂礼数。”
    然后转头对绍华说道:“二姐,礼哥儿这么小,就如此知礼,显然是二姐夫拘得紧。要我说,孩子还小,正是贪玩的年纪,拘他那么紧干什么?没得失了孩子天性。”
    “六妹,你才说错了呢,这孩子是他爷爷、奶奶的心尖子,平时都是他们教导。”申绍华说道。
    “六妹,妹夫呢?不在家么?”申绍华问道。
    “这几日一直跟他两位好友在一起。这不是快授官了么,魏大哥怕是要外放,我们老爷跟他感情最好,趁这几日,天天在一起饮酒。”申绍仪答道。
    “噢。六妹,妹夫前段时间身陷会试舞弊案,你担心坏了吧?”申绍华问道。
    “可不是吗?他们读书人最看重名声,要是名声毁了,一辈子就爬不起来了。我倒不是太在乎他是否中贡士,主要是担心他以后生活在阴影里,一辈子不快乐。”绍仪道。
    “所幸,皇上处置得当及时,才还了他清白。奸邪小人害人不成反害自身。二姐,那段时间,我们老爷天天挂着笑,怕我跟着担心。”
    申绍华觑着妹妹的脸色,见她不像是知情的,心里倒是踟蹰了,不知道该不该给妹妹说清楚。
    “妹夫倒是心大量宽得很。”申绍华说道。
    “他呀,看着和善,对自己人,尤其是对自己的亲人,那肯定是宽宏大量,对仇敌,可是半点不会留情。”申绍仪淡淡的笑着说道。
    申绍华闻言,已经确认,自己妹妹是不知情的。她让自己的丫环进来,拿来一个木匣。打开木匣,把由黄绸布包裹严实的一件宣德炉拿出来,对绍仪说道:“六妹,这是我公爹珍藏的一件正宗宣德炉,送给妹夫,算是给妹夫高中状元的贺礼,千万不要嫌弃啊。”
    申绍仪连忙摆手:“二姐,咱们是亲姐妹,哪用得着这么客气?这是你公爹珍藏的,还是拿回去吧,君子还不夺人之所爱呢,是吧?”
    “六妹,你是不是嫌姐的礼物太薄?还是你看不起姐?不过就是一件书房摆设之物,不能吃不能喝的,我可没看出哪里好来。快收起来吧,跟姐还这么客气?再客气,姐可生气了!”申绍华说道。
    “那好吧,二姐,妹妹就不客气了。秋韵,收好,放到老爷书房去。”申绍仪见二姐很诚恳,只好收下。
    等王兴回来,申绍仪把事情一说,王兴非常惊奇:“怎么?听申绍华的话风,难道张至发已经推断出飞刀示警的是我了?如果这样,这老家伙可真是不简单”。
    他让秋韵把那件宣德炉取来,细细看去。
    此件宣德炉以黄铜制成,底书“大明宣德年制“楷书款,带底座。其炉身形制规整,敦厚之中不失灵巧精致,通体光素,尽显铜炉精纯美质,铜质精良,入手沉甸。
    作为书房陈设的确颇为雅致。

第七十章 母老虎发威
    宣德炉,是由明宣宗朱瞻基在大明宣德三年参与设计监造的铜香炉,简称“宣炉“。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风磨铜铸成的铜器。
    明代宣德皇帝在位时,为满足玩赏香炉的嗜好,特下令从暹逻国进口一批红铜,责成宫廷御匠吕震和工部侍郎吴邦佐,参照皇府内藏的柴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名瓷器的款式,及宣和博古图录考古图等史籍,设计和监制香炉。
    为保证香炉的质量,据说红铜加上金银等贵金属,都要经过十二次精练,经过巨大的努力,宣德三年,极品铜香炉终于制作成功。
    这批红铜共铸造出3000座香炉,以后再也没有出品,宣德帝把其绝大部分陈设在宫廷的各个地方,也有一小部分赏赐和分发给了皇亲国戚,功名显赫的近臣和各个有规模香火旺盛的庙宇。
    这些宣德炉普通百姓只知其名未见其形。经过近二百年的风风雨雨,真正宣德三年铸造的铜香炉极为罕见。
    王兴见了,自是十分喜爱。同时,心想:“如此名贵之物,作为贺礼,的确是重了。申绍华绝口不提张云起,只提了张至发一句,看来,张家确实是知道了什么,送来此物,目的就是示好罢了。知道就知道吧,也无甚大碍。”
    想到这里,他问绍仪道:“你没有回礼?”
    “哪能不回呢。只拿了些洗化用品,还把玉娘制的一些糕点吃食拿了一些。”申绍仪说到这里,接着问道:“兴哥,我怎么觉得二姐怪怪的?你中状元,确实是件大喜事,自家姐妹过来道个喜也就是了,拿如此贵重的贺礼却是少见,我说不要还差点给我急,况且,还是她老公爹的爱物,我怎么琢磨怎么觉着不对劲。”
    王兴想了想,决定把事情的真相告诉她,否则,她那性子,心里有疑问,肯定会日思夜想,吃不好,睡不好。
    想到这里,他把李青、秋韵、屏儿三个赶了出去。
    “仪儿,有件事我没有告诉你,怕你心里藏不住事。时至今日,我还是告诉你吧,免得以后见了二姐,你不知道如何答对。”王兴说道。
    “什么事?难道牵涉到了二姐?”申绍仪问道。
    “你道会试舞弊案是谁的手尾?”
    “不是姓唐的一个御史吗?”
    “是姓唐的跟御史董元儒还有二姐夫张云起联手做的局!”
    “啊?”申绍仪大惊:“怎么可能?他可是我二姐夫啊。”
    “事情是这样的。”王兴遂一五一十地把事情的始末全部讲给她听。
    申绍仪听完,气得面色发白,浑身打颤,拿起桌上的宣德炉就要往地上摔:“狠心贼子!谁要你家的破东西?”
    王兴早有准备,连忙护住炉子,说道:“哎,咱生气归生气,不可拿这个出气。这可是好东西。”
    申绍仪气得指着王兴道:“再值钱有你的前程和名声值钱吗?王兴,你给我扔出去,我不要他家的东西,没得脏了我的眼!”
    王兴一见,心说,哎哟,母老虎性子犯了。看来,是不能触她的逆鳞啊,平时看着很温柔贤惠的,怎么性子这么暴烈啊?连老爷我的名字都直接叫出口了。
    “老爷,太太,怎么了这是?”听到申绍仪的声音,李青、秋韵、屏儿都慌忙从门外进来,三人都以为两口子有什么事争吵呢。
    “姑爷,您也真是的,怎么不让着点小姐?”屏儿是申绍仪的贴身丫环,打小就伺候她,两人主仆情深,以为王兴欺负小姐呢,一时情急,竟不顾尊卑,出言责怪王兴。
    “闭嘴!都是老爷平时惯的你,竟然登鼻子上脸,连老爷也敢埋怨?是不是皮子紧了?!再敢对老爷不敬,打断你的腿!”
    王兴还没有说话呢,申绍仪正在气头上,开口就把屏儿骂了。
    “是,小姐,屏儿知错了。”屏儿委屈地说道。
    连屏儿都挨骂了,李青和秋韵自觉也没更大的面子,连忙站到一边去了。
    “给我更衣!”申绍仪对屏儿说道。
    “是,小姐。”屏儿答应道。
    “喂,你换衣服干什么?”王兴问道。
    “干什么?我去找大哥,让大哥带我去张家,我要问一问张云起到底安的什么心?!”申绍仪怒冲冲地说道。
    “千万不要这样。中间这不是还有你二姐呢吗?你这样一闹,你二姐不为难吗?”王兴连忙拦住。
    “你考虑我二姐,他们当初算计你的时候可曾想到过我!不行,我非找他们去不可。”申绍仪不听这话还好,一听这话,气更大了。
    “仪儿,你先冷静一下,听我说。”王兴把她按在椅子上,说道:“张云起虽然当了别人的帮凶,其实也是被逼的。我相信他已经得到了应有的教训。再说了,我只所有对他忍让,并不是看他,是看你姐的面子,还有你外甥呢。你想啊,要是这一捅出去,张云起是完了,你姐咱也可以不考虑,那你外甥呢?一辈子都会抬不起头,直不起脊梁骨,他才五岁,你觉得忍心吗?”
    王兴说完,申绍仪不说话了,一想到张学礼那么好的孩子,将会一辈子替他父亲担负恶名,的确不忍心。情绪也慢慢平静下来。
    “老爷,是我想左了。礼哥儿确实不错,长相和走相都随我大哥。为了礼哥儿,确实也不该闹大。我说呢,今天二姐怎么特特把礼哥儿带来了?原来是提醒我,让我看孩子的面子,不要再闹了啊。”绍仪说道。
    “就是啊,咱们反正也没什么损失,就这样过去吧。以后这事再也不要提起,就当没有发生过。想来,此事过后,你姐在他张家的日子也会好过很多。”
    “二姐倒是说了,她婆婆要把管家权交给她,我当时还在想,她婆婆那人厉害得紧,无病无灾,怎么会无缘无故地主动把管家权交出来?”顿了顿,又说道:“看来这事唯一的好处,倒是让我姐得了。只是,老爷,为了我的家人,让你受委屈了。”说完,申绍仪充满歉意地看着王兴。
    王兴一笑,说道:“谁说好处都让你姐得了?我的书房不是多了一件好摆件?这个宣德炉可是价值不菲啊!”

第七十一章 自揭画皮(一)
    张云起因为妻子的缘故,躲过了王兴的报复。
    而董元儒却没这么幸运了。
    。。。。。。
    京剧来到京城,方才找到了肥沃的生存土壤,焕发了旺盛的生命力。京腔、京韵、京白,让京城人倍感亲切,无论王公贵族,还是升斗小民,都对这一剧种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繁华市井何处有,大栅栏内去转悠”。大栅栏商铺林立,人来人往,是京城最为繁华之处。程强、刘建在大栅栏买了两处店铺,重新拆掉,跟后边宅子连起来,建了一座戏楼,取名“大观楼”。
    程强、刘建前世是京剧大家,他们记忆中的名剧剧本、唱词、唱腔,都是经过多少艺术家千锤百炼的,信手拿来,根本不费什么力气,而且效果不用说,也是极佳。
    他们经过慎重考虑,凡是涉及明朝的戏一概不演,以免不小心犯了忌讳。决定在京城上演全本三国戏,主打群英会,如果到勋贵大臣之家唱堂会,则必演龙凤呈祥,取其吉祥之意,并且其中行当较全,武戏并重,极是受欢迎。
    程强的大弟子叫杨有房,今年十七岁,也是苦孩子出身。他长相俊美,身材又好,还有一条亮丽的好嗓子,程强就让他学了旦角,并给他取了艺名“杨友芳”。
    偏生这小子性格跳脱,扮上以后,姿容绝美,体态妸娜,眼波横流,尽显风姿,真真雌雄难辩,让观者无不如醉如痴。一时之间,“艳友芳”之名,响遍京城。
    董元儒看了几场京剧堂会以后,也成了“艳友芳”的忠实粉丝。
    英国公张惟贤自从看了一场京剧以后,就喜欢上了这个剧种。他虽贵为国公,但有明以来,重抑武,他也没有太大的权力,不过就是代表军方的存在罢了,所以,他有大把的时间娱乐。
    有钱又有闲,开始钻研京剧,经常把程强、刘建、杨友芳叫到府里教他唱戏,有时兴致一起,也扮上票一把。
    在政治上,他没有站队,也不敢站队,要站也只能站到皇帝一边,但内心,他是倾向东林党的,认为东林党皆正人君子,所思所谋所行皆利于国,而齐、浙、楚三党,为打击异已,不择手段,同时,凝聚力也没有东林党强。
    户科给事中杨涟、御史左光斗都是他的挚友,也是他府上的常客,董元儒因为同属东林党的缘故,跟着杨涟、左光斗来过几次国公府,自然也就成了杨友芳的粉丝。
    这一日,杨涟、左光斗、董元儒下值后相偕来到英国公府,张惟贤的管家把他们引到侧院,这里有一个小型舞台,张惟贤正跟程强学戏,杨友芳给他配戏。见到三人,连忙走下台来,互相见礼已毕,令人在台前的一张八仙桌上摆上点心和茶水,四人依次而坐。
    “国公,不知学的什么戏啊?”杨涟问道。
    “一出新戏,叫武家坡。说的是薛平贵跟王宝钏的故事。”
    “不知国公学得怎样了?”
    “刚学了个七七八八,这不,你们就来了?”
    “国公,不让我们欣赏欣赏?”杨涟跟他最为相熟,所以开口问道。
    要知道,戏子的身份是非常低的,“王八戏子吹鼓手,装烟倒茶下九流”,张惟贤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