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旅明 >

第53章

旅明-第53章

小说: 旅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要在植被覆盖区找到一条可供大部队通行的道路,就需要一大帮人集体分析照片,从茂密的草丛,灌木,泄湖湿地之间找到一些小路和兽径,然后把它们连接起来;这中间还要躲过一些看似安全的淤泥,暗塘地带,总之,工作量很大。
  穿越众和红毛们不一样,不需要通过三光政策来维持恐怖统治,所以战争形势是隐蔽行军,然后一举擒获敌方首脑。
  像荷兰人那样烧杀一空,再回家坐等土著上门投降,不符合穿越众的利益:资源极大浪费,土著只有在山里熬不住后,首脑才会考虑屈服,这个过程中大人和小孩都会大批死亡,干活的劳动力全没了。
  通过分析无人机情报,再结合陆战队钱司令亲自带着手下菜鸟抵近侦查,三天后,剿总终于将主要行军路线和备用路线都确定下来。韩小波随即下令:部队明日下午3点出发,另外,出发的同时,新附民部落里剩余战士都要在赤崁军营集结,等待命令。
  第二天下午,赤崁码头上,200多名联军战士准时登船,元斗号这艘加装了动力和侦查设备的镇宅船,今天负责把队伍送到七股海滩。
  为了达到隐蔽突进,元斗号到达登陆点的时候,时间会被控制在傍晚:部队下船后吃饭,然后夜行军穿过11公里的植被区,在第二天凌晨对目标发起进攻。
  ……
  杨二是最后一批登上元斗号的。
  总得来说,杨二最近日子不错。没有无休止的军姿和队列练习,也没有那根已经成为30个学员梦魇的黑檀木短棍——教官们忙着打土著去了,顾不上打他们。
  行军走路比一身酸困站在操场流汗要松爽太多,有海风,有沙滩,按时吃喝,哪怕后几天是夜行军,早已习惯口令和列队的学员们,挂彩也是很少的。
  大概是在杭州城钻夜巷练出来的本事,小贼杨二在夜间行军时,还负责穿个荧光马甲给后边的带路,这让他事后还能得几句夸奖,杨二最近的日子美滋滋。
  这两天休整更是过的神仙日子:早起没有步操,头一天元斗号拉着100来号人去海上晃悠一圈,不是杨二来大员时的那种沙丁鱼罐头操作,这次更像是湿地公园旅游团,元斗号沿着海岸一路往北,杨二他们一路兜风,往清澈见底的泄湖里撒尿勾引鲨鱼,说话就到七股海岸,这时船又掉头回去。
  把几个短途海运也能晕船的土人挑出来,其他人下午就放了羊,杨二乐呵呵去赤崁小学找到把兄弟姜老师,蹭了一顿特供红烧肉,抹着油嘴回营睡大觉。
  直到第二天下午部队才上船,这次是来真的,杨二很清楚部队要干什么:大队人马今天要昼伏夜出,破掉那边不肯给老爷们上贡的土人寨子。
  “唉,破就破吧,老爷们也难,供这多人吃喝……”这是小贼杨二现在的真实心理。
  他现在已经对新兵连有了归属感。这里不像丐帮的堂口,这里三餐管饱,没有人欺凌虐打他,抢他身上活命的铜钱,相反还发晌给他;教官们操练时凶狠,但那是公平的,谁不卖力学本事才打谁。
  下操后教官们都好打交道,有的还讲故事给大伙听。大伙的起居都被照应得好,晚间有人查铺,大伤小病都有人管,杨二第一次在这里尝到了“家”的感觉。
  现在他对自己大头兵的身份已经不那么抵触,尽管他还是胆小,遇事还是往后缩,但那是从小苦练出来的,需要时间来清除——不油滑的小贼早就死在杭州城的臭水沟里了。
  今天随队出征,杨二他们这些学员,每人还是只发了一把砍刀做武器,梭镖和AK这些高难度的东东学员还是算了,小心把自己玩死。本来行动也没有指望他们,对于这些花费了穿越众心血的年轻人来说,这次战斗更像是一场代价昂贵的实战观摩。


第133节 兵临村口
  元斗号下午三点准时起航,由于风向不对,所以船在海面上兜兜转转,直到傍晚涨潮时分,才从七股海滩一处事先选好的泄湖岸边冲滩上岸。
  跳板放下,满脸涂着青红紫黑油彩的陆战队员首先下船,他们没有前出侦查——头顶有无人机护驾,方圆几公里内并没有土著出现。
  七股地区和大员的直线距离只有15公里,这中间是平坦的海岸地区,完全在大员电信公司的通讯范围之内,所以军官们是可以随时和商馆联系的,无论是手机还是对讲机。
  暂一营士兵在元斗号上吃下足量的鹿肉晚饭后,借着夕阳最后一丝余晖,排着队走下跳板,檀木棍的威力使他们变得安静快速,没有杂牌部队必定会出现的喧哗吵闹。
  某些士兵会有一个背篓,里面是辎重。队伍在满脸油彩的尖兵带领下,绕过一片遍布水鸟的湿地,在一片干燥的细砂地上短暂休整。
  检查装备和队列后,队伍开拔。没有什么豪言壮语的动员,土著们也听不懂。他们只需要知道,这次是去找麻豆和萧垅人麻烦的,这就足够,双方已经厮杀无数年——仇怨很深。
  队伍开拔后,一切进入熟悉的流程:背着红色冷光源的高大尖兵,时不时从旁边植被里冒出来的陆战队员,这些人满脸战纹,头上或者肩膀上戴着古怪的饰物(夜视镜),嘴里发出短促的指令,引导着队伍前进。
  手持加装了皮卡尼导轨和战术手电的AK步枪,全身密不透风的穿越众军官负责保持队伍阵型,处理突发事件。总得来说,没有什么特别特别的突发事件需要处理,头顶的无人机已经帮忙去除掉最大的风险:人。
  从海岸边到萧垅社最大的佳西村,直线距离有10公里。这其中最难走的是前8公里的路程:有大片的湿地需要绕行。
  队伍从晚上7点出发,放慢速度,按照事前侦查好的路线,顶着漫天星光,缓慢绕过所有危险地带,包括一处萧垅社的小村寨。这期间队伍经过三次休息,直到凌晨4点钟,才来到离佳西村不到1公里的一片竹林下。
  韩小波一到地头,顾不上安置士兵,赶紧和早已埋伏在土著村口的钱铁山用步话机通话。
  确认目标村落没有异动后,韩小波掏出手机,给商馆那边等消息的王晓辉挂个电话:“出发吧,这边已经偷袭成功,猪突就好……”
  王晓辉笑骂一句,然后挂掉电话。他现在坐标赤崁军营,马上就要出发。军营里乱哄哄的,里面集结了400名土著和一些明人临时工,这股杂牌部队已经不需要隐蔽,现在坐船出发的话,大概中午就能赶到佳西村。
  ……
  如果是白天,穿过暂一营休息的竹林,就能直接看到佳西村。然而现在是夜晚,隔着竹林没有视线,所有士兵被命令就地休整,等待天亮。
  士兵们坐在地上,大口喘着气。拜前一段时间训练所赐,今晚的行动还算是顺利,士兵实际步行距离已经超过20里,这非常不容易,相比之下,躺在担架里的十来位伤号已经不算什么啦。
  事先准备的折叠担架,今天几乎全部被派上用场,这会一开始休整,客串军医的董强顾不上自己也累个半死,开始给伤员处理伤口。
  队伍里唯一的帐篷被搭起来,董强带着自己亲自调教的学徒钻进帐篷,然后在里面打开了2盏野营灯:没有帐篷遮挡,野外的蚊虫会铺天盖地一般飞向光源,根本没有办法处理伤口。
  伤员是塞不进帐篷里的,好在大多数伤口都在脚部,小腿以下塞进帐篷就可以。董强指挥着学徒用剪刀剪掉扎进伤员脚部的异物,然后用镊子清创,消毒,最后的缝合由董强亲自动手,一直忙活到天边微微发亮,才算把所有伤员都处理完毕。
  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没必要小心翼翼,吃完冷饭团的暂一营士兵,在低沉的口令声中排成2列纵队,踩着土著平日里踏出来的小路,鱼贯向佳西村走去。同一时刻,赤崁码头上喧嚣不已,王晓辉和一些穿越众正在努力把临时工们赶上船。
  而一个佳西村里值夜的土著战士,这时也走出村落,迎着部队方向巡查过来。
  这个值哨的战士从后半夜起,就有点迷惑。因为从村头的围墙上望去,远方的黑暗中偶尔能看到一丝丝或红或白的光线闪过。这让他感觉很新奇,战士没见过冷光灯,也没见过战术手电,所以他脑子里根本没有“陌生人在接近”这个概念。
  早上天蒙蒙亮的时候,他就怀着好奇往这边走,想看看能发现点什么。没走多远他的好奇就被满足——大队人马正在雾光中绕过竹林向村落走来,这些浑身上下都穿着奇怪服装的陌生人,此刻在战士眼中就像远来的恶魔,缓缓迫近。
  本能的恐惧感这一刻笼罩了战士全身,他灵巧的转过身,向村落狂奔而去,然而没等他加速,从距离不到5米远的,小路旁的苏铁树从里,伸出来一支花花绿绿的手臂,加装消音器的P226手枪随即开火,战士被连续的三枪打倒在地,其中一颗子弹打中脑袋,所以他临死前的惨叫没能够发出来。
  天光大亮,墙头上的土著大呼小叫起来。这时候,站在村外的韩小波早已毫无顾忌,按照事先侦查好的村落地形图,大摇大摆开始指挥部队分兵,堵住前后门,开始瓮中捉鳖。
  佳西村的人口至少有800,放在后世不算什么,放在这里就是萧垅社最大的一处村庄。整个村庄被木栅栏和外围的带刺灌木裹得严严实实,只有前后门两条路可以出入。
  历史上从未有过被大队战士堵在村里的局面出现,即便是荷兰人纠集上千号人马杀过来,那种喧嚣的架势土著老早就能知道,所以佳西村此刻气氛有点慌乱,很多人都站在墙头观望。


第134节 砸响窑
  当墙头的土著看清村外敌人数量后,大伙顿时就不慌乱了。敌军数量很好计算,哪怕土著的算数能力差点:因为这帮人排列整齐。随即萧垅人又发现,绝大部分敌人原来是老朋友啊……常年吊打之/新港社弱鸡……好吧,可以酝酿反击。
  至于人数少到可以忽略不计(10几个),拿着怪异铁器的人,大概就是那些外来人了。这些人手中的铁器,看上去武力并不强——因为和红毛人手中能喷火杀人的那种款型不一样。
  评估完成后,萧垅人心中大定,一面派使者出门去质问新港弱鸡,一面在寨墙后面点齐人马,准备速度杀出去给这帮鸟人好看。
  然而穿越众此刻也是这么想的:抓紧时间结束战斗。
  所以当一个萧垅人从寨墙上爬下来,冲着门前50米外的大部队走来时,韩小波就扭头和站在一旁的卫远耳语两句。等来人走到10米远,卫远一弯腰,从小腿外抽出一把黑漆漆,朴实无华的M9军刀,下一刻,军刀飞过,使者捂着喷血的脖颈,转着圈倒下……
  没有开枪,是怕土人知道厉害后不冲出来。早已经总结出最佳攻城方式的穿越众,现在每逢遇到城寨,第一反应就是诱惑敌人冲出来干一票。
  墙头上一阵鼓噪,好吧,貌似萧垅社人平时也不斩来使的,所以此刻土著们对这帮不讲文明的流氓充满愤怒,下一刻,寨门打开,一条龙似的萧垅社战士们冲将出来。
  AK声响起。
  ……
  没有比AK这把枪更适合17世纪的蛮荒世界。穿越众极端落后的后勤能力,遭遇的极端复杂的恶劣环境,随处可见的排成密集队形冲锋的敌人,这一切都让维护简便,适应力强,火力强劲的AK大放光彩;至于AK的精准度很烂?无所谓,看看对面冲过来的大群土著就知道,此处不需要精准度。
  不知道平时电影上那些躲在车门和窗户后面的英雄们是怎么活下来的,反正在100米距离上能穿透6毫米钢板和15厘米砖头的AK步枪子弹,这一刻轻松穿透大批土著的身体,五六把枪只用掉一梭子弹,就将土著冲出来的长龙倒卷回去,尸体铺了一地。
  生死之间的反应是最快的,前一刻还拥挤在寨门口等待冲锋的勇士们,迅速转变思想,呐喊着关上寨门。
  这时候AK退场,陆战队的MK-17步枪开始发威,将还傻傻站在墙头的土著们一串精准爆头。
  果然是速战速决,10分钟不到,战局已经出现决定性变化。暂一营的土著士兵,讲真这还是第一次见到老爷们发威,大部分土著此刻两腿都有些发颤,看向贡达的眼神不禁充满了崇拜:要不是村长早早当了维持会长,怕是俺们早就被这般打杀啦!
  战局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看着土著合上寨门,听着里面恐慌的喊叫声,卫远和韩小波对望一眼,然后转身招呼后队的几个背篓兵走上前来。
  背篓里装得是土鳖专用的炸药包,由窑区军工黑作坊提纯黑火药后倾情奉献……四四方方的白棉布包,很土很眼熟。
  既然仅有的几枚RPG已经变成绝版,那么今后砸响窑肯定要换其他方式。以穿越众现有的生产能力,也只能是黑火药包,不过窑区版的火药包还是有科技含量的——包里埋了个电子雷管,200米范围内,一按遥控器就炸。
  引爆器结构很简单:一截和小指一样大小的不锈钢管,一头是信号接收器和一次性电起爆器,另一头装着几十克高能炸药。这玩意技术含量太低,如果不考虑炸药的话,任何一个电子批发市场都能攒出来。
  穿越众自然不会用市场上攒的劣质品,因为他们进口一箱起爆器的话,要用好久,说不定等砸广州的响窑时都用不完。所以这批起爆器就要额外考虑炸药长时间保存的腐蚀性,还有密封性,电池容量等等一些列问题。
  最后曹川还是从美帝的矿产炸药公司定做的这批货,小指大小,一箱一百个,保质期5年。
  ……
  卫远手里捧着高科技黑火药炸药包,一旁韩小波已经掏出遥控板,根据雷管上的序列号调整好起爆读数,现在万事俱备,就缺一位英豪。
  毫无疑问的,卫远一伸手,就把在人群里矮半截的杨二给拽出来……
  “躲什么,多好的露脸机会!”卫远一脸慈祥的笑容,拍拍杨二的头,然后把炸药包塞进他怀里。
  看来天生对危险有感知也没什么卵用,抖抖索索的杨二这时手里捧着大礼包,哭丧着脸不知如何是好——他太清楚这是什么东西,教官们测试的时候他可是在一旁打杂的。
  见这小子不识相,卫远脸一绷:“阵前不尊军令,嗯,10棍吧。”说话就习惯性的往后腰去摸檀木棍。
  杨二于是“嗖”的一下蹿了出去。他灵巧地跨过地上那些尸体,就像躲过杭州城里臭水坑,低伏的身体充满活力,脚步随时变换着落点,不停躲过地上那些将死之人伸出的手,就像躲过地上的粪便和撕扯他的恶狗;杨小贼像一只羚羊一样,一晃眼的功夫,已经蹿到佳西村的大门前,他把手中的大礼包往木栅栏似的大门角落里一塞,转身就往回跑。
  对于强势的佳西村土著来说,战争就是勇士们外出和异族约战,然后带着头颅凯旋而归。至于村寨攻防战?没这个概念。所以村里的土著现在乱作一团,哪怕他们从寨墙的缝隙里把杨二看个清楚,也预感到这货怀里的布包应该不是什么好玩意,但他们现在组织不起来反击——墙头上一排排的战士都被打死了。
  好在零散的勇士还是有的,就在杨二转身蹿出去的同时,寨门左右上方同时露出来半副筋骨健硕的肩膀,下一刻,两杆标枪被举出墙头。
  “咚咚”两声枪响,其中一副臂膀被打成零件飞上半空,而另一杆标枪由于枪声慢了一步,得以在尖啸声中飞向杨二背后。


第135节 优惠期已过
  土著的标枪,枪杆材料是略微带点弹性的软木,枪头是硬木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