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今以后,我就是贾琏-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听这话贾琏不淡定了,赶紧安排人叫开了门:“大小姐回府传旨,打开中门,传话到里面,让老太太她们准备接旨。”
元春静静的看着贾琏,没有阻止。如果只是她,肯定不能让贾母等人出迎。但现在她是传旨天使,自然另当别论。
元春明白,隆正帝选择自己这样一个女官夤夜出宫,就是想给贾家留些颜面。而派自己来,恐怕是担心老太太和太太看不透吧。
荣庆堂里,贾母训斥完王夫人后已经在鸳鸯的服侍下睡下了。到了年纪,她的精力是减一分少一分了。
可是,听到二门外传话的鸳鸯却只能无奈的又把刚刚睡下的贾母推醒了。
“你这个小蹄子,大半夜的这是想要干嘛?”贾母睁开一双老眼责怪的看着鸳鸯。
不过在一起多少年,主仆之间还是有些感情的。贾母也知道,没有大事鸳鸯不可能半夜把自己闹起来。
果然,鸳鸯的下一句话就直接让贾母从床上坐了起来。
“老太太,刚刚外面来报,琏二爷在府门口遇上了传旨天使,传了话来让您准备迎旨。”
贾母一时间都有些懵了。还记得上一次接到圣旨还是圣祖皇帝准了荣国公遗折所请,降旨册封贾政为工部员外郎。
二十多年了,贾家都快忘了圣旨什么样了。
正当贾母从床上下来,让鸳鸯准备朝服大装的时候,鸳鸯又继续说了句话:
“传旨的天使,乃是元春大小姐。”
贾母听了这话,彻底不淡定了。狠狠瞪了鸳鸯一眼。就急急赶往荣庆堂。
荣庆堂中,贾政并王夫人都已经赶到。但是元春如今的身份却让他们不敢太过亲近。
毕竟,虽然不似几年后贵妃省亲那么繁花似锦,但是凤藻宫女史和传旨天使的身份仍然让贾政有些不自在。
倒是贾琏无所谓,贾家兄弟姐妹里,他和贾珠,贾元春年龄近似,小时候就玩的不错。后来元春入宫,贾珠病死,贾琏就此没了玩伴。
再说,贾琏毕竟来自于一个没有神仙皇帝的时代,对于皇权的敬畏天生不足。所以恐怕在他眼中,贾元春也只是个远嫁归来的姐姐。
当然,如果拿起圣旨,身份便又另当别论。
“大丫头!”贾母毕竟年岁大了。腿脚不那么灵活,等她赶到,元春已经和大多数人都见过面了。
不过,到底是从小由贾母抚养长大,五年不见,一见面的激动是难以言喻的。
看着元春和老太太抱头痛哭,王夫人的眼中闪过一丝阴霾。大丫头是自己的亲生女儿,可是刚刚见了自己可远不像现在这样。
王夫人的表现被贾琏看在眼里,不论是前世从书中还是穿越后的经历,贾琏都从来不敢轻视这位二婶婶。
心中只有王家的王夫人对贾家手段之狠可是让贾琏触目惊心。
贾琏只好在后面咳嗽了几声。
元春倒是反应了过来,还劝贾母道:“老祖宗,别哭啦。孙女还要宣旨。”
“哦哦,好的。”
自贾母以下,贾家众人都跪在荣庆堂正堂。
元春深吸了一口气,进宫数年,被派到宫外传旨还是第一次,如果不是是回到自己家传旨,元春都不知道会怎么样。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元春已经宣完了圣旨,但是贾家众人包括贾琏都有些反应不过来。
隆正帝居然是给了贾琏一份差事。而且是一份特殊的差事。
锦衣府南镇府司掌刑千户。
贾琏知道,大郑的锦衣府乃是当年太祖皇帝所立。和前世同样起于江东的朱元璋建立的锦衣卫类似,都是监察天下的情报机构。
所不同的是,锦衣府分东西南北中五大镇府司。分别掌控不同职能。
其中东西南北四大镇府司负责监察大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地方官员,统领各地锦衣府卫所,察查各地大案要案。四大镇府司皆设镇府使。
而中央镇府司则是锦衣府的最高权力机关。由锦衣府指挥使兼任镇府使。中央镇府司负责监察中央朝廷并锦衣府内部,权力最重。
可以说这锦衣府不但包含了锦衣卫的职能,还把前世的时候明朝东厂和大理寺的职能包含在内。
如果贾琏所记不错的话,这南镇府司似乎负责的正是江南,算得上是大郑起家之地,除了中央镇府司之外权力最重之处。
对隆正帝忽然给自己如此要职,贾琏非常纳闷。不过他也知道现在不是问的时候,元春显然也不是能够替他解惑之人。
所以贾琏只是问道:“大姐姐,皇爷怎么想到派你来传旨?”
元春赞许的看了看贾琏,又看了看脸色不大好看的王夫人和贾母,叹了口气说:“皇爷要我给你带个话,皇爷考虑到先荣国的体面,特许你平袭一等将军。明天去宗人府考封即可。”
说完,元春身上气势完全放开,平静的对贾母和王夫人说:“皇爷是许了琏兄弟平袭一等将军。老祖宗,太太。你们明白了吗?”
………………………………
第22章:前路多艰,仍需努力
夜深了,元春已经完成了使命,自己回宫交旨了。贾琏也没有多说什么。因为他知道,在荣庆堂,平辈的不算,长辈里面除了万事不理的贾政之外,恐怕就是贾赦的遗孀邢夫人都不大愿意自己承袭荣国爵位。
其实,贾琏觉得自己还应该感谢王夫人和贾母,尤其是王夫人,如果不是她们一个把朝廷和皇帝当傻子,另一个拖着承爵的折子不上,隆正帝恐怕也不会干出直接任命的事情。
虽然,这段时间因为贾赦举丧,贾琏除了去东来顺之外并没有怎么出府,毕竟按照大郑礼节,未除服到访别家是犯忌讳的事情。但是贾琏还是把陈梦雷请到东来顺见了一面。
那次陈梦雷告诉贾琏,要他谨慎做事,天子已经允了陈梦雷的奏请,他会承袭一等将军的爵位。
大郑典章,武勋承爵,需要府里给宗人府上奏章,上报承爵人的姓名,身份。然后再由宗人府通过后上承皇帝,由皇帝朱笔御批后降旨承爵。
一般的府邸,都会在爵位空缺后第一时间上承爵奏章。然后宗人府和皇帝一般都会照准。毕竟,武勋将门,爵位都是在太祖和圣祖年间披坚执锐为国建功得到的。富贵有国运加身,不可轻易损害。
只有当这家武勋被天家盯上,或违法,或犯忌,天家打算敲打敲打这家时,才会扣下折子留中或者是扣下承爵的恩旨不发。
像贾家这样自己不上折子的事情真可以说绝无仅有。贾琏绝对相信,如果不是荣国公还有不少余荫庇护,再加上隆正帝还需要贾家出力,贾家的爵位早就被这群蠢女人作没了。
王熙凤陪着贾琏回到了自己的小院。一张俏脸红扑扑的,显然兴奋还没过去。
贾琏看的一乐,伸手捏了捏王熙凤的脸蛋:“怎么,要做诰命夫人了,这么开心吗?”
“爷,奶奶。”
平儿带着贾琏院里其他的丫鬟给贾琏和王熙凤请安。平儿她们都知道,自家主子看着在府里地位尊贵,长房嫡长子。但是实际上府里的掌权人却几乎都和自家主子不对路。
二爷在府里说是未来承爵人,荣国公府世子,但是对于府里家业和奴才们的影响力几乎是微乎其微。
二奶奶说是管家,但是二房的珠大奶奶明显说话更算话。
明明自家两位主子才是荣国这边最优秀的,偏偏得不到认同。平儿等人常常为了二爷和二奶奶感到不公平。
当然,和贾琏夫妇天天睡在一张床上的平儿知道的事情比其他人多不少。但是很多事,知道了可以但是从平儿嘴里说出来就不合适了。
这段时间,因为大老爷的意外,府里的气氛尤其是大房这边明显很压抑。
贾琏早出晚归,忙着操持丧礼。虽然说是贾政主持。但是那不过是贾母强加给贾政的一个名义。
“不耐俗务”,只好空谈的贾政怎么做得好什么大事,到头来,还得贾琏一步步操持。
王熙凤也天天不得闲,李纨现在越来越摆出一副万事不理的样子,府里的大小事情都推到王熙凤这里。王熙凤也就来者不拒,把大小事情都接了过来。
两人这段时间一直就是一副来去匆匆的样子。
像今天这样,虽然时间晚了但是闲庭信步的结伴走回来可不容易。
王熙凤手里抱着一个包袱,那是元春随身带来的锦衣府南镇府司掌刑千户朝服。
国朝典章,锦衣府卫士皆服飞鱼服,配绣春刀。而千户以上,更是赏穿麒麟服,配鸳鸯刀。
王熙凤手里抱着的正是麒麟服,至于鸳鸯刀,则拿在贾琏手里。
其实,贾琏除了麒麟服还有一套爵服还没有到手。
按大郑制度,天子服五爪金龙服,太子服四爪金龙服,亲王四爪银龙服,郡王服四爪蟒服,国公服麒麟服,侯爵服飞鱼服,伯爵服玄武服,男爵服青龙服,子爵服朱雀
至于超品爵以下,一品服狮子,二品服老虎,三品服猎豹……
故而,贾琏做为一品将军,应当有一身一品武官的狮子服。
贾琏奉旨承爵的事,早就有荣庆堂中好事的丫头传到了贾琏的小院中。
“恭喜爵爷,恭喜奶奶。”
贾琏笑呵呵的打算和丫鬟们聊聊天。他院子里虽然比不上日后贾宝玉的怡红院一个丫鬟都能上的了金陵十二钗副册,毕竟那可是集合了整个贾府最好的。
不过贾琏觉得他院子里的丫鬟质量也挺好。
不过王熙凤已经等不了了,她挥了挥手说道:“都去睡,明天有赏。”就轰跑了聚在一块的丫鬟们,然后扯着贾琏进了正房的门。当然,平儿捧着衣服也跟了进来。
“快,二爷,换上我看看。”
贾琏的脸色一下子垮了,开什么玩笑。大晚上的爷只脱衣服,怎么可能穿衣服。
但是王熙凤显然并不怎么在乎贾琏的想法。再加上旁边同样跃跃欲试的平儿,三下五除二,就扒光了贾琏,然后换上了他们两个抱了一道的麒麟服。
看着一身银青色麒麟服,面如冠玉,丰神俊朗的贾琏,一向淡然的平儿都异彩连连,就更不用说王熙凤了。
“二爷。”
看着眼神迷离的王熙凤,听着她轻舔着红唇发出的娇吟。贾琏觉得就不用再说什么,上吧。
贾琏一手搂住王熙凤,另一只手还不忘拉住想要跑的平儿,一起上了榻。
然后
“该死的,这破衣服真难脱。”
第二天,早早的端了水伺候着贾琏夫妻更衣洗漱的平儿看着摇摇欲坠的王熙凤一脸的无语。
因为没外人,贾琏也不喜欢平儿太拘束。所以慢慢的平儿的性子也变了些,敢当着贾琏的面说些好话了。
“嘿嘿。”王熙凤得意一笑:“二爷,咱们平儿奶奶明显是有些不足啊,这天看着还早,二爷要不再伺候一次。”
“呸”,听着王熙凤的虎狼之词,看着跃跃欲试的贾琏。平儿觉得着实受不了这对猛男猛女。只得落荒而逃。
贾琏呵呵一笑,任由还软绵绵的王熙凤强撑起身子为他更衣。
“前路多艰。仍需努力。”贾琏默默对自己说。
………………………………
第23章:无妄之灾
大郑神京皇城西北角,有一处并不算显眼的衙门。
如果是不知道的外地人看到,几乎很难注意。
不过对于神京市民尤其是文臣和武勋来说,这里可是一处非常可怕的地方。
因为这里是大郑锦衣府所在地。
当年大郑还没有建国时,为了军事情报的需要,太祖皇帝就创立了锦衣府。
后来开国立邦,锦衣府更是扩充为五大镇府司,监察天下,设诏狱,有监察,缉捕和审问之权。
特别是替太祖办成国公朱和勾连内阁大臣胡惟庸谋逆一案,先后牵连数万人,一时间凶威卓著。
后太祖阵亡,圣祖并不是太看重锦衣府。锦衣府的权力因此在景宁朝大跌,变成了一个纯粹的情报和监察机构。
不过到了永安朝,太上皇因为龙体欠安,又开始重用锦衣府,十几年间,锦衣府的权威不断扩张,苏锦已经不比景宁朝初期差多少了。
如今的锦衣府指挥使叫骆成恩,是景宁时北镇府司镇府使骆养性之子,永安三年初被永安帝提拔为锦衣府指挥使,任职至今。
锦衣府如今指挥使,四大镇府使,二十位千户,都是永安时期提拔起来的。唯太上皇之命是从,隆正帝因此才另起炉灶建起了中车府。
不过脱胎于隆正潜邸时血滴子的中车府建立不过十余年,怎么可能比得上有近百年底蕴的锦衣府。
所以隆正帝才抓住一切机会往锦衣府里面掺沙子。但是几年来也只能是换了一批中低层官员,高层还是不敢动。
这一次,隆正帝敏锐的抓住了机会,把贾琏送到了这个位置上。
这也是贾琏的身份所决定的,隆正帝不是没想过把别人提拔上来。甚至他也试过。但是骆成恩的手段和他在锦衣府数十年的积威导致这些人都没什么好下场。
隆正帝想过直接动骆成恩,但是他不敢。隆正帝很明白,自家老头子把锦衣府看的很重,所以骆成恩是动不得的。
但是做为皇帝,在这个被称作天子亲军的大郑最大暴力组织居然没什么发言权,这就让隆正帝很不爽了。
天子一直在想办法,想要往锦衣府掺一粒骆成恩不敢动的沙子。不过一直没什么进展,他夹带里人手本就不多,实在没办法就这么浪费。
直到贾琏进入了他的视野。
贾琏的身份首先就决定了骆成恩不敢轻易动他。要知道,当年锦衣府初建,第一任指挥使便是宁国公贾演。
当初宁国公本就是太祖军中的情报官,锦衣府的前身便是他一手所创。
后来太祖于金陵建国,把军中的情报和监察机构合并改称为锦衣府。贾演便是第一任指挥使。
后来贾演离开锦衣府外出带兵,但是他封公的功绩,很大一部分也来自于执掌锦衣府。
骆成恩的父亲骆养性,早年就曾经在贾演手下效力。宁国公离开锦衣府时,更是亲自把他提拔为南镇府司镇府使。
贾琏虽然不是宁国后人,但是既然同为贾族,骆成恩总会给点面子。
至于贾琏会不会成为帝党,隆正帝倒是不怎么担心。他懂事自然好,不懂事也没关系。只要他在南镇府司待下去,隆正帝的目的便达到了。
骆成恩能够执掌锦衣府十几年,深得太上皇的信任,当然不是个傻的,隆正帝的目的他很清楚。
但是也正像隆正帝看透的,骆成恩无法也不会对贾琏动手。
这里面不但有老宁国的体面,还有荣国公的关系,当年的贾代善可是圣祖视之为友,上皇尊之为师的人物,他的后裔,真的不是轻易能动的。
骆成恩坐在指挥使衙门大堂,一边听着下属点卯一边寻思着怎么对付贾琏。
做为一名合格的情报官员,骆成恩当然明白不能一味和隆正皇帝对着干,他毕竟是这个天下名正言顺的天子。
但他更知道他是太上皇的人,那个老人虽然看起来垂垂老矣。但是他比现在绝大多数都清楚那个老人的手段。
圣祖皇帝在位二十八年,后妃无数,生下皇子五十余人,长成的就有三十三个。
之所以圣祖会在三十三位皇子中最终确定身体不好的太上皇为皇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