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红楼:从今以后,我就是贾琏 >

第77章

红楼:从今以后,我就是贾琏-第77章

小说: 红楼:从今以后,我就是贾琏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着想着,王熙凤都觉得有些委屈。她虽然现在风光无比,即使面对最顶级的国夫人和王妃都能够不落下风。

    但是当初她和贾琏成婚时,贾琏还是个白身。他们的婚礼虽然热闹,但是远远比不上这次薛宝钗和林黛玉的婚礼。

    贾琏看出了妻子的想法,伸手搂住王熙凤,轻轻抚摸着王熙凤嫩滑的肩膀:“不论我日后走到哪一步,陪着我从头走到尾的都是你,对吧。”

    接下来的几天,贾琏全身心都扑在了鸿胪寺。

    按照往年惯例,诸国朝贡使团全部在七月十五前到达神京。八月十五中秋之夜,皇帝在中南海摆宴,召见并宴请诸国使节。

    随后八月十八,皇帝在大明宫光明殿依次召见各国使节,由各国使节呈递国书,贡礼,并且听取各国使节对宗主国的请求。

    隆正七年七月初九,贾琏正在衙门办公,一个鸿胪寺的随员进来报告。

    “大人,锦衣府指挥使沈大人到了。”

    “快请”,贾琏霍然而起,非常高兴的从书案之后绕出来。

    本来,贾琏没打算再让锦衣府参与追捕那几个倭人,但是自从知道那几个和许立混在了一起,他立刻改变了主意。

    那几个倭人死不死的,朝廷的大佬们其实并不关心。就像倭奴使团被扔在诏狱快一个月了。除了贾琏关心了下,满朝文武谁都没有关注过。

    但是许立不一样,做为开国以来出过的最大叛国者,追捕许立的行动从未停止。所以贾琏很快直接向锦衣府和刑部通报了他的发现。

    看来,沈逸这次来是有所得了。

    “大人”,沈逸进门后先向贾琏行礼。说起来做为天子亲军的统帅,沈逸的地位不在贾琏之下。

    但是沈逸谨守军中规则,既然曾经是贾琏的下属,那么就始终以贾琏的下属自居。

    “沈兄不必多礼,快坐。”贾琏自然不能坦然受礼,立刻走到他面前,扶起了沈逸。

    两人在鸿胪寺正堂落座,闲聊了几句后,知道贾琏脾气的沈逸先说道:“大人,那些人有动静了。”

    “哦”,贾琏立刻认真起来,既然是自己该管的事,就一定要管上一管。

    更不用说,这次的对手,还是倭奴人。

    原来,贾琏很清楚倭人的尿性。所以精卫一开始就盯上了倭奴使团。

    井上等四人冲出四方馆,很快就被精卫的人盯上了。只是贾琏嘱咐的是远远的盯着,不要失了去向就好。

    然后就在精卫眼皮子底下发生了怀仁坊的案件。贾琏的愤怒,实际上是对精卫和自己的愤怒。

    贾琏曾经想过,立刻下手把几个人抓了。但是思考再三,还是没下这个命令。

    这几个倭人不可能能够靠着自己跑出神京。他们必然有郑人接应。如果不能抓住这些卖国贼的尾巴,岂不是白白让那对无辜的夫妻付出生命的代价。

    果然,那些倭人钻狗洞跑出了怀仁坊,又被人藏在运粪便的车里带出神京,带到了通州。

    精卫的人也跟到了通州,但是看到他们的目的地却没敢动手。只能是跟在他们身后伪装成乞丐和小商贩进入庄子。

    因为那里,是长庆公主的封地。


………………………………

第190章:朕的那位姑奶奶

    长庆大长公主郑妮,在大郑是个非常特殊的存在。

    她是太祖皇帝嫡长女,出生时太祖还是布衣。后来太祖起兵,留在家乡的家眷被贾演安排人接出,长庆公主便被秘密安排在扬州,直到大郑占据江南,开国立邦。

    如今的长庆公主,乃是天家仅剩的和圣祖皇帝同辈之人,和金陵的奉圣夫人一般,都是快活成了人瑞的存在。

    但是和甄家几乎称霸江南不同,长庆公主府多年来始终生活在通州一代。低调的一塌糊涂,年轻一辈如果不是有心之人,恐怕都没听说过这位公主。

    据说当年长庆公主和驸马恩爱情深。长庆驸马本是宁国亲兵,正是一手安排公主离开家乡的那位。后来成了军中大将,就战死在通州附近。

    太祖皇帝本想为当时还年轻的公主另择驸马,但是长庆公主坚辞不受,甚至连金陵的公主府都不要了,直接跑到了通州驸马去世之地隐居。

    太祖皇帝无奈,只好在通州给长庆公主营造新的公主府。自此长庆公主便在通州居住,至今已有将近一甲子。

    公主府多年来施恩于通州百姓,通州人都感念大长公主的恩德。很多人家甚至都供奉着大长公主的生祠。

    天家自圣祖皇帝迁都神京之后,更是屡屡加恩。几乎把驻扎着京卫精锐通州大营的通州县弄成了长庆公主的封地。

    知道许立就隐藏在长庆公主的庄子,贾琏几乎立刻就挠头了。这位老祖宗是和先荣国一辈的人物,可不是自己这样的小辈能够置喙的。

    不过看到沈逸愁眉苦脸的神情,贾琏也是一乐:“你这是何必,反正已经确定许立就在大长公主的庄子上,你直接禀告皇爷不就行了。

    到底是他们自己家的事,让他们自己去操心不就好了嘛。”

    沈逸翻了个白眼:“你说的轻巧,我没有你那样的圣眷,锦衣府是替皇爷解决问题的,哪有把问题抛给皇爷的说法。”

    “那有什么办法,长庆大长公主,别说是你我,就是内阁和军机,听了都会挠头吧。”

    贾琏轻轻摇了摇头,眼神看向东方。若有所思的说:“要不然,你就安排缇骑秘密包围那个庄子,在外面等。

    倭奴国内局势变幻莫测,许立如何我不知道,那几个倭人等不了多久了。”

    此时的倭奴国内,是江户幕府时期。德川氏出身的大将军掌握着整个倭奴的大权。居住在京都的天皇只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没有实权。

    现任的幕府将军,乃是德川崎。一个能力和野心都还算不错的倭奴统治者。

    他继任大将军后就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加强幕府的权力。同时对各个藩镇采取更强硬的手段进行控制。

    经过十余年的励精图治,倭奴在德川崎的治理下国力渐渐强盛。幕府的一些人便又动了进军朝鲜的心思。

    在郑人强大海军舰队的打击下,倭奴的舰船并不敢在大郑沿海逞凶。但是对付朝鲜人,德川幕府觉得还是有把握的。

    最重要的是要保证,在倭奴帝国对朝鲜和辽东展开攻势时,郑人不要干预。

    毕竟,从大化年间倭奴人就打着通过朝鲜踏上亚洲大陆的打算。大唐高宗年间,白江口一战,就挫败了倭人第一次踏上大陆的试探。

    此后一千余年,倭人都牢记一个道理。想在进攻朝鲜时顺利,要么,拥有能够击败中朝的实力,要么,保证中朝不会干预。

    此次幕府派遣井上使团前往神京朝贡,就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中朝有人联络幕府将军,称不但可以保证在朝贡中让朝鲜使团触怒中朝天子,使朝鲜得不到中朝的支援,甚至可以帮助倭奴击败中朝海军。

    所以德川崎一边派遣曾经四次前往中朝进贡的井上新为团长出使中朝,一边联络萨摩等强藩聚集力量。

    只等井上使团返回,带回中朝放弃保护朝鲜的旨意,便即出兵。

    从四月使团出发,德川崎已经等了三个月。不过虽然着急,德川也只有等下去。

    中朝强大的海军舰队是倭人只能仰望的存在,没有中朝天子的允许,擅自动兵是挑战中朝的朝贡体系,绝对是取死之道。

    对这一点,做为倭奴的最高统治者,德川崎有着清醒而深刻的认识。

    让德川崎苦恼的是,倭奴国内一些少壮派势力,尤其是长崎,萨摩等几个强藩对自己克制的态度非常不满。

    德川崎知道,在使团回国前。必须稳定国内的局势。否则,不要说征服朝鲜和鞑靼,就连本土局势都要受到影响。

    京都那个越来越野心勃勃的小天皇,可是从来没有放弃过夺回权力的打算。

    井上新如今也是忧心如焚,他的使命被桥本那几个蠢货搞得一团糟。不但没能让中朝放弃对朝鲜的庇护,还彻底触怒了中朝天子,恐怕即使将军阁下不发动圣战,中朝海军都要前往江户问罪了。

    上次与许立一别,又是十来天过去。井上新终于彻底失去了耐心,他决定,如果今天再见不到许立的人,明天一早,他就想办法离开这里。

    必须尽快回国,把消息送回国内,让将军尽快准备应变。

    经过和贾琏一番谈话,沈逸最终决定把矛盾上交。因为就像贾琏说的,哪怕他不上报,天子也能从其他渠道得到这个消息。到时候,他这个天子亲自推上来的锦衣府指挥使会更难办。

    果然,等他到达紫宸殿御书房,那个天子的心腹太监,中车府掌事苏城。

    “臣锦衣沈逸参见吾皇万岁。”沈逸深深地看了一眼苏城,下跪给隆正帝请安。

    “沈逸,免礼吧”,天子看起来心情不错。笑呵呵的让他起身。

    “皇爷,刚刚锦衣府探知消息,一号嫌犯找到了。”

    “哦,在哪?”隆正帝一副很开心的样子。找到了这个让他沦为笑柄的家伙,确实值得开心。

    “难道苏城不是来说这个的?”看着天子的表情,沈逸有些纳闷,如果天子已经知道这消息,不可能摆出一副这种表情啊,他是天子亲军,不是文臣大佬,没有让天子装模作样的资格。

    想是这么想,天子问话可不敢不答。

    “通州,恩济庄。”

    “嗯,听起来有些耳熟啊!”隆正帝眯着眼睛自言自语。他是确实觉得恩济庄这个名字貌似是听说过。

    “皇爷,那是长庆大长公主的封地庄子。”苏城在一边提醒隆正帝。

    隆正帝的眼睛豁然睁开,看向一边的沈逸。沈逸也只能无奈的点了点头。

    “大长公主,朕的那位姑奶奶?”


………………………………

第191章:君臣缘分

    说起来,沈逸来的是时候。苏城到紫宸殿本是为了向隆正帝报告三件事。

    其中他把许立的消息放到了第三件,这是他的习惯,重要的事情留到最后做最详细的说明。

    不想,刚说完了第二件,沈逸到了。苏城便把许立的消息留给他来说。

    苏城是天子家奴,对于通州那位的能量比沈逸清楚的多。那位老太太虽然也九十多岁了,但是耳聪目明,绝对不是会被后人糊弄的存在。

    那么她参与进这样一桩对寻常人来说杀头的大事,就耐人寻味了。

    隆正帝现在没时间琢磨自己这两个情报头子的小心思,他现在已经有些头痛了。

    “你们先下去吧。”隆正帝摆了摆手。把苏城等两人撵了出去。

    把矛盾推给隆正帝之后,贾琏一身轻松的完成了全天的工作。这个时代有太多老怪物,金陵的奉圣夫人,神京的姜泽,通州的长庆公主,南方的广州,还有一位更可怕的。贾琏觉得,他这样的小身板,还是别太积极的好,

    不过没办法,临近放衙,宫中的一道命令还是把他叫进了后宫。

    王熙凤今天又是普通而忙碌的一天,但是下午,荣府的一位外管事突然跑到荣禧堂来见她。

    “何事?”王熙凤看着这个看了许久,才想起他应该是翠竹家的。没错,就是贾琏婚前的那个房里人,她和贾琏新婚当夜贾琏走错了门走到翠竹房里的那个翠竹。

    虽然后来知道是误会了。也知道翠竹其实还算得上老实人。但是心结既然存在,王熙凤便容不得她了。贾琏又有意识的纵容,王熙凤便把翠竹嫁给了一个丧偶的外管事,来恩。

    对了,准确的说,应该是把翠竹叫做来恩家的。

    “是来恩啊,一向的你一直是忙着外事,听说二爷如今十分的倚重你,外面的事大多都交给你。比来旺倒是还权重几分。”

    来恩本来是荣国府一个小管事,因为不得原来的大管事赖大的喜欢,三十来岁的人了,一直管的都是打扫,倒垃圾这类事。

    后来娶了翠竹,贾琏念着旧情,很是提拔了他,等到赖家,周家,林家这几家大管事被拿下,来恩便接手了原来林之孝的活计。

    不过来恩是个忠心的,知道是贾琏夫妻提拔了他。所以便一意按照贾琏的指示办事。

    贾琏身边,如今除了跟在身边的青儿,第一得用的便是来恩。还有个来旺,乃是王熙凤从王家带来的,也娶了贾家丫鬟为妻。

    “听说你这段时间在操持后面园子的事,今日来我这,可是有事?”王熙凤本来也只是随口问问,园子的事情,贾琏交给了贾芸,王熙凤便没再问过。

    “二奶奶,老奴这次来,就是为此。”

    “哦,园子有用到我的地方?”王熙凤还真是纳闷了,按说,贾琏没打招呼,就是没有需要自己出面的地方啊。

    “当初芸爷下江南之前,二爷安排东府的蔷二爷总理园子。曾吩咐,如果有什么难以解决的事情,他不在时,可以来荣禧堂找您。”

    “哦,那是有什么事蔷哥儿解决不了?”贾琏安排贾蔷暂时总理园子的事王熙凤是知道的,为这事儿,贾蓉还曾经跑到荣禧堂来和她抱怨。

    不过王熙凤理解贾琏的选择,贾蓉毕竟是东府的继承人,干系太大,不能轻动。贾蔷就没有这个顾忌。

    “是这样,二奶奶。还要从为咱家主持园林建设的大匠山冶子说起。他是大郑第一流的园林建造大师,满神京仅此一个。被咱家请了来,吴家就没请到。

    再加上吴家虽然是大理寺卿,但是自家财力远远比不上咱家。所以吴家在城外建的那个园子进度远远比不上咱家。”

    “那不是很好嘛。”王熙凤没听出什么毛病。

    来恩苦笑一声:“本是如此,但是吴家看到落后我们那么多,背地里耍起了阴招,刚刚收到消息,一车为了园子准备的木材被五城兵马司的人截了,连人带车都被扣了。”

    “什么!”王熙凤猛地站了起来:“理由呢?”

    做为正经的荣国夫人,王熙凤是能够接触到不少外事的。贾琏平素也会把一些需要她知道的信息告诉她。毕竟,有很多事,很多时候,是需要诰命夫人出面的。

    所以王熙凤很清楚,没有足够的理由,裘良不可能敢截荣国府的货。

    来恩也是苦笑一声:“大理寺的御史举报我们的货里面有违禁品。拿出了确实的证据。”

    “什么违禁品?”王熙凤好奇起来。

    “金丝楠木!”

    大郑有一个有别于其他皇朝的规定,那就是除了天家,禁止任何其他人使用金丝楠木。所以,在荣国府的建筑材料中发现金丝楠木,确实是算得上违禁。

    王熙凤脸色严峻起来。这种事可大可小,但是处理起来会非常麻烦。虽然不会伤了荣国府的根本,但是如果执法部门刻意,耽误几个月都不是问题。

    王熙凤眉头皱起:“那么我们到底用没用金丝楠木。”这一点尤为重要,将决定下一步的处理方式。而且王熙凤记得,确实在贾家园子的工地上见过金丝楠木。

    “有确实有,但是这是跟宗正寺和内务府都报备过的。因为我们修的是省亲别院,别院的主楼乃是为贵妃娘娘所用。

    将来省亲结束,那里也得封闭起来。只有下一次贵妃再度驾临方能开启,所以是可以使用金丝楠木的。”

    “既然如此,那么让五城兵马司和大理寺派人来看不就是了。他吴家虽然是大理寺卿,但是我贾家也不是好欺负的。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