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化家为国 >

第56章

化家为国-第56章

小说: 化家为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来,当他从这种亢奋的情绪中恢复正常之后感到很是惶恐,害怕令父皇失望,使得自己这接班人的地位出现变数。

    这些时日以来他很是勤奋,每天睡觉的时间都很少,一直在分析朝中的局势,观看父皇传给他的奏折,认真学习。

    这段时日的学习让他充分认识到自己以往的肤浅无知,那曾经武力清洗各大门阀世家的提议在现在看来太过可笑。

    这时,殿外走来一名老太监,他跪下向大皇子行礼道:“主子,小公公前来传旨。”

    国朝固然不行跪礼,但是那是指平民阶层以上,奴仆则不在此列,老太监身为皇室家奴,面对大皇子这个主子自然不能不跪。

    当世兴起的许多门阀世家即便在奴仆中也已经废除了这一礼节,然而皇室却将其一直保持下来了。

    讽刺的是,当初废除跪礼的正是李氏开国太祖李云龙。

    皇帝身边的小太监当然有自己的姓氏,但是因为他年纪小,才二十岁左右的面相,故而宫中人总是喜欢在私下里称呼他小公公。个别贵人甚至在大庭广众之下也是如此称呼。

    大皇子站起身来道:“随孤出去吧。”

    他走出内殿,来到外殿,见到了等在这里的小太监。

    他微笑道:“小公公大驾光临,蓬荜生辉,不知父皇有何吩咐”

第一百三十三章 前夕

    小太监是父皇的身边人,即便是大皇子对他也需要客客气气,甚至是刻意讨好。

    小太监向大皇子微微躬身道:大皇子,陛下召您觐见。他名义上虽然是天价家奴,但他又是服侍李世民的人,无需向大皇子下跪。

    大皇子微笑道:那我们便去见父皇吧。

    很快,小太监带着大皇子来到御书房外,他让大皇子在外稍等,自己进去禀报。

    进去之后,他跪下对李世民磕头道:启禀陛下,大皇子到了,正在外面等着。

    李世民本来埋头正在批阅奏章,闻言抬起头淡淡道:让皇儿进来吧。

    过了一会,小太监领着大皇子走了进来,大皇子躬身施礼道:儿臣向父皇问安,父皇万岁

    李世民面上流露出一缕笑意:皇儿请起。

    自从确立大皇子为皇位的继承人之后,他对大皇子倾注的心血增长了无数,潜移默化之下,连称呼都不自觉的亲近了几分。

    大皇子对父皇这种亲近的态度感到很是欢喜,过去二十几年他虽然身为父皇子嗣,但是天家无亲情,父皇每日里忙碌无比,哪有时间与他共享天伦之乐

    在那望子成龙的心态之下,就连对他说话都一直很是严厉。

    等他站起身来,李世民向他问道:这些时日以来皇儿你也观看了许多奏折,可有什么感想,知道该如何处理国家大事吗

    大皇子恭敬道:父皇,儿臣看过您在奏折上的批语,真是字字珠玑,学习之下颇有几分体悟,儿子以往太过浮躁,鲁莽,这段时间来一直努力想改正这一毛病。

    “嗯”李世民听了这话,微微有几分赞赏,他其实很是欣赏这个儿子骨子里的那股天不怕地不怕的冲劲,只是以往这小子眼光太浅,颇有些不知天高地厚,如今看了些奏折,开始知道分寸,还是值得培养的。

    他觉得自己的眼光无误。

    “你去见过智清大师了吗”李世民忽然开口这样问道。

    早在半个月前智清大师刚刚来到京城的时候,李世民便曾叮嘱自己这个儿子要时常去向老和尚请教。

    “这个还不曾。”大皇子硬着头皮说道。

    “嗯”李世民豁然盯住了他,脸色有些不好看了:为何不去

    “这”大皇子有些呐呐的说不出话来。

    李世民淡淡道:你是瞧不起武林中人是吧

    他虽然看起来并没有什么怒火,可是大皇子还是有些忐忑的道:不是,只是儿臣这几日一直在用心学习,没有时间顾及此事。

    “哼,你难道比朕的事情还多”李世民很有些不快的问道。

    儿子给他找了这么一个不靠谱的接口,实在令他心中不快。

    “是,孩儿知错了,请父皇责罚。”福至心灵的,大皇子竟然不再狡辩,坦然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哼”李世民轻哼一声,心里的气总算消了几分,他语重心长的对大皇子道:“一般的武林中人凭借你的身份固然不用在意,即便是宗师高手面对强弓硬弩也只能逃命,但是大宗师之境的高人却不同,他们几乎已经开始超越凡人的层次,不仅寿命增高,而且只要不是深陷千军万马之中,军队也无法奈何他们。你若是能够得到智清大师的欢心,将来会对你有极大的好处。”

    “父皇,儿臣只怕并不需要他的相助吧。”大皇子小心翼翼的道。

    他将来注定会成为天下至尊,小事自然有诸多臣子处理,大事即便智清大师能够帮上忙,可连皇帝都觉得为难的事定然非同小可,老和尚究竟是否愿意出手大皇子很是怀疑。

    毕竟,老和尚不可能当真给皇帝去卖命。

    大宗师,在当世是无上人物,身份足以与三大超级门阀,六大千年世家的家主并驾齐驱,不弱分毫。

    李世民深深地望了他一眼,并没有再多说什么。

    自己的身体状况及老和尚能够辅助大皇子登基之事都还不到告诉这个儿子的时候。

    儿子的城府毕竟不够,只怕很难完美的隐瞒这个秘密。

    想了想,他终于再次开口,只是语气加重了几分:“记住父皇的话,好生与智清大师亲近,以师礼待之,总有一天你能获得丰厚的回报。”

    大皇子见到父皇一而再再而三的告诫,终于在心中真正重视起来,他面色庄重,眼神认真的答道:父皇放心,儿臣一定谨记此事。

    “嗯”李世民终于满意的点点头。

    他有些怅然的望向外界的天空,若不是他马上就要走向死亡,没有足够的时间给这个儿子铺路,何至于此

    便是大宗师,也没有让一国储君低头讨好的资格啊

    杨府,圆月当空,柔和的月光照耀在门窗上,散落在凭窗而立的杨慎身上。

    他少年英俊,一袭白衣如雪,看起来仿若神仙中人。

    在月光之下,他平添了几分飘然悠远的气质。

    叶凌波站在他身旁,清丽绝世,容光慑人,宛若九天仙子降临凡尘。

    两人站在一起,仿若金童玉女般,看起来再般配不过了。

    她轻启朱唇,柔声问道:“夫君你在想什么”

    杨慎幽幽一叹:边关凶险,古来不知有多少盖代英杰在战场上死于飞磺流矢之下,亡于无名之辈之手,为夫在这离开京城的前夕心中也难免有些不安。

    面对叶凌波,他并没有掩饰自己心中的不安,也不会因说出这番话而感到羞耻。

    叶凌波温柔的拉住他的手,轻声道:夫君莫要太过忧虑,你说的这种情况固然存在,但是那些身亡的人往往是自恃勇力,所以才会死于非命,夫君你届时只需尽到一名统帅的职责便可,何须冲锋陷阵

    “不错”杨慎微微点头,他并不是一个喜欢逞英雄的人,将自己的性命也看得很重,绝不会去无谓的冒险。

    他是杨家家主,更是叶凌波的丈夫,背负的责任重大,岂能让自己轻易死去

第一百三十四章 集合

    杨慎站在一座小山坡上,静静注视着不远处不断来到这里集合的士兵们。

    凌晨五点左右,天空中微微出现一点光亮的时候,左武卫与右武卫大军就开始由本身的军营不断地往这里集结,到此时早上八点左右,历经整整三个小时,十万人终于集结的差不多了。

    他的身边,张发财与郑成功两人稍稍落后他一点儿,与他并排而立。

    叶凌波作为他的亲兵之一,也与他站在一块。

    张发财与郑成功乃是成了精的老人,叶凌波略经化装的面目根本无法瞒过他们的眼睛,只是这两人都装作没有看见。

    张发财是勉强与杨慎一条心,当然不会开口拆穿叶凌波,郑成功却是因为心有顾忌,不愿激怒杨慎。

    不远处,一名中年人和两名老者站在那里,时刻注意着杨慎这儿的动静。

    他们分别是出身杨家的方华祥、杨晓顺和来自叶家的周爱国三名宗师高手。

    更远一些的地方,一名身着明黄色衣袍的年轻男子正站立在那里,手中握着一卷圣旨,身边跟着十余名宫廷侍卫,正是大皇子。

    他是奉皇帝的命令来监督大军出征,同时宣读圣旨的,只是此时大军还未完成集结,还不到他出场的时候。

    杨慎微笑着对张发财道:左武卫大军集结的速度不错,老将军真是治军有方。

    “呵呵”虽然年纪一大把,都足以做杨慎的爷爷了,张发财对杨慎的夸奖还是感到很开心,从古至今,下位者对于上位者的肯定都是会感到愉快的,这与上位者的年龄并无太大关系。

    他摆手道:“大将军过奖了,这是手下儿郎们自己争气,老头子并不太大功劳。”

    并无太大功劳,那就是有功劳了,杨慎在心中暗笑,这老头儿还真是不要脸,要不是杨采青在军营中为他严肃军纪,清州长风军团的士兵作为全军的骨干很是带动了军中一批有理想和志气的年轻人,仅仅靠你张发财这因为名字吉利而侥幸被自己祖父选中作为在府军中代言人的家伙,左武卫大军还不知会是什么模样,这支军队以前的烂样京城中又有那个不清楚

    郑成功在一旁听得就有些不是滋味了,到现在为止,左武卫的大军基本上已经集结完毕,如今整整齐齐的站在远处,虽然能够看见有人交头接耳,但是明显都很是收敛。

    而右武卫大军相比之下就差的很远了,不仅到目前为止全军没能集合完毕,而且那些集合在这里的军士们无不在大声喧哗,军官们虽然在弹压,但是效果却不是很好。

    杨慎将右武卫大军的一切表现都看在眼里,也清楚这其中的原因所在。

    虽然通过昨天以武争雄的方式在右武卫军中选出了一批真正有实力的基层军官,其中大多数是长风军团过来的铁血老兵,战争经验丰富,对军队的各项纪律也是无比熟悉,但是奈何他们上手的时间还短,虽然在成为小队长和大队长之前与同僚们有过许多接触,然而作为他们的上官开始管理他们根本连半天时间都不到,即便有再好的手段也无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有任何建树。

    又等了大概半个小时,右武卫大军的人马才慢慢集合完毕,杨慎对着几人道:两位老将军,我们下去吧。

    张发财与郑成功当然不会违逆杨慎,双双应了声是,随即与杨慎一起缓缓从小山坡上走下去,来到了十万大军的面前。

    当然说是十万大军,其实两军加起来也不过八万人左右。

    这其中有两万人乃是左武卫的那些将领们吃的空饷。

    叶凌波与三位保护杨慎的宗师高手也紧随其后。

    两军士兵见到杨慎等人从山坡上走下来,本来嘈杂的他们都逐渐变得安静起来,一个个都努力站直了身躯,看起来有了几分精神。

    杨慎在心中暗暗点了点头,这些人虽然仍然是一滩烂泥,好歹也不是完全没有可塑性,至少还知道在上官面前好好表现。

    他吐气开声,缓缓道:“诸位兄弟,我们马上就要一起出征北疆,上阵杀敌,保家卫国,从此刻起,我们八万大军就是战场上的袍泽兄弟,希望你们能够与我一起纵横在北疆战场上,建立无敌威名。”

    即便大皇子就在不远处,杨慎也丝毫不曾避讳军中吃空饷这一事实,也不管大皇子听见这一点后面上可能有些挂不住。

    以他自身的功力,是根本无法让他的话被整整八万人听见的,即便使出吃奶的力气,四万人几乎就是极限了,是方华祥在他身后伸出一只手掌抵住他的背心,传递来一股精纯浑厚的内力,使他说的话能够被这里所有士兵听得清清楚楚。

    下面的士兵反应很是冷淡,即便有长风军团的人马在军中呼喊,应和的人也不是很多。

    大家本来就是给将军们种地和做生意的小人物,只想太太平平的过日子,谁愿意去北疆流血

    保家可以,卫国就没有必要了,那不是自己这等小人物会去考虑的事,他们出身这个世界最底层,是饱受强权欺压的那类人,几乎没有谁有这种崇高的理想。

    杨慎对他们的反应丝毫不以为奇,也没有什么愤怒的想法。换做是他自己,也不会为这种明显想让自己卖命的话而欢呼的。

    只是,他真正想说的话并不是这些,略微停顿了一下他随即又开口道:诸位兄弟,本将军之所以希望你们能够在战场上纵横无敌,不是因为我需要多大的功劳。我贵为荣国公,早已是这个国家最尊贵的人之一,即便打了胜仗又能得到什么我只想活着回来,只有你们能够在战场上纵横无敌,才能使得无论是你们还是我都能够更好的保全性命

    这时,有许多声音响彻在士兵中,“活着回来”、“纵横无敌”,这些声音这次终于挑动了士兵们的情绪,让他们也跟着高呼起来。

第一百三十五章 出发

    数十万人的高呼声,声震云霄

    即便是远在京城之中,皇宫中的李世民也听见了这些声音,只是有些模糊不清,他对身边的小太监道:“你出去听听,这是什么声音”

    小太监走出御书房,向着声音传来的方向凝神倾听一阵,终于听清了那些声音的具体内容,他回转御书房,对李世民道:“陛下,这似乎是京城北面传来的声音,奴才猜测,应该是来自荣国公率领的大军所在,他们喊的似乎是平安归来,纵横无敌这八个字。”

    “纵横无敌想平安归来呵呵”李世民呵呵的笑了起来,只是这笑容很有些发冷。

    京城之外,两卫大军集结之地。

    大皇子听见杨慎说自己纵使立下再大的战功也毫无用处的时候,不禁有些咬牙切齿的感觉。

    这家伙当朝廷的战功是什么,儿戏么

    连带着,听着两卫士兵们的高呼声,大皇子也有一种刺耳的感觉。

    慢慢的,好呼声平息了下来。

    大皇子觉得自己亮相的时候到了,他走到杨慎面前,道:“陛下有旨,请荣国公镇军大将军杨大人接旨。”

    杨慎在大庭广众之下自然不会如同上次那般轻慢圣旨,他微微躬身道:“臣杨慎接旨。”

    大皇子将手中的圣旨摊开,高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召曰:今荣国公杨慎奉旨出征若得胜归来,朕不吝封赏,钦此”

    杨慎双手将圣旨接过:“微臣遵旨。”

    大皇子等杨慎接完圣旨,也没有再多说什么,他转身又退到远处。

    早有自己的亲兵为杨慎牵来一匹马,杨慎喊了一声:“出发”

    “呜呜”苍凉悠远的号角声响彻在这片天空下,随着杨慎的起行,众亲兵将他簇拥在中间,也缓缓的跟上他。

    再之后,是两卫八万大军。

    张发财与郑成功则返回了各自的大军中,照料他们前进。

    十万人走了整整一个小时才从大皇子的眼前消失,他望着大军离开的方向好一阵子,才对身边的老太监道:“我们回宫去。”

    众人翻身上马,随着马儿嘶鸣,逐渐消失在远方。

    两卫大军一共八万人,其中多有老弱,速度自然不可能快起来,杨慎偶尔会转到大军中看一看,发现其中的那些老弱有体力不支的迹象,便会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