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化家为国 >

第55章

化家为国-第55章

小说: 化家为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慎笑道:“以大师您的盖代功力,这附近若是有什么人又岂能瞒过您的神目”

    他并不忌惮这种话被旁人听去,只要不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即便是皇帝知道了也奈何杨家不得。

    智清大师望着杨慎,那纯净剔透,不含丝毫杂质般有若婴儿却又饱含智慧的眼神几乎要望进杨慎的心底。

    杨慎坦然的与这位佛门一代高人对视,没有丝毫回避之意:“王朝末路,必然伴随着改朝换代的到来,而每一次改朝换代都必然伴随着血淋淋的厮杀,大师以为然否”

    “阿弥陀佛”智清大师念了一声佛号,他的表情看不出丝毫喜怒,语气却是重了几分:老衲请杨施主慎言。我少林一脉,三百年来从来不曾背离楚国,老衲现在也绝不会。这等话题,老衲并不愿同施主多加谈论。

    杨慎微笑,无视老和尚的警告道:大师乃是佛门有道高人,佛家讲究普度众生,大师难道就忍心天下百姓长久处于战乱之中吗须知我中原大地数千万百姓繁衍生息,一旦战争开启,若是持续时间太长,到头来可能会缩减十倍都不止。

    杨慎没有危言耸听,战乱是这世间最可怕的魔鬼,比什么武林魔头,世间大恶更可怕数千倍不止。

    老和尚的面色终于有些变化:老衲身为出家人,当然有慈悲救世之心,只是世间大势却非老衲与少林一个江湖门派所能扭转,老衲何尝不想这世间永远和平实则是有心无力。

    杨慎心中欢喜,老和尚终于肯间接承认这天下将要大乱的事实。

    他微微躬身道:“以大师的大宗师之境的威慑力,无论您老人家加入哪方势力,都必然会成为极其重要的砝码,若是那一家本身便是当世无以伦比的庞大势力,更能直接加快天下统一的步伐,使得这人间百姓少遭遇许多疾苦,大师以为然否”

    杨慎的话都说到这个份上,老和尚若是还不明白他的意思,那他八十余年的岁月当真便活到狗身上去了,他的眸子深邃莫测,面色也无丝毫变化,令杨慎无法把握到他的情绪,只是他却没有直接回答杨慎的问题,而是向叶凌波道:令师萧仙子也是大宗师境界的高手,你夫妇二人若是有什么谋算,完全可以请她相助,为何舍近求远,却来寻老衲这个外人

    叶凌波的嘴角路出一丝苦笑道:大师有所不知,家师她一心向道,根本对红尘之事没有丝毫兴趣。这一次之所以会前往北疆挡住突鹰大宗师呼图山,其中固然有着悲悯北疆百姓,不忍突鹰人攻破雁门三城后长驱直入,导致被行受难的原因,但是更多的还是因为其他的理由,只是这涉及到家师的一件私事,晚辈不便相告,还请大师见谅。

    智清大师缓缓点头:“原来如此,据老衲所知,萧仙子确实是一位一心追寻天道的奇女子。”

    杨慎虽然心中焦急,却也不会催促老和尚说明他的打算。

    智清大师又望向杨慎:阿弥陀佛,施主当知我少林一脉数千年来几乎从来不曾背弃任何一个王朝,为我少林清誉计,老衲无法应承施主什么,至少楚国还存在这世上一日,老衲与少林寺便几乎不可能如施主所愿。

    老和尚的态度很是坦诚,他是一代高僧,不会也不屑于去做两面三刀的事。

    杨慎默然点头,这一点其实并不出乎他的预料。

    只是,他此次前来的目的并不是只有这一个:请问大师,此次前来京城有何目的,可有晚辈效劳之处若是有,晚辈一定不会推辞。

    智清大师微微摇头:“施主可能有所不知,这一次老衲之所以前来京城,其实乃是应陛下之请。具体是为了什么,却是不便对你透漏,还请见谅。”

    杨慎的嘴角露出一丝苦涩:原来如此。

    其实他心中对此早就有了预料,老和尚已经十年不下黄山一步,突然来到京城并且按照皇帝的安排住进这白虎大道里,其中的原因显然不会那么简单。

    这些时日以来杨慎早已命暗部详细的去查询皇帝的身体状态到底如何,并且这件事丝毫没有隐瞒岳父叶惊涛,杨叶两家联手之下,循着种种蛛丝马迹,终于将李世民的身体情况查了出来。

    刘进这老太监并没有说谎,李世民确实命不久矣。

    联想到这一点,再想到智清大师曾经是皇帝的记名师尊,老和尚来京城的原因和目的也就不言而喻了。

    很明显,李世民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之后,为了皇位传承的顺利进行,他将老和尚从少林寺请来给他撑场子来了

    甚至就连他安排老和尚住进白虎大道的目的杨慎也能猜到一二了。

    这固然是为了表现出皇帝对智清大师这位大宗师强者的尊敬和宠信,同时也能让他时时刻刻监视白虎大道上各个豪门的动向。

    京城中真正有分量的家族都住在这里,只要老和尚将这条路上的这些家族看住了,京城根本就乱不起来。

第一百三十一章 相谈甚欢

    杨慎的心中泛起深深地无奈之意,有老和尚这么一尊大佛坐镇京城,他们杨家即便知道了皇帝的身体状况,恐怕也难以折腾出什么。

    须知杨家在京城根本就没有什么兵马可言,根本挡不住这位大宗师的高明武力。

    原先杨慎与大长老等人所计划的在不久后皇帝驾崩之时的一些谋求好处的手段都与武林高手有关,如今看来,这些手段统统都要废弃掉。

    果然,只听得老和尚单掌合什道:“阿弥陀佛,杨施主,所谓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此次老衲已然应陛下之邀坐镇京城,还请杨家给老衲一些薄面,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闹出一些令我们双方都不愉快的事情来。”

    老和尚的这句话似乎意有所指,令得杨慎心中动了一下,这算是老和尚给与自己的警告吗

    杨慎微笑道:“大师放心,这天下如今虽然暗流汹涌,但是毕竟还没有陷入动乱中,我杨家此时是不会有任何动作的,更别说是在京城中了。”

    智清大师微微点头道:“如此便再好不过,施主放心,只要京城不乱,老衲是不会为难杨家的。”

    “嗯”杨慎心中又是一动,老和尚这句话似乎隐含有其他的意思

    京城乱了,老和尚才会为难杨家,这是在告诉自己,大动作不许有,但杨家的一些小动作却可以无需顾忌吗

    想到这里,杨慎的心中刚刚升起的一些颓丧情绪立即一扫而空,如果真是如此,那么杨家仍然针对皇帝将要驾崩一事做出许多布置。

    杨慎笑着向智清大师躬身行了一礼:多谢大师成全。

    “嗯”老和尚微微点头,他虽然是这世间第一高手,无惧任何人,但是身为少林方丈,他却不得不为少林寺这数千年古刹考虑,杨家乃是将来很有可能夺取天下的大势力,叶凌波更是板上钉钉能够进军大宗师境界,他不能将他们夫妇二人得罪过甚。

    想到这里,他对杨慎道:只要杨家一日不曾背叛楚国,你夫妇二人无论有什么困难,都可以前来寻找老衲相助,我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相助一二。

    杨慎这一下可谓是又惊又喜,没想到老和尚这态度转变得如此之快,刚刚还在警告自己,这一下便开始示好了。老和尚虽然说只是相助“一二”,可以他大宗师的实力地位,以少林寺江湖第一大门派的威望,这所谓的“一二”分量绝对轻不了。

    他的心中有所明悟,即便是出家人也不是一定无欲无求,智清大师虽然佛法精深,依然有着自己的牵挂和顾忌。

    他与叶凌波对视一眼,双双微微躬身行礼:“多谢大师好意。”

    “嗯”老和尚微微点头。

    杨慎立即打蛇随棍上:大师,晚辈日常修炼上常有许多不解之处,恳请大师为我解惑。

    这本就是他前来寻老和尚的另一目的,平日里虽然有叶凌波和大长老杨开放指点他习武,而且杨家亦有许多宗师高手,但是他们比之老和尚自然差了不止一筹,许多武学中的道理他们即便自己明白,也无法向杨慎解释清楚。如果能得到智清大师这位大宗师指点,他的武学修养一定能够更上一层楼。

    叶凌波也道:不错,晚辈也有一些疑惑想向大师请教。

    师尊萧女史与她分别已有一月时间,这其中她着实积累了几个武学难题,既然有智清大师这位大宗师能为他们解惑,她自然会出言恳求。而且智清大师与师尊的道路不同,听他讲解武道至理,或许还能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

    智清大师微微点头:“杨施主还请道来,老衲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就这般,杨慎与叶凌波将自己武学上的难题一一向老和尚道来,几乎都得到了解答。

    等到智清大师为杨慎与叶凌波解答完疑惑,已然过去了整整两个时辰,老和尚留两人用过晚饭后两人才告辞而去,智清大师一直将两人送到府门前,目送两人离去后,这才返回自己的府内居所。

    杨慎两人虽然只是后生晚辈,但是他们二人一个身份贵重,一个武道天资震古烁今,所以老和尚对他们表现出了极大的尊重。

    皇宫,御书房。

    “砰”李世民将桌上的一个瓷瓶狠狠的砸在了地上,这声音吓得一旁的小太监心中狠狠一颤。

    李世民双眼通红,他狠狠地盯着站在面前的刘刚道:杨慎夫妇二人去了元和居,与智清大师相谈近两个时辰,而且还吃了晚饭

    他大吼一声:岂有此理,他们想干什么,想造反么

    由不得李世民心中不恐慌,他时日无多,皇位传承之际能够完全信任的人更是一个也没有,即便是神风军团与神策军团就驻扎在京城外,他也没有起过两这两支军团的统领作为皇子登基臂助的想法。

    两大军团的统领都是宗室子弟,不可能背弃皇室,也不会背叛坐在龙椅上的皇帝,但那是在他活着的时候。

    一旦他龙御归天,这两位皇族统领说不定便会生出一些不怎么好的想法。

    要知道他们也是太祖皇帝的子孙,从法理上来讲也是完全有资格继承皇位的。

    老和尚是他请来保证皇位顺利传给自己儿子的重要助手,一听到他竟然一副与自己心目中的反贼杨慎夫妇相谈甚欢的模样,李世民怎么不失望恐慌

    难道,就连老和尚这等世外之人都不可信么他的心中,黯然恼怒失望愤恨等情绪交杂,无法平静下来。

    小太监伺候李世民已经有二十日左右,平日里所见到的都是李世民深沉睿智的模样,还是第一次看见皇帝发这么大的火,吓得直接跪在了地上。

    刘进却是无动于衷,连面色都不曾变换一下。他身为绣衣位指挥使,平日里专门为皇帝办理一些之事,对皇帝了解极深,又有什么情况时他没有遇见过的

    、

第一百三十二章 震怒与恐慌

    皇帝更失态甚至是流露出丑态的模样他都见过,早已不会因皇帝的情绪不同而导致心情有什么起伏。

    当然,皇帝不高兴的时候他会小心一些,却也仅此而已了。

    龙椅上的这个人早已被他看透,什么真命天子,至尊光环,金口玉言,在他看来,连屁都不是。

    他敬畏的,仅仅是这个人所掌握的权力而已。

    李世民大声咆哮着,却大多是在痛骂杨慎夫妇,这皇宫并不是什么不透风的地方,甚至连他的一言一行都有起居郎记载下来,他还不敢大骂智清大师。

    这当然不是他惧怕老和尚,只是还要依赖对方给自己帮忙,故而不敢得罪而已。

    良久之后,他终于平静下来,记起另外一件事,他向刘刚问道:胡太清到了哪里

    刘刚躬身大道:启禀陛下,胡御史跟随运粮队伍刚刚到达冀州不久。

    运粮队伍因为要运送太多的粮草,车马牛畜这些东西的行路速度十分缓慢,甚至比之大军行动还要慢上许多,胡太清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也是跟随大队行动,再加上户部官员们收购粮草的时间,故而过了半个多月他也不过刚刚到达冀州而已。

    李世民又问:这胡太清在路上的表现如何可吃得了苦

    为了赈济灾民,李世民早已催促负责运送粮草的官员要加紧赶路,想必这一路上的颠簸不在少数,胡太清一介文弱书生,李世民还真担心他是否会因为体力不支而病倒。

    “这倒是没有”刘刚答道,他小心翼翼的回答李世民的问话:陛下有所不知,胡御史强行霸占了两匹用来运输粮草的牛,乘坐马车,一路上并无颠簸之苦。而且

    人们说话,听众往往担心那些好话之后的“但是”,或者是那些难听的话之后的“而且”,李世民虽然是皇帝,也不能免俗。

    他本来听闻胡太清强行霸占了拉粮车的牛之后面皮就已经在不断抽搐,此刻发现后面竟然似乎还有更严重的事发生了,不由吼道:“还有什么事,你一并给朕说出来”

    刘刚低声道:这一路上有许多门阀世家的子弟给胡御史送礼,他统统都来者不拒的收下了,礼物有许多,胡御史到达冀州时,已经整整装了十大车,用数十头驴马拉着。

    “乱臣贼子”李世民一脚狠狠将旁边的书桌给踢翻掉,那胡太清昔日在朝堂上是何等的慷慨既让,信誓旦旦的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向自己保证一定不会允许赈灾粮食向外流出一丝一毫,可是现在呢刚刚到冀州,这一路上他便收受了世家门阀们整整十大车的粮食,十大车啊若是用来装粮食,得救回多少人难道还能指望这样一个与世家门阀狼狈为奸的家伙去监视那些人

    自己真是瞎了眼睛,竟然选择了这个狗才去监督赈灾

    “陛下,要不要微臣去将他拿下,逮回京师问罪”刘刚杀气腾腾的道。

    李世民微微摆摆手,否定了这一提议。

    当初是他力挺胡太清去冀州赈灾区行使监察职权的,为此甚至呵斥了杨慎几句,言他心存偏见,公报私仇,还对胡太清那番慷慨激昂的表态称好,此刻再去将这人拿回京师,那不是打自己的脸吗

    李世民的脸皮当然不薄,但是却也不想成为朝廷上的笑柄。

    他有些疲惫的向刘刚挥挥手:下去吧,记得朕交代过你的事,要是找不到人,别怪朕辣手无情。

    “是”刘刚心中一颤,知道李世民指的人是谁,连忙答道:“属下一定尽心竭力。”

    他向李世民躬身行了一礼,慢慢退出了御书房。

    李世民这时已经恢复了平静,毕竟已经掌控天下数十年,养气功夫还是不错的,他指着地上被他盛怒之下砸碎的那些瓷瓶碎片向小太监道:将这些收拾好。

    “是,陛下。”小太监不敢怠慢,出门去叫了几名宫女和宦官进来,将地上的东西很快收拾干净了。

    “去将大皇子叫到朕这里来。”李世民淡淡吩咐道。

    “是,陛下。”小太监应了一声,离开御书房,前往大皇子所在的漱芳斋。

    漱芳斋中,大皇子正在仔细的观看手中的竹简,这是朝堂各地呈给李世民的奏折,这段时日来他可谓是春风得意,自从半月之前李世民将他叫到身边开始言传身教,并且让他接触奏折的时候,他就知道夺嫡之争已经落下了去帷幕,父皇选择了自己作为继承人。

    初始之时他很是兴奋,一连好几天都兴奋的睡不着觉。

    后来,当他从这种亢奋的情绪中恢复正常之后感到很是惶恐,害怕令父皇失望,使得自己这接班人的地位出现变数。

    这些时日以来他很是勤奋,每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