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锦绣 >

第61章

明末锦绣-第61章

小说: 明末锦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道路两边已经有蚕农开始收拾桑树了,现在是正月,到三月蚕宝宝就要上树了。蚕农是一帮比佃户还要累得一群人。

    朱宏三走在官道上,现在正是广东的好天气。这几天万里无云,太阳挂在半空。天气不冷不热,气温能有十八九度。因为北方的冷空气南下,驱赶了从海上来的潮湿的空气。这几天空气十分干爽,没有五六月份的湿热。

    朱宏三看到官道上已经开始有人出行了,应该是行商。什么时代商人都是逐利的,过年的时候每家人都有点小钱,所以现在各个村庄里面都是货郎,卖一些针头线脑,小孩吃的小吃糖丸什么的。

    朱宏三自己的农庄现在有常住人口一万多人,已经快要赶上县城了。里面已经开始发展出来一条商业街。加上朱宏三对自己的工人一向大方,红包工钱都给的足足的,所以今年过年的时候每户都能过个好年,连带着这些货郎也赚了不少。

    朱宏三二人走了一个时辰,来到东莞县城门前。广东地处华南,这二百年基本上没有什么战火。加上当年老朱打仗的时候都在湖广和南直隶一代。

    所以当年的高筑墙政策广东并没有实行。现在东莞县城还是南宋时筑的城墙。经过快四百年了,墙砖大部分脱落,露出了里面的夯土。

    城门也和朱宏三见过的武昌、长沙的高大城墙不一样,高有三米,上面也没有垛口,不知是风化了还是当年就是没建。

    门口守门的守军看到二人骑着高头大马,腰上还挎着刀,也没敢问这二人。朱宏三二人就这样大摇大摆的进了县城。

    进得县城后朱宏义问道:“是不是先去县衙找冯自用”

    朱宏三摇了摇头,说道:“今天就咱俩看一看,不找任何人。”

    朱宏义点点头不说话了。

    进城后朱宏三下马,把马拴在城门口一家客栈门口,给了伙计一两银子让他看马,并给马弄点草料。

    接下来朱宏三二人顺着大街开始闲逛。

    东莞没有武昌县人口多,商铺也不密集。毕竟武昌县紧邻着长江和武昌府这个大城。东莞离广州府足足有六十里路,再加上还要绕过珠江口。所以东莞并不是商业旺盛的地方。

    东莞的商铺大部分都在北门一代,那地方是北方官道的入城处,生意好做些。朱宏三是从西门进来的。这地方都是居民区。

    西门和东门有一条大街连着,大街上没什么商铺,都是一些住户。由于刚过年,所有人都在家,不是还能听到里面传来鞭炮声。大概是那个熊孩子放的。

    大街上是用石板铺成,但是也有了年头。当中一条深深的车辙印子。有的地方石板缺失,露出了下面的红土。

    大街宽有五米。两侧边上建有边沟。但是常年没有人清理,边沟已经堵死。朱宏三还是去趴着看了看才确定是有边沟的。里面塞得垃圾已经快要石化了。

    由于西门这是居民区,加上边沟堵塞,生活用水四地横流。朱宏三就看到一家开门就把马桶倒在大街上,尿水留了一地。

    现在气候不算热,要是到了六月份这个味道真是鲜灵儿。朱宏三怀疑城里的人是不是鼻子都不好使,马桶直接倒在门口,自己闻不到吗

    还有随地大小便,朱宏三没走出三百米就遇到两个人当街便溺。朱宏三真是佩服这样的人,满大街人看着他也能尿得出来朱宏三知道这样是因为没有公厕所致。

    那女的怎么办难道直接拉到裤子里朱宏三恶意的想到。其实明朝女子是不大出门的,只有农家女子为了种地才出门,在田地里都是厕所,也没有啥丢不丢人的事了。

    朱宏三看到这样觉着脑袋疼,本来以为卫生问题好解决,就是加强管理就行了。但是这次一看根本不是管理的问题,是人的问题。

    中国人自古就没有公共道德这一说,读书人为了面子还好点,能做到自律。可是这帮大字不识的人你和他说要有公共道德他们根本不懂。

    朱宏三想起来一个事,不知道是真的假的。当年日本鬼子占领沈阳后第一件事就是派出宪兵站在火车站前,凡是不守规矩的直接用鞭子抽。据说效果很好,沈阳环境为之一清。

    但是到我们自己管理的时候就恢复成老样子,看来中国人劣根性真是根深蒂固。

    朱宏三想了半天,那是从什么时候变好了呢对,就是消灭文盲后,孔夫子不是说学礼义知廉耻吗,看来教育问题才是解决的根本办法。有空应该拜访一下道学先生马济远,看看他有什么好办法。

    朱宏三拿出一个小本,用碳条在上边记上边沟、厕所、教育。记完后领着朱宏义钻入一个胡同,他想要看看胡同里面怎么样。

    这个胡同有五户人家,看样子都是中产阶级。自家门口都弄得不错,有一家还用细土垫了垫。朱宏三点了点头,穿过胡同来到对面的一条街上。

    这条街不属于主干道,街面上都是一些库房,很多房子都关着门。只有几家开着门。朱宏三走上前一看是卖纸马香烛的铺子。

    中国人嘛,都喜欢在过年节的时候祭奠一下先人。毕竟自己有钱了也不能让祖宗挨饿不是。

    那几家门口站着伙计看到有人经过,连忙说道:“客官里面看看。”

    朱宏三根本不是来买东西的,也就没进去。笑着摇了摇头。

    这条街上人要少很多,地面上因为不是主街的关系也没有铺石板。都是夯土的路面,天晴的时候全是灰,下雨的时候一脚泥。

    道路两边也没有边沟,不过可能都是商铺的关系,没人往街上倒马桶。不过道路上占道情况实在严重。

    这条街一共三米宽,两边被商铺占了两米,商户的幌子和货物都要摆在道路中央了。中间只留有不到一米的宽度让人通行。

    现在因为是过节,人不多还不算拥挤。人要多的话两人只能侧肩通行了。

    朱宏三拿出小本,在上面记上占道,想了想又加上一条,防火。

    这一条街看完,朱宏三领着朱宏三出了街口,来到了主街上。这条主街就是北城大街,东莞县城的主要商业街。:



    第一百零五章 商业街

    

朱宏三二人出了偏街,来到主街上。

    北门这边有商业繁华,过往客商很多。现在刚过完年,各处走亲戚的、来县城闲逛的、过往的客商等人充斥着北城大街。

    这条商业街大概有二里长,街面上的商铺有百余家。大半都开着门,几个大的酒楼人声鼎沸,看来生意不错。

    北城大街宽有近十米,两边被占有一米左右,就这样中间也够两辆车并排而行。道路也是石板铺成,大概是本县的门面,道路修的还是不错的。看样子刚补修完没几年,地上有的石板条还没磨出车辙。

    边上的边沟也是没人管,因为都被两边的商铺占了,看不到具体情况。

    朱宏三沿着街溜达了一圈,这趟街上主要是酒楼、绸缎庄、胭脂铺。很有一些女子坐轿来逛街。

    不过人家也不是像朱宏三想的直接在大街上下轿,而是让轿夫抬入铺子里面,然后关上门在里面挑选。这时候铺子是不迎客的。

    朱宏三真是第一次看到,这不和后世那些富豪领着二奶逛街一样吗进去商场关门,专为一个人服务。看来有钱人古今都一样啊。

    朱宏三不知道的是这还不是有钱人。明朝真正有钱人家眷是不逛街的,商铺里上什么新货都是每样要多少直接送去家中。朱宏三七个老婆就是这样的,不过朱宏三自己不知道罢了。

    朱宏三回头和朱宏义说:“大哥,你说咱们要是揭开那个轿帘看到里面的女眷能怎么样”

    朱宏义说道:“你要看我去让她停下。”

    朱宏三对朱宏义这种一点没有幽默感的性子真是无语了。连忙拉住朱宏义说道:“大哥,我只是说说。”

    朱宏义点点头停下脚步。想想说道:“你要是看到里面女眷,如果是人家媳妇大概要上吊,没出阁的只能嫁给你了。”

    朱宏三一想还是得了,家里已经有七位夫人了。再弄女人非要自己老命不可。

    朱宏三看到逛了半天了也有点饿了,在边上找了一个生意好的酒楼进去吃饭。门口的伙计看到二人连忙迎了上来说道:“二位,请上楼。”

    朱宏义掏出一锭十两的大银锭,给那伙计说道:“给我们挑一个僻静风景好的屋子,上十个你们的拿手菜。其他给你赏钱了。”

    伙计听到这么说大喜,十两银子够他活半年了。在当时一顿海参鲍翅宴才不过七八两银子。

    得到了好处的伙计连忙说道:“二位爷放心吧,请上走。”然后喊道:“二楼天字一号,二位贵客到。”

    朱宏三上楼来,早有伙计引路来到包厢。伙计引进屋中,问道客官喝什么茶

     竒 書 網  W w w 。 q í S ǔ W A И G 。  C c
    朱宏三说道:“有普洱吗”

    伙计说:“我们这有陈年普洱,年前云贵的客商刚运来。”

    朱宏三点点头说:“来一壶。”

    伙计下去准备。朱宏三喝不惯这个时代的茶,后世的茶都加各种香料,就是树叶子都能弄出碧螺春的味道。所以朱宏三喝茶只喝味道重的的普洱。

    朱宏三站在窗前,外边能看到珠江口,上面点点白帆,配上微微的清风真的好惬意。

    这时伙计把普洱泡好关山门出去。朱宏义到了杯茶拿给朱宏三。

    朱宏三喝了一口很不错,端着茶杯看着远处的风景,朱宏三心想如果总这样多好。前世虽然生活不易但是毕竟是盛世,不像现在颠沛流离啊。

    朱宏三问道:“大哥你怀念以前吗。”

    朱宏义说道:“以前不怎么怀念。不过我挺想和姑姑在一起的时候。”

    听到朱宏义说起老娘,朱宏三脸色一沉。是啊。老娘去世九年了,自己来到这个时代十八年了。

    朱宏义接着说道:“想那些干什么再怎么样不也要活着,咱们这样比那些逃难的流民强多了。看到他们我就很满足,回家在看到儿子女儿就更满足了。”

    朱宏义那个抢来的董家儿媳年前给他生了个丫头,朱宏义这家伙很喜欢那个长个粉嫩的小丫头。

    朱宏三笑道:“没想到大哥能喜欢女孩,我一直以为你喜欢你那两个虎豹呢。”

    朱宏义和马如花的两个儿子刚出生的时候取名赵大和朱二,让朱宏三一顿笑话。回家后朱宏义想个半天给改了叫赵虎和朱豹。现在一个十一岁一个十岁,长得五大三粗,淘的不行。

    朱宏义老脸一红说道:“那两个混蛋天天淘得不行,都要气死我了。还是女儿好,文文静静的。”

    朱宏三说道:“你要摊上朱洛那样的也能气死。”

    朱宏义笑道:“不对啊,我听赵大说小洛儿还是很听话的。”赵虎和朱豹都是朱洛童子营中的主力。朱洛有这两个狗熊一样的助力更是如虎添翼。

    二人正说话的时候,菜上来了,都是海鲜山珍。

    朱宏三来到广东对着吃真是满意极了,海鲜十分新鲜,加上烹饪得法,实在鲜美。不像在湖广,弄点海味都是用盐腌制的。一点不好吃。

    现在粤菜已经有一些后世的雏形,很多菜在后世后能看到影子。在烹调上以炒、爆为主,兼有烩、煎、烤,讲究清而不淡,鲜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腻,加上食材十分新鲜。这顿饭吃的朱宏三心满意足。

    吃完后又赏了那伙计五两银子,在伙计千恩万谢声中二人下了楼。

    二人下楼后又看了看北城大街,这地方没啥看的。县城的脸面自然光鲜。朱宏三又领着朱宏义穿大街过小巷来到西门。

    西门这边因为挨着北城县衙,所以这边都住的是大户。朱宏三看到有几家门口放着石鼓,这是家里有读书人的象征,最起码是举人。

    因为这样西城是人口最少的,也是最干净的。一个胡同一面就一两户人家。家门口要不就是细土垫道,要不就是修的石板路。要知道石板路不是什么人都能修的,也是要有功名才能修的。

    朱宏三随意的看了看,这地方家家都关着门,看不到里面。不过看外面就能看到里面怎么样,应该差不了。

    看到这朱宏三也没兴趣看下去,直接来到南城。

    南城就是另外一番景象。古代北为尊,所以在城里北面都是官衙所在,西城和东城是普通人住的。而都说居南则穷,所以南城历来都是下贱人住的地方。什么妓院、手艺人、戏班子、掏粪工、乞丐都是在南城居住。

    朱宏三来到南城一看,和城外的流民棚子差不多。房子低矮、黑暗。有几个一看就不是好人的家伙偷眼看着朱宏三二人。要不是看到后边朱宏义身高马大,估计都能过来开抢。

    街道也是一塌糊涂,根本没有什么基础设施。地面直接是烂泥,地上污水粪便到处都是,朱宏三也没敢进胡同,就在街口看了看。

    朱宏三想到:“这地方可是要下大力气整治。”

    南城大街还算是不错,对面开了几个青楼。说是青楼也没有武昌时青楼那么豪华,都是一个单独的院子,里面有几个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妓女,门口站了三两个龟奴。

    来这地方的也是一些行脚的客商,离家远了来着释放一下压力。本地人很少来的。

    本地人有钱的不来这地方,都在家有自己的小妾通房丫头,玩腻了还可以交换。没钱的就去城外流民棚子,一个大钱一次,运气好的时候还是能碰到一两个极品的。

    朱宏三看着几个妓院半死不活的样子,在小本上记上,南城整体改造。

    南城看完,天色也到了下午。朱宏三看着也没事了,说道:“大哥,咱们去取了马,然后去县衙。今天晚饭在县衙吃了。”

    说完领着朱宏义去东门取马。:



    第一百零六章 东莞开发计划

    

朱宏三和朱宏义骑着马来到县衙,正好看到李富贵出来。

    李富贵看到朱宏三过来,上前施礼道:“主公您来了。”

    朱宏三说道:“我说老李啊,你怎么也学文人那套,我听到你叫我主公浑身起鸡皮疙瘩,你还是叫我三爷吧。”

    李富贵笑道:“是,三爷。三爷今天来找太爷”

    朱宏三说道:“对,他在内堂吗”

    李富贵说道:“在,我领三爷过去。”

    李富贵说完让人把二朱的马拴好,自己领着二朱向后堂走去。

    地方官一般都在衙门后面住,冯自用也不例外。现在后边就是冯自用和徐氏居住。冯自用的儿子拜马济远为师,吃住都在农庄。

    经过几道门户后朱宏三来到县衙后堂。也就是县令的家眷居住的地方。地方不大,三层院子,老冯也不是讲究的人,也就是雇了两个丫环和一家老仆人伺候自己的起居。

    冯自用正在和徐氏坐在屋子里谈天,看到李富贵领着朱宏三进来,连忙起身出去迎接。冯自用说道:“主公,今天怎么过来了”

    朱宏三点点头,拱手说道:“二表哥二表嫂,今天我和大哥在县里逛了一天,到晚上腹中饥饿,到你这混顿饭吃。”

    冯自用笑道:“求之不得。”让自己老婆徐氏下去准备晚饭。

    李富贵看已经把朱宏三送到地方,想要告辞。朱宏三说道:“老李别走了,在这吃吧。正好一会儿还有事。”

    李富贵听到这么说,笑道:“那就打扰县令大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