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锦绣 >

第60章

明末锦绣-第60章

小说: 明末锦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济远说道:“主公,这种国之重器怎么能卖给别人”

    朱宏三说道:“我卖给他们的是出口型,射程和火力没有咱们用的远。”

    朱宏三接着说道:“让郑芝龙给咱们的商队放行,万里你要把商品买到北方去,最好卖给满清,知道吗”

    朱宏三看到马济远还要说话,连忙说道:“先生放心,不卖给满清火炮,只卖给他们铁锅菜刀。咱们用来赚钱的。”

    朱宏三对着马福说道:“老马要加快广东商铺的铺开,争取每个县城里都要有一个。咱们的商品要卖到广西云贵四川去,只要给钱什么都卖,知道吗老马”

    马福点点头表示明白。

    下一个是军队。朱宏三先对着马靖远说道:“三哥准备好,流民来了后咱们要招收三千人新兵,要组织好人训练新兵。

    这样咱们就有了六千人,我要在营上设立团,每团三千人,五个火枪营,一个炮营。钱勇和赵国栋为一团二团团长,差的两个营长由王进宝和韩世荣补上。

    钱勇、赵国栋你们等新兵到来以后要尽快形成战斗力。明年可能就要打仗了。”

    钱勇赵国栋连忙表态请长官放心。

    说道军队的问题朱宏三想起来军装的事,拿出一张纸给佟养甲,说道:“佟先生这是士兵的新军装,最好是外包,你安排人去城里找铺子做出来,先做一万套吧。”

    佟养甲一听说道:“一万套可能县城里做不出来,要去府城里找。”

    朱宏三说道:“先去县城找,有好事不要忘了自己人。要让全县的人都说我们的好话。还有以后军队的采买、军装、日用品等不重要的东西都外包,咱们自己的工厂只生产武器。”

    佟养甲点点头表示明白。

    朱宏三接着问道:“二表哥,县城里面有没有戏班子”

    马济远一听以为朱宏三又要不务正业,刚要说话。朱宏三连忙说道:“大哥不要生气,我是要组建一个军乐队,日常为军队演奏军乐,以状军威。”

    听到朱宏三这么说,马济远脸色才好看点。

    冯自用说道:“倒是有一个戏班子,明天我就让他们过来。”

    朱宏三看到所有问题都安排完了,说道:“各位先生,今年是咱们最重要一年。我希望大家努力,为了更好的未来努力工作。”

    散会后朱宏三留下了铁牛,让他研制新乐器。铁牛满脸愁容说道:“老大,我是个打铁的,乐器这玩意我真不会啊。”

    朱宏三想了想也对,让他去做确实难为他了。朱宏三画了几个小号,大号,长号萨克斯的图纸让他去试验一下,行不行都没事。

    第二天冯自用把朱宏三要的戏班子送来了,朱宏三出门一看好悬没晕过去。大大小小二十多人,有男有女,一个个吓得战战兢兢的站在门口。

    边上李富贵说道:“三爷,这就是你要的戏班子,都送来了。里面有几个花旦长得还是不错的。”

    这家伙看来会错了自己的意思。朱宏三想到,不过他也没跟他解释,说道:“班主呢,和我进来。”班主是个四十多岁的老头,听到朱宏三怎么说连忙跟着进屋。

    朱宏三问道:“你们会什么乐器”

    那班头说道:“老爷,小人会二胡,唢呐,小鼓。班还有人会古筝、琵琶。”

    朱宏三说道:“都拿进来,给我表演一个看看。”

    班头出去招呼人进来,一会儿进来七八个人,拿着各种各样的乐器。班头问道:“不知老爷想听什么”

    “来一曲西江月听听。”

    这帮人立刻演奏一首西江月词牌,朱宏三听得津津有味,还不错。

    朱宏三说道:“停。我唱一首歌,你们听听能不能谱出曲来。”说完朱宏三唱了一首打靶归来。

    班头听得直翻白眼,明代词牌讲的是和缓优雅,这种现代的激昂歌曲还是第一次听到。

    朱宏三看到那班头吱吱呜呜弄不出来,不禁面色一沉,不高兴起来。这可把那班头吓够呛,自己可是听到这位爷的手段,张县丞就是让他全家灭门的。关键完事后官府还不追究。

    那班头连忙跪下说道:“老爷饶命,这种曲子我实在不会。”

    朱宏三压压火,他也知道让他们弄出谱子有点强人所难,说道:“你们先试一下看看。”

    那班头没办法,招呼几个乐手,开始模仿朱宏三的调子演奏起来。

    朱宏三越听越不对,感觉在那听过,有一种熟悉的感觉。一回忆想起来了,这不是小时候看三大战役国军出现的调子吗。这帮家伙把自己的曲子弄成伪军进村了。

    朱宏三站起来叫道:“别他娘的弹了。你们弹得什么叼玩意。”

    那班头跪下喊道:“老爷,我们实在不会你那种曲子啊。”

    那班头正喊救命的时候,外边冲进来一个人。朱宏三一看是一个小美女,大概十六七年纪,长得杏眼琼鼻,樱桃小口,粉白的脸庞。玲珑的身材凹凸有致,不管用明朝还是后世的审美观点都是一个美女。

    朱宏三眼睛一亮,就看那女子进屋来说道:“老爷,我们本就是一个普通戏班,你唱的曲子我们都没听过,看在我父亲老弱的面子上放过我们吧。”

    朱宏三色眯眯看了看这个美女,说道:“放过你们可以,你要留下陪我,做我第七房小妾。”

    没想到那班头一听立刻说道:“多谢老爷,小女就留给老爷了。”

    没想到这班头这么好说话,弄得朱宏三有一种打在空处的感觉。本来已经想到那班头不同意就怎样怎样,没想到这么快同意。

    朱宏三穿越后就是和上层人士打交道,虽然自己家不富裕,但是奉国中尉绝对是这个社会上高层人士,在法律上来讲比士人还要高一等。

    长大后接触的都是士农工商,最低的都是流民,根本对这些社会最底层的娱乐圈人士不了解。要知道这个时候乐户可是比妓女还要低贱的行业,仅排在掏大粪的之前。

    本来那班头的女儿最好的结果就是也嫁给一个乐户,然后下一代还是乐户。嫁给人当小妾都是老天保佑,因为好人家根本看不上他们。

    今天没想到朱宏三主动提出要自己女儿当小妾可乐坏了那班头,最起码女儿的孩子将来不用当乐户了。

    看到班头嘱咐女儿要好好伺候老爷、伺候夫人的时候朱宏三有种上当的感觉,是不是自己吃亏了。

    朱宏三并没有放那戏班子走,而是让他们流了下来,等到铁牛制作成现代乐器后还要他们演奏。:



    第一百零三章 流民

    

王大壮是一个流民,不过在六个月前还是南昌府治下的一个农民。

    刘地主家租子要的不太狠,只要六成,这比其他村里的七成要强很多,自己和老爹一年下来也能混个温饱。也许过几年老爹攒够二两银子能给自己找个老婆,本来王大壮以为这一辈子就这样了。

    没想到流寇张献忠来了,粮食全都被这帮天杀得流寇抢走,老爹就说了一句我们怎么活就被那帮如狼似虎的流寇砍死了。

    王大壮的东家刘地主全家被杀,刘地主那个漂亮女儿也被流寇掳到城里生死不知。王大壮就成为一员光荣的流民。

    王大壮跟着大队躲着流寇,一直南下。北方听说比江西还要乱,现在只有南方还有算太平。

    就这样王大壮在山区躲藏了半年来到广东,要感谢的是毕竟在南方,气温没有北方那么低。在大山里怎么说也能弄点吃的,这群流民才没有和北方一样发生人吃人的惨剧。

    到了广东南雄府,刚开始地方官府还管一管这帮流民,每天舍一顿能照出人的稀粥。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流民南下。官府已经停止了施粥。

    王大壮今年十八岁,正在长身体的时候,吃不饱饭真是一种煎熬。有时想起来还不如和老爹一样死了好。

    正在这时佟养甲的人拿着东莞县衙开出的路条来到南雄府,找到知府说要招人南下去种地。知府巴不得这帮泥腿子全部滚蛋,更何况还得了五百两银子的好处,自然全力配合。

    就这样,流民王大壮和其他一万多名身强力壮的流民一起南下东莞,为朱宏三卖命。

    经过一个月的跋涉,王大壮终于来到东莞,这地方比江西热多了,让王大壮很不适应。在东莞城外棚子里住了十天,先后有三批流民过来。一共有四万多人。

    这天早上起来,管事通知大家今天出去排队,有工厂招工,挑中的每人一天三顿饭,每月还有二两银子。成为正式工人后听说是五两银子。

    这个消息让大家都疯了,五两银子什么概念,那是够一家三口生活两个月的。所以大家早早的等在外面,等着工厂来。

    工厂招工的和军队招兵的一起来的。军队招兵没有工厂那么些讲究,直接喊到当兵没人二十亩地。这句话的威力比银子还管用。

    但是军队要求很严格,要看年纪身高和脾气秉性。很多人去报名被刷了下来。王大壮年纪好,加上常年种地长着一副好身材,很容易被挑中成为一名新兵。

    其他人没办法只好去工厂的那边碰运气,不过还不错,大部分人都能通过挑选。三天下来,东莞城外的四万多人只剩下了一万了。军队招去三千,其他的全让工厂招去了。

    王大壮和三千幸运儿跟着招兵官来到南海卫。进军营第一件事就是洗澡,这帮流民漂泊了大半年,身上都是寄生虫。马靖远命令让他们洗澡,然后吃饭,给他们补养身体。

    王大壮看到吃的饭就庆幸自己没有去报名去工厂,别的不说,这当兵吃的也太好了。顿顿有荤腥不说,主食管够。一天还三顿饭。

    王大壮想到,这不知道是那个有钱东家,这么弄多少钱也不够吃的啊。

    第三天开始王大壮开始明白为什么让他们吃的这么好了,因为训练开始。训练强度一天天加强,刚开始王大壮还能忍住,最后实在不行了,有想逃跑的冲动。

    不过在看到三个逃跑的人头后,王大壮打消了这个冲动。累点没事,逃跑可是要砍头的。

    在接下来可是让王大壮大开眼界,晚上还有人给他们上课。慢慢王大壮知道了供自己吃喝的事长官朱宏三,自己要为他卖命。

    听了几天洗脑课后王大壮觉着自己前十八年都是白活,自己刚明白为什么自己要受穷一辈子,也知道了想要发财有地有老婆只有跟着长官朱宏三干。

    为了自己的老婆和儿子,为了给死去的老爹报仇,流民王大壮全心投入到新兵训练中去。而他们敬爱的长官朱宏三这时正在第七房小妾身上卖力。

    朱宏三感觉被白班头骗了,好像这个老婆是他硬塞给自己的。不过七夫人白玉兰可是让朱宏三很是满意,这个女人竟然有十大名器之一的三江春水。

    要知道前世这种女人都是大富豪的珍藏的玩物,怎么能轮到朱宏三这个小瘪三。

    朱宏三一连半个月泡在七夫人白玉兰这,弄得马小芳很不满意。

    这十五天铁牛也终于弄出来几套现代乐器。朱宏三让白班头他们演奏了一下,也不知道是乐器不对还是白班头他们不得法,弄得很有乡镇办事情请的鼓乐队的水平。

    朱宏三倒没生气,很是回忆了一把以前下乡赶礼的感觉。然后对着白班头说道要好好努力,一定要弄出那几首歌曲。

    正在朱宏三为了自己小命尔奋斗的时候,北方李自成已经带着他的四十万大军东征山西。并在宁武关与守关总兵周遇吉大战一个月,最后周遇吉不敌自杀殉国。

    周遇吉临死前给崇祯皇帝写了最后一本奏折,里面说到北方已经不行了。臣请万岁南巡。奏折到了崇祯手里他当然知道周遇吉说的是对的。

    崇祯找来百官,让他们想个办法怎么办。话里话外的意思是不行就跑吧。可这这帮大臣已经被崇祯的狗熊脾气弄怕了,也可以说能办事的敢说的都被他自己杀光了。

    还有人说不行先让太子去南京吧。这个在当时也算个办法,但是大臣光时亨跳出来说道:“不能行唐代灵武旧事。”指的是不能让太子和唐玄宗儿子一样,出去了自立皇帝,给崇祯来个太上皇。太子南下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当日的朝会自然不欢而散,崇祯气的在桌子上手书大臣皆可杀也。

    崇祯回到后宫想到现在国库里都能跑耗子,这帮大臣家里都有钱,要不让他们捐点钱。就下了一纸诏书,让在京的大臣捐款。

    崇祯也怕大臣们不捐,找到自己的皇后,让他给国丈带去个话,让他做个榜样,先捐个几千两。

    周皇后知道自己老爹什么德行,让太监给自己老爹送去五千两银子,让他老人家再填五千,弄个一万两捐出去好看,这想到这个周国丈真是可以。自己女儿的五千两吃了两千两,最后只捐出三千两。

    至于其他的大臣也差不多,两个内阁大臣魏藻德和陈演。一个捐了一百两,一个在自己家门口贴上纸条出售。意思是现在没钱,但是我买房子也要给皇帝出钱。

    北方的朝廷乱成这样,我们的朱宏三在南方却过得挺惬意。每天玩玩夫人,光光东莞城。

    朱宏三对这个时代的城市实在深恶痛绝,没有上下水,男人到处大小便。晴天还好点,一下雨一脚污泥。

    朱宏三穿越这个时候就发誓以后一定要好好整治一下基础设施,毕竟在前世朱宏三就是干这个的。但是以前没有一点权力。

    现在不同了,朱宏三已经有了一个县城,可以作为自己的试验田。正好东莞不大,先用来练手,成功了可以推广到所有占领区域去。

    想到就做,朱宏三过完年后就带着朱宏义去了东莞县城,开始为期一周的考查,同时看看自己的想法能不能在这个时代实现。:



    第一百零四章 东莞一日游

    

出得门来朱宏义问道带不带护卫。

    二人出门骑上马往县城赶去。现在刚过完年,朱宏三给工厂定的是十六开工,但是当地传统要到二月才能开始工作。

    在一路上还能看到很多过年的气氛,小孩疯跑着。这一个月大概是他们最快乐的时间,家里父母长辈心情很好,不会无缘无故打他们。过年还能吃上饺子,有的人家还能吃上肉。长辈有时候还能给个几文钱的压岁钱。

    看到孩子们快乐的玩着朱宏三想到自己女儿朱洛,女儿今年九岁了。一点儿女孩的样子都没有,天天不是打架就是斗殴。

    她组建的童子营,里面都是自己手下的孩子,天天朱洛领着打狗骂鸡。在农庄里因为自己的关系也没人敢管,再加上马小芳这一个多月忙着准备过年,朱洛更是疯得没个样子。看来有空要管教管教她,毕竟九岁了,这个时代再有几年就要嫁人了。

    朱家农庄距离县城十五里,中间是大片的农田。广东由于人口没有湖广南直隶那么稠密,加上庄稼一年两熟,完全能养活所有人。所以大片的土地种的是桑树和茶树这种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

    张全礼的五千亩地就有四千亩是桑树。现在全都归了朱宏三,这些桑树出产的丝绸这半年来为朱宏三带来了大量的银子。

    朱宏三问过冯自用,全东莞县种植桑树就有十几万顷土地。这是一笔大生意,朱宏三已经让马济远去安排商会的事了,不知道弄得怎么样了。

    现在道路两边已经有蚕农开始收拾桑树了,现在是正月,到三月蚕宝宝就要上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