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锦绣 >

第503章

明末锦绣-第503章

小说: 明末锦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扬祖这时才想起来,马绍光是马济远的儿子,现在主管后宫的皇贵妃正是马绍光的姐姐。

    林扬祖赶紧回身和马绍光说道:“贤弟,既然宫贵人有请,那请去吧今晚不要忘了你我的约定”

    马绍光点点头,出门和那个小黄门一同进宫。

    马绍光走后那个笔架式低声问道:“林大人,这个马绍光什么路数怎么和宫还有联系”这倒不是笔架式不认得贵人,只是马绍光一个五品官员,这种官员选司这每天要见个百八十的,那个笔架式也没工夫一个个详细的查看档案。今天马绍光能得郎林大人亲自接待,这已经让笔架式很意外了,没想到这个广西佬还能和宫里扯关系。

    林扬祖瞪了那个笔架式一眼说道:“不知道的不要瞎打听,做好你自己的本职工作”

    那个笔架式听了林扬祖的训斥,赶紧躬身出去。

    林扬祖坐在椅子仔细想着事情,现在已经和马绍光搭关系,下一步要接近秦王了。

    林扬祖对马绍光这么重视固然有参与盐业的成分,但是最为主要的还是想和秦王接近。林扬祖今年已经快五十了,按照他的资历和能力,最多也是当个侍郎,想要在进一步当尚书那是千难万难,至于入阁那根本不用想了。

    可是已经到了这个位置,看到那个位置在眼前是当不,这种心情实在太煎熬了。林扬祖虽然也算是楚党,但是他和太子根本够不,如果想要在进一步要另打算盘。这个时候林扬祖正好听到宫里传来的消息,皇帝对太子很不满意,有意废除太子。

    这让林扬祖发现机会,如果太子被废最有希望接任的是秦王。正好秦王身边没有人投靠,自己去了自然被重用,将来秦王成事那一个尚书还不手拿把掐也许自己还有希望入阁呢

    林扬祖想的挺好,但是他和秦王半点关系没有,总不能自己跑去秦王府投靠吧那样别说秦王能不能重视,是自己人的身份也不能干出如此不要脸的事。

    在林扬祖发愁的时候,正好他得到消息马绍光要进京当官。马绍光是谁他知道的太清楚了,得到这个消息后林扬祖感觉机会来了。这个马绍光是秦王的亲舅舅,必定和秦王关系亲近,自己和马绍光结交,不正好可以结交秦王吗

    这样林扬祖才让手下注意,有广西来的、姓马的官员报备,一定不要阻拦。

    林扬祖看到马绍光被太监叫走,心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看来这个马绍光和秦王关系不简单,自己这一步真是走对了。

    马绍光原本以为来到京师自己只要做好自己的官,任何党派都不参与,这样总没事了吧但是马绍光想错了,他身份太特殊,一到京师成了各方势力争夺的焦点,这可真是应了那句话,像马绍光这样出色的男人,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像漆黑的萤火虫一样,那样的鲜明,那样的出众

    组织部是千步廊左侧的第一个衙门,出了衙门走几步是承天门,也是后世的天安门,这里往里是皇城了。

    来到承天门外,小太监拿出皇贵妃马如烟的信物,守门的锦衣卫验看完毕后放马绍光走入皇城。

    从承天门到午门这一大块面积是太庙和社稷坛,同时禁卫师的师部也在紧靠午门外的左侧。

    经过端门是午门,这里进入宫城,也是皇帝的家了。这里守卫的已经换锦衣卫,禁卫师把守皇城,最核心的宫城是锦衣卫负责。当然这个锦衣卫和钱礼德带领的那个锦衣卫没半毛钱关系,朱宏三绝对不会将自己的安全交给钱礼德,所以宫城的守卫名为锦衣卫,实际都是军队最精锐的士官担任。朱宏义虽然挂名领侍卫内大臣,但是朱宏义也指挥不动这帮锦衣卫,他们直接听从皇帝的命令。

    午门这里检查的要承天门要严的多,除了验看坤宁宫的印信外,还要将马绍光带入屋检查身是否带了兵器。都检查完毕后,守卫午门的那个千户拿出一张硬纸牌,在面写马绍光的身形相貌、出入时间、进入宫去何地等等,宫也有巡逻的锦衣卫,如果查看纸牌与本人不符可以马斩立决。

    都检查完毕后马绍光跟着小太监从午门东侧的左便门进入宫城,经过协和门走箭道经过前三殿。三大殿当年被李自成进京都焚毁了,满清占领北京后将奉天殿修了一半亡了国,朱宏三接手后继续修缮,经过这几年整修,奉天殿已经整修一新,但是后面的华盖殿和谨身殿还没开始动工。

    协和门外是大明内阁,帝国的枢在这里,这里盖有十几栋房子,房间足有四十多个,内阁七个总理大臣和直属办事机构在这里办公。马绍光看了看这个全国人向往的地方,然后跟着小太监向北,进入深宫。

    沿着三大殿外面的箭道,走到最后是乾清门,这里是内宫和外宫的交接点。再往里是皇帝居住的乾清宫,皇后居住的坤宁宫,后面是御花园和妃子居住的地方。这里所有带把的都不能进入,但是也有例外,是皇子和皇帝的亲戚。这些人有特旨才能有限制的进入后宫。

    马绍光到了乾清门这里,要将自己的衣服都换了,想进入后宫只能换统一的青衣小帽。当然也不是什么人都要换衣服,皇子公主们不用换,一些身份贵重的大臣也不用换,如马济远、马明远之流。马济远皇帝都敢骂你还敢让他换衣服马明远手段通天,虽然不敢骂皇帝,但是收拾你一个小太监还是手拿把掐的。

    但是马绍光没有自己老爹的霸气,也没有叔叔的手腕,到这里只好乖乖按照规矩换衣服。

    换好衣服的马绍光被人带着走乾清门边的内左门进入后宫,乾清门只有皇帝能走,马绍光如果踩乾清门的一块地砖那是大不敬之罪,要掉脑袋的。

    皇帝朱宏三今天没在家,正在圆明园玩耍,所以乾清宫这里守卫并不多,但是也十步一岗五步一哨。马绍光低着头跟着小太监经过日精门,来到景和门,从这里进去是坤宁宫了。

    坤宁宫一直是明朝皇后的居所,在古代皇后的地位跟皇帝相对,是天下女性最尊贵的,皇帝是天,皇后是地,皇帝是乾,皇后是坤,皇后也是天下间之唯一,皇后的寝宫取自道德经的“坤得一以宁”这一句,故名坤宁宫,同理天得一以清,皇帝寝宫叫乾清宫。

    坤宁宫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从朱棣的皇后徐氏,到崇祯的皇后周氏,一共十七个皇后在此居住、死亡。最后一任皇后周氏,是在这坤宁宫吊死了。

    坤宁宫坐北面南,正殿面阔连廊九间,进深三间。在坤宁宫两侧是东西暖阁,东暖阁皇后本人的居所,西暖阁是皇后未成年嫡出子女的住所,只是现在坤宁宫的主人是马如烟,马如烟只有一个儿子是秦王朱江,所以西暖阁并没有人居住,里面放着佛龛。

    坤宁宫按照礼法应该皇后居住,但是朱宏三唯一一个皇后马小芳死在广州,以后在未立后。进入北京后朱宏三特意下旨,让皇贵妃马如烟居住坤宁宫,并且总辖后宫。

    朱宏三这么做原本以为既安抚楚党,又可以保住太子朱海的地位,但是那想到正是朱宏三的做法,让马如烟生出其他的心思。

    马如烟今年四十八岁,和皇后马小芳同龄,皇帝朱宏三大三岁。当年马如烟被朱宏三抢来当了小妾,原本以为这一辈子这么样了。但是那想到朱宏三的事业越做越大,最后更是占领全国,而马如烟也成为后宫第一人,距离母仪天下只有一步之遥。

    如果这时候皇后马小芳还活着,马如烟是万万不敢起什么念头的,毕竟马小芳不管身份地位都要马如烟强的太多。可是万万没想到马小芳竟然英年早逝,死在广州。

    宫地位空缺让马如烟起了想法,自己也是马家的姑娘,也跟随皇帝多年,既然自己姑姑死了,为何自己不能成为皇后为何自己的儿子不能成为太子:



    第九百章 姐弟情深

    

马绍光来到坤宁宫门前,只是没走正门,坤宁宫大殿是举行皇帝和皇后举行婚礼的地方,日常并不使用。

    来到门前那个小黄门对马绍光低声说道:“国舅爷,请在门外稍等,奴才进去通报一声”

    按照朝廷法度只有太后和皇后的兄弟才能称为国舅,不过现在后宫马如烟最大,这帮太监拍马屁也不管什么法度了。

    小黄门低头进去,跪地低声说道:“娘娘,国舅爷来了,正在门外候着呢”

    马如烟听自己弟弟来了,赶紧说道:“本宫的弟弟来了,快让他进来”

    明代后妃装束分为吉服和常服两种,吉服是国家庆典时穿的,自然华贵。常服是平时穿着。明代后妃多出自江南,所以穿着和江南普通富家女子差不多,只是头所带头饰不同。

    马如烟家教森严,自然不喜欢穿那些大红大紫的衣服,马如烟喜欢白色,今天身穿了一件白色丝绵袄,下身穿了一件素面裙,如果不看头饰是一个普通年妇女,只是头的头饰暴露了身份。马如烟身为皇贵妃,已经够资格使用凤纹,所以头饰都刻着凤纹。当然她还不是皇后,只能用凤纹,还不能使用凤形饰物。

    不是皇后一直是马如烟的心病,她风华不在,这几年皇帝也不在坤宁宫留宿,同时后宫的漂亮女孩子越来越多。虽然小时候的教育让马如烟知道绝对不能妒忌,但是妒忌是一个人的天性,马如烟也是一个人,是一个完整的女人,看到自己老公天天和别的女人在一起那能不闹心

    现在唯一能让马如烟安心的是儿子朱江长大成人,并且已经结婚生子,每到过年时看到自己儿子孙子才能让马如烟有一丝的欢愉。可是这种欢愉每年只有一次,后宫规矩森严,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也不能随便进入后宫。所以马如烟想到将来皇帝驾崩,太子位,自己的儿子必定要去外地藩,想到自己要再也见不到儿子马如烟满心痛苦。

    见不到儿子的痛苦再加后宫烦闷的生活,还有人到年更年期的烦躁,让马如烟对死去的姑姑越来越记恨。为什么当年你马小芳能是正室,为什么你马小芳能生下嫡长子,自己的儿子只是晚了几个月要屈居于你儿子之下,为什么你马小芳死了都要压自己一头,皇帝为了保太子的位置十多年也没让自己成为皇后

    女人到了更年期性情多疑易怒,这个时候需要老公的温情安慰。可是马如烟是皇贵妃,他老公是皇帝,依着朱宏三的脾气管你死活,再加后宫女人众多,朱宏三那里想得起来陪一个更年期的女人说话聊天

    马如烟看到皇帝如此绝情,更加坚定了马如烟要将自己儿子弄位的决心。

    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这二十多年后宫的勾心斗角,彻底让马如烟成为一个内心深沉、步步算计的宫斗老手。马如烟在十年前为自己儿子选好了路,那是参军和军将领拉关系,然后再借助自己父亲马济远的声望,一举将儿子推太子的宝座。

    可是马如烟千算万算忘了自己老爹马济远是个什么样的人,马济远为人刚正,坚守士人的道德底线,坚决拥护祖宗之法规定的立嫡以长,所以马济远是个死硬的太子党。

    如果马济远在首辅的位置干到死,那朱江是半点希望都没有,可是那想到朝党争激烈,没过几年马济远被撵了下去,得知自己父亲致仕的消息后,马如烟知道机会来了。

    道理很简单,马济远是天启二年同学会的首脑,以前马济远在位时那帮同学一个个十分风光,但是马济远倒霉,那帮同学只能夹着尾巴当官。俗话说得好,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当年风光时这帮同学都得罪不少人,现在不得势了自然那些仇人要报复,所以这帮人要重新为自己找一个靠山。

    当然冷灶不如热灶,可是太子那边他们够不。投靠太子不行那自己扶植一个太子呢有了这个念头天启二年同学会的领头人物方逢年看了朱江。

    马如烟也很敏锐的抓住这个机会,只是方逢年在同学会的声望没有马济远高,一些封疆大吏如宋贤、吴兆龙等人根本不服他,宋贤在崇祯年间是太仆寺卿,小九卿之一,后来还当过山西巡抚,现在更是皇帝简拔的陕甘总督,这种人那里能服你一个小小学政出身的方逢年

    所以方逢年给朱江出的主意是拉拢马绍光,很简单,马绍光是马济远的嫡子,有他加入那些天启二年的同学们应该能心悦诚服。所以才有方逢年推荐马绍光出任盐务司郎一事。

    马如烟原本以为马绍光在边疆待了十多年,肯定对朝廷满心怨气,有这个机会能回到京师一定欣喜若狂,到时候在经过方逢年的劝说,必定能去辅佐自己的儿子。可是让马如烟想不到的是,自己这个弟弟像极了爹爹马济远,都是道学先生一样。昨天朱江去码头接他,没想到马绍光拿出一副凌若冰霜的样子,摆明了不想掺和进皇子们的争斗去。

    昨晚朱江派自己的王妃进宫和马如烟详细说明了情况,马如烟知道自己这个弟弟什么情况,看来只有自己亲自出马劝说才行。

    所以今天马如烟才派出心腹小太监去组织部,将正在报备的马绍光叫来。

    马绍光和马如烟虽然是姐弟,但是自从马如烟年幼时离开河南信阳去了武昌,二人已经三十年没见面了。是以后马绍光和父亲到了武昌,因为那时马如烟已经嫁给朱宏三当了小妾,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自然姐弟二人也没机会见面。

    现在马如烟看到马绍光已经成了父亲一样的年男子,留着齐胸的胡须,马如烟不禁泪流满面的叫道:“大弟,你可算来了,可想死姐姐了”

    马济远这几个孩子马如烟最大,马绍光次之,死鬼马绍基是老三,马如云是老四,最小的是马如风。作为长子的马绍光其他的弟弟妹妹大很多,马如风大十多岁,所以和他们的关系并不亲密。可是马如烟只马绍光大几岁,二人年纪相仿所以关系最亲密。

    马绍光看到姐姐真情流露,心叹了口气说道:“臣马绍光见过贵妃娘娘”

    看到自己弟弟来了马如烟十分高兴,对身边的宫女说道:“快,拿个椅子来,放在本宫的身边,本宫要和大弟好好聊聊”

    按照宫礼节后妃是不能见大臣的,是自己亲儿子也要隔着纱帘。可是现在马如烟掌管后宫,那些太监宫女也不敢反对马如烟的命令,只好去搬来椅子放在马如烟的下首。

    马绍光来到马如烟的身边,马如烟详细观看然后垂泪道:“一别数十年,大弟也长成男子汉了,再也不是当年那个跟在姐姐身后要糖吃的跟屁虫了”

    马绍光现在也是正五品官员,听姐姐说起当年的事有些微微脸红:“贵妃娘娘,当年臣年纪幼小,那些事不要提了”

    马如烟听马绍光这么说连连点头:“好啊,大弟长大了,再也不是小孩子了,也懂得体统了你忘了当年你淘气,趁父亲睡觉时用蜡烛将父亲的胡须点着,父亲要用家法打你屁股,要不是姐姐跪求父亲,你的屁股都要被打开花了”

    马绍光四十多岁,长得身材高大,相貌很像马济远,一副道貌岸然的模样,可是现在被姐姐说起当年的荒唐事老脸真是没地方放。

    马绍光连连讨饶道:“好了,姐姐,小弟知道错了,请姐姐不要再说了”

    看到弟弟求饶,马如烟才没有继续说马绍光年幼时的丑事,转而问起了这十几年的生活状况来。

    马绍光将这十多年的情况和姐姐说了一边,马如烟叹了口气说道:“大弟,当年姐姐也和父亲说起过,将你调回京师,找一个安稳的官职,可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