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锦绣-第1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景,广州南城的繁华,每天上百艘海船靠岸交易等等。
姜曰广其他的没听进去,仆人讲的来自安南和吕宋大量的粮食他可是听进去了。姜曰广和其他人不一样,他是个饱读诗书的知识分子,他深知在这个乱世什么黄金白银珠宝都是假的,只有粮食才是最有力的武器。而这个神武皇帝朱宏三竟然能弄来大量的粮食,再加上这些精锐的明军,也许中兴大明真的不是一个遥远的目标。
因为姜曰广急着要去广州看看朱宏三这个奇怪的帝王,在赣州也就没有去找张家玉,直接在赣州城里雇了几辆马车,当天就出城奔着南安府而去。
过了南安府就是三十多里长的梅岭古道,这是连接江西和广东的交通要道。出了梅岭古道就是广东的南雄府了。
如果说赣州和南安府还算是战区的话,南雄府这里完全就是世外桃源。现在是五月份,再有一个月就要收获第一季水稻,所以南雄城外的水田里到处都是辛勤劳作的农民。虽然现在是小冰河时期,但是由于使用了雷州外海的鸟粪石,水稻的生长趋势很好,长长的稻穗沉甸甸的。姜曰广算是耕读传家,看到这样自然知道今年的收成不错。
姜曰广让马车停在一处水田边上,地里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子正在耕作。
姜曰广下了马车,脱了鞋来到这个男子身前,问道:“老哥,今年收成怎么样”
那个男子正在除草,听到有人问话,起身一看,一个身穿长衫的老头站在自己身边。他不认的姜曰广穿的是什么衣服,但是他知道穿长衫的都是自己得罪不起的,如果是个举人那自己还要跪地磕头呢。
“不敢当老先生的称呼,教我一声小老儿就可以”“古代人寿命都不长,读书人三十就可以自称老夫了,四十岁完全就是小老儿”
“老哥不用害怕,我们是路过的客商,我是江西人,家里也有几亩水田,路过这里看到稻穗这么大,想问一下你们这里一亩地的产量。”
“哦,回老爷的话,小老儿今年这是第一季,因为使用了官府发的鸟粪石,看着水稻长势很好,估计每亩能有三百斤的收成”
姜曰广被吓了一跳,三百斤要知道江西的水稻只有一百多斤的收成,就是在丰收年景也只有将近二百斤的收成,广东这里为什么收成这么高难道是用了那什么的鸟粪石
“老哥,官府发下的鸟粪石还有吗”
“实在抱歉,官府都是定量发下来的,只有在水稻插秧时才作为基肥使用,现在没有了不过那鸟粪石倒没什么,就是石头的样子,使用前要用碾子碾碎才能使用”:
第三百三十九章 保昌县令
没有看到那种奇怪的石头姜曰广心中很遗憾,接着问道:“老哥,这是你自己的地还是租种的”
“呵呵,这就要谢谢广州的神武皇帝,本来小老儿是黄大老爷的佃户,今年年初黄大老爷不知道为什么犯了官司,全家都被发配到吕宋去了,他家的田都被充官,小老儿现在种的其实是官田。
想到将来这些地都是自己的,这老头话唠出来了,把朱宏三的政策和姜曰广说了个遍。
姜曰广坐在地头听着这老头说,心中惊叹,没想到这神武皇帝好手段,给这些地主弄个莫须有的罪名就发配,这样集中土地给无地的农民种,并且规定五年后地就归个人所有,这样这些农民为了地一定会极力的拥戴他的。
姜曰广想了想还有一条不明白,要知道地主士绅是明王朝的统治基础,把他们都得罪了还怎么保证稳定
姜曰广也是久经宦海,对这个大明王朝的顽疾知道的一清二楚,大量的士绅仗着身份不纳粮交税,而土地越来越集中在他们手中,这完全形成了恶循环,这种死局别说姜曰广,就是前七十年的张居正也没有办法。
雄才大略的张居正都没办法解决,只有对士绅阶层零散敲打。这还没动这些士绅的筋骨,张居正死后就被扒坟掘墓,险遭鞭尸,自己的儿子家人也被关在房子里饿死。张居正都没法解决,姜曰广实在不看好朱宏三能解决了。
听着这个老头絮絮叨叨,念叨着神武皇帝的好,姜曰广知道这些愚民也说不出所以然来,不如快点赶到广州,钱谦益身居高位,应该能知道一些内幕。
想到这姜曰广站起身来说道:“老哥,时间不早了,我们还要赶路,老夫要走了”
“啊小老儿话多,让老爷絮烦了”
“那里,和老哥你聊天很有趣”
说完姜曰广上了马车启程赶往广州。
这个老头看着这些人走了,过了一会儿才想到这些是什么人听乡里巡检张大人说北方有一些满清鞑子的探子混了进来,这些人东问西问的别是鞑子的探子
这老头越这么想越感觉不对,神武皇帝对自己一家不薄,一定不能放鞑子进来。想到这老头也不干活了,穿上鞋回到乡里去找巡检司。
因为二月的广州事件,朱宏三对全广东的巡检司这种基层执法机构来了次大换血。首先各地巡检司在职务上直接归警察部所管辖,地方官只有指导权没有管辖权,再接着就是大量淘汰年纪大的巡检司官兵,一些四十岁以上的全部打发回家,充实了大量的精干力量,同时一些在战斗中伤残的新军士兵被安排到巡检司担任巡检,也算是为这些老兵找个出路。
保昌县是南雄府的附郭县,所以县里设有四个巡检司。黄田乡的巡检正是朱宏三新军中的伤残战士担任,这个家伙姓张,名字叫张二狗,是湖广长沙人。来到广东后参加了朱宏三的新军,不过这家伙运气不好,在安南和越南人打仗是被一箭射中小腿,其实并不算什么打伤,但是没想到感染了,最后没办法腿被锯掉。
本来张二狗以为自己这辈子这就样了,在乱世少了一条腿还能活吗没想到长官给自己发了一百两银子抚恤,长官还问自己想要留在安南还是回广东。在安南有三百亩土地,回到广东就没那么多了,只有五十亩。张二狗还是决定要回广东,毕竟自己是汉人,将来死在南洋算什么
张二狗回到广东后正好赶上地方巡检司大换血,像他这样有战斗经验,见过血,并且还被军队洗过脑,无限忠诚朱宏三的老兵,自然是首选。所以张二狗就被派到黄田乡当个九品巡检。
张二狗听到黄老头来报告有可疑人等过境,并且还问东问西,张二狗心中大喜。他高兴的事自己终于可以为皇帝陛下做点事了,要不每月十两的俸禄领着实在亏心,并且张二狗对这些满清鞑子恨透了,正是他们在广州杀了皇后,抓走公主,让尊敬的皇帝陛下伤心。
听完黄老头汇报后,张二狗赶紧带上三十多人的巡检司官兵,骑着马沿着官道追了下去。
姜曰广也没想到那老头面似忠厚,内心奸诈。自己刚走就能去报官,再加上队伍里有女眷,也没快走,刚走出五里路,就被张二狗他们追上。
“前面的车队快停下,我们是保昌县巡检”
听到后面有人疾呼,姜曰广让人停下,下了车,等候巡检过来。
一会儿后边的马队追了上来,三十人都拿着明晃晃的刀枪,把车队围个结实。
张二狗骑在滇马上看了看站在车队前面的这个老头,穿着一身文人的装束,还带着一顶纱帽。要知道现在广东是五月,正是炎热的季节,这个天气戴着帽子必定有鬼。
“你们是哪里的人从那里过关的”
姜曰广根本没把这些丘八放在眼里,闭着眼睛不答话。
边上的钱府的仆人赶紧上前,喝问道:“你们是哪里的巡检,我家老爷的朋友都敢拦”
“你娘的,不都和你说了吗,爷爷是保昌县的巡检,爷爷正是巡检张二狗,把你们的过关证明拿出来”
钱府仆人忍住怒气,从怀里拿出红色卡片,递给张二狗。
“哦还是红色的原来还是个读书人”
张二狗低头看了看,除了几个数字认得外其他的不认的,也是,在军队里他要好好学习早混上排长了,和他一起参军的兄弟有的都已经是营长了。
张二狗低声问了问边上的一个识字的,“上面写的什么”
“大人,上边写的是赣州关口签发,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姜曰广一家十五口,下边还有军机处钱大人的作保,应该不是假的”
这人声音不大,但是被钱家仆人听到了,本来他就一肚子气,在广州自己什么时候受过这气。
“你们这些丘八,看仔细了,这是我家老爷的朋友,还不放行”
张二狗嘿嘿冷笑,在他眼里除了皇帝朱宏三那个都不在乎。
“你们这些臭老九我可不认得,老子只知道执行皇帝陛下的军令。你们在黄田乡东问西问干什么我怀疑你们是鞑子的密探,和我去县衙见官吧”
“你算什么东西,敢拿我们”
“我是什么东西不用你来管,走不走不走爷爷就要动手了”说完三十人的巡检司官兵纷纷上前,准备动手抓人。
姜曰广一皱眉,自己的家眷都在车上,这些军汉手段粗鲁,万一吓到自己的家眷怎么办
想到这姜曰广拦住钱府仆人:“咱们是正大光明入关的,去见见官有什么害怕的这位巡检,请带路吧”
钱家仆人看到姜曰广这么说,也没办法,咬着牙对张二狗说道:“这位巡检,你如此无礼,不怕我家老爷的报复吗”
张二狗嘿嘿笑道:“爷爷等着你,小子记住了,爷爷行不改名坐不改姓,黄田乡巡检张二狗”
张二狗还真不怕他们报复,半年前在广州,马家的一个远方亲戚,在闹事骑马,打伤了来阻止的一个巡检。马明远最后被皇帝逼着亲手打断自己亲戚的双腿,并且登门给那个巡检赔礼,有皇帝陛下给撑腰,他张二狗还有什么不敢做的。
本来姜曰广他们都离开南雄府二十里了,没想到又回来了。巡检司只有抓捕权而没有审问权,来到保昌县县衙把他们交给县里的典史,然后回黄田乡了。
南雄府并不是当时李成栋经过的府县,所以当地的典史推官等司法官员还得以留存,但是周围各府县同僚的下场他们可是听得多了,这帮家伙被吓的工作效率提高不少。
典史接过红色证明一看,人家是万历四十七年进士,身份地位比自己高了十万八千里,不敢擅自决定,赶紧把这事情报告给知县大人。
保昌县的知县正是倒霉的陈子升,也就是陈子壮的弟弟。
以前他借着哥哥和侄女的光弄了个番禺县令,虽然官职小,但是在皇帝眼皮底下,很容易做出成绩,升官也很快。不过没想到的是能碰到李成栋夜袭广州事件,并且李成栋入城处正在他所管辖的北门,再加上没有及时组织人去救援皇宫,反而让南海县令李富贵抢了先。事后论功行赏李富贵竟然当上了同知,而陈子升差点没掉脑袋。要不是侄女在皇帝陛下面前说了不少好话,也许陈子升现在已经在吕宋挖矿了。
不过惩罚还是有的,朱宏三让陈子升到南雄府保昌县当县令,虽然是平调,但是皇帝身边和山高皇帝远的保昌县怎么能比。并且现在南雄府知府还是张家玉,人家才三十岁,而陈子升四十多了,让他在自己一个后辈手下干活,实在丢人的很。:
第三百四十章 莫须有的罪名
陈子升虽然心中不情愿,但是工作还是干得不错,因为他在来的时候自己大哥和他说过。
所以陈子升到任后,安置流民、恢复生产、兴修水利、为赣州的张家玉提供粮草等等事情干的很是卖力,张家玉也多次在给皇帝的上表中表扬过陈子升。听说皇帝有意提升陈子升担任南雄府同知。
今天陈子升忙的脚打后脑勺,再有不到一个月就要征收夏粮了,赣州那边一万士兵、五千民夫、七八万俘虏还有几万流民,全部的粮食大部分都要从南雄这里调拨,所以这几天陈子升吃住都在县衙,保证赣州前线的正常运作。
典史在二堂找到埋头工作的陈子升,说道:“大人,巡检司送来一个可疑的人,还是请大人看看为好”
陈子升一皱眉,说道:“没看到我正为夏粮的事忙吗,这种小事你看办就好了,无事的释放,真是满清的探子交给锦衣卫”
“大人,这是他们的入关证明,上面写着是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姜曰广”
陈子升一愣,姜曰广他知道,和自己哥哥陈子壮是同年。万历四十七年出了很多大牛,南明后期的大学士基本上都是这期的,什么丁魁楚、黄道周、马士英、阮大铖等等。
陈子升也认得姜曰广,当年自己大哥被贬官的时候带着自己游学南直隶,见过当时在南直隶担任兵科给事中的姜曰广,也算是老熟人。
“真是姜大人快快有请”陈子壮说完赶紧站起身来,和典史二人来到前院刑房迎接姜曰广。
这倒不是陈子升拍马屁,抛开姜曰广和陈子壮的关系,就是姜曰广身为士林前辈,他一个举人陈子升也要出门迎接。
进到屋里陈子升一看坐在那里的正是姜曰广,赶紧拱手说道:“不知道燕及先生来此,陈某迎接来迟,死罪啊死罪”
姜曰广现在憋了一肚子火,但是他身份在这放着,不能和那个巡检、典史发火,那样就丢了自己的身份。这时看到外面进来一个七品官员,应该是本地的县令。一看还是老熟人,正是陈子壮的弟弟陈子升。
“哼乔生老弟,没想到你是保昌县令,你这里的巡检司很厉害吗”
看到姜老头发火,陈子升苦笑一声,说道:“燕及先生,巡检司并不归下官管辖,县里对他们只有指导权,没有管辖权”
姜曰广一愣,巡检司虽然名义上归按察司衙门管,但是明朝后期府县权利很大,巡检司早就变成归府里推官,或者是县里县尉、典史管辖,怎么广东这完全变了
这里不是讲朝廷制度的地方,陈子升也没细说。
“燕及先生,请到后院,让贤弟好好和先生说说”
看到陈子壮话里有话,姜曰广点点头,起身和陈子升来到后院,也就是县衙的二堂。
二人来到二堂县令的小书房,下人上来茶水。姜曰广问道:“乔生,你不是在广东吗怎么到南雄这当官了”
陈子升叹了口气,把几个月前在广州发生的事详细的和姜曰广说了一遍,一直到自己倒霉被发配到保昌县当知县。
姜曰广听完后问道:“不对吧,我听说广东的新军战斗力十分强横,在赣州一万人消灭了金声桓的十万人,怎么还能让李成栋打进广州呢”
“哎还不是皇帝陛下急功近利,为了抢占地盘,把在广州的三个团新军全都调往外地,才给李成栋可乘之机。”
姜曰广点点头,不过他不想了解朱宏三的什么宫闱秘史。做为一个为国为民的好官,他十分想知道朱宏三是怎么把地主的地收了回来,并且还没弄出什么大乱子,目前来看南雄府还是很太平。
“乔生,进入南雄我看一下,很多佃户都分得土地,这是为什么土地是哪里来的都是地主心甘情愿交出来的吗”
陈子升他家就是广州数一数二的大地主,听姜曰广问起自然满肚子牢骚。
“燕及先生你不知道,咱们这位皇帝可是心狠手辣的主儿,这次借着李成栋的事,不禁大量罢免各府官员,同时潮州、惠州、南雄、韶州、肇庆、广州等府中没有功名的小地主,大部分纷纷被陛下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