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第5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哈哈哈!”
赵匡桓联想到美貌少女骟猪的场面,终于被逗得放声大笑。
赵匡桓又问:“你还会养猪?”
江沅说:“猪很聪明,不像大家说的那么笨。我家的猪,经常吃酒糟,跟人一样会吃醉,醉了还会脸红呢。黑猪脸红看不出来,花猪却看得出来。”
赵匡桓继续说:“我听说山东很多地方种棉花。”
江沅说道:“我们那边种棉花的比较少,不过也有……”
一对新人,边吃边聊,聊着聊着就滚到床上。
第860章 【那莱王复国】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新郎在大婚的第二天早晨,带着新娘去拜问父母属于礼节。
皇室也不例外。
赵瀚专门留在皇后那里寝居,等着太子和太子妃来问安。
四人一起享用早餐,饭后随便说了几句,赵瀚便起身去处理政务,让费如兰继续跟儿子、儿媳聊天。
刚刚坐下,赵瀚便吩咐:“把那莱叫来。”
暹罗那位那莱王子,在南京军校,读了两年速成班,如今担任皇城侍卫。
那莱接到命令,火速前来觐见。
赵瀚让女官把一份国书递过去:“你父亲病重,被你兄长软禁。你叔父出兵解救,杀了你的兄长,你父亲也死于乱兵之中。现在,你的叔父摄政暹罗,请求朕册封他为暹罗国王。”
那莱王子都没看国书,便跪下说:“陛下容秉,臣那位兄长性格软弱,绝对不可能囚父篡位。请陛下借兵五百,容臣回国惩罚那真正的弑君之人!”
“好,朕就册封你为暹罗国王,你拿着文书去广南省借兵即可。”赵瀚居然一口答应了。
是因为那莱王子,一直表现得很忠诚吗?
有这个原因。
但更重要的是,赵瀚能够看出来,这个叫那莱的家伙,眼神里一直隐藏着野心。同时,又极为理智,能够看清大势。
那莱王子离开皇宫之后,终于按捺不住欣喜,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他以王子的身份,到南京来做侍卫,等的不就是这一天吗?
暹罗那位老国王,别看窝窝囊囊的,年轻时候可是权臣篡位。整个篡位过程,堪称大臣上位的经典案例——
先联合各方势力,阻止暹罗副王继位,扶持少年王子登基,自己趁机做了摄政王。
副王被吓得出家做和尚,这货又利诱山田长政(日本将军),派山田长政怂恿副王夺位。副王欢欢喜喜回京,立即被抓起来。抓起来还不杀,故意流放出去,让副王逃走之后起兵割据。
这个时候,再派遣山田长政平叛。
等手握重兵的山田长政离开,便趁机掌控朝堂和首都军队,还引诱少年国王纵情声色。
平叛之后,山田长政试图回京,走到半路上,又被打发去出使日本。
这货趁机谋害国王,打算篡位自立。
山田长政得到消息,迅速带兵回来,吓得他改立皇子为王。又挑起地方叛乱,以国王的名义下令,让山田长政赶紧去平叛。
山田长政没办法,只能率部离开,这货终于篡位成功,也就是那莱王子的父亲巴塞通王。
山田长政非常给力,居然真把六坤叛乱给平了。
巴塞通王于是决定安抚,册封山田长政为六坤太守,实际类似于唐朝的节度使。又暗中联络前任六坤太守的弟弟,其弟为兄报仇,将山田长政给毒死。
山田长政一死,巴塞通王立即驱逐日本人,完全掌控暹罗国的大权。
有着这样一个老爹,那莱王子真是纯良之辈?
甚至他那个兄长,都不是什么善茬。表面文文弱弱,暗地里结交权贵,而且一直打压弟弟那莱。
那莱与哥哥的关系,类似李世民和李建成。
而两人的老爹,因为各种原因,有时重用那莱,有时压制那莱。
历史上,巴塞通王病逝,长子自动继位。那莱王子唆使叔父叛乱,杀死哥哥篡位。再打着为哥哥报仇的名义,杀死叔父自己做了国王。
并且,那莱王子上位,还勾结了荷兰人。等他当上国王,立即跟荷兰人翻脸。先是联英抗荷,继而联法抗英,再利用华人势力压制法国势力。叔父、荷兰、英国、法国、华人……全都是他的工具。期间被荷兰打得节节败退,被迫签署不平等条约,把华商的利益都交给荷兰。但等荷兰撤兵,就拒不履行条约,扶持华商疯狂排挤荷兰。
这个时空,那莱王子主动离开暹罗,无非有两个目的。
一是交好中国,狂舔中国皇帝。
二是他出国之后,暹罗的权力斗争,就从他跟哥哥相斗,变成哥哥跟叔父相斗。
“我要回暹罗了,先生果然妙计!”那莱王子对两位谋士说。
杨东魁腰悬长剑,摇着一把折扇笑道:“非吾之计,效仿古人故智而已。重耳出亡,周游列国,终成霸业!”
希腊人康斯坦斯·华尔康说:“杨,你太谦虚了,这就是你的功劳。”
三人搭乘海军舰船,一路来到广南省,借到500大同军前往暖武里城。
不管是海军战舰,还是五百大同军,军费全都由暹罗支付,那莱王子继位之后就给钱。
中国肯定还有别的要求,比如在昭拍耶河的入海口,建设港口交给汉人自治。而中国不仅帮助那莱做国王,还承诺帮助暹罗收复北方失地(打缅甸时顺带)。
此时的曼谷,还是一个小渔村,在暖武里城的南边。中国打算设立的港口,则在曼谷的更南边。
一个王子,两个谋士,五百大同军,在冬天抵达暖武里城下。
这个时间,避开了暹罗的雨季,同时气温也相对宜人。
那莱王子还有一个任务,回国夺回大权之后,立即召集暹罗军队,配合中国军队进攻缅甸。因为中国这边,也是决定在冬天出兵,南北对进教训一下缅甸。
只要成功,那莱王子就能收复北方失地,以赫赫战功巩固自己的统治。
那些暖武里守军,面对突如其来的敌人,全都慌慌张张登上城墙防守。而城外港口的中国商人,则跑来喜迎王师,他们看到了大同军的军旗。
“我是那莱王子,中国皇帝陛下册封的暹罗国王,”那莱王子对那些汉人商贾说,“只要我夺回大城府,就把暹罗的一些贸易,全部交给中国商人经理!”
一群汉人不敢置信,有位汉商领袖问道:“王子所言是真的?”
那莱王子说道:“句句属实,绝不反悔!你们作为使者,立即去城里劝降。我的叔父西·索探玛拉差弑君篡位,人人得而诛之,我才是真正的国王。只要守军投降,我就给他加官进爵。如果不投降,中国皇帝将派十万大军来此。”
“王子……国王稍等!”汉人商贾领袖,居然真的屁颠屁颠进城。
暹罗此时是对外开放政策,不管哪国的商人,都可以来此做生意。
二三十年前,日本人几乎垄断暹罗贸易。可随着山田长政的死亡,以及日本幕府闭关锁国,荷兰商人和中国商人迅速抢占贸易份额。
由于荷兰人太过霸道,经常武力索取垄断权,于是中国商人和波斯商人联手,结成同盟跟荷兰对着干。
同时,老国王也不喜欢荷兰,大力扶持汉人势力。
荷兰东印度公司暹罗商馆的主事梵费列,就在工作日志里羡慕写道:“在暹罗有许多中国人居留,他们不管在什么地方,都享有自由交易的权力,并受到国王的敬重。有不少中国人,被授予崇高地位,甚至是暹罗的官职。也有不少中国人,被认为是最有能力的代理商、商贾和船户……暹罗国王派在海外的代办官员、仓库员和会计员,全都是中国人。”
仅暹罗首都大城府,就有三四千中国人定居,这还是万历年间的数据。
历史上,那莱王子当上国王之后,直接把暹罗国内和海外的贸易,全部交给汉人商贾代理经营。这个规定,除了荷兰反对之外,其余各国商人竟然全部支持,就连英国、法国人都非常满意,因为都觉得中国商人做生意最公平。
大概等待半个小时,暖武里城门突然开启。
文武官员带着士兵和商人,出城跪迎那莱王子回国。
那莱拿出中国皇帝的册封文书,还有皇帝赐予的暹罗国王金印,当场宣布道:“我已经被皇帝册封为国王,我才是真正的暹罗王,大城府里那个是假的。你们必须追随我,拿下大城府,杀死弑君者。我会论功行赏,绝不会薄待任何一个追随者!”
“那莱王万岁!那莱王万岁!”
暹罗官员和士兵,跪在地上齐声高呼。
随即,那莱授予自己的两位谋士“昭披耶”爵位(类似公爵)。杨东魁暂时负责军队后勤,希腊人华尔康担任类似参谋长的职务。
又册封暖武里守将为“披耶”(类似侯爵),仍旧指挥自己的部队。
就连此地的几个汉人领袖,都被册封为“坤”(类似男爵)。
一时间,士气高昂,人人满意。
同时,向各地发出讨贼檄文,命令全暹罗的地方部队前来勤王。
不等勤王部队抵达,那莱王征集部分粮草和船只,立即沿河杀向首都大城府。
篡位国王西·索探玛拉差,得知消息心惊胆战,也发出讨贼檄文和勤王令,慌忙征集部队死守大城府。
然后,这货就被手下刺杀了……
一部荡气回肠的《王子复仇记》,即将上演最波澜壮阔的部分,突然之间就戛然而止。
但勤王部队,还在陆陆续续过来,也不知道他们是要勤哪个王。
这正中那莱王的下怀,不用再额外聚兵,带着各地勤王部队,直接朝缅甸杀去便可。
师出有名,收复失地!
与此同时,准备了好几年的大同军,也已经在缅甸南北边境集结。
第861章 【三面围攻计划】
历史上的清缅战争,前后打了好几年。
说起来很丢人,最初两年的战斗,近半时间是在中国境内打的。
而且,缅军主力远征暹罗,正在围困暹罗首都,清军面对的只是缅甸偏师。当然,清军也全是绿营和土兵,被缅甸偏师打得满地找牙。
最终结局,也分不出谁胜谁败,双方前线将领都打疲了。
清军瞒着乾隆皇帝,缅军瞒着缅甸国王,各派十多名将领议和,互赠礼物,正式停战。清军撤退时还沉炮焚舟,缅军觉得怪可惜的,请求把舟炮送给自己,遭到清军的严词拒绝。
随即,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清军回去对乾隆说,咱们取得了大捷,缅甸已经彻底认输。缅军也回去说,已经将清军击退,我们终于胜利了。
乾隆和缅王,还真信了。
就算不信,也必须信。就拿清军来说,战争花费900多万两白银,难道还能再打一次?
大婚不久的太子爷,获准参加最高军事会议。
卢象升指着地图说:“据这两年派出的细作呈报,缅人加紧了对车里的入侵。车里土司也不断求援,请求朝廷出兵相助,车里司十三版纳,已经被缅人占去两个。”
车里宣慰司,是明代设立的三宣六慰之一。
其辖内有十二个大土司,再加一个车里司,合起来就是“十三版纳”。“版纳”意为“千块田”,“十三版纳”就是“十三千块田”,每一千块田就是一个辖区。
是不是觉得有些耳熟?
十三版纳,便是西双版纳!
车里宣慰使,也就是西双版纳的首领,在二百多年里反复横跳。
最近几次横跳如下:万历十三年,归附明朝。天启四年,投降缅甸。天启五年,背叛缅甸。天启六年,缅军卷土重来,土司被杀,再度降缅。民始九年,归顺中国朝廷。
由于迟迟不接受中国派遣官员,大同军一直都没出手帮忙,缅甸趁机再度入侵。
大同军如果还按兵不动,整个西双版纳都要投降缅甸。
卢象升说:“如今的车里宣慰使,叫做刀糯勐,因为年幼,由其叔父刀木祷秉政。刀木祷无力抵抗缅人,却又日渐提高赋税,车里各土司和百姓皆不服气。战后,可恩威并施、改土归流,但不能改得太过,否则定然诱发叛乱。”
吏部尚书已经换成了欧阳蒸,也是庐陵时期的从龙功臣,他说:“天启六年,缅军攻占车里,掳走了大量人口。车里南部地区,人丁稀少,可趁机移民。云南就有许多傣人,可征调傣族官吏,前往车里担任官员。车里宣慰司,可改为车里州,下设两县。十三版纳,改为十三个镇,原有土司皆为镇长。”
卢象升继续指着地图说:“车里土司,是肯定同意大同军过境的,甚至还会出兵相助。但旁边的孟连长官司,一直摇摆不定,态度模棱两可。我军应当急行军,一举拿下边境关卡,以军威将其慑服。按照其以往习性,多半会表面臣服,至少也是两不相帮。”
孟连长官司,就是几百年后的普洱市孟连县、澜沧县和西盟县。
也即是说,不但西双版纳没有纳入大同新朝的版图,普洱市的一些地方也还是土司在掌控。
这里的土司也姓刀,从嘉靖年间到现在,内部各种争权夺利。弟杀兄,侄杀叔,争权时往往借助外力,比如背叛大明投靠缅甸之类。
此时的孟连土司刀派钦,就臣服于缅甸,一直不肯向中国纳贡称臣。
赵瀚说道:“战后,孟连土司不能再留,改设为孟连州。还有这刀氏,多杀几个立威!”
卢象升继续说道:“兵部和都督府的计划,刘师长(刘新宇)所部,走车里和孟连两处,一直打到孟艮府和八百司。而黄都督(黄幺)的主力,主力走大金沙江,南下攻打孟养,偏师走大盈江合攻孟密,寻机与东吁(缅甸)主力决战。就算因为地形而僵持,只要拖出敌军主力便可,因为我军还有两个师走海路!”
孟艮府和八百司,都是明代设立的。
孟艮是缅甸的景栋地区,八百司是缅甸的清迈地区。对了,曾经有个八百媳妇国,大概就在这两个地方。
赵瀚说道:“孟养和木邦,战后改土归流,吏部和户部早做准备,提前选好官吏和移民。”
这回征讨缅甸,朝廷没想着全部兼并,只打算拿下孟养(密支那)、木邦、孟连和车里。这四个地方占下来,东南亚的那些小国,就很难再向北扩张,而中国却可随时出兵征讨,因为中国占尽了有利地形。
缅甸的剩余国土,将会被肢解掉,重新设立土司管辖。
赵匡桓坐在旁边认真聆听,一直没有发言。
说是御前军事会议,其实战略计划早就制定了,更多是在讨论战后的治理。
至于云南大同军的进攻路线,跟清缅第四次作战差不多。只不过,出兵范围更广,东路军要一直打到八百司。
八百司非常奇特,它一直很佛系,从不对外扩张。大明势力还强大的时候,八百司始终忠于大明。大明不行了,它曾一度投降缅甸,但百姓总是在反抗,一些土司也支持反抗。如今是暹罗的附属势力,但实质上又服从缅甸。
只要大同军杀到边境,八百司的土司必然望风而降,帮着大同军一起去打缅甸人。
而暹罗也会出兵,到时候的情况,就是东南北三面合击,缅甸估计都不知该主守哪边。
……
缅甸东吁王朝,首都阿瓦。
由于过度扩张,以及民族矛盾,早在几十年前,东吁王朝就已经风雨飘摇。
然后出了一个猛人,他隆王继位之后,立即迁都北方,停止扩张,编户齐民,轻徭薄赋,善待各族,发展水利,铺设道路……东吁王朝迅速达到极盛时期。
他隆王已经病逝六年,新任缅王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