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

第202章

朕-第202章

小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茅元仪上前拱手:“拜见总镇。”
  赵瀚还礼道:“可还住得惯?”
  “一切顺心。”茅元仪笑道。
  茅元仪终归还是降了,估计不会再酗酒早死。
  军事研究员而已,连军事理论家都谈不上。不可能让他过来统兵的,而是任职于军务司,负责总结改良同军的各种军事制度。
  同时根据同士卒的训练、阵战之法,结合各部军官的心得,正在编撰最新版的《步军操典》。
  之前也有《步军操典》,而且是赵瀚亲自编的。有些内容很先进,有些内容不切实际,每年都会酌情进行删改。
  一炷香功夫过去,几千新编的正规军,还在那里站军姿。
  赵瀚问打算从军的卢象观:“我之士卒如何?”
  “不动如山,真强军也!”卢象升为之感叹。
  前几天下过雪,校场边还有积雪未化,随意站着都觉得双脚发僵,更别提昂首挺胸列阵站立。
  赵瀚对士子们说:“这些都是新兵,上个月才编练集训。”
  新兵个鬼,全是操练三年以上的农兵,只不过刚转职为正规军而已!
  今年还裁撤了一批正规军,年龄超过35岁,职务却在什长以下(包括什长),全部退休回家正常工作。发给他们一些退伍费,各城市的派出所优先聘用,也就是很容易应聘当警察。
  不说别的,只论年龄,35岁以上的兵都不要,这兵员质量足以傲视全球。
  这么说吧,哪天要是跟满清打起来,某座城池被鞑子军队偷袭,全城的警察就能组织百姓防守。
  军姿训练结束,又走了一阵队列,这些士卒开始走动休息。
  活动身体之后,绑着沙袋小跑热身,接着又是器械训练,火铳兵则在练习射击。
  这些来参观的士子,虽然基属于门外汉,但精气神他们却能辨别。仅那操练时的吼叫士气,就能碾压明官兵,难怪赵天王一直打胜仗。
  赵瀚手下的那些将,黄幺、李正、江山、江良、刘柱和黄顺,全都来自同一个小镇(及隔壁村)。
  一个普通小镇,真能出那么多将才?
  靠着士兵,一直打胜仗而已。胜仗打得多了,经验就变得丰富,统兵能力也练出来。
  历代开国君主,似乎家乡都是一堆牛人,其实也是这么来的。武将如此,文臣同样如此,他们可以不断成长进化。
  看看新中国的那些将军县吧,排名前五的县,只算开国之初,总共出了272个将军。
  张岱悄悄对同乡说:“莫要想着自家田产了,就这样的士卒,天下谁人能敌?便是遇到关外鞑奴,怕也能战而胜之,十年之内必将夺回辽东!”
  赵瀚把这些士子带来,就是要让他们看看军威,免得某些人心存不必要的幻想。
  “唉!”
  陈子龙暗自叹息,这些强悍士卒,若能为明所用该多好,哪有这些年的丢城失地?
  可转念一想,白杆兵、戚家军,也不可谓不强,还不是被文官武将给坑死了。这些强兵如果送给明,估计一年时间就得废掉,因为肯定被克扣军饷,而强军又都是用银子喂出来的。
  陈子龙问赵瀚:“总镇,如此强兵,军费几何?”
  赵瀚笑道:“每个士卒的军饷,仅是关宁军的七成。不过全部发放实饷,且每日伙食更优,正兵每天必见荤腥,这也是一笔开支。”
  “每天必见荤腥……”
  此话让士子们咋舌,许多小地主出身的士子,都不敢每天吃肉啊!
  难怪赵瀚占据数省地盘,麾下只有三万多正兵,仅每天的伙食就得耗费多少钱进去。
  就在士子们观察练兵之时,赵瀚突然问柳如是:“你在县衙做文吏?”


第328章 【只待新雷第一声】
  陈子龙早就看到了柳如是,有些感慨,并无多想。
  对于所谓心怀天下的士子而言,名妓不过是仕途不顺时的情感慰藉。
  而今正逢鼎革之世,自己编审的《农政全书》,刚刚获得赵瀚的当众夸赞,明显是要被重用的,陈子龙满脑子都在想国家大事。
  他见赵瀚与柳如是说话,立即就警醒起来,刻意装作不认识以避嫌。
  柳如是则如男子一般,舍弃娇柔女儿态,干脆利落的拱手回答:“启禀总镇,我在庐陵县宣教科为吏,自己考上的,不是托了谁的关系。”
  “好好做事。”赵瀚微笑嘉许。
  “遵命!”
  柳如是铿锵回答,感觉语气有些做作,自己就在那儿笑起来。
  “哈哈。”赵瀚也觉得有趣。
  “哈哈哈哈!”
  周围士子跟着笑,也不晓得在笑些什么。
  柳如是突然对士子们说:“诸君,总镇可也是神童出身,吾曾得总镇旧日一诗作。不知诸君可曾闻?”
  上位者的诗,只要写得不烂,大家肯定要捧臭脚。
  张岱颇感兴趣,拱手说:“洗耳恭听。”
  众人竖起耳朵,柳如是当即朗诵:“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好诗!”
  陈子龙立即会意,赞道:“诗者寄托之情,不得已之志也。此志非仅以适己,将以施诸远也!”
  这既是精准拍马屁,也是陈子龙的真实想法。
  他认为诗以言志,不仅要抒发个人情感,更要起到反映社会和时代的作用。在后世,他被誉为“明诗殿军”。
  柳如是吟出赵瀚这首诗,陈子龙又阐述两句,立即定下新朝诗歌创作的基调:关怀民间疾苦!
  或者说,不要整天伤春悲秋。
  赵瀚微笑道:“诸君切莫多想,诗词文章,寄托情思也是极好的。宗子的《湖心亭看雪》,我便格外喜欢。”
  众士子之前羡慕陈子龙,此刻又羡慕张岱,又是简在君心之人啊。
  张岱拱手说:“幽趣散文,贻笑大方。”
  赵瀚颇为感慨,对张岱说:“崇祯五年十二月,君往西湖赏雪……那一年,我先是提出《格位论》,得罪许多道学先生。又被小人暗算,铅山县的师爷,诱我去县衙逮捕下狱。”
  关于赵瀚的身世遭遇,早就传得五花八门,谁都搞不懂哪件事是真。
  卢象观忍不住问:“总镇真的火烧县衙?”
  赵瀚笑着说:“当时年少轻狂,受不得鸟气。便宰了师爷和典史,一把火烧掉县衙,跟老师一起浪荡江湖。”
  “可是总兵府的庞先生?”陈谦吉忍不住问。
  赵瀚点头说:“便是庞先生。庞公乃辽东将门士子,全家皆为鞑奴所害,又遭大明官员排挤。他说他想造反,我说我也想造反,一拍即合,便造反了。哈哈,此因缘际会也。”
  众人叹息之余,又有些心驰神往,能够想象那副画面。
  一个即将被陷害下狱的少年,单枪匹马杀官烧衙,带着眼睛半瞎的老师,浪迹江湖走上造反之路,几年时间就闯出偌大的事业。
  明代中晚期,由于政治败坏,社会矛盾激烈,极为推崇英雄主义。
  他们一边鄙视武将,又一边喜欢英雄豪杰,赵瀚和庞春来无疑就是英雄豪杰。
  柳如是笃定赵瀚精于诗词,趁机说道:“今日冬至,名士汇聚,总镇何不作诗一首?以勉励天下读书人。”
  赵瀚扫了柳如是一眼,笑问:“柳君是让我做诗词皇帝?”
  “不敢。”柳如是连忙低眉。
  夏允彝拱手道:“还请总镇不吝赐教。”
  赵瀚笑着说:“既是冬至,那就来一首跟冬至相关的。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总镇豪情万丈,我等佩服之至!”众士子纷纷赞叹。
  一首很普通的诗,结合赵瀚的身份,瞬间显得无比豪迈壮阔。
  既可以理解为天下危亡,便如凛冽寒冬,赵瀚于逆境起兵,恰似新雷震彻,给万民带来春的希望。
  又可理解为万物萧瑟、民生凋敝,赵瀚决意匡扶天下,振臂一呼,万众响应,从此社稷安定、富庶繁荣。
  “总镇,营外有二人求见。”
  “带他们进来。”
  却是钱谦益、谢三宾、徐霞客匆匆赶来,他们家里都被分田了。
  钱家一门九进士,自是个超级大地主。但早就已经多次分家,钱谦益手里只有2000多亩地,家中每人保留20亩,仅被分走1600多亩而已。
  钱谦益手里还有许多店铺,这几年也各种卖掉,换成钱财用于收藏书籍。
  谢三宾来自宁波大族,家里有人搞海贸走私。
  徐霞客来自江阴大族,土地众多,同时还搞纺织工厂。
  被分田之后,又因人多被迫分家,他们这几个月忙于家产分割。理顺家产之后,三人坐拢来合计,干脆合伙做生意算球。
  谢三宾家里有几条海船,自己还在山东剿匪得银几十万两。他出钱出船出人,徐霞客、钱谦益负责集散货物,共同在新建的上海港做海贸生意!
  合作事宜理顺之后,交给家人打理,他们才结伴跑来江西。
  “这位便是柳君?”
  钱谦益和谢三宾两个老色批,早就久闻柳如是的大名,而且读过柳如是的诗词作品。
  此刻柳如是没有穿吏服,而是一身儒服袄子,发髻竖起做男儿打扮。女扮男装,依旧无法掩盖其姿色魅力,反而更添几分潇洒中性之美。
  他们虽未表现失态,却不时往柳如是身上瞟。
  众人离开军营校场,钱谦益自诩文坛领袖,紧紧跟在赵瀚身边,其他人也不好去抢位子。
  “自古皆言重农抑商,总镇却是重农兴商,”钱谦益拍马屁说,“无农不稳,无商不富,这是极好的。听闻总镇兴建上海港,老朽即联络象三、振之,三家合伙创建商号,还在上海领了贸易牌照。”
  赵瀚有些诧异:“虞山先生也做生意了?”
  钱谦益笑道:“老朽只是搭建框架,生意自有家人打理。”
  赵瀚扫了三人一眼,心想这生意估计要黄,今后指不定闹出什么股权纠纷。
  徐霞客突然问:“听说总镇有一个探矿队?”
  赵瀚点头说:“正在湖南探矿。”
  “老朽或可加入。”徐霞客是被匪寇搞怕了,想加入探矿队,顺便游山玩水写日记。
  赵瀚笑道:“你去总兵府领块牌子吧。”
  在澳门抓到一个洋鬼子,说是东印度公司的探险家。赵瀚下令组建探矿队,洋鬼子作为副手,结果发现洋鬼子是个水货。
  或者说,此时欧洲的探矿专家都是水货,技术和理论都不如大明的探矿专家。
  如今,探矿队正在湖南益阳。
  从唐宋时期以来,益阳南部经常发现狗头金,偏偏总是找不到大型金矿。那个地方很神奇,新中国建立几十年之后,还偶尔发现狗头金,一块狗头金能有十斤左右。
  大明官方也去探过,前后动用几十万人,分别在好几个县开挖,最后开采出的金子,还他妈不够人工钱。
  当然,也有官僚主义的原因。
  皇帝听说哪里出了金银,就派人过来勘探开采。中央的矿使到了地方,不分青红皂白,立即勒令地方官征发役夫挖矿。
  比如万历时期,遂昌已知银矿已经采尽,剩余银矿的品位非常低。太监竟然虚报七十三处银坑,让知县汤显祖立即开挖。
  汤显祖挖了一年,气得直接辞官,因为开采成本太高。产银不够抵开销,反而耽误了农业生产。
  唉,也不知道赵瀚的探矿队,能否在益阳发现大型金矿。
  反正据现代勘探所知,益阳有金矿脉150多条。赵瀚不懂矿产勘探,搞不清楚为啥狗头金频出,历代却在益阳找不到富矿。
  士子们各自散去,赵瀚回到总兵府。
  “人中,你可知柳君住处?”钱谦益私下找到陈子龙。
  陈子龙很想一脚踹过去,微笑说:“不知。”
  钱谦益又去问其他士子,还是没打听到,最后干脆往县衙写信,翌日让人送信到柳如是的工作单位。
  柳如是不仅收到钱谦益的信件,而且收到谢三宾的信件,都说要在白鹭洲组织文会,邀请她去讨论文学艺术。
  “他们这是何意?”回到住处,柳如是问林雪。
  林雪笑道:“他们还以为是旧朝呢,只把女子视为玩物。却不仔细思索,妹妹乃县衙吏员,怎能嫁给他们做妾?岂不是在打总镇的脸!妹妹之前与他们相识?”
  柳如是摇头说:“一次也未见过。”
  “那就不要理会,”林雪说道,“我等从良女子,更应洁身自好才是。”
  收到钱谦益、谢三宾的信件,柳如是感到莫名其妙。但她枯坐房中,却突然想给赵瀚写信,当即写了一首情诗倾诉暗恋。
  情诗写好,柳如是自己默读,读着读着就觉脸红,害怕赵瀚觉得此诗太过轻佻。
  思来想去,干脆誊抄一首旧作,寄出去请求赵瀚点评。
  这是一首悼念于谦的诗,去年在杭州游于少保祠所作。
  以此诗相赠,也是隐隐表达对赵瀚的崇敬之情:“少保绝世人,功名寄辽廓……自公替凌后,几人称荦卓。所以徒步客,恸哭霸王略。”


第329章 【百无一用是书生】
  总兵府门口,有一个信箱。
  任何人都可往里面投信,官吏皆不得拆阅,赵瀚每隔十天会亲自拆封。
  乱七八糟的信件一大堆,基本上,赵瀚都只扫一眼,然后扔进垃圾桶里回收。军票、官票的造纸材料,就是桑皮纸加公文废纸,各地官府的废纸都要统一收好。
  偶尔言之有物的信件,赵瀚会让秘书过来,把信中内容妥善记录,然后交给相关衙门处理。
  郑森已经回来了,坐在旁边帮忙拆信:“济州岛的朝鲜废主,双眼被石灰糊过,几乎是全瞎了,而且身体也不好。胡(胡定贵)、王(王尧臣)二位将军说,等上海水师练好了,可去江华岛劫出朝鲜废世子。”
  “那有得等了,训练海军,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赵瀚两秒钟扫完一封信,顺手扔进垃圾桶里。
  郑森又说:“济州岛的马太矮了,勉强骑乘可以,但上了战场,肯定跑不过高头大马。两位将军,请求尽快搜集优良马种。”
  “暂时只能将就着用。”赵瀚表示无奈。
  赵瀚已经在搜集马种了,肩高超过1米3的马,各地官府就愿高价购买。虽然也矮得很,至少比济州马更高,聊胜于无吧。
  什么十匹马当中,只有一两匹能做战马,这种说法纯属扯淡。
  只要肩高达到一定标准,所有马儿都能当战马。但是必须精心喂养,而且要喂大量精料,这种喂法对劣马来说太过奢侈。
  因此在马匹足够的时候,都是挑选最好那批悉心照料,其余马儿则当做驽马来喂养。
  在极度缺马的状况下,甚至可以骑着骡子打仗……张献忠、李自成就干过,部分老卒骑着骡子行军,骑一阵还得让骡子休息片刻。
  赵瀚一边看信,一边跟郑森闲聊,突然他拿着封信不说话了。
  郑森也没偷看,只低头继续拆信。
  赵瀚读着那首悼念于谦的诗,忍不住摇头一笑,柳如是的诗词明显在转型期。
  在崇祯十一年以前,柳如是的诗词作品,并未逃脱传统名妓的窠臼。
  可随着时局愈发败坏,柳如是的诗词也愈发激扬,甚至可以说变得愤懑而豪迈。
  “天下英雄数公等,我辈杳冥非寻常。嵩阳剑气亦难取,中条事业皆渺茫……吾欲乘此云中鹄,与尔笑傲观五湖。”
  “峥嵘散条纪,慷慨恣霸王。与论天下事,历历为我伤……读书兼射猎,不屑夷门傍。惜此然诺心,十年不得扬。逢君青冥器,往往无尽藏。知己真难酬,中夜恒怏怏……”
  “君言磊落无寻常,顾盼纵横人不知。当年颇足英雄才,至今猛气犹如斯。我闻起舞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