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

第2章

朕-第2章

小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部队摸爬滚打两年,赵瀚没有申请提干,而是退伍回校继续读大学。
  眼见快要毕业,正琢磨是否考研,或者选择考公务员,怎么就跑到古代来了?
  而且还是崇祯元年!
  崇祯朝好像只有十七年吧,赵瀚也不是很确定,反正离明朝灭亡不远了。
  明末历史,赵瀚知道个大概,但细节很多都已忘记。
  他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学过古代文学,学过文字学,学过古典文献学,可惜没有深入研究过古代历史。
  身体实在太差劲,而且高烧未退,赵瀚迷迷糊糊又睡过去。
  早晨再次被饿醒,赵瀚爬行翻找附近尸体,但没有收获任何食物。
  这剩下的上百具尸体,早被翻了好几遍,别说留下钱粮,就连稍好些的衣服,都被负责收尸的官兵扒走。
  可赵瀚真是饿极了,饿得双眼通红,肠胃痛如刀绞,生出一股噬咬人肉的冲动。
  看着那些尸体,赵瀚真想扑上去啃几口。
  “二哥,我饿……”
  赵贞芳不知何时醒来,也许是饿的,也许是昨天受到惊吓,此刻的精神非常萎靡。
  赵瀚还记得昨天清醒,小姑娘曾给他喂粥。不管出于身体残留的亲情,还是报答对方的救命之恩,他也理应照顾这个妹妹,当即安慰道:“不怕,二哥给你找吃的。”
  根本就找不到吃的!
  附近的树皮早被饥民扒光,就连河岸的野草都已枯黄。运河水干涸大半,露出河床的泥滩,龟裂出巴掌宽的大口子。
  赵瀚想要寻找昆虫,补充一点蛋白质,可除了蚊子啥都没有。
  地面旱得锄头都难挖开,蚯蚓什么的想都别想。
  赵瀚捡起两片残破瓦罐,拉着妹妹来到官道中央,试图遇到路过的行人讨饭吃。
  仅站立几分钟,赵瀚的身体就明显撑不住,轻飘飘仿佛一阵风就能吹走,他干脆顺势跪下去装可怜。
  赵贞芳突然提醒道:“二哥,爹说大丈夫在世,只跪天地君亲师,不跪讨什么什么食。”
  “嗟来之食。”赵瀚纠正。
  赵贞芳说:“对,就是嗟来之食。”
  赵瀚反问:“那爹有没有说过,大丈夫当能屈能伸?”
  赵贞芳摇头。
  赵瀚叹气道:“站着是伸,跪着是屈。现在跪着,是为了今后还能站着。跪吧,反正也没力气站稳,就当咱们是跪着休息。”
  兄妹俩并肩归于官道,各自手捧破瓦罐,早晨的太阳也渐渐升起。
  大概过了两刻钟,城里出来一支商队,因为运河干枯难以行船,改用骡马驮着往北而去。
  从没有过乞讨经历的赵瀚,眼见商队越来越近,连忙跪直了捧起手中的瓦罐。
  但他一言不发,终究没好意思开口乞讨。
  “滚开,别挡道!”
  说话的是押货镖师,由于商业快速发展,天下又不怎么太平,走镖行业在近几十年日渐兴旺。
  赵瀚依旧高举着瓦罐,一个健壮镖师走来,抓起他和妹妹的衣领,犹如拎小鸡般扔到路边。
  赵瀚忍痛爬起,彻底放下羞耻心,跪地呼喊:“老爷们行行好,给点吃的吧!”
  无人回应,皆视而不见,长长的商队从他们面前过去。
  不多时,又有一支队伍,从天津城而来。却是运河干枯,漕运断绝,朝廷催得狠了,漕粮改由陆路进行转运。
  那些漕运军民,穿得跟赵瀚一样寒酸,有些干脆就只有一块护裆布,在烈日下推拉着粮车往前走。
  负责运粮的漕运参将,倒是显得油光水滑,悠哉哉骑着一匹健马,不时拿出水囊喝上几口解渴。他身边还有二百家丁,甲胄齐备,不怕小股匪寇抢粮。
  “二哥,我饿。”
  赵贞芳又饿又渴,还被日头直晒,已经有气无力,很快陷入半昏迷状态。
  天津士卒又出城收尸,赵瀚没有拦着,目送他们把父母的尸体搬走。
  这个身体只有十岁,赵瀚艰难的将妹妹背起,尝试几次都累得屈膝跪下。
  太饿了,根本没有力气!
  终于,赵瀚趴伏在地面,对赵贞芳说:“小妹,爬到二哥背上来,咱们去城里弄吃的。”
  赵瀚趴在地上,小妹趴在他背上,就这样驮着往天津爬行,犹如狼狈而行的两条野狗。
  到城里要饭,或许更顺利吧。
  眼下的根本,不是做啥长远计划,而是先填饱肚子活命再说。
  天津城建在三岔河口,得过了运河,才能到护城河。
  二十多年前,天津发大水,南北城墙坍塌七十余丈,直到现在官府都没钱修复城池。
  因为运河水枯,大量船只搁浅,漕粮和商品急需陆路转运。因此,本没有桥的北运河,如今搭起一座临时木桥。官府害怕流民和匪寇过河,桥上有士兵看守,还设置了拒马等器械。
  赵瀚背着妹妹,好不容易爬到运河桥边,守桥士卒一脚将其踹翻:“滚开,哪来的乞儿!”
  都要快被饿晕了,赵瀚生不出愤怒,只扶着摔倒的小妹,挤出讨好的笑容:“军爷行行好,放我们过去讨口饭吃吧。”
  那士卒莫名笑起来,负着双手,叉开两腿:“想过桥可以,从我裆下钻过去。”
  赵瀚默然,眼眸通红,双拳紧握,复又松开。
  突然一个军官过来,将故意刁难的士卒推开,骂骂咧咧道:“好你个魏四,欺负孩子算甚好汉?”
  魏四嘿嘿笑道:“老刘,我就跟他们开个玩笑。”
  老刘瞅了赵瀚兄妹一眼,吩咐说:“放人过去,是死是活,看他们自己的造化。”
  赵瀚使尽全身力气站起来,凭借这个时空的残存记忆,拱手作揖道:“敢问恩公尊姓大名,我兄妹二人若能活命,他日必定结草衔环以报。”
  老刘见赵瀚礼节齐备,居然也郑重回礼:“原来是位遭难的小相公,我叫刘莽,天津新军的一个小管队。”
  “谨记恩公大名,它日有缘再会。”赵瀚非常吃力的蹲下,重新趴到地上,让虚弱无力的小妹,伏在自己背上抓好,又像狗一样慢慢往前爬。
  刘管队想了想,摸出几枚铜钱,递到赵瀚的面前:“拿去买些吃食。”
  “谢谢恩公。”赵瀚大喜。
  他又是拱手作揖,又是文绉绉说话,只想引起对方的注意而已,如今幸运的起到了一些效果。
  兄妹二人慢慢爬走,魏四说道:“老刘,你掏钱作甚?这两个小的,饿得都不能走路了,连进城都得爬过去,今天吃饱明天也要饿死。”
  刘管队目送兄妹俩过桥,叹息说:“我家那一双儿女,也是这般大,图个心安而已。这世道……唉!”
  天津城虽然依河而建,但城墙与运河尚有一段距离。四面城墙之外,有大量非法民居,而且已经形成街市。
  特别是北城外,那里有北运河码头,商铺林立,异常繁华,北护城河甚至变成码头区的内河。
  赵瀚背着妹妹爬到城外街巷,一路闻着食物的香味前进。
  来到个面点摊位前,赵瀚喘息恢复一阵,想站起来却又腿软摔倒,最后只能跪坐在地上,托出那几枚铜钱说:“吃的。”
  由于西班牙的衰落,明末出现白银危机。
  白银通货紧缩,铜钱通货膨胀,铜钱是越来越不值钱了。
  再加上正值灾荒,粮价贵得很,这几文钱只能买到杂粮馒头。
  摊主收过铜钱,塞给赵瀚一个馒头,表情厌恶的挥手道:“走远点吃,莫耽搁我做生意。”
  “谢……谢谢。”
  赵瀚勉强报以笑容,用嘴叼着馒头,驮着小妹转身往街角爬行。
  还没爬到街角,突然冲出几个乞丐,抢走馒头恶狠狠道:“在天津讨饭吃,拜过码头没有?这馒头算是入伙钱,今后每天上贡五文,没钱就上贡吃的,就许你们在码头北街讨饭。”
  给人跪地乞讨,遭人手拎脚踹,还被逼着钻裤裆,赵瀚为了活命都忍了。
  好不容易弄到吃的,竟被几个乞丐欺负,赵瀚终于彻底炸了。他放下妹妹,摇摇晃晃爬起来,怒吼道:“还给我!”
  “小娘养的,站都站不稳,还敢跟爷爷耍横?”乞丐头子伸出一脚,轻轻松松把赵瀚绊倒。
  “哈哈哈哈!”
  其他乞丐放声大笑,他们是社会最底层,整日遭受歧视欺凌,只能在更弱者身上寻乐子。
  赵瀚早就饿得发晕,此时看人都是重影的。他无力再站起,便使劲往前面爬,抓着乞丐头子的脚踝说:“馒头,还给我!”
  “滚开!”
  乞丐头子一只脚被抓住,于是抬起另一只脚,像踩蚂蚁般踩着赵瀚的头顶。
  “不准打我二哥!”
  突然,饿得几乎昏迷的赵贞芳,猛地扑上去咬乞丐头子的腿。
  “唉哟!”
  乞丐头子吃痛,伸腿将赵贞芳踢开。
  趁着对方单脚站立的机会,赵瀚猛然使出最后力气,抓着乞丐头子的脚踝奋起拖拽。
  “啊!”
  乞丐头子仰身倒下,而且后脑勺着地,顿时摔得脑袋发晕。
  “哈哈哈哈!”
  其他乞丐还在看笑话,并不觉得两个孩子,能对他们的头儿有什么威胁。
  也有一些过路百姓,在此停下脚步,兴致勃勃的看乞丐打架,还不是有人指指点点耍乐子。
  “呼呼呼……”
  赵瀚嘴里喘着粗气,没等对方反应过来,他就已经爬到乞丐头子身上,照着对方满是泥垢的脖子咬下。
  “松口,快松口!”
  乞丐头子惊慌挣扎,吓得忘了向同伴求救,只是叫喊着要把赵瀚推开。
  其他乞丐终于不再看热闹,对着赵瀚又踢又打又拽,赵贞芳扑过来帮忙却被踢走。
  赵瀚抱着乞丐头子,死不松口的噬咬,咬破对方的气管,咬破对方的动脉。鲜血流到嘴里也不恶心,反而因为腹中饥渴,下意识疯狂吸食血液下肚。
  终于,乞丐头子不再动弹。
  赵瀚满嘴血肉沫子,回头朝着众人狞笑。
  “杀人啦!”
  路人惊呼大喊。
  其他乞丐愣了愣,也不想着给老大报仇,抄起打狗棍和破碗就跑。
  赵瀚捡起地上的馒头,用力撕成两半,一半塞到自己嘴里,一半递给小妹说:“吃!”
  赵贞芳顾不得那么多,抓着馒头狼吞虎咽。
  赵瀚将半个杂粮馒头吃完,才横袖擦掉嘴上的血迹,整个过程就像在吃生人血肉。
  当街闹出人命,居然没人去报官。
  死一个乞丐而已,天津城哪天不饿死人?
  赵瀚恢复少许力气,在众目睽睽之下,开始摸索乞丐头子的尸体,可惜啥财货都没有摸到。
  他拾起对方的打狗棍,拄着棍子艰难站立,搀扶小妹说:“走,二哥带你去找过夜的地方。”
  赵贞芳拽着一小块馒头,始终没舍得吃,默默跟在赵瀚身边。
  只走了几步,兄妹俩都头昏眼花,于是再次趴下向前爬行。
  围观路人纷纷避开,让出一条道来目送他们离去。
  这个开局不算惨,至少抢到了一根打狗棍。


第003章 【津门风雨】
  来到一条背阴街巷,兄妹俩靠墙坐下。
  赵贞芳用脏兮兮的双手,捧着剩下的一小撮馒头:“二哥,你吃,我已经饱了。”
  赵瀚并没有拒绝,而是欢快笑起来。把不够塞牙缝的食物,再次分成两半,递回去一半给妹妹:“分着吃。”
  “嗯。”
  赵贞芳撕扯馒头屑放嘴里,舍不得咀嚼,也舍不得吞咽,只用舌头品味食物的芬芳。
  见赵瀚正看着她,赵贞芳似乎忘记悲痛,开心笑道:“二哥,馒头真好吃。”
  赵瀚抚摸妹妹的头顶,许诺道:“等二哥赚了钱,让你每天都有馒头吃。”
  “那可真好。”赵贞芳憧憬道。
  将小妹哄睡之后,赵瀚脸上的笑容顿失,抄起打狗棍在地面研磨。他还是没什么力气,磨制武器的速度很慢,但打狗棍的一头,终归被磨得尖锐起来。
  一杆简易竹矛,就此成型,关键时候,能够杀人。
  刚才一番经历,让赵瀚深刻认识到,除了随时可能饿死之外,还有无数潜在危险等待着他。
  抚摸着竹矛,赵瀚总算有了些安全感,产生一种可以掌握自身命运的错觉。
  傍晚,赵贞芳醒来,又是饿醒的。
  赵瀚一手拄着竹矛,一手搀扶妹妹,沿着街巷前进。
  各自吃下半个馒头,又休息半天,兄妹俩都恢复了少许体力,至少讨饭时不必像狗一样爬行。
  来到某户人家的后门,赵瀚好一阵拍打,终于有人过来开门。没等他张口乞讨,对方见兄妹俩的样子,便砰的一声把门关上。
  沿途又敲了四五家,只有一家没有直接关门。
  “夫人行行好,给口吃的吧,菩萨保佑你长命百岁。”赵瀚赶忙说着吉利话。
  那妇人说:“家里真没剩吃的,你们去别处讨饭吧。”
  小门小户,饥荒年月,自己都吃不饱,哪有食物救济穷人和乞丐?
  赵瀚见讨不来饭,便又说:“给口水喝行吗?渴得很。”
  那妇人心善,总是没有拒绝:“你们等着。”
  大门关上。
  片刻之后,妇人再次开门,舀来一瓢清水,皱眉问:“你们讨饭的碗呢?”
  赵瀚随口胡诌道:“被几个乞丐打烂了,他们不许我在这里要饭。”
  妇人更加怜悯,递过水瓢说:“拿着喝吧。”
  赵瀚先让小妹喝水解渴,又将剩下的清水猛灌入腹。归还水瓢,作揖说道:“多谢恩人!”
  “也是个遭难的少爷。唉!”妇人叹息着关门。
  小小年纪,就懂得礼节,怎不是遭难的少爷?
  赵瀚饮水之后,总算有了些精神。他没有继续在这条背街巷道讨饭,而是一路寻到码头东街,那里是整个天津最繁华的地方。
  夜幕已经降临,北码头东街却灯火通明。
  由于货船在运河搁浅,大量商贾逗留此地。客栈早就塞满了,一些豪商寻不到住处,干脆直接在北城外的青楼落脚。
  运河之外满地饥民,码头东街却繁花似锦,食肆里传出阵阵酒肉香气。
  赵瀚选了一座酒楼,蹲在门口等待豪客。
  刚刚站定,就有店伙计出来,抄着棍子驱赶道:“小叫花子,快滚远点!”
  赵瀚忙说:“我祖上是御厨,有独家烹饪秘方,只要十两银子……”
  “滚!”店伙计提棍就打。
  赵瀚横起竹矛挡住,拉着妹妹不断后退,站得老远等待豪客赏饭。
  结果饭没有讨到,反而惹出一群乞丐。
  赵瀚之前咬死的乞丐,主要在码头北街活动。而码头东街,则是另一群乞丐的地盘。他们同属一个乞丐帮派,但归不同的小头目管理。
  这些乞丐势力更强,来找麻烦的足有十多个。
  赵瀚护着妹妹靠墙而立,用竹矛摆出拼刺刀的架势,挑衅道:“来啊!”
  一个乞丐举棍就打,不过毫无章法,打狗棒高高抡过头顶。
  赵瀚双脚未动,只是身体前倾,一个突刺就扎中对方的大腿。
  那乞丐捂着伤口惨叫,其余乞丐纷纷进攻,赵瀚连续扎中数人。可惜没什么力气,又要护着妹妹,他自己也挨了几棍。
  “是个练家子,快回去禀报‘侯爷’!”
  乞丐们纷纷惊呼,转眼间逃散一空,赵瀚用武力获得码头东街的临时乞讨权。
  正好一个富商酒足饭饱,离开酒楼之时,目睹乞丐打架的好戏。当即拍手喝彩,醉醺醺说:“打得热闹,给爷赏!”
  富商身边的仆从,抓起一把铜钱,随手扔到赵瀚面前。
  “多谢老爷打赏。”赵瀚非常高兴,借着酒楼透出的微光,跟妹妹一起趴地上捡钱。
  铜钱也有优劣之分,这次得到的全是好钱。
  兄妹俩早就饿得发慌,连忙跑去买吃的,带着肉馅的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