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

第188章

朕-第188章

小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身边的士卒和乡勇,也都跟着喊起来,于是越来越多人选择倒戈。
  不多时,县中贫寒士子,也纷纷前来响应,他们聚在街道上逼迫知县投降。
  周祚新见到这种情形,掷剑叹息:“罢了,罢了,要降便降吧!”
  毛有伦站立不稳,一屁股坐下去,喃喃道:“死定了,这回死定了。”
  毛奇龄和那些士子,很快控制各处城墙,然后把四面城门打开。
  他走到毛有伦跟前说:“叔父,我去杭州问过黄先生(徐颖),你以往劣迹虽多,却不至于犯死罪。只要老实配合分田,挖矿一年就能释放。”
  毛有伦咬牙切齿:“你可真孝顺,为叔叔考虑得如此周到!”
  毛奇龄笑着说:“做侄儿的,自要为叔父着想。侄儿若不在紧要关头,说服城内士卒投降,叔父肯定难逃一死,而且还会连累整个毛家!当然,二表兄是死定了,他手上有命案,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孔贞运站在城外,看着洞开的城门,心里特别不是滋味。
  身为孔氏南宗之主,他想要发挥自己的作用。谁知每次兵临城下,他都还没来得及劝降,城内守军就直接投降了。
  你们就不能硬气些,等我劝降之后再投?
  唉,英雄无用武之地啊,孔贞运摇头叹息,意兴索然的坐船返回杭州。
  “孔博士!”一个军官把孔贞运叫住。
  孔贞运问道:“何事?”
  那军官说:“总镇有令,若是占领萧山县,便不用再回杭州,直接坐船去打绍兴府。”
  孔贞运指着正在进城的士卒:“就这几百人去打绍兴?”
  那军官笑道:“有孔博士劝降,肯定能轻松拿下。”
  不多时,又有官吏和民夫渡江,接管新占的萧山县城。赵瀚甚至懒得分出农兵守城,直接让民夫守城,反正在浙江弄到不少船只,运粮已经不需要让太多民夫。
  移交城池之后,孔贞运立即随军前往绍兴,仅五百士卒也不知能否拿下。
  张铁牛的偏师,联合许都的起义军,此刻已经占据整个金华府,而且还跑来东边打下诸暨。
  只用了二十四天,衢州府、金华府、严州府,已经被大同军悉数占领。杭州府、绍兴府,暂时占领一半。
  三分之一个浙江,就此姓赵。
  接下来,刘柱率领偏师南下,攻打处州府、温州府。张铁牛率领偏师,攻打台州府、宁波府。
  至于赵瀚自己,则带着大军去湖州府。
  拿下湖州府,就能攻打南直隶了。
  在长江南岸,费如鹤的东院军,正在一路向东打过去。东流、贵池、铜陵、芜湖、当涂……南京!
  由于船只不足,费如鹤刚开始只能陆路行军,粮草也全靠民夫搬运。
  赵瀚军中的大船,在广信府折返,此刻已经到长江,费如鹤的军粮辎重终于可走水路。
  江西水师,也分出一半,保证水路畅通,因为南京有官兵水师。
  一把蟹钳,两路出兵,南北夹击,打下整个江南。
  预定期限是三个月!
  毛奇龄带着萧山士子,渡江去拜见赵瀚。
  赵瀚听完属下汇报,非常高兴,赞许道:“大可真乃少年英雄,一人可下一城也!”
  “总镇威名震彻江南,晚生不过是借势而已。”毛奇龄谦虚说。
  赵瀚当然晓得毛奇龄是谁,《四库全书》收录其作品52种,是个人作品入选《四库全书》最多的。
  刚拍了个马屁,毛奇龄的嘴臭毛病又犯了:“总镇之政,怎样都好,就是对地主太过了。晚生觉得,士绅地主之家,至少每人该留四十亩地,二十亩地根本就不够维持生计。总镇这个样子,会失去许多地主的忠心。”
  “慢慢来吧。”赵瀚没有生气,只笑着敷衍过去。
  跟一个狂生说那么多干嘛?


第305章 【同姓异迁】
  浙江巡抚熊奋渭,由于山路难走,又怕半道被埋伏,不敢朝着杭州方向回兵。
  于是,这位军事嘴炮家,带兵去追杀赵瀚分出的偏师。
  自己有一万五千士卒,再配合淳安守军,肯定能将三千大同军的偏师杀败!
  离开严州城的时候,熊奋渭又强征两千民夫。
  行不到十里路,全军已然怨声载道。这些士兵实为乡勇,都是从杭州、湖州、绍兴三府征募,现在赵瀚带兵杀去他们老家,众多乡勇怎么可能心里不着急?
  而那两千严州民夫,多为城市游民,同样对熊奋渭强烈不满。
  全军上下,都不想去淳安县!
  熊奋渭对此毫不知情,似乎忘了有“军心”这个词汇。他觉得避开赵瀚大军,全体将士应该高兴才对,这样就可以不用打硬仗了。
  “抚帅,学生腹泻,肚疼难忍。”心腹幕僚说道。
  熊奋渭行军还坐舆轿,他让家奴落轿下地,说道:“已行军近十里,全军喝水歇息片刻,你快去快回。”
  心腹幕僚是个绍兴师爷,做出拉肚子的模样,慌慌张张跑去蹲草丛。然后,拎着包袱就跑,他才不跟着智障巡抚送死,那些武将明显已经蠢蠢欲动了。
  熊奋渭坐在舆轿椅子上,正喝水间,几个武将走过来。
  “抚军,下官有军情禀报。”甘钦蔚边走边说。
  熊奋渭没有多想,只是说道:“有何军情,速速讲来。”
  甘钦蔚道:“军心不稳,须得想法子稳住。”
  熊奋渭问道:“那你说说,该如何稳定军心?”
  “只需一物,军心可定。”甘钦蔚越走越近。
  “何物啊?”熊奋渭还是没意识到危险。
  “抚军的人头!”
  甘钦蔚猛然拔刀,另外几个武将,也一起拔刀劈出。
  堂堂浙江巡抚,就这么被乱刀砍死,甚至都没来得及叫喊。
  全军士卒,归心似箭,都想赶紧回老家。看看家里究竟是啥情况,说不定赵天王已经在分田了。
  浙江官兵主力,就这样杀死巡抚投降。
  至于那些武将,由于主动反正,而且约束大军,在回乡途中没有大肆劫掠。因此可以全部免死,在分田之后,抄没一半家产,再挖矿半年就可获得释放。
  赵瀚得到这个消息,再次哭笑不得。
  自起兵以来,浙江巡抚熊奋渭,是他所见过最搞笑的地方大员。
  能如此快速杀穿浙江,巡抚熊奋渭当论首功!
  赵瀚坐镇杭州没有立即出发,而是派出三支部队。
  五百正兵取绍兴府城,再统合本地起义军,拿下整个绍兴府。
  一千农兵取余杭、临安。
  一千正兵、一千农兵,作为开路先锋直取崇德。
  赵瀚身边,只剩一千亲军,还有一千民夫,东征部队已经分为无数股。
  这种星散分兵的战法,纯粹不把浙江官兵当人看。
  就拿绍兴来说吧,五百士卒杀过去,已经让城内守军心惊胆战。孔贞运再出面劝降,知府、知县立即放弃抵抗。孔夫子的后代都降了,咱们跟着投降不寒碜。
  “听说先生惩治豪强,颇受百姓拥戴,”赵瀚问道,“这杭州府,还有哪些豪强恶霸需要严加惩处?”
  石万程说道:“杭州府的豪强很多,但闹得民怨沸腾者,当属海宁吴氏。我只杀了吴中彦,此獠的兄弟和儿子,却依旧还在作恶。”
  “他背后的靠山是谁?”赵瀚问道。
  石万程回答说:“海宁吴氏的靠山,是德清蔡氏。德清蔡氏的靠山,以前是首辅温体仁,现在是首辅薛国观。德清蔡氏的蔡奕琛,目前官职是大明吏部左侍郎。”
  赵瀚笑道:“果然靠山强硬啊。”
  “吴中彦的案子,之所以闹得那么大,其实牵扯到温体仁与复社之争,”石万程叹息说,“我顶着都察院的压力,强行砍了吴中彦,正好遇到温体仁罢官。否则的话,必被温党报复,早就做不成官了。不过也因为此事,我被皇帝视为东林党。”
  赵瀚有些无语,打击地方豪强,居然也能牵扯出朝堂党争。
  赵瀚已经调查过了,石万程确实又清廉又能干,就连知府常例银子都不收,把银子全部上交给中央朝廷。
  常例银子有很多种,最普遍的一种,是征收赋税之时,不小心多征了几千两。既然都征上来了,那就不好意思再退回去,各级官吏分一些,其余全都孝敬给主官。
  这种官员,又有献城之功,赵瀚认为可以超擢提拔。
  赵瀚微笑问道:“先生想不想狠狠惩治杭州豪强?”
  “受了他们许多窝囊气,自然想要好生收拾一番!”石万程毫不掩饰。
  “那好,”赵瀚说道,“先生既然熟悉杭州,那就留在此地,做几年杭州府同知。惩治豪强之事,就交给先生了,一定要把大族治理得服服贴贴。”
  石万程连忙站起:“定不负所托!”
  赵瀚笑道:“不要心软,该抄家就抄家,我地盘里的矿山多得很。也不要顾及礼教,被抄家的妇人,强令她们改嫁。江西、江南、广东等省,近百年来溺毙女婴成风,有钱人又多纳姬妾,许多平民男子都娶不到女子成婚。”
  石万程欲言又止,他觉得强令妇人改嫁不妥。但想想大明的政策,那就又不算什么,因为如果放在大明,这些妇人都得打入教坊司做妓女。
  一个是做妓女,一个只是改嫁,自然要人道得多。
  而且,浙江确实溺婴现象严重,遍地都能看到单身汉。
  南直隶、浙江、江西,这三个地方,是溺婴最严重的地区,尤以溺毙女婴的数量最多!
  上百年来,很多官员都想扭转风气,尝试着做出了许多努力。
  赵瀚没有刻意去扭转风气,尽量让百姓日子过得更好,农村的女人也能分田。几年下来,溺婴现象自动消失,只要日子过得去,哪个父母愿意把孩子溺死?
  特别是江西,已经出现一股婴儿潮。
  最近三四年,大量新生儿呱呱坠地。估计十年之后,江西人口就要炸裂,到时必须大规模移民,否则人地矛盾加剧,必然造成诸多社会问题。
  赵瀚起身踱步到窗前,望着院子里那棵红楠,自言自语道:“根深叶茂,需要修一修枝丫了,否则会遮挡太多阳光。”
  蓦地,赵瀚扭头问道:“同一姓氏,若在某村超过三成,就强行与邻村交换迁徙。可行否?”
  “这……这要生出不少乱子吧。”石万程惊道。
  “趁着给农民、佃户分田,他们是愿意搬迁的,反正只是搬去隔壁村,”赵瀚微笑道,“不趁着分田做事,今后就更不容易做。”
  江南的宗族势力,比江西更加恐怖,分田都不能让赵瀚放心,必须把同姓氏的民众打乱混居。
  明代初期,江南地主有多恨朱元璋,今后就会百倍憎恨赵瀚。
  就连大明开国第一文臣宋濂,都在文章里面,暗戳戳的追思元朝。此人告老还乡之后,多次在文章里使用元代年号,以大元至正二十八年,代替大明洪武元年。
  其中,《孔公神道碑》最为恶劣:“(至正)二十八年,皇上(朱元璋)手诏趣公入觐……”
  这是什么意思?
  元代的年号之后,紧接着就写朱元璋,朱元璋究竟是元代的臣子,还是大明的开国皇帝?
  这是大明开国第一文臣,退休之后写的文章!
  宋濂位极人臣,为何退休以后,还在念着元朝的好?
  因为元朝在长江以北,各种烧杀抢掠,强行兼并土地,由此引发许多起义。于是进攻江南的时候,就采取温和策略,对江南地主各种优待,赋税甚至比宋代还轻得多,并且官方保护江南地主的非法特权。
  元朝时期的江南地主,简直生活在天堂。
  朱元璋取消了他们的特权,提高了田亩赋税,你说江南地主会向着谁?
  赵瀚突然明白,朱元璋为什么占据江南之后,要把大量江南地主打为贱籍。为何大量抄没江南土地充公,实行畸形的官田制度,最终导致明中期的变法。
  黄宗羲回老家了,劝自己的族人投降并配合分田,赵瀚于是把吴应箕单独叫来。
  整个复社,吴应箕属于第三号领袖,影响力只在张溥、张采之下。
  “同姓异迁,此法可行,”吴应箕点头说,“肯定要闹出许多乱子,但乱在一时,能够免去今后许多麻烦。”
  赵瀚说道:“参与投效的士子,还需先生去安抚一下。”
  吴应箕拱手道:“愿为总镇奔走效命!”
  等吴应箕离开,赵瀚招来随军官吏,要求加大力度打击士绅豪强。
  如何加大力度?
  多抄几家!
  肯定不会抄错的,那些士绅豪强,总能找出各种罪状。
  只要刀子锋利,加大力度打击豪强,不但不会逼反地主,反而会让未占领区的地主更加踊跃投靠。
  因为赵瀚一路杀来,沿途主动投靠立功的士子,赵瀚都会给予优待——只是分田,不会抄家,而且直接转为吏员。
  有了这些人做榜样,还狠狠打击一批,其他地主应该知道如何选择。


第306章 【钱牧斋】
  德清县。
  丁忧归乡的蔡奕琛,半路听说赵贼出兵浙江,立即加快速度赶回老家。
  田产什么的,随便分吧,几万亩地可以不要。
  蔡奕琛重金雇船,又招来许多苦力,整整装了四船财货,打算带着家人逃离浙江。
  他不是害怕赵瀚,而是害怕东林党和复社!
  因为蔡奕琛跟温体仁牵扯太深,而今又是薛国观的心腹,早就跟复社搞成不死不休的局面。
  这次浙中起义,大量复社士子投靠赵瀚,蔡奕琛害怕被这些人报复。
  “别让他跑了!”
  一群复社士子,领着农兵和农会成员,将准备登船的蔡奕琛全家包围。
  蔡奕琛万念俱灰,这些复社的混蛋,果然不肯放过自己。
  蔡弈琦心里埋怨兄长得罪复社,他对农会成员说:“蔡家愿捐三万两,给赵天王做军资。我们蔡家有冤情,请求当面觐见赵天王,诸位兄弟莫要被复社欺骗!”
  一个复社士子大呼:“莫要听蔡家胡说,蔡氏在朝为奸臣,在野鱼肉乡里,把他们全部抓起来公审抄家!”
  农会首领感觉有问题,但又不敢做主,于是跑回去请示宣教官。
  宣教官也拿不准,干脆把蔡家的财货扣住,押送蔡氏兄弟前去见赵瀚。
  赵瀚依旧在杭州逗留,只派出军队继续占领城池,此刻已经占领嘉兴和湖州。
  “同姓异迁”政策,经过反复讨论,最终决定略作更改。即:村中同姓超过四成,才执行这一政令,迁出只剩三成同姓为止。
  “把人带进来吧。”
  赵瀚正在阅读军报,是费如鹤派人发来的。
  费如鹤的东院兵,一路征战都很顺利,打到芜湖却被卡住了。
  那里城高池深,而且囤积重兵,一时半会儿打不下来,干脆分兵攻占周边县城,准备把芜湖变成一座孤城。
  放下军报,蔡氏兄弟被带进来。
  赵瀚问道:“谁是蔡奕琛?”
  “回禀赵总镇,在下是蔡奕琛。”蔡奕琛上前作揖。
  “你不是在朝廷当左侍郎吗?”赵瀚问道。
  蔡奕琛回答:“适逢丁忧归乡。”
  赵瀚又问:“你们有何冤屈?”
  蔡奕琛说道:“启禀总镇,蔡氏族人确有顽劣之辈,但不至于外界传言的那么恶劣。皆是那些复社士子,到处造谣,把蔡氏说成十恶不赦之家族。”
  赵瀚问道:“你收受吴中彦贿赂,帮着吴中彦脱罪,又把银子转手行贿薛国观。这些都是真的吧?”
  “的确属实,”蔡奕琛辩解道,“但行贿受贿,皆在大明,并不在总镇治下。难道总镇还要帮着崇祯皇帝,惩治贪污受贿的大明官员吗?”
  “哈哈,”赵瀚被逗乐了,“你说得有理,这我确实管不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