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甲申天变 >

第94章

甲申天变-第94章

小说: 甲申天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仗打的,连鞑子的样子都没有看见,就稀里糊涂的撤退下来,也不知道忠诚伯是怎么想的。

    蔫头搭脑的撤了不多一会儿,营官忽然有高叫起来:“前进,前进,利索着点儿,给我前进……”

    闻得号令,鲁识字又一次热血沸腾,捏紧了手中的叉子,兴奋的两眼冒光,那副神色就好像见到老鼠的猫儿一般:“我说的嘛,赴死军怎么可能让鞑子打的节节败退?这不又反攻回去了么。这一次该用我们庚字营了吧?”

    让鲁识字大失所望的是刚刚开始的整体进攻没有维持多久,就又开始撤退。

    如此进进退退,在不到两个时辰的工夫里,就足足折腾了三回,鲁识字都有点懵了,实在不知道忠诚伯到底是要进攻还是要撤退。

    最让人窝火的是,这么轮番的折腾了好几回,几个主力营都上去过,就庚字营不行,连露一小脸的机会都没有,始终是一条“大尾巴”。

    “多铎这条大鱼不好钓。”无论怎么逗引,多铎就是不咬钩,连李四弄的都有点烦了。

    本想着把清军的一部分战斗力引出来,给侧后的淮扬军制造机会,但是多铎也是久经战阵的,这样的小把戏根本就不足以他清军分离为两个部分。

    兴致勃勃随军观战的唐王也有点坐不住:“李家兄弟,多铎这家伙鬼猾着呢,我看你就是再试探一百回也没有用,想想别的法子。”

    “嘿嘿,”连李四自己都笑了:“不妨,不妨,继续这么干,周文远能上来的话,啥事情都解决了。”

    在一次有一次的进退之间,赴死军也没有占到什么便宜,最多是利用火铳营杀伤少量敌兵而已。这样的小把戏对敌人双方都是无关大局,就算这种小伎俩能够成功,真正的主战场也不在这里。

    和李四的东线不同,北线在经历了最初的僵持之后,最激烈的战事已经完全展开。

    史德威的两千多淮扬军发动了开战以来最为猛烈的进攻。

    “淮扬军为督师复仇。”史德威高喊着口号率淮扬军和阿哈尼堪的残余满洲旗硬战。

    这种在野战中面对面的较量,最是考验双方的综合实力。淮扬军虽然士气高昂,战斗力未必就比满洲兵更强。

    双方打的也是半斤对八两,谁也占不到多大的便宜。

    扬州已化为灰烬,史督师更是以身相殉,淮扬军的复仇之心热切的无以复加。以史德威的级别,根本就没有必要亲自上阵厮杀。但是这个史可法的义子,依旧抽刀在手,真刀真枪的硬拼死打。

    在淮扬军侧翼的就是赴死军最新编成的扬州营。

    扬州营基本都是从扬州百姓中挑选出俩的健者,这也是头一回上阵,也就是知道些最基本的进退后领而已,要说战法是一点没有一点儿。也就是仗着胸中的那点血性摆个样子,替史德威防住侧翼而已。

    好在赴死军的旗号还有莫大的作用,扬州营整天往前一压,阿哈尼堪侧翼的新附军还真不大敢和他们硬拼。

    “不好,打的不好,周文远做事情怎么这么慢?也应该赶过来了吧?”作为整个北线战场上的总保姆,路丙寅看的直摇头,光凭这些人,收拾不下对面的清兵。而周文远又一时过不来。

    “马步营,兜过去。”老路准备亲自上阵了。

    在南都之战的主要战场上,无论是东线还是北线,敌我双方都没有取得重大战果,甚至连主动权都不明晰。

    目前为之,谁也看不出这一战的最后走势。

    相对于城外大战的不明朗,守护西门的老神棍魏无牙那边已经明朗的不能再明朗了。

    西门上火炮犀利,战兵精锐,清军的那点攻城力度根本就不值一提。

    数次攻城无果,反而死伤累累的清军干脆已经放弃,最多是摇旗呐喊的鼓噪一阵子,引得城头火炮四下乱轰而已。

    要是这么打下去,老神棍能守一辈子。

    “这他娘哪是攻城?分明就是唱戏呀。”攻击一方攻的有气无力,守卫的一方也悠闲自在,连魏无牙自己都觉得这么打下去实在没有意思。

    摆明了鞑子就没有想在西线上有多大的动作,最多是牵制城中守军而已。

    “这么下去可不行,鞑子分明就是在拖延。”老神棍大大咧咧的说道:“你们几个给我盯着点,我去见见皇帝,有鞑子靠近就给我放炮扔铁黄瓜。”

    “哈哈,鞑子还靠近个啥呀,就是睡一觉这边也没事儿。”

………………………………

第138章 三天和五天的差别

    

    第138章 三天和五天的差别

    “御驾亲征?”一听到魏无牙这么个提议。不光是新皇朱慈烺,就是下面一干人等也愣住了。

    “就是御驾亲征。”魏无牙满面严肃的神色,根本就象是在开玩笑:“如今城外战事僵持,陛下御驾亲征,必能极大激励士气。南都守备、京营等数万士卒在前厮杀,万岁在后督战,必收奇效……”

    “陛下万金之躯,岂不可轻涉险地?”姚明恭刚才才被任命为吏部侍郎,吏部的事情还一句话没有说呢,就第一个反对了魏无牙的建议。

    “自古以来,圣天子就是居九州万方之中央,如此方能威加四海,德被八方。”说话的这个官儿,就是和魏无牙做过暗中交易的河南巡抚李彬李大人。

    这个李彬还是来得及被任命任何的新官职,依旧是个佥事御史。

    虽然没有升官,可现在朝中只有这么几个人,马、阮之流又被驱散,除了那几个跟随太子的学官,其他满堂济济都是东林人物,高升一步也是或迟或早的事情。作为东林人物,最主要的是表现出一个清高的姿态来。虽然早就惦记着左都御史的位子,可也不能表现出来。关键是赴死军的忠诚伯特使,也就是眼前的这位魏大人已经代替李四本人答应了下来,升迁只是时间问题,没有必要在这个时候把吃相弄的太难看了。

    御驾亲征这个话题在大明朝就是很犯忌讳的事情,当年英宗就是御驾亲征来着,结果在土木堡成了人家的阶下囚不说,还被敌人打到了京城之下……

    一说起御驾亲征,无论上下都会联想到土木堡的切肤之痛,所以在大明朝后来的两百多年里,上上下下都对御驾亲征有一种极端的排斥心理。

    “昔有土木之变,今有北都之痛。天子圣君应居于万全之地,有能驾千军驭万民……”

    原来是在怕土木堡之变呐,这都几百年以前的事情了,怎么这些人还怕成这个鸟样子?

    老神棍魏无牙气的想要破口大骂一番,这些都是什么样的糊涂蛋,连土木堡和眼巴前儿的形势也分不清楚。不御驾亲征就呆在这武英殿里商议来商议去,就能把鞑子商议的退走?

    还说什么狗屁的“万全之地”,,这里的金銮玉阙也不过是和外面的血腥战场隔了一道城墙而已,外面的军队要是打败了,谁也别想什么鸟毛的“万全”。

    无论是旧有的学官还是东林党人,皆是众口一词。联合起来反对老神棍。

    要说唱高调说大话,引经据典的大辩论,这些人一个比一个能耐,要说实实在在的做事情,则半点儿也提不起来。魏无牙都懒得和他们争论,直接上前几步问朱慈烺:“我的万岁爷,这些聒噪的家伙我不屑搭理他们,我想听听你的看法,你是不是怕了外面的鞑子?”

    “我……”

    “大胆!”

    “放肆。”

    “如此于万岁直言你我,哪里还有半分人臣之状?如此污言质问,分明就是大逆不道。”

    “大逆不道,目无君上……”

    就因为老神棍和新皇帝“你”“我”的这么说话,就被这些第一天站班的朝臣们揪住了把柄,大逆不道的罪名都扣下来了,甚至还有几个家伙很夸张的把当值的侍卫喊了进来。看那意思,是准备把老神棍拖出去下狱候审的。

    圣阶之上的朱慈烺也没有想到会出现这种情况,又是第一和学官以外的臣子朝对,缺乏必要的经验,一时间还就呆住了。

    “要糟。”

    一直在思索是不是按照魏无牙所言的那样劝新皇御驾亲征,杨廷麟还一句话没有说呢,外面的侍卫就已经手按腰刀进来……

    这种情况可不能发生,杨廷麟一俺侍卫进来,立刻就是一身的冷汗,脑袋“嗡”的一声,刚要挺身出来圆场,那边的老神棍已是哈哈大笑。

    老神棍一句话也不说,就是不住的大笑,视武英殿上众人如无物一般。

    那些个侍卫上来就要拖老神棍,他们不认识老神棍。侍卫头子可是从北就都跟着过来的,自然明白魏无牙的分量,快步上前三拳两脚就把几个侍卫推开:“都给我下去,添什么乱……”

    “魏宣慰,这也是你的不对,赴死军和万岁之间有什么话,还轮得到那些外人说三道四。有什么事情魏宣慰再和万岁商量商量,找杨监军也行……”

    这个侍卫头子办事可算是相当的老到,说起话来也是滴水不漏:赴死军和新皇帝才是真正膀子并膀子的,这些新来的大小官员算个屁呀,甭搭理他们,有事找杨廷麟说。你魏无牙虽然执掌城防,可杨廷麟也在赴死军的二号人物……

    魏无牙冷冷一笑,对这侍卫首领道:“兄弟你说的对,老魏我也是糊涂了,嘿嘿。”

    他娘的也不看看是什么世道,随便来个阿猫阿狗的就想动我魏无牙,你们还想不想活了?整个宁城还是老子说了算,老子才是真正的太上皇。这个皇帝都是我一手立起来的,要是老子不高兴了……

    “魏无牙,你还是不是赴死军的宣慰使?”杨廷麟这个时候再不出来,热闹可就大了。一看老神棍不住的冷笑,就知道他在想什么。虽然这条老神棍不可能真如他心中所想的那样去做,可捣乱下绊子的事情可就免不了。赶紧出来厉声呼喝:“我还是不是赴死军的监军?”

    说起赴死军,老神棍赶紧收起那副冷冷而笑的面容,再怎么说杨廷麟也是赴死军中的二号人物。你魏无牙虽是城中第一号实力派,可也得照顾到赴死军。

    一提起赴死军,老神棍油滑的都能成精的人物,还能不明白杨廷麟是什么意思?赶紧作出惶恐状:“杨大人有何差遣?”

    “便是忠诚伯到了,亦是不敢妄顾君臣之仪,你如此言语虽非是有心。却已非是人臣之礼,其罪当诛……”

    “杨大人教训的是。”老神棍嘴上是这说,其实根本就不拿“君前失仪”当一回子事情。就南都城内现在的情形,谁也不敢动我老魏一根毫毛。不过刚才的表现确实是太……不知进退了。就算是没有人能拿他真的怎么样,可赴死军所图之大,又岂是一个小小南都?

    看魏无牙俯首,杨廷麟终于是缓过一口气来,当然也不可能真的就把老神棍给“诛”了,还得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念你本是村氓野夫,又是满腔赤诚一心为国,情急之下难免不顾君臣之礼。死罪就免过,杖责三十,你可心服?”

    我要打你三十大板,行不?

    哪有这么客气的问的?

    “魏无牙知罪,甘领责罚。”老神棍温顺的如老绵羊一般,和刚才的飞扬跋扈简直就是判若两人。

    杨廷麟再次对朱慈烺行礼:“魏无牙君前咆哮,臣代圣上责之罚之,万岁……”

    朱慈烺虽然知道的东西不多,可杨廷麟那边的一直在打眼色,他还能看不到?事情到了这步田地,岂能放着河水不撑船,赶紧顺水推舟顺坡下驴:“嗯,按说杖责三十也算轻了,不过眼下真是用人之际,魏宣慰又是满腔忠义的首拥重臣,这三十记板子权且记下……”

    好容易等新坐龙椅的万岁爷把话说完,魏无牙俯首又道:“臣所提及御驾亲征一事,不知万岁一下如何?”

    众皆哗然。

    刚才那一幕大伙儿看的清清楚楚,摆明就是给这个猥琐的老家伙开脱,要是换个没有赴死军背景的人这么干,早被拖出去打板子了。杨廷麟和新皇帝这么做,大伙还能不明白其真正用心?无非是安抚赴死军而已。

    这也可以理解,赴死军如此势大,又有首拥的功劳,就是袒护一些也是题中应有之意。可这个魏无牙居然如此的不知好歹,又一次这么直白的提起什么御驾亲征。

    这已经是在打大家的脸了。

    现在的魏无牙虽是俯首帖耳,可他这么说还能掩饰的住骨子里的嚣张跋扈?

    “臣愚见以为……”杨廷麟这个唯一能够“震住”魏无牙的赴死军监军再次发言。总算是给了大伙点面子:“万岁不宜亲动。”

    得了,这就成了,不管怎么样,大伙终究是盖了魏无牙一头,没有让赴死军的人占了上风。

    不论如何,这么多人都反对的事情,你赴死军就是再强悍,也办不成。

    可杨廷麟下面的话却让这些东林人开始重新估计形势:“不过魏宣慰所言也不无道理,陛下亲临前线。自可提振士气,于我军大大有利。”

    不宜御驾亲征是你说的,适宜御驾亲征也是你说的,新皇朱慈烺还真搞不明白杨廷麟是怎么个意思。

    杨廷麟终究是东宫的老人了,太子素来还是言听计从,只是现在杨廷麟也没有个准确的主意,太子还真是无所适从。

    “臣以为,可调用圣上仪仗,觅一得力人手代天亲临前线……”

    皇帝你就不必亲自取了,动一下仪仗是那么个意思,也是同样的效果。

    “允。”朱慈烺素来没有多大的主见,脾气又是温和的很,对于杨廷麟这个东宫老人的意见很自然的就持肯定态度:“不知何人可代我……朕行此提壮军威之举?”

    众人都拿眼珠子撇杨廷麟。

    主意是你出的,你又是赴死军的监军,你不是谁去?

    “臣愿往。”杨廷麟主动挺身。

    “准。”

    作为赴死军代表人物的魏无牙对此也没有什么意见,反正不管你是本人亲征还是用仪仗亲征,不过是为了提振士气。提振谁的士气?当然是京营,难道还是赴死军?只要京营的那帮兵痞能勇猛一些,赴死军的压力也就少一些。至于京营的战斗力是不是适合发起勇猛的冲锋,会不会因此而遭受重大损失,老神棍才懒得关心呢,甚至希望京营多死几个才好。

    武英殿议事,虽然没有几个人参加。好歹也是算新皇的第一次朝会,本来是准备讨论一下新的年号,顺便再给大行崇祯皇帝夫妇上个更适合的尊号什么的。出了魏无牙这么一档子事情,谁也没有了那个心思,都把眼光放在当前的局势上。

    “杨大人,赴死军那边和朝廷之间的联络从来都是你的首尾,你看看这么一个治安绿豆般的猥琐之徒,就是如此的嚣张跋扈,那李四还不是……”

    “这个魏无牙本就是个市井之徒,以前是靠坑蒙拐骗为生,今日之事其实就是魏无牙口无遮拦而已。乡野村夫之流,粗鄙的惯了,哪知道什么朝堂之礼君臣之仪?言语上改不过来而已,不算个甚么,”杨廷麟一直在刻意的淡化魏无牙风波,对深有忧色的刘理顺说道:“忠诚伯的为人你我最是清楚,满腔的忠义血诚,你我万不可对忠诚伯有了什么猜忌之心。”

    “杨大人想到哪里去了?忠诚伯的血诚在那里摆着呢,东林党人若是攻击忠诚伯,我第一个就要出来为忠诚伯说话的。”刘理顺也是东宫的老学官了,和李四这个太子校典论起来,还是一个体系里头的人呢。自从跟着李四从北都的百万贼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