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1639-第1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冬雨的特征是要么不下,下就是连着下,偶尔会有晴天,但不会太久,主流是以阴雨为主,除非有强冷空气来袭,另一个特征则是雨量不大,时断时续,让人烦不胜烦。
在连绵阴雨中,三天过去了。
“阿嚏,阿嚏,咳咳~~”
军营里的病号不断增多,到处都是咳嗽或者打喷嚏的声音,许多士兵无精打彩,甚至还有人发起了烧。
这夜,轮到刘宗敏值守,听着树枝滴水的声音,再感受到无处不在的湿潞潞,他的心里充满着烦躁。
“娘的!”
刘宗敏狠狠一拳击向树干,这一刻,他都有了种挥军强攻荡寇军营寨的冲动,可这个念头只能放心里想想,他也是身经百战的老将,连续数日,竟没寻到一丝机会。
“候爷,我倒是有个主意,不知成不成。”
这时,一名亲兵凑上脑袋说道。
“噢?快讲!”
刘宗敏连忙催促。
这名亲兵道:“荡寇军必然有暗哨在观察动静,我们不如遣一部分人手下山,黑夜里他应该看不清楚人数,并不知道我们还留了部分人手,说不定会趁夜抢攻,到时可以伏击他,下山的兄弟也能重新上山增援,虽然未必能一战定胜负,却至少能振作士气,全军上下天天这样干熬着,早晚会有变故啊。”
“嗯?”
刘宗敏精神一振,喃喃道:“不错,这鬼天气我们撑不住,主动撤退也属正常,李信未必会怀疑,传令,着两千弟兄偷偷摸摸下山,别弄出太大动静,免得被李信误认为是欲盖弥彰,对了,队形一定要尽量大,争取两千人走出五千人的规模。”
“得令!”
命令布置下去,被点到的两千人在同伴的羡慕中,欢天喜地的下了山。
一个时辰之后,一名女兵来到李信帐前,唤道:“总司令,最新得到的消息,顺军下山了,我们要不要趁势把山头占了?”
李信正斜靠在躺椅上,窦美仪帮他捶腿,费珍娥替他捏肩,两个美人儿是自愿的,因为李信刚刚画了一套蒸汽机的设计图,足足用了一个多时辰,他打算让人送到北京给宋应星。
柳如是拿手上仔细看着。
李信嘟囔道:“不占,这摆明了是在引诱我们攻山,我敢肯定,顺军必然留下了相当兵力,夜里我们摸不清情况,贸然进攻只能是被打的灰头土脸,他愿意演戏就让他演,不要管他。”
“噢~~”
女兵转身而去。
次日天亮,虽然雨停了,刚刚从山上下来的刘宗敏看着满天铅云,面孔也是愁云密布,无奈道:“李信根本不上勾,这样下去如何是好,长安城里,人心已经极度不稳,朝廷几次争论,要不要采用严厉手段弹压,皇上更是食不安寝,营里也病倒了一大片,若是荡寇军此时来攻,哪有什么战斗力?”
“哎~~”
李过满面忧愁的叹了口气,却是无话可说。
虽然荡寇军还没打到西安,但西安的形势异常严峻,很多大户、官僚都在蠢蠢欲动,偏偏到了这个地步,已经没有任何人再敢于提出与屠城有关的话题,都在担心万一兵败,会被李信清算。
近来有不少人提出撤出关中,退走银川,但问题是,武关与潼关都驻有重兵与荡寇军相持,一旦撤退,很容易兵败如山倒,怕是别说银川,连萧关都未必出得了。
再退一步说,退到银川又能怎样呢,荡寇军一路追击,银川守不住,还能退到哪儿?
突然,外面有人大叫:“候爷,李将军,荡寇军出动了!”
“什么?”
二人大惊失色,疾步向外冲去。
远处的荡寇军,正在扑面压来,正前方的火炮,炮管粗短,与以往的不同,周围是一队队的士兵,沿着山道,缓慢前行。
“他娘的,真会挑时间,快,随时准备支援田将军与袁将军!”
刘宗敏挥着手臂大叫。
关城内,紧急动员,但很多人都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甚至还有人病歪歪,站着摇摇晃晃。
李过大吼道:“弟兄们,不要慌,我们占有地利优势,一定能打退荡寇军的进攻,此战过后,刘总哨会为有功将士向皇上请功,但如有人敢畏缩不前或临阵脱逃,斩!”
下了死命令,军中的面貌稍好了点,却也好足有限,毕竟生病还能拿人怎么样?能强撑着上战场很不容易了,那些没生病的,几天下来,也给天气折腾的够呛。
陈永福满心激动,如今他的海军陆战队中,半数野战炮,半数榴弹炮,今次是榴弹炮首次投入实战,其余各将领也是又羡慕,又期待的看着海军陆战队的阵地。
“放!”
陈永福猛一挥手。
“咚咚~~”
因加农炮打的远,首先由117野战炮开火,十余枚黑点洒向了田见秀阵地,一蓬蓬泥土石块被掀飞到半空中,并未炸出太多的尸体,因为顺军根据拼火炮拼不过荡寇军这一残酷现实,在工事方面下足了功夫。
不过荡寇军完全不在意炮弹空放,只需要压制住顺军的火炮让榴弹炮展开就可以了,因炮身管径比较小,榴弹炮只能打到一里左右,与顺军的红夷大炮射程相当。
一架架榴弹炮被马匹向前拖去,不片刻,依次展开,顺军残余火炮开火,但起不什么作用,毕竟有117压制。
“放!”
前线指挥官猛一挥手。
数枚光点打进了田见秀阵地,顿时轰轰连响,开花弹落地即炸,单论场面,比实心弹要大的多,一蓬蓬黑烟升起,泥土碎石被掀向四面八方,间中还夹杂着血肉模糊的尸体。
“这……”
刘宗敏与李过惊呆了。
开花弹他们是知道的,闯军曾使用过剿获的明军开花弹,结果很不幸的爆膛,从此不再使用,但是眼前,开花弹一蓬蓬的打向田见秀阵地,这完全颠覆了他们的认知。
“看来李信已经改进了开花弹!”
李过神色凝重道。
刘宗敏点了点头:“这兔相公,古怪的东西总是层出不穷,不能再让他这样打了,传令,叫田将军与袁将军出击,摧毁他的火炮!”
有旗手向城下打出旗号。
田见秀与袁宗第也知情况不妙,各自凑出一千骑兵,合计两千,向荡寇军的炮兵阵地冲击。
蹄声隆隆,骑兵奋力冲杀,因山道狭窄,只能十余骑并行。
陈永福又是一挥手。
一名名的士兵原地站立,端枪瞄准。
“砰砰砰~~”
隔着将近两百丈,就扣动了扳机。
“这么远开枪?”
田见秀在望远镜里看的清清楚楚,正皱着眉头,却是骤然间神色大变。
最前的一排战马已经咴咴惨叫着中弹倒地,骑士纷纷摔落马下,山道上顿时乱作一团。
按顺军原先的打算,因双方枪械射程相近,是骑兵冲到三十来丈时先开枪,然后拿弓箭射箭,只要能打乱荡寇军布于阵前的步兵,就有很大的可能摧毁火炮,可是米尼枪的面世,让顺军的一切打算全部落了空。
而此时,第一排的战士开过枪退往阵后,第二排上前开枪,一时之间,硝烟弥漫,顺军纷纷伏倒,不敢再往前半步。
这变故,完全出乎了顺军的意料,刘宗敏、李过、田见秀与袁宗第的面色均是难看到了极点。
第四一一章 宗敏献关
(谢谢好友书友160923130125162的月票~~)
“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打掉荡寇军的炮兵!”
刘宗敏深吸了口气道。
“如何打?”
李过无奈道。
刘宗敏道:“抽调关城兵力,从两侧山头居高临下冲锋!”
李过苦涩道:“他的枪,能打两百丈,还怎么冲?”
居高临下没有火力配合未必就是优势,因为人下山的时候,必须要控制速度,否则会越来越快,直至失去平衡,从山坡滚落。
“难道就没一点办法?”
刘宗敏也明白这个道理,急的吼道。
“哎~~”
李过叹了口气,看了眼刘宗敏,想说什么,但还是没说。
这时,前方的枪炮声停止了,几名荡寇军士兵抄起喇叭,齐声大喊:“顺军弟兄们,你们没有任何胜算,还要继续送死吗?现在投降还来得及。
大顺朝从建立之初就先天不足,看看那民不潦生的样子,早晚要灭亡,而我们荡寇军蒸蒸日上,摄政王爷很快就能统一全国,你们还要为李自成送死吗?我们荡寇军素来公平公正,有功则升,有过则罚,你们今天做的选择,我敢保证,未来绝对不会后悔……”
喊话喋喋不休,非常具有煽动性,很多人都不自禁的想起了那一碗饺子,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在顺军中吃不饱穿不暧,还有各式各样的欺压打骂。
顺军中有一部分来自于明军,对李自成谈不上忠心,眼前的局面也能看清楚,心里在犹豫,但是迈出这一步,需要诺大的勇气与魄力,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一见局面演变成这样,田见秀急的大叫:“不要听他胡说,上,都给老子上,皇上绝不会亏待你们,谁敢后退半步,小心老子手里的刀不长眼!”
“他娘的,明知是死,还要拿咱们去送死,你他娘的老八队怎么不去上啊!”
“弟兄们,咱们都是明军,从贼实属无奈,今摄政王爷领军亲来,正是重回朝廷的大好机会啊!”
“杀了这姓田的,拿他的脑袋去向摄政王爷领赏!”
也不知是哪个,开了第一枪。
“杀!”
顿时,枪声大作,子弹乱飞,田见秀的营地乱了!
“该死!”
刘宗敏的脸都变色了,这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军中收编了大量明军,与山西与满清作战,尚能以民族大议,鼓舞士兵效死拼命,但是与荡寇军作战,又能拿出什么理由?
难道是为保卫李自成的大顺朝廷?
“补之,这该如何是好?”
刘宗敏彻底六神无主,转头向李信急问道。
“杀!”
“砰砰砰!”
袁宗第的营地也传来了喊杀声与枪声。
李过满脸的汗水,明军纷纷倒弋,怕是诸葛武候转世复生碰到这种情况,也是回天无力,又逞论他李过?
乱象一圈圈的散播,甚至潼关城头,已经有人看向李过与刘宗敏的眼神中,充满着阴狠。
“你们……要干什么?”
二人的亲兵急忙拨出了刀!
刘宗敏突然想起了当年明军正是如此,莫名其妙的内哄,让闯王轻取潼关,难道这一幕又要重演?
“总哨,算了罢!”
这时,李过长长叹了口气。
“你说什么?”
刘宗敏浑身一震!
李过仿佛豁出去了,又道:“闯王的江山,已经保不住啦,又何苦多造杀孽?早点放手罢。”
“你是说向那兔相公投降?”
刘宗敏如接受不了似的,怒目问道。
李过苦涩道:“当年闯王起兵,是为了让天下的穷苦人过上好日子,但是闯王转战十余年,所经之处,民不潦生,那时老百姓还在想,再忍忍,等闯王建了国,日子会好起来的,后来闯王建国称帝,老百姓要交六成的租子,这就是老百姓想过的日子?
总哨,我们辅助闯王打江山,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老百姓还是我们自己的荣华富贵?难道你忘了我们义军的宗旨么?恐怕很多人已经在荣华富贵中迷失了本心罢?
以往我们有做的不对的地方,我总劝说自己闯王是英明睿智之主,纵有小过,也会慢慢改过来,可是这么多年下来,我们还在不断的犯错,再看看李信,他是怎么做的,难道你真以为张鼐、双喜、一功、慧梅慧英投了李信,是为了私人恩怨或者荣华富贵?
不,他们是对闯王失望了,因为闯王已经背离了自己的宗旨!
只要今日,你刘总哨一声令下,就能让全国一统,战乱从此消弥,当然,即便你不下令,潼关也守不住,但必然是尸横遍野,难道你要做历史的罪人么?”
刘宗敏浑身都在颤抖!
李过在闯军中,素来以冷静著称,他也明白,此时放下武器,对于顺军、对于关中父老、也对于全国都有好处,但一边是大义,另一边是他与李自成的兄弟之情!
刘宗敏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了与李自成并肩作战的一幕幕……
“总哨,是战是降,您速拿个主意啊!”
这时,几名跟了他十余年的亲兵急声催促。
刘宗敏虎目四顾,关外的袁田两营,已经陷入了内乱当中,荡寇军反而袖手旁观,再看关头,气氛越来越压抑,仿佛只要他敢说半个不字,那些投降过来的明军会立刻动手。
死有很多种,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刘宗敏不是怕死,而是死在荡寇军手里不值,毕竟只是立场不同,本身之间没有国恨家仇。
“唉~~”
刘宗敏叹了口气,满脸的落暮,挥挥手道:“降吧,都降了吧!”
城头军卒顿时松了口气,别说明军,就是老八队也没几个愿意和荡寇军死战,投降是再好不过的结果,于是立刻扯出白旗,一遍遍的挥舞起来。
田见秀与袁宗第一看城头扯白旗了,长叹一声之后,只得下达了投降的命令。
内哄戛然而止,一队队士卒放下武器,被荡寇军战士领到指定地点集中,他们的脸面没有太多的沮丧,更多的是如释重负,甚至某些有野心的都隐隐带着渴望。
刘宗敏、李过、袁宗第与田见秀也于第一时间被带到了李信面前。
四人都不吱声,平静的与李信对视,可那心里,多多少少都有些波澜起伏,毕竟这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好一会儿,李信开口道:“我对李定国说过,将来可以放张献忠去海外建国,我也可以把李自成放走,你们四人既然降我,我不会为难,我放你们回西安去劝说李自成,若是想通了,就到城外迎我,来人,备马!”
有战士牵来四匹马,四人均是神色复杂,各自拱了拱手,默然离去。
这一战,顺军的伤亡不足千人,病号却有近万之众,以伤风咳嗽等常见病为主,荡寇军立刻安排人手治疗,并且把原明军与闯军区分工来,明军会留在当地,闯军将跟着李自成,送往海外。
两日后,刘宗敏等四人回到了西安,把经过如实禀出,李自成召急文武群臣,殿内的气氛憋闷异常。
李自成头戴平天冠,冠前有十二行宝石珠串直垂到眉毛上边,腰系玉带,足踏直缎粉底金线绣龙嵌珠云头靴,身穿黄缎绣龙袍,前后的潮水全用蓝色,寓意大顺朝是水德,按五德始终说,大明是火德,水灭火,无独有偶的是,大清朝也是水德。
今次朝会,李自成的穿着非常正式,也许这是最后一次再着皇帝的朝服了。
端坐在宝座上,李自成面目阴沉,沉默不语,底下人心惶惶,文武百官,各有打算,士兵无心恋战,哪怕他数次被明军打散,都没有这样绝望过。
而且随着潼关失守,山陕各地叛乱频发,当地乡绅老百姓将大顺朝的州县官,或杀死,或赶走,大局已经彻底崩坏。
牛金星与宋献策交换了个眼色,别人投降尚能善终,哪怕李自成投降都能去海外建国,可是他俩心里没底啊,当时是他们向李自成提议,把慧梅嫁给袁时中,李信会不会还揪着这事不放?
二人再看向袁时中,不管怎么说,袁时中在名义上是李自成的女婿,是大顺朝的附马,在朝堂上也有一席之地,这时正面如土色,浑身不自禁的打起了颤。
他清楚,这次落到李信手上,绝无可能再活命了。
前次李信留他,是因为他可以恶心李自成,现在再留着他,只能恶心慧梅与张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