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打造了盛世王朝-第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您邀请宋雨才前来寿宴,此事恐怕不妥。”
闻声,薛青云缓缓注目而去,眼里多出了一分难得的赞赏,只觉得儿子突然成熟了不少,同时脸上又浮现笑意,语重心长地教诲出声。
“宋雨才虽是商贾,却是一州商会之长,不能寻常商人去评判,而且出身于宋家,于情于理也该让他赴宴。”
“为父此举,并非是给他面子,而是给宋家应有的颜面,为官者要懂得中庸之道,你在如此年纪,就能想到顾及那位殿下,确实难能可贵,但还是略显稚嫩,个中深意需当细细体会。”
中庸之道。。。。。。
经常言传身教的官场明理,在此刻听来感受更深,薛奉年心有体悟,只是想起北王,仍然令他不敢托大,心知再无外人,薛奉年索性问出了心头疑惑。
“父亲之言,孩儿铭记。”
“若是将来,宋雨才与北王有了争端,我们该当如何是好?”
就算经历了诸多事件,也对其中有所猜测,几乎得知了所有的真相,薛奉年终究还是有点儿年轻,对于这种大事的把握火候,总归是欠缺了点自信。
这倒也是人之常情。
毕竟才是个二十岁的青年人,不可能做到当朝大员那般油滑,很多事情就算明知答案,取舍之间也会有所迟疑,这便是阅历的差距。
能在年纪轻轻表现出异常的聪慧与谋略,就已然不是一件寻常之事,那位北王实乃异数,薛青云仅是听闻邺城之事,心中已然惊得不轻。
古人所言的近智于妖,也就莫过于此了。
第149章 盛大的场面
心头感慨,薛青云神色严肃了起来。
“此事已经无需多想,宋家处境微妙,陛下也有圣意示下,宋雨才不过是个一州商贾,岂能与北王殿下相提并论?”
“若他识相还好,否则就是撕破脸皮,也只能是自讨苦吃。”
闻声,薛奉年算是彻底坚定了心头之念,神色如常地应声做礼,似乎瞬间明悟了数倍,连曾经那股潇洒的二世祖气度都有了蜕变。
就在这种严肃时刻,突然一阵急促的马蹄震动响起在府外长街,连书房的地面都有一丝愈发明显的颤动!
“哒哒哒!!!!!!”
薛青云闻声而起,眉头猛地一皱!
“哒哒哒!哒哒哒!”
清脆的激烈马蹄声不断响起,愈发清晰地传入耳中,脚下地面都开始微微颤动,惊得刺史父子悄声对视。
细细听来。。。。。。
那马蹄极为清脆,尤其是其中一道声音,竟敢盖过了周边的热闹人声,无比清晰地响在耳畔,令人耳目震动。
“这蹄声。。。。。。一定是汗血宝马!”
薛奉年目露惊异,下意识地悄声呼出。
话音刚落,刺史大人也是严肃点头,面容里才露出几分无奈的笑意,好像终于有了过寿的喜悦。
“这位张都督实在是个急性子。。。。。。”
这话引得薛奉年赞同轻笑,却是没有出言评议,心里对他父亲的推断无比认同。
以他的见解,能发出如此清脆的响动马蹄声,唯有大宛国的汗血宝马,而在整个凉州城里,能拥有这种宝马的人确实不止一位,但敢于在刺史府门前招摇策马的,就只有凉州都督张之栋!
寿宴明明是在正午开始,于礼节而言,受邀宾客理应稍早前来,却是没听过谁会提前两个时辰赴宴!
薛奉年心头哭笑不得,对这位心急的张叔叔难以评议,却也知道对方应该不只是为了那坛塞北红而来。。。。。。
随着父亲踏步而出,门房仆人已经急切跑来做礼通报。
“启禀老爷!张都督前来祝寿,还有诸多的将军也紧随而至,已在府门前下马静候!”
闻声,薛青云整了整衣发,加快脚步踏向了前院大门,薛奉年紧随其后,神色很是严肃,比起以往稳重了许多。
。。。。。。
刺史府门前。
几十匹位武将翻身下马,就算身穿素服,身上的肃杀之气也是分外浓厚,挺立当场,魁梧的身形令人敬畏。
领头的张之栋满面美髯,八尺的身形膀大腰圆,更是看得人目露惧色,身后的军士牵着汗血宝马,在晨光的沐浴下显现出耀眼的毛色,引来了无数暗暗赞叹。
一时间,停步门前的马队惊动数千人,竟是无人敢于出声!
就在这种震动人心的场面下。
面容儒雅的刺史薛青云踏步出去,脸上带着平和的笑容,虽是不比武将勇猛,却也散发着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场,身后一表人才的薛奉年紧步相随,玉带加身脚踏云靴,令人一眼惊艳。
瞬间,数千百姓的目光都被紧抓而去。
只见刺史大人微笑出门,拱手向着领头武将做礼,话语平和有礼,神色云淡风轻。
“呵呵,张都督前来,本官有失远迎,还望恕罪啊。”
张之栋握着马鞭大笑拱手,朗声笑对。
“哈哈哈,薛刺史言重了,是本将来得早了,若有叨扰,还望薛刺史见谅啊!”
凉州的军政大佬相视一笑,同行踏入了府门,交情可见一斑。
随即,刺史府的下人即刻前来,将所有的骏马从侧门牵入府中,诸多素衣武将紧步相随进府,又有几分克制,距离把控得很有讲究,手里拎着礼物放于门房,依次留名踏过府门。
这场面瞬间惊得不少人目露崇敬,同时也有不少百姓迸发出了兴奋的光彩!
原来,那位前列的高大汉子就是凉州城的驻军都督,难怪连刺史大人都亲自前来相迎,能有如此阵仗拜见祝寿,真不愧是当朝二品大员!
在一干人激动的注目下。
众将领先后而入,张之栋随着薛青云走过前院,踏入了正院客厅,两人落座主位,诸位武将紧随陪坐左右。
足足十几位凉州将领齐坐一堂,肃穆之气惊人。
而在这种严肃场合下,也不知是为了缓和气氛,还是真的嘴馋,张之栋瞥了一眼丫鬟奉来的上等清茶,笑着抱拳望向薛青云。
“薛兄,我等都是粗人,喝不惯这等好茶,听闻贵府有两坛绝品佳酿,可否让我等见识见识?”
这个张之栋,仗着带来的都是亲信,居然还搞起了借花献佛的一套,既白喝了酒又让兄弟们开了眼界,真是精明得紧啊。
薛青云心里有些肉疼,无奈闻声一笑,当即命管家取来了塞北红。
一时间,客厅酒香惊人,众人言谈尽兴,赞叹道谢之声不绝,而后谈起北王之事,经由两位大佬分析利弊,早已知晓内情的将领们惊异之声更甚。
门外,却是再无旁人,悄声之言伴随偶有的笑声传来,不知情的人还以为只是祝寿宾客,暗叹喜气四溢,不愧是刺史大寿。
府内一片忙碌和喜气,府外也是繁盛惊人。
张都督率众而来的消息传得极快,准备贺寿的各方官员权贵也接连而来,就算心有诧异,却是不敢落后于人。
不到半个时辰的功夫,陆陆续续已有十余位官员提早祝寿,都经由薛奉年亲自相迎,门房唱礼声从未断绝。
“凉州府荀知县到,献礼文房四宝!”
“盐政盐运使胡大人到,献礼百寿图一副!”
“渠县陈举人到,献礼书法一副!”
“凉州吴县令到,献礼田黄章一枚!”
。。。。。。
各色宾客接连而至,有凉州官员,有名门望族,也有功名在身的后辈进学,都备有寿礼,经由薛公子亲迎而入,皆神色恭敬谦卑,眉眼间喜色十足。
前来的宾客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自然懂得很多规矩,明知祝寿刺史大人,绝不敢有任何失礼之处,就连寿礼都是极为讲究,既得体又不奢靡,可谓是讲究到了相当的地步。
刺史府门好像满载着荣耀,引得满城老少不断闻风而来,就算只能远观,面容里的激动也难平息。
今日,注定被凉州百姓所铭记。
第150章 权贵云集
往来的各色权贵身着华服,气度谈吐不俗,仅府门前静候的软轿,就在眨眼间多出了二三十几顶,几乎将门前长街两侧占满大半!
各色软轿摆放道路两旁,仅是轿夫和随从就有数百人,前来的权贵已经将近百位,场面极为盛大,看得远处百姓激动不已,一片热议渐渐响起!
“真不愧是刺史大人过寿啊,竟有如此排场!”
“这算什么?薛刺史可是当朝的二品大员,谁敢不给面子前来祝寿?我可是听说,有地方官员在三日前就赶来了凉州城,住在驿馆等候祝寿呢!”
“这才叫入朝为官呐!”
“快看!快看!那位官员竟还向着薛公子回礼,真是礼数周到无比!”
“呵呵!薛公子是何身份,能亲自迎接已是天大的面子,寻常官员怎敢托大!”
“这位兄台,你这话我不敢苟同啊!你看看人家薛公子,仪表堂堂举止有度,可见刺史大人教导有方,怎会像你这般?”
“这。。。。。。兄台所言甚是,愚弟受教了!”
“说得好啊,人家薛公子确是咱们凉州城的青年俊杰,家门兴盛也是理所应当,这才叫真正的大人物呢!”
。。。。。。
百姓们的称赞不绝于耳,连前来祝寿的官员都深有同感,对于门前迎客的刺史公子,多出了几分赞赏和尊崇。
可这些外人之言,却是并未让薛奉年心有波澜,曾经悦耳的称赞,早已无法引起他的欣喜,甚至有几分暗暗的叹息,眼里浮现好奇和向往。
大人物。。。。。。
所谓的大人物和俊杰之类的俗人言论,在那位北王殿下的眼里,恐怕只是个笑话吧。
就在一片欢腾激动的场面下,一顶红木的四抬大轿映入眼帘,再度引起了不少人的注目,热议似乎又达到了一个小高潮!
“又有大人物来了!”
也不知是谁喊了一声,激动的百姓们即刻注目而去,只见他张扬的红木大轿停在府门路旁,竟比先前一位举人的软轿还要华美数倍,足足大了一圈!
万千注目下,大轿纱帘掀开。
身形肥硕的宋雨才目露得意,享受着百姓们的羡慕目光,紧随的钱大海抱紧了礼盒,心里说不出的荣耀!
眼前就是刺史府的门楣,四周围着数千百姓,注目而来的眼神里,带着极为明显的欣羡,就是站在长街上,都令人感到一种莫大的荣耀。
感受着注目而来的千百道目光,宋雨才已有几分习以为常,整了整衣物,满面春风地向着刺史府门踏步而去。
钱大海紧随其后,难以做到那般平静,只觉得终于出人头地,神色激动得难以言喻,紧抱着礼盒相随。
一主一仆享受着世人尊崇羡慕的目光,大步走向了府门之前。
望着来人,薛奉年一眼就看出了那份得意,以他往常的性情,是绝不愿与这等人有所交集的,奈何今日代父迎客,绝不能失了礼数。
出于礼节,只得拱手上前,语气平和地寒暄出声。
“宋会长,承蒙光临家父寿宴,感激不尽。”
听闻这话,宋雨才含笑回礼,脸上的油腻笑容浮现得很是自然,理所当然地接受了这份看重,丝毫不以为自己只是个商贾。
“呵呵呵,哪里哪里,薛公子言重了,能受邀前来,是宋某的荣幸才是~”
客套几句过后,宋大首富迈步向着府门而入,神色很是淡然,看起来真有几分见惯了大场面的风度,举手投足间颇有大人物的姿态。
与之相比,紧随而入的钱大海就做不到那般坦然。
身为一名普通商人,有幸能进入刺史府贺寿,已然是万不敢想的荣耀,放在曾经,他绝不相信会有今日的风光。
就算放下礼物踏入了府门,钱大海还有几分如在梦中的虚浮之感,心里激动得难以平息。
直到身后响起了门房家丁的唱礼之声。
“凉州商会宋会长到,献礼书法一副!”
悠长的声音响起,钱大海才好像相信了一切,眼中闪过了高人一等的优越,连手心都冒出了汗丝,急忙大步赶上了宋会长,脸上已经笑意难平。
终于。。。。。。出人头地了啊!
主仆二人踏入府中,由家丁带领前行,渐渐消失在了视线之中,民众们的热议方才再度响起,神色各异的百姓们褒贬不一,语气里多有惊疑。
“真不愧是宋会长,竟然有幸为刺史大人祝寿。。。。。。”
“呵呵!不过是个商贾罢了,算什么大人物,要不是仗着宋家的出身,他岂能有资格踏入刺史府?”
“这话倒也不假,投机商贾而已,哪配与刺史大人相交!”
“就是!你看看那德行,招摇到了何种地步,所乘的软轿竟比寻常县令的还要华美,也不怕被人治罪!”
“哎,人家有钱有势,估计寻常官员也惹不起,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咯!”
“真是小人得志啊!”
“就算如此,能进入刺史府也是天大的荣耀,咱们只有羡慕的份儿啊。。。。。。”
“呵呵!宋首富是什么身份,岂是你们能随便比较的。。。。。。?”
。。。。。。
各异的情绪渐渐蔓延,寻常百姓的眼里敬畏还在,却是多出了几分无奈,只能感叹人生差异之大,一时竟对前来的普通官员再无多大的兴趣,全都念叨起了跻身贵宾行列的宋首富。
听闻着远处响起多番言论,薛奉年心有几分同感。
如今的大玄世家显赫,为官者多有顾忌,仕途坦荡者大多都与世家有关联,真正能做到问心无愧者不过寥寥之数,而能无视世家影响的,几乎已是凤毛麟角了。
好在陛下终于表露出一丝隐晦的不满,先前降罪宋家,此事就是一个讯号,朝堂之风将被整治,一场动荡就要开始,也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啊。
感念之余,诸多官员和各界名流相继踏入,名单上的宾客几乎已经到了九成,立于门前都能听到府内的热闹言谈之声。
薛奉年轻舒长气,对于这种劳累的官场应承,他还是有些不大适应,也觉得多有虚假,与往日的潇洒生活差别明显,心中有些疲惫。
奈何身为人子,这便是无法选择的责任,也是薛家门楣的传承,他不得不挺身而出,尽力做好分内之事。
仅是应对地方官员,出于面子上的寒暄问候而已,做到不失礼节竟已经这般疲惫,若是在朝堂之中,在皇权的旋涡之内,又该是何等的压力?
念及于此,薛奉年心中压力极大,对于那位有一面之缘的本王殿下,多出了几分敬佩,不知不觉间,心里已然生出了几分叹服。
第151章 冤家路窄
薛奉年忙碌在府门之前,心中已是感慨连连。
回想着北王的所为所历,心境始终难以平静,若是换做他,绝不可能做到狠心放弃一切的金蝉脱壳,也难将邺城那种荒凉之地改头换面,甚至于短时间内就有极大的影响,连名动凉州多年的唐家都听命。。。。。。
这一切的变化,薛奉年自问是万万不能做到的,也不觉得有哪个青年能有如此手段,就连他的父亲,也未必能做到这般。
那位殿下,真是异数啊。
在薛奉年感念之间,又有一顶小轿进入了长街,停靠了街边一角,看起来很是低调,不论是素净的模样,还是那安静的作风,都很难让人去在意。
就是如此,还是有数百青年人一眼看得神色激动,接连惊呼出声。
“唐小姐的软轿!”
“是唐小姐,唐小姐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