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墨客 >

第440章

大明墨客-第440章

小说: 大明墨客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他们早就知道永和伯简在帝王心,也早料到日后此子前途必将是不可限量,可是没有料到这一天会来的这么快。
    所谓人事即政治,这可不是闹玩的。
    封建王朝的六部自隋朝时候起开始正式确立,唐、宋、元得到完善,到了大明之际,已经是很成熟的政治体制。
    这六部之前是有中书省统辖,但是到了老朱这里中书省势大,惹怒了老朱。
    直接把中书省给拿掉了,这就大大的体现了六部之地位,他们直接向皇帝负责,开始走上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道路。
    直到大清王朝的时候设置军机处,皇帝的中央集权达到了顶峰。
    现在的大明,还没有到达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巅峰,六部的地位还算是有和皇权抗衡的资本。
    要知道文官集团在明朝的影响力是绝对是够牛逼的,都说宋朝时候,宋太祖于天下士大夫共治天下。
    那个时候的文官牛逼,动不动的大臣就可以弹劾皇帝,给皇帝划道道,皇帝不听还不行。甚至他们可以挂印辞职撂挑子,直接连说都不说一声给你不干了。
    不过那个时候的政治氛围很好,士大夫的小日子过的很是滋润,高薪养廉嘛。
    当官的薪俸颇丰,地位还高。
    但是相较于大明的文官集团,大宋的士大夫阶层就有点小巫见大巫了。
    明朝的文官集团抱成团的跟皇帝干,他们是为了政治而政治,说白了就是利益。
    为了利益甚至可以置国家的利益与不顾,这样的狠角色但凡是君主弱一些的,根本就不是他们的对手。
    自古以来六部都是由德高望重的人担任,可是现在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一个二十来岁的毛头小子掌控一部,这明显有些让他们有些不能接受。
    有人已经开始私下里串联,准备联名上奏疏给老朱,无论如何也不能再他们中间出这么一个异类。
    话说这个‘异类’如果是自己人还好,但是郑长生独树一帜,搞起了‘科学’,跟他们自幼就学习的儒家经典有分庭抗礼之征兆。
    这让大明的文官集团很是不能释怀。
    有人大放厥词,“不屑于跟郑长生这样的异类为伍,如果皇上不免除郑长生这个职务的话,他就辞职不干了。”
    可以说,现在的京师官场平静的表面下,已经暗流涌动。
    这颗雷的引信已经启动,现在所有人都蓄势待发,只待来年开朝就要引爆了。
    不过,这些郑长生并不知情,就在别人四下串联,搅风搅雨的时候,郑长生正跟一家人围坐在火炉旁,吃着烤土豆、烤肉、烤蔬菜美的很呢。
    外面大雪纷飞,屋内温暖如春。
    小丫头若楠在屋里来回的疯跑,额头上都见了汗,连外套都脱掉了。
    老爹郑长生烤好之后,放在盘子里,小丫头负责分发。
    祖母一串烤鸡胗,娘亲一串烤豆腐,二娘喜欢孜然羊肉,三娘喜欢烤羊腰,她记得清清楚楚。
    每分发一串,她的小手里就多一枚大钱,现在已经十余枚洪武通宝的大铜钱了,她的小手已经都要拿不下了。
    好开心,这么多的钱,能买多少糖人呀!
    旺盛的炉火,映照的郑长生的脸都有点发红,他一边撸着串,一边擦着额头的汗水,看着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样子,他感觉人生仿佛也就如此。
    这才是生活,这才是人生。
    小七怀里抱着郑忠君,小家伙一岁多了,看着大人动嘴吃东西。
    小家伙急的抓耳挠腮,伸出小胖手不断的抓挠小七,似乎想要从母亲的手里把羊肉给抢过来。
    小七自然不肯给他吃,夫君说了,这么点的孩子吃羊肉窜不容易消化,还是母乳喂养的好。
    想起来母乳喂养,小七的脸腾的一下就红了起来,幸好屋里的光线不是那么亮堂,再加上炉火的映照,并不显眼。
    “讨厌的夫君,跟孩子争嘴,害的儿子都没吃饱。。。。。。”
    吃不到嘴里的小家伙郑忠君终于哇哇的哭了起来,郑长生听到儿子哭,放下手里的烤串就凑过来,一脸关切的道:“儿子是不是饿了?”
    小七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你说呢,没口粮能不饿。”
    郑长生不好意思的挠挠头,嘿嘿一笑:“奶妈呢?”
    “给家里送过年的东西去了,晚点才能回来。”李秀英接过话道。
    李秀英瞅了一眼小七:“你这孩子就是太瘦了,多吃点肉,奶水都不够孩子吃的怎么行?”
    小七的头低了下去,嘴里似蚊子嗡嗡般的嘟囔了一句:“怎么不够,还不是你儿子争了我儿子的嘴。”
    李秀英并没有听到小七嘟囔的是啥,还以为小七认识到错误了,平时小七总是说要保持身材,这下好了,节食减肥闹的连宝贝孙子的口粮都不够了。
    “儿子,还不给小七多烤点带羊油的肉吃。”
    说着她回头看了一眼李嫂:“今天有庄户送来点鲫鱼,是他们冒着严寒敲冰捕捞的,多炖点鱼汤给少奶奶喝。”
    李嫂点头躬身退去。
    格云朵也低下了头,她也是经历过小七的遭遇的,不过她的体质比小七的要好多了。
    她的奶水充足到闺女吃不完,她只是不想浪费掉而已。。。。。。
    她心里暗暗的比较着小七,有些高傲的挺直了胸脯。。。。。。
    吕婉容一把拉过疯跑的小丫头若楠:“来吃口爹爹亲手烤的蔬菜,可好吃了。”
    小丫头明显不接受这份‘恩宠’,喂到嘴边了她都不吃,反而指着正在烤的肉窜道:“我不要吃菜菜,我要吃肉肉。”
    吕婉容闹了个大红脸,这闺女貌似一点都不仿自己,跟她爹一个德行,食肉动物。
    顿顿不离肉,离开了肉饭都不吃。
    郑长生拿起一串肉递了过去:“吃肉,想吃就吃个痛快,爹爹管够。”
    顺便递给吕婉容一串烤蔬菜:“喜欢吃什么就吃什么,没必要为了保持身材为难自己。”
    吕婉容给了他一个大大的卫生眼:“还不是为了你。。。。。。”
    

第961章 体验民风民俗
    太子主标突然薨逝,又临近年下,大明王朝的帝都上空莫名的笼罩上了一层阴云,就连最后一次的大朝会都没有举行。
    宗主国大皇帝陛下接见藩属国的事情也被无限期的推了下来。
    礼部官员上书皇帝请求指示如何安置高丽使团。
    老朱批复:异域之民,小邦之国,恐没见识过大明之繁华,留下体验天朝上国之民俗亦无不可。
    这让礼部一众官员很是头大,“皇上这是要搞什么东东?这可是邦交,哪有强留的哟?”
    可也无可奈何,只得硬着头皮去执行。
    在礼部官员的眼中,这根本就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说出去高丽使团还不炸锅了哦?
    但是,让他们感到更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
    高丽国竟然很爽快的就答应了,他们所想象的一哭二闹三上吊或者趁机勒索点好处的事情,并没有发生。
    高丽国孤儿寡母上书,请求天朝大皇帝陛下给她们娘儿俩安排一个朝臣之家,体验大明民风民俗。
    礼部一众官员都傻眼了,“皇上真是神机妙算呀!这样的事情都能发生,真乃千古奇闻。”
    这差事也太好办了吧?
    于是礼部挑选了十几个一品大员之家,供高丽使团选择。
    本来以为这事情太简单不过了,孤儿寡母的好对付的很,皇帝一声令下谅她们也不敢说什么。
    但是他们真的想错了,这十几个备选全部被高丽使团给否决了。
    好吧,这十几个不行,那就在换一批,大明京师帝都的官员还不多的很。
    于是,又一批名单报了上去。。。。。。
    名单被高丽使团三番五次的否决,这让礼部一众官员犯了难。
    感情,人家在这里等着拿捏呢。。。。。。
    最后事情闹到了礼部尚书大人的面前:“废物,一帮废物点心,连这点屁事儿都办不好,你说说你们,还能干点啥?
    皇上把差事交给我们礼部,是对我们莫大的信任,这差事要是办砸了,本官如何给皇上交差?”
    “大人,不是我们办事不利,而是高丽使团似乎故意刁难我等,无论我们选择的是一品大员还是功勋权贵之家,他们看后都不同意。
    最后一次下官亲自去的,把魏国公徐达老帅的家添了上去,可是她们依然不满意,还说是我们在欺负他们孤儿寡母,要上书给皇上鸣冤。”
    礼部侍郎苦逼着脸,摊着双手,在礼部尚书面前诉苦:“本以为是个极为简单的任务,可是谁能想到会这么棘手啊?
    还望大人救我,这孤儿寡母一旦真的上书给皇上,恐怕下官一个办事不利,不堪大用的印象就在皇上面前留下了。
    下官前途堪忧哇!”
    他都要哭了,差点没给礼部尚书跪下。
    “嘶。。。。。。”
    礼部尚书大人倒吸一口冷气,“你我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恐怕这事情真的没那么简单。还是报给皇上,让皇上给决断吧。”
    礼部尚书、侍郎联袂求见皇上,老朱在皇极殿接见了他们。
    听他们讲述完高丽使团是如何的刁难他们的之后,老朱是勃然大怒,一拍桌子:“小小番邦异国,还敢挑三拣四的。
    一品大员之家不满意,开国公爵之家也不满意,那还想要什么待遇?难不成要到咱的皇宫里不成?
    太过分了,传旨:让永和伯府准备准备,就让她们孤儿寡母的去那吧。”
    礼部尚书、侍郎感觉有了皇帝陛下的撑腰,感觉太爽了。
    “你个小寡妇不是难缠吗?一品大员之家不想去,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魏国公家也不满意,这下子给你安排一个三品官员的家,看你还敢说不满意。
    要知道,这一次可是皇上金口玉言安排的,胆敢呲牙,掰之。”
    果然,皇上的旨意还是好使呀!要早知道的话,就早点请示皇上了,何至于这段时间受窝囊气?
    ~~
    ~~
    郑长生一家子正围绕着火炉其乐融融之际,礼部尚书亲自登门来了。
    郑长生擦了擦油腻的手,女眷孩子们暂时回避,他就在火炉旁烤着火跟礼部尚书聊开了。
    礼部尚书把以往的经过讲了一遍,听的郑长生一愣一愣的。
    一开始他就料到了李宁儿的打算了,恐怕你就是把所有大明的官员都写一遍,只要不写老子,那绝对是通不过的。
    最后,尚书大人叹了口气:“还是皇上威势无边,轻飘飘一句旨意,高丽使团再也不敢有异议。
    不过就是有点劳烦永和伯了,皇上的意思是让贵府准备准备,迎接高丽使团入住,体验一下我大明民风民俗。”
    郑长生面露为难之色:“这恐怕不好办啊,那么大的使团入住,一营开销可不是小数,虽然小子家略有薄财,但是也经不住这么多人花销。”
    “永和伯多虑了,老夫早就考虑过这个问题,我也跟高丽使团商量过了,只有高丽国的那孤儿寡母带着两个贴身的宫女入住。”
    郑长生勉为其难的样子:“哦,这还差不多。人多了我可不接待,就算是闹到皇上那里我都不怕。
    话说,接待规格怎么弄?”
    “就按照贵府平常的水准来就行,毕竟是体验我大明民风民俗不是,搞的太刻意了也不好,就生活化一些是最好的。
    另外老夫请调库银五万两,作为补偿贵府的损失。”
    “五万两银子?”郑长生蹭的一下,站了起来,嘴里喃喃道:“这合适吗?”
    “咦!永和伯你可不能狮子大张口。
    五万两已经是老夫把所有的因素都考虑进去之后,做出的一个估测,你只会赚钱,不会赔钱的。”
    “好吧,好吧,看在钱的面子上,本伯就答应了你的请求。”
    “不对,不是答应老夫的请求,这是皇上的旨意,你来执行,要分清主次。”
    “哦,话说银子在哪里?”
    “就在外面的车上,等会老夫安排人给你卸下来。”
    “干嘛还等会,现在不行?”
    “呃,行,来人。。。。。。”
    ~~
    ~~
    满满两大箱的雪花官银,在炉火的映照下熠熠生辉。
    李秀英意味深长的道:“儿子,好样的。”
    郑长生:“嘿嘿。。。。。。”
    小丫头若楠双手抱起一块银锭,累的吭哧吭哧的走到郑长生身边:“爹爹,给你,买糖人。”
    逗的李秀英一阵开怀大笑:“傻丫头,你莫不是打算让你爹爹把京师的糖人都买光。。。。。。”
    小丫头使劲的点点头,随即又摇摇头:“不买光,要是买光了别的小朋友就没的吃了,给我买一大把就够了。。。。。。”
    所有人哄堂大笑。。。。。。
    

第962章 大涨国威
    高丽国的小皇帝要来永和伯府体验大明民风,这绝对是一个劲爆的消息。
    有人就嗤之以鼻:“哼,这就是作啊,放着一等公爵之家,那么多一品大员之家不去,这下子舒服了吧?
    皇上一道口谕,发送到一个三等伯爵之家,身份地位很明显不匹配嘛。”
    也有人为永和伯郑长生鸣冤叫屈抱不平起来:“哎,恐怕这次永和伯一家有的苦头吃了。
    那小孤孀挑剔的很,平时都横挑鼻子竖挑眼的。
    这次没有达到她的预期,惹怒了皇上,直接‘发配’到永和伯府上的。
    她心里肯定憋着气呢,要是能给永和伯府好脸色看,那就见了鬼了。”
    有人就反驳了:“话也不能这么说,毕竟朝廷还是给了补偿的嘛!毕竟是白花花的五万两官银入了人家的口袋了。
    我等辛苦一年能有这等丰厚的薪俸吗?”
    羡慕之情,溢于言表。
    当然也有人对此事发出了疑问:“恐怕,事情还真没那么简单,这高丽小孤孀眼皮子高着呢。
    之所以这一次不闹腾了,恐怕是正中她的下怀吧?”
    “啊呀呀,仁兄,可万万不可胡言乱语,这事情没有一点儿的证据,怎可妄下断言?搞不好传到监察御史的耳朵里,难免弹劾你一个流言蜚语中伤友邦的罪过。
    还有,要知道,你这一瞎胡猜不要紧,顺带着连皇上的宠臣永和伯都给捎带进去了。
    永和伯年轻气盛,万一入他的耳朵,打上门来,恐怕谁都给你接不下来。
    慎言,慎言呐!”
    ~~
    ~~
    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乘软娇出现在永和伯府门前。
    十几名高丽护卫,外加一队大明锦衣卫呼啦一下就把周围给封锁了。
    永和伯府门前此刻张灯结彩,连红毡都用上了。
    这红毡可是当年永和伯大婚的时候,皇上赏赐的。
    据说是出自专门给元朝皇帝编织毡毯的匠人之手,当年明朝大军攻破元大都,这些人被俘虏,后来编入匠籍为大明服务。
    他们耗费了一个月的时间,加班加点赶制出来的。
    另外,永和伯府里的所有下人们,也都提前换上了过年才穿的新装迎接,以示隆重。
    李宁儿怀里抱着郑继祖下了软娇,她抬头看了一眼这欢迎阵仗,有些激动的样子。
    礼部随员偷眼观察,“嗯,这下差事可以交掉了。貌似她很满意的样子,哎,不对啊,永和伯呢?
    怎么让一堆下人恭迎,他倒做起大来了呢?这要是引起了‘高丽小孤孀’的不满,闹僵了的话,真不好收场。”
    礼部随员慌神了,赶紧上前问道:“李管家,怎不见永和伯出来迎接?”
    李小牛哼了一声:“我家伯爷身体不适,正在养病之中,这么大冷的天气,要是着了风寒,是你担的起,还是我担的起?”
    果然,永和伯是对这个烫手的山芋秉持不欢迎的态度的。
    不过这是可以理解的,这事情换了谁,心里也不痛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