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墨客 >

第439章

大明墨客-第439章

小说: 大明墨客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
    魏国公徐达侧身躺在床上,手中拉着鲁青山的手道:“有劳鲁先生了,我这病还有缓和的余地吗?”
    “魏国公放心,老夫尽最大的努力。这背疽之症,多因外感风湿火毒,或过食高粱厚味,使湿热火毒内蕴,造成内脏积热,气血凝滞,营卫不和,邪阻肌肤而发。
    老夫知道你治军森严,并且爱兵如子,常常与士兵同甘共苦。
    可是吃多了粗鄙高粱后味之食。。。。。。哎!老夫自问,从未见过有哪一朝将帅有你这般宅心仁厚的。
    你的病,老夫拼尽全力的去治,争取不留遗憾。”
    徐达苦笑一声:“多谢鲁先生了,我知道这病并不好治。
    我自己的身体怎么样,我心里清楚。
    我徐达扪心自问,自当年随皇上起兵抗元以来,兢兢业业从不敢懈怠。
    上无愧于天,下无愧于地,可是没想到老天爷竟然这样的惩罚我。
    身染恶疾,苦不堪言。
    如此的躺在床上,是在窝囊,还不如当初在战场上战死来的痛快。”
    “魏国公言笑了,疆场厮杀头断血流都不惧怕,难道你还惧怕病症不成?”
    “鲁先生,实不相瞒,我宁愿意战死,也不想躺在床上虚度光阴。”
    说道这里的时候,徐达看了一下在身边伺候的下人:“你们下去吧!”
    “是!”下人躬身退去。
    徐达压低了声音道:“鲁先生,我托你办的事情如何了?”
    鲁青山微微的点点头:“一切都在你我预料之中,那孩子是个有情有义的,虽然滑头了一些,可是能够有方法帮到贵婿,他一定会做的。”
    “哎,我知道这有点强人所难了。
    太子事一出,所有人都避之唯恐不及,我们还要他硬着脑袋往前冲,要知道这对他和他的家人来说是极大的不公平,就算是他不答应,我也不会怪他的。”
    “嗯,魏国公,那孩子我从小看着长大的,虽然有点奸猾,有点蔫坏,也有点自私,但是我敢断言他一旦答应下来,就一定会言出必行。
    恪守承诺是他良好的品德。”
    魏国公徐达闭上眼,眼角流出两行清泪,良久放哽咽言道:“鲁先生,我相信事情不是四皇子做的。
    这也是我为什么舍下老脸来央求你出面的原因,说实话,我那臭女婿是个什么人,我还是有把握看清的。
    从小就在我眼皮子低下长大的孩子,再坏能坏到哪里去。这样的事情,他绝对做不出来。”
    鲁青山沉默了片刻道:“嗯,老夫相信魏国公的话,否则我怎么肯去劝说他?
    接下来,一切就看他的了。。。。。。”
    

第958章 小糖人有深意
    内阁大臣兼领刑部侍郎暂掌尚书职,这就厉害了。
    所有人都知道内阁无实权,但是到了郑长生这里,皇上竟然让他统摄刑部衙门。
    虽然刑部大员都被下大狱,无人打理公务,他只不过是暂时的代为长官,但是这也够让人瞠目结舌的了。
    话说皇上对郑长生的这份宠信也太过了吧?
    过了年不才二十来岁吗?谁见过二十岁就执掌六部之一的刑部衙门的人?
    官场自古以来就讲究的是资历、阅历,但凡是做到这个地步的人,哪一个不是年过不惑?
    可以说能够做到这个地步的官员,身后都有无数的人脉资源,否则根本就不能服众。
    说这话的人,心里都酸溜溜的,颇有一种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心理。
    尽管这是官场的潜规则,资历深、阅历丰富又有资源的人是优先选拔任命的对象,但这并不是绝对。
    在君主当政的封建时代,帝王才是左右这一切的主宰。
    郑长生没有资历,也可以定性为没有阅历,因为毕竟太过于年轻,但是架不住后台硬啊。
    他的后面站着的可是洪武皇帝朱元璋,老朱亲自发话任命他的职务,谁敢吱声?
    你要是有意见,请保留;你要是心中不服有气,那就找个没人的地方撞墙去吧;你要是怨怼之意浓厚,胸中有话不吐不快,那你最好找个犄角旮旯,把嘴皮子狠狠的摩擦摩擦。
    不要不服气,因为你不服气也没用,洪武大帝的绝对权力就是王道。
    ~~
    ~~
    郑长生手里捧着老朱的圣旨,感觉有点烫手。
    还有几天就要过年了,大明朝堂上竟然是如此的不太平。
    现在老朱还尚未对外公开太子死因,但是这并不妨碍朝臣们知道这个内幕。
    看似密不透风的大名朝堂,实则是前篱笆卧猫,后篱笆跑狗,四处漏风。
    在一个没有高度重视保密条例的时代,这边有人放个屁,那边就有人闻到味。
    不过,没人敢说,一个个趁着年节休沐,都躲在家里大门紧闭,跟往年热闹的景象简直是冰火两重天。
    而京师帝都普通百姓家相比较就热闹多了。
    巷子里偶尔传来砰砰的鞭炮声,不用看就知道,不定哪家的小孩子在放鞭玩儿。
    街头叫买叫卖的商户们,更是扯着喉咙卖力的嚷嚷着。。。。。。
    更有甚者行商贩贾们,挑着箩筐把生意做到巷子百姓家门前。
    几个调皮的小男孩此刻围着一个货郎,手里捏着家大人给的铜钱嚷嚷着买糖人吃,另有顽劣的孩童趁着货郎被包围的空档,把手伸向了货郎的另一个箱子。
    然后偷了一把瓜子后撒丫子飞奔而去。
    货郎眼角的余光早就看到了,可是他并未理会,只是任由孩子去拿。
    他一边应付着小孩子,一边晃动手里的拨浪鼓,嘴里还唱吆喝着。
    永和伯爵府的小角门一开,探出一个小脑袋。
    小丫头若楠手里牵着管家李小牛的手:“快点呀,我要糖人,要最大的那个。”
    李小牛一把抱起小若楠:“我的小祖宗,好的,咱就要最大的那个。”
    货郎看了一眼李小牛又看了看小丫头若楠,粉嘟嘟的小脸蛋,可爱极了。
    “哟!小姐要糖人是吧?”他脸上笑的很灿烂。
    李小牛从怀里掏出两枚大钱扔了过去:“不用找了,就要那个最大的。”
    “得嘞,谢谢大爷,小的恭祝大爷大吉大利,恭祝小姐。。。。。。”还没等他说完,李小牛一瞪眼:“别啰嗦,赶紧的!”
    那货郎麻溜的把最大的那个糖人取下来送到若楠的手上:“小姐,您拿好咯!”
    若楠看着五颜六色的糖人,心中欢喜的很,挣扎着从李小牛的怀里下来。
    手里拿着大糖人,兴奋的眉开眼笑的撒腿就往家里跑,边跑边喊:“爹爹,快来看人家的大糖人,好漂亮呀!”
    李小牛慌忙追了上去:“小姐,你慢着点跑,小心摔着。。。。。。。”
    ~~
    ~~
    若楠心里美极了,乐的屁颠屁颠的推开爹爹的房门,一头扎了进去。
    “爹爹,糖人!”
    郑长生正在思绪飘飞之际,乍然间看到爱女乳燕投林般的飞奔而来,赶紧张开双臂抱起小丫头。
    小孩子最欢喜的时候,或许也就是过年了,无论家庭是贫穷还是富有。
    郑长生不想因自己的情绪破坏闺女的童真,他抱着闺女亲了两口:“若楠,想爹爹了没?”
    小丫头若楠忽闪着水葡萄般的大眼睛,使劲的点点头:“想!”
    郑长生刚想跟闺女继续嬉闹,突然他的眼神一亮,死死地盯住了若楠手里的糖人。
    “丫头告诉爹,哪里买的?”
    若楠看爹爹突然之间就变的严肃了起来,刚才脸上的笑容一下子就没了,她有点慌张。
    爹爹说过,小孩子不能多吃糖,糖吃的多了牙齿里会长虫子,虫子会把牙齿吃掉的。
    她以为郑长生不喜欢她吃糖呢,小嘴一撇,有点想哭的架势。
    看着眼泪巴巴的小丫头,郑长生意思到自己失态了,赶紧缓和了一下情绪,用很柔和的声音道:“若楠不哭,爹爹不是不让你吃糖,是问你这糖人哪买的?”
    这个时候,小丫头才算是破涕为笑:“是李管家给我在巷子里买的,货郎还有好多呢,爹爹要吃的话,我这个给你,人家再去买。”
    郑长生脑子嗡了一声,“朱小四进京了?老朱不是下旨,不许藩王离开封地吗?话说这厮不动声色的进京,还用如此隐晦的方式联系自己,到底要做什么?”
    这个糖人造型正是郑长生小时候给他讲过的“三打白骨精”的场景。
    这么大的糖人,唐僧师徒四人外加一个蜂腰肥臀的女妖怪,竟然被连在一起,也够他费心的了。
    郑长生可以很自信的断定,这个世界上现在除了朱小四、方进宝、小七、老三狗蛋等人知道,就没有别的人知道。
    就算是他们知道,也不可能把造型也做的如此的逼真。
    要知道,故事里的造型郑长生给他们描述过,别人是不可能知道的这么细致的。
    方进宝、老三、狗蛋他们不会用这种方式联系自己,有事找自己的话,直接来家推门就进来了。
    那么就只有一个朱小四。。。。。。
    

第959章 朱小四求救
    郑长生不动声色的放下闺女:“这个糖人真好看,爹爹给你多买些吃可好?”
    小丫头若楠一下子好像找到了归属感,满脸都是崇拜老爹的神情。
    “我要好多好多,放到我屋里,我想吃就能吃。”说着连口水都流出来了。
    郑长生大手牵小手,向小角门走去。
    边走边问逗弄的问道:“好多是多少?”
    小丫头若楠低头沉思了一下,伸出五指:“一大把!”
    呃,貌似她就认识五个数。。。。。。
    小丫头去而复返,货郎似乎早就有预感。
    “哟,老爷、小姐,要买糖人是不?”货郎很是热情的打着招呼。
    郑长生瞅了他一眼,三十来岁的样子,白镜面皮,身体略显单薄,一袭短衣襟看起来很是干练的样子。
    不认识,难道是自己猜错了??郑长生犹豫起来。
    “爹爹我要糖人。”若楠奶声奶气的撒娇。
    “嗯,都买了,麻烦小哥给送家里去可好?”郑长生试探性的道。
    那货郎表现的很镇定,他绝对不是一个真正的卖货郎。
    货郎走街串巷的,也就靠着零敲碎打的赚点糊口钱,郑长生一口气把他的糖人全买了,五十个钱是有的。
    真正的穷苦人恨不得高兴的能蹦起来,可是他表现的太过于水波不惊。
    “好嘞!谢谢老爷怜惜,小的代全家老小谢过老爷赏饭。”
    古时候行商贩贾出门在外做生意,有一句话:出门即为要饭。
    这一点,他表现的还算是中规中矩。
    郑长生不禁心里开始对货郎评头论足起来。
    草靶上几十个各种造型的糖人,五颜六色的,把小丫头可高兴坏了。
    一下子拥有这么多的糖人,简直都出乎她的认知了。
    一、二、三、四、五,呀!五个手指头都数不过来,这貌似比一大把要多的多哦~!
    ~~
    ~~
    大黄不知从哪个犄角旮旯蹿出来了,对着货郎一通狂叫。
    这里是它的领地,家里的每一个人它都熟悉。
    对于侵犯它领地的贸然闯入者,它很是不客气的龇牙咧嘴。
    货郎被吓了一跳,如果不是郑长生一脚奔过去撵走大黄狗的话,他差点扔下手里插糖人的草靶落荒而逃。
    “老爷,贵府神犬威武,小人的胆子差点吓破了。”瑟缩着身子的货郎,不失时机的献上一记香喷喷的马屁。
    “那是我的金甲大将军,它可厉害了,还帮二娘抓过老鼠咧!”小丫头若楠听货郎夸赞大黄,很是自豪的说。
    关于大黄帮小七抓老鼠,这是陈年的老黄历了,好像很久远的样子,久远到郑长生的记忆都有点泛黄。
    郑家村,鸭宝宝,老鼠,大黄,小雪球。。。。。。
    郑长生有些恍惚。
    书房里,郑长生从抽屉里拿出一块碎银子递给货郎:“辛苦你了。”
    货郎四下打量了一下屋子,除了小丫头若楠和郑长生之外,并无旁人。
    他从袖子里摸出一个小竹筒,在接银子的一瞬间塞到郑长生的手里:“多谢老爷赏赐,小的给老爷磕头了,祝老爷福如东海长流水,升官发财马上封侯。”
    郑长生不露声色的把小竹筒藏在袖子里:“大过年的,借你吉言,想必你没吃饭吧。来人啊,带他到厨房用了餐在走。”
    午牛像是幽灵一般的不知道从哪里冒了出来,站在货郎的眼前。
    郑长生很明显的看到货郎的身子颤抖了一下。
    “走吧,你今天算是遇到好人了,我家伯爷宅心仁厚,最看不得饥寒交迫。厨房里备下的吃食很多,待会儿悠着点吃,别撑着。
    另外,你不但可以吃,还可以拿,带回去一些给你一家老小。”
    这是府上的规矩,但凡是遇到穷困潦倒的人,郑家人都会伸出援手接济一二的。
    货郎自是千恩万谢,临离去的时候还不忘回头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郑长生。
    郑长生自然会意,微微的点点头。
    ~~
    ~~
    小丫头在屋子里欢乐的一塌糊涂,左右拿着一个糖人,右手拉着一只布老虎,走出了六亲不认的步伐。
    小孩子的快乐就是这么简单,喜欢的东西得到满足,骨头缝里都透着一个字“美”。
    郑长生偷偷的那出小竹筒,封签完好,是朱小四的印鉴。
    打开取出一张纸条,内容很简单,“太子事非我所为,救我。”
    郑长生慢慢的拿起纸条撕碎后放进嘴里嚼了嚼咽了下去。
    他的心结总算是解开了。
    之前他真的担心是朱小四这货干的,不过现在好了。
    朱小四能够给他这么说,他心里很安慰。
    好吧,那老子就不客气了,到底要看看这背后是谁在搞鬼。
    毒杀大明太子殿下,究竟这人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还是脑袋被驴给踢了,老子要不把你给揪出来,心里还真是不甘心。
    若楠呆呆的看着爹爹,歪着小脑袋眨着大眼睛,不敢置信的样子,是在可爱。
    纸真的有那么好吃吗?
    一个糖人被她吃的差不多了,她走到书桌前,把剩下的糖人放在桌子上,布老虎也不玩了。
    一猫腰,从桌子下钻了过去,爬到郑长生的腿上,伸手拽了一片老爹写字用的宣纸,揉吧揉吧放进嘴里。
    “呸!”小丫头吐了出来:“一点儿都不好吃!”
    “扑哧”郑长生被闺女逗的笑了出来。
    “纸怎么能吃呢,傻丫头。”
    “可是爹爹怎么吃。。。。。。”
    郑长生一把捂住了她的嘴:“嘘!不要嚷嚷,这是若楠跟爹爹之间的小秘密好不好?不要让别人知道。”
    “哦!”若楠使劲的点点头。
    “拉钩!”
    一大一小,小拇指勾住,,“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然后大拇指紧紧的“吻”在一起。。。。。。
    郑长生抱着闺女紧紧的不愿松开,也就年前这几天能和孩子好好的相处,转过年去是腥风血雨还是荆棘密布都是未可知的。
    小丫头若楠很享受在老爹怀里的感觉,温暖、安全,她发现有点不愿离开这片‘港湾’了。
    突然小丫头指着窗外:“爹爹,梅花开了。”
    郑长生顺着闺女手指方向望去,窗外粉红色的梅花开的正艳。。。。。。
    

第960章 关于争嘴的趣事
    大明朝堂就那么一滩水,稍微有点波动,鱼鳖虾蟹都待不住了。
    别看是赶在年节休沐期间,可是永和伯郑长生被皇上任命为内阁大臣兼管刑部,这个人事的变化,激起了滔天大浪。
    得到消息的人,惊的是目瞪口呆。
    虽然他们早就知道永和伯简在帝王心,也早料到日后此子前途必将是不可限量,可是没有料到这一天会来的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