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墨客 >

第132章

大明墨客-第132章

小说: 大明墨客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要是传扬出去,大明的皇帝怕死,这可就丢大人了。
    各蕃属国的时节可都在列呢,都睁大两眼看着他呢。
    要是今天认怂了,虽然人们现在不知道是什么情况,不清楚怎么回事,但是没有不透风的墙啊。
    万一有一天传扬出去,他的鼎鼎威名可就毁于一旦了。
    老朱天生就有一股子赌劲儿,这么多年一路走来,每一次都能赌赢,几次危急关口都硬撑过来,这次怎么着也不能怂了。
    他是相信命运的天平在他这一端的,好运笼罩着他的。
    怎么着他也是一国之开国君王啊,气势上也不能弱了。
    现在肯定是有紧急的情况发生,要不然王德用这厮也不会再那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
    老朱大踏步的走入皇极殿,一进入皇极殿,他就立马不同了。
    刚才的眩晕状态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副冷酷的面容。
    把王德用召唤进来,老朱问明情况后也傻眼了。
    他没有想到情况会是这个样子的,怎么好端端的胡惟庸的宝贝儿子卷入进去了呢。
    卷入进去也不可怕,可是关键是现在人死了,这就不好舞弄了。
    胡惟庸老妻早丧,就这么一个宝贝儿子跟他相依为命,这要是他知道了自己的儿子没了的消息,真不知道他能不能抗的住啊。
    白发人送黑发人,这该是一种怎样的悲哀啊!
    胡惟庸对老朱来说,用起来还是比较顺手的。
    要不然的话,他不会放着汪广洋不去选择,而偏偏选择老胡了。
    胡惟庸论起能力和才干来说,远远的把汪广洋给撇到后面几十里。
    再加上也是多年的老臣了,彼此也算是知根知底的,虽然有刘伯温弹劾的折子在先,可是老朱还是不愿意相信胡惟庸会逆流而上的。
    他不相信胡惟庸会在暗地里背叛他,不过他多疑的性格使然,让郑长生去查胡惟庸。
    能够查出来更好,如果查无实据的话不是更好吗?
    这也从侧面印证了这几的猜测没错,也还了胡惟庸的清白身。
    可是现在什么都没有查出来呢,胡惟庸的儿子因为锦衣卫的行动而丧生,这可让老朱感觉有点棘手啊。
    

第316章 圣寿日(三十九)
    老朱对于拉拢人心是有自己的心得体会的,玩了这么多年人心,玩出了个大明朱家的江山社稷,这能是寻常人能做到的吗?
    俗话说雷霆雨露皆是君恩,这句话的意思是:雷霆象征着责罚,雨露代表着奖赏。
    就是说皇帝对你的责罚和奖赏都是对你的恩赐。
    这就是封建社会君主至高无上的象征。
    老朱还是会来事的,下旨嘉奖胡惟庸教子有方,其子见义勇为,协助锦衣密谍抓捕弥勒教逆匪不幸身亡。
    一个追赠义勇伯的恩典甩过去,胡惟庸心里苦的一批,可是却又无话可说。
    大明的非军功无以封爵制度可是非常严格的,可是老朱竟然为了胡惟庸而破例,这份天大的恩典在常人眼中可是无法企及的高度了。
    胡惟庸白发人送黑发人,儿子是他的命啊,虽然儿子有点纨绔,可是那是他的种。
    都说老婆是人家的好,儿子是自己的亲。
    这话不假,哪怕儿子再混蛋也是他老胡家的香火传承人啊。
    尤其是古代,嫡出儿子,那是他偌大家业的合法继承人,再说了他也没有庶出的子嗣。
    就算是有个姑娘也好啊,给他们家也能留下一丝的血脉,可是这么多年,小妾也拥有不知凡几,可是呢,也不知道是驴不走还是磨不转,一直没有所出。
    悲哀啊,胡惟庸磕头谢恩之后,直接晕倒在皇极殿门口。
    一时间众大臣们是手忙脚乱,尤其是胡惟庸一系的淮西勋贵们。
    群龙无首啊,这要是胡惟庸出了事情,他们可真的是无力跟武勋和清流们抗衡了,在加上皇上对他们有所忌惮。
    如果胡惟庸不出事的话,还能有一个缓冲缓和的余地,这要是胡惟庸一蹬腿的话,他们可是任人宰割了。
    一个个如丧考妣,哭天抢地的呼唤胡相醒来。
    御医赶到,连掐带抚弄,总算是把胡大相国给抹擦过来。
    痛苦的呜咽,使得胡惟庸像是一头受伤的老虎,眼珠子通红通红的,他想要杀人,想要大开杀戒,可是又找不到目标。
    该死的弥勒教,老子跟你们没完。
    刘伯温、宋濂、徐达、汤和他们是不相信,胡惟庸家的小子会主动的协助锦衣卫密谍抓捕弥勒教匪徒的。
    不光是他们不相信,估计所有人都不相信。
    胡金鹏是个什么德行,他们都有耳闻,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本账,不过没人点破罢了。
    朱小四站在太子哥哥朱标的身边,悄声道:“皇兄,依我看啊,这狗日的胡金鹏早就该死。
    他竟然敢称京城第一公子,哪里把我们哥们放在眼里。
    要说京城第一公子怎么也得是太子哥哥啊,就算太子哥哥不屑于要这等虚名,那怎么论小弟我也算是吧。
    身为皇家子弟,我们都不敢称第一公子,他这等奴才样的人敢称。
    老天都看不下去,这不?把他给收了。”
    朱小四明显有点幸灾乐祸的意思。
    要不是老朱对他们皇家子弟管教严的话,他早就想跟胡金鹏过过招了,不过现在没有机会了。
    这家伙一命呜呼,见了阎王爷了。
    报应,坏事做了一箩筐,父皇也不是没有耳闻,可是却不处置他,这给胡惟庸的面子太大了。
    要是我来做皇上的话,狗日的,早把丫的下大狱了。
    “四弟,莫要信口开河,传的出去,没来由的伤了大臣们的心。也折损了我皇家子弟的颜面不是,显得我们皇家没有容人之量。”
    太子朱标还是小心谨慎的。
    老夫子宋濂没少用儒家的思想熏陶他,他从小就接受的儒家的思想教育。
    对于儒家的仁义礼智信还是比较崇尚的。
    背后说人闲话,这是不好滴,他以身作则的教导自己的弟弟。
    朱小四表示很不服气,他还想反驳什么,可是还没等他开口太子朱标自语道:“也不知道郑雨浓怎么样了?
    他可是这次行动的直接发起人,闹出这么大的动静,也不知道下面父皇和母后还能不能携手点燃花灯。”
    额,朱小四心里不禁暗暗不满起来。
    竟然是郑长生发起的这次抓捕行动,他作为皇子和好兄弟,竟然一点信儿都没得到。
    要是知道的话,怎么着也得见识见识这等的大场面啊。
    就说嘛,郑长生这家伙中途就溜走了,怎么找都没有找到,还想着跟他喝两杯呢。
    感情是执行大行动去了。
    不过让他好奇的是,到底这个该死的弥勒教究竟是个怎样的组织?其下的教众怎么生的这么大的胆子,竟然敢祸乱京师。
    这不能怪朱小四抱怨,他是真不知道的。
    这等秘密之事也就太子和老朱是事先知道情况的。
    其他的人一概保密,这是锦衣卫密谍司的规矩。
    郑长生此刻心中是后怕不已啊,十几颗的震天雷,这要是一旦点燃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在皇上圣寿之日发动袭击,弥勒教还真他奶奶的会选择时机。
    幸亏是发现的早啊,否则,事情就不可控制了。
    在他的头脑中迅速的查漏补缺起来,锦衣卫的力量还是太薄弱啊,要抓紧时间发展壮大起来。
    各部衙门要安插自己的密谍监控,像金向阳这样的潜伏的人,在各部衙门到底还有没有,到底还有多少,这是一个未知数啊。
    想想都不寒而栗,这要是每个衙门都有弥勒教匪徒的话,那大明的整个朝廷的运作,岂不是完全的暴露在弥勒教的眼皮子低下?
    这还跟人家玩个屁啊,另外保密制度也得加强教育了。
    防匪,防谍,防泄密,这古代人怎么就那么的意思淡薄呢?
    上次李格去户部衙门,门子竟然直接堂而皇之的把一部大员的行踪泄露了出去,这就是问题啊。
    时不我待啊,得抓紧了。
    封长空此刻已经清洗干净,换了锦衣卫官服走了过来。
    千户官职?这是老朱给封的。
    之前他一直在较劲,甚至有点赌气,看不起郑长生,想要暗中办一个大案出来,震慑一下郑长生。
    现在没有必要了,这一系列的智慧行动,郑长生是井井有条,没有什么漏洞。
    又是皇上信任的人,他说实话,现在对郑长生是打心眼里佩服。
    “指挥使大人,余大余二两兄弟全部成擒,属下恭听大人指示!”
    

第317章 圣寿日(四十)
    恐怖袭击这四个字,这个时代的人是无法体会和理解的。
    可是对于郑长生来说,后世那么多的恐怖组织,炸弹袭击所造成的影响和伤害有多大,透过网络和媒体他的了解要多的多。
    像余大和余二这类人来说就是一个牺牲品,就是一个被弃掉的棋子。
    震天雷在怎么不如后世的炸药,那也是爆炸品啊。
    一旦点燃,虽然是黑火药,可是威力也不小啊。
    恐怕在炸响的那一刻,伤害到多少无辜的人那暂且不说,他们可也就随着响声粉身碎骨了。
    现在是幸亏没有响,不然的话后果太严重了,几十万人走上街头,就不说炸死烧死多少人了,就这响动带来的恐慌,人们在惊慌失措下,要是引起踩踏事件的话,那就不知道要死多少人了。
    郑长生想想都后怕的要命,他真的想一刀劈死这两个货。
    可是,他知道不能这么做,虽然是弃子,可是他们知道的东西应该不会一点都没有。
    能够问出点什么的话更好,等真的他们吐干净了,在对他们施以刑罚也还来得及。
    “把他们带到春风茶楼,本指挥使要亲自审讯。”
    封长空躬身领命,下去安排。
    春风茶楼此刻周围已经戒严,郑长生可不敢在大意了。
    万一还有其他的同党的话,前来营救余家两兄弟或者要来灭口,假如人手不足,冷不丁的在吃个大亏可就倒霉了。
    有备无患,这是必须滴。
    五军都督府下辖的三千甲士出现在了万寿塔附近,盔明甲亮,一个个刀出鞘,弓上弦杀气腾腾的。
    这是前哨部队,维持治安的。
    他们一旦出动,离老朱两口子的到来就不远了。
    说不定已经从皇城处出发,往这边赶呢。
    时不我待,郑长生就在春风茶楼的大堂内设下审讯场。
    余氏兄弟被带了过来。
    余大看着惨的一批的弟弟,留下了眼泪。
    余二是被拖着过来的,直接仍到他的面前。
    感情,余二被他从马车上踹下去的时候,点子很背,竟然摔断了腿。
    想跑都没得跑,被随后赶来的密谍们所控制。
    余二这次是第二次来锦衣卫刑房了。
    可是这一次的情况明显大不相同,各种刑具正等待他的品尝呢。
    看着大哥五花大绑的跪在他的面前,余二额头上青筋暴跳,他挣扎着想要起来。
    封长空一脚下去,狠狠的踩在他受伤的腿上。
    阴森森的笑着:“小子,到了锦衣卫的手里,我奉劝你老实点,有什么该交代的赶紧说,不然的话,有的是苦头让你吃。”
    余二痛苦的嘶喊嚎叫,深深的触动了余大的心。
    他痛苦的闭上了眼睛,他想要进入冥想状态,他想要隔绝外界声音对他的影响。
    这是老教主教导他的方法,人要是进入冥想状态的话,思维和感知能力就于外界隔绝了。
    说白了,这就是一种自我催眠。
    给自己一个强烈的暗示作用,催眠暗示的作用可是很大的。
    能够激发人的潜能,能够抵抗清醒状态下所不能忍受的一切痛苦。
    当人在清醒状态下暗示虽也有作用,但在催眠状态下,暗示的内容进入潜意识领域更具有强大而持久的威力。
    在催眠状态下的暗示,不仅能够改变身体的感觉、意识和行为,而且还可以影响内脏器官的功能。
    可是他又怎么能快速的进入自我催眠状态呢。
    弟弟的惨叫声,刺痛着他的心。
    很明显封长空是摸透了余氏兄弟的关系的,普照可是把余家兄弟交代的很清楚的。
    长兄如父,从小拉扯弟弟长大,如果还有什么能够让余大会奋不顾身的去维护的话,除了老教主之外就是他这个弟弟了。
    弥勒教的老教主早已经去世多年,现在唯一的让他有所顾忌的就是余二了。
    折磨的余二越惨痛,余大崩溃的就越快。
    郑长生其实也不愿意做这等惨无人道的事情的,任何一个正常人,看到如此另类的折磨人的手段,都是心中有抵触的。
    哪怕对方是个十恶不赦之人,不过毕竟对方是人,是同类,不是一个牲畜。
    不过他并未制止,强忍着心中的不适:“余大,你有什么话要对本指挥使说的吗?”
    郑长生已经极尽克制了,虽然他不忍心观看这等惨绝人寰的刑讯场面,但是这并不影响他对敌人的痛恨。
    他的心态是矛盾的,可是这又是客观的事实。
    在哲学中说矛盾是又普遍性的,万事万物都是充满着矛盾的。
    后世总结的矛盾的普遍性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是对立和统一的。
    这就看个人对于矛盾的体会和应用了。
    他不忍心看对余二施以刑罚,可是这又是不得不做的事情,如果不这么做,余大就不会为之心动。
    就不会把自己知道的事情交代出来。
    所以郑长生选择了无视,选择了静观其变,选择了任由封长空对余二的极尽折磨。
    封长空还真是一个狠角色,折磨的手段是千变万化。
    先是折磨余二受伤的腿,再就是各种刑罚加身。
    余二真的是想交代,可是他除了一个粉头和自己私下里藏匿的钱财之外,并无任何郑长生想要知道的内容。
    尽管这些他早就吐口了,甚至藏匿钱财的地点,以及精确到分毫的银钱,都交代的一清二楚。
    但是这并没有让封长空停止对他的折磨。
    余二小角色而已,小的不能再小了,这是普照交代的。
    真正的大头是余大,这个弥勒教的死忠份子。
    他作为老教主的贴身伺候人,他知道的东西远不是余二这个靠着他的余荫中,混的如鱼得水的人所能比的。
    要是想要撬开余大的嘴,别的方法是不行的,你就是千般刑罚,万般折磨他,对他来说只不过是肉体的疼痛,这并不能触及到他的内心和灵魂。
    但是他的唯一的弱点,就是余二,他的这个从小一手拉扯大的弟弟。
    封长空极尽折磨之能事,一边折磨着余二,他一边观察着余大的表情。
    虽然一开始余大似乎,不为所动,但是随着折磨的升级,余二的惨叫哀嚎声渐大,他清洗的看到余大的脸上肌肉开始突突的跳动。
    原来你也不是铁打铜铸的啊,只要你有弱点,那就不怕你不交代。
    老子就不信了,这么的折磨你弟弟你会不为所动?
    封长空一招手:“把那个最大的烧的最红的烙铁给本千户拿来!”
    额,听到这话,余大的身子微微的颤抖了一下。
    余大的变化,郑长生是一丝不落得看在眼里的。
    有门,他心里不禁升起一丝的期待来。。。。。。
    

第318章 圣寿日(四十一)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是曹植的七步诗,可以说是流传千古的寓言故事了。
    这首诗的白话文的意思是这样的: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子汁来做成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