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墨客 >

第120章

大明墨客-第120章

小说: 大明墨客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是一个好肠救苦救难的女菩萨啊。
    而且还听说,她看病从来都是不收钱的,还免费的送药,还给免费针灸。
    寻常的病症,只需扎上几针就好了。
    就算是大病,人家也是有把握针灸加汤药,双管齐下治疗好的。”
    周广义的话就像是给于凤娘注入了一支强心针似的,她擦了一把眼泪,脸上露出了笑模样。
    她是不想死的,虽然日子过的凄惶而且凄苦,但是儿子就是她所有的的希望,虽然男人张黑虎已经不在了。
    但是她承诺过的,一定要把儿子抚养长大成人。
    这么多年来她有多心酸,或许只有她自己知道,对于周广义这个热心肠的人,她心中是感恩戴德的。
    她曾经想过要以身相许的,周广义也是对她有意的。
    可是几年前一个不知道真假的道听途说,使得她打破了这个念头。
    有人说江洋大盗张黑虎被充军发配岭南的途中,杀了官差逃掉了,在岭南烟瘴之地重新占山为王称雄称霸一方了。
    这个消息让她倍感意外,激动的心,瞬间沉寂下来。
    后来她也曾多方打听,可是一直是杳无音讯。
    这么多年也就这样,慢慢的苦熬过来了,本来冲动的的心再也没有一丝的火星了。
    张黑虎本来是要连同赵老大兄弟砍头的,也不知道赵家兄弟走了什么门路,上面下来一道公文。
    凡事犯了必死之罪的人,可以发配充军镇守边疆。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怪不得老朱,连年战乱,百业凋敝,人口骤减。
    保留下来人才是主要的,只要不是犯了老朱忌讳的待决罪囚,都是可以为国守疆来换取活命的。
    人不等同于其他动物,成长的周期是很慢的,没有个十几年的时间,是不能从婴幼儿长大成人的。
    是以,这也是老朱不得已的办法。
    这也就给张黑虎一个活命的机会,所以,于凤娘的心才会死灰一般的沉寂下去。
    要是张黑虎确定不在人间了,她或许早就和周广义结成夫妻了。但是只要是还有一丝的希望,她都不会背叛自己的丈夫的。
    这或许也是古代女子的真是写照吧。
    这年头贞节牌坊还没有盛行,严重束缚女子的程朱理学还未兴起,鳏寡之人是有选择再婚的权利的。
    “娘,咱们走吧,那郑家庄园离这里不远,到时候请女神仙帮您治好了病,您就不会再这么难受了。”
    马三宝养着脸,忽闪着大眼睛笑着了。
    他现在就祈祷着,女神仙赶紧治疗好母亲的病,在他心里,没有比这更迫切的事情了。
    

第287章 圣寿日(十)
    小七很忙,忙的连喝口茶水的机会都没有。
    不知道为什么这次回来,会有这么多的病患。
    都是面色苍白,腹中疼痛难忍的。
    初始还真是吓了她一大跳,不过问明原由之后,才放下心来。
    原来他们都是吃了大量香灰的缘故,每日里不断,已经持续一个月之久了。
    这不是脑子有病吗?
    平白无故的吃什么香灰啊,还是这么大量的去吃,就不怕吃出来什么毛病啊?
    感情是前阵子来了个弥勒教传教法师,用香灰水治疗好一个胃疼的孩子后,广施佛法教义,于是方圆十里八村的民众信之者蜂拥而至。
    后来法师说,供奉香火于京郊弥陀寺即为弥勒教信徒。
    凡弥勒教信徒皆受弥勒佛保佑,等等一些蛊惑人心的东西。
    要说起来这弥勒教历史由来已久。
    是由北朝人傅大士所创立,其后数百年间,不断吸收佛教、道教、摩尼教诸教部份思想,最后形成白莲教。
    弥勒教最早于梁武帝时期创立,创始人傅大士自称“双林树下当来解脱善慧大士”,广弘菩萨行,门下有傅宣德等人。
    后来于民间流传,并不断有人藉此造反。
    北魏宣武帝时冀州沙门法庆,自命“新佛”,以李归伯为“十住菩萨”,创“大乘佛”;
    所谓的新佛就是引用佛经中“弥勒下生成佛”之说,力倡杀人,认为杀一人者为一住菩萨,杀十人者为十住菩萨。
    “屠灭寺舍,斩戮僧尼,焚烧经像”,
    “又合狂药令人服之,父子兄弟不相识,唯以杀害为事”(《魏书·元遥传》),史称“大乘教起义”,后来被朝廷所灭。
    到这里就已经变味道了,跟之前的引人向善,弘扬佛法的宗旨早就背道而驰了,哪一个朝廷又会忍受他们的存在?
    此后,假弥勒降世为旗号的事件此起彼落。
    隋炀帝大业九年(613年),高阳(今河北高阳)人宋子贤擅长幻术,“能变作佛形”,自称“弥勒出世”,聚合人众举兵作乱。
    两宋时弥勒教与摩尼教出现融合趋势,倡言“释迦佛衰,弥勒佛当持世”。
    北宋庆历七年(1047年),贝州(今河北清河一带)人王则本是涿州的农民,逃荒到贝州给地主放羊,后来起兵造反,自称东平郡主,他的口号是“释迦佛衰谢,弥勒佛当持世”。
    此外怀州沙门高昙晟、四川万年县女子刘凝静等,皆假称弥勒降世造反。
    可谓轰轰烈烈,不过不久也被剿灭。
    元末袁州(今湖北宜春)僧人彭莹玉“劝人念弥勒佛号,遇夜燃火炬名香,会偈礼拜”,结社造反。
    其后韩山童、徐寿辉等假香会起红巾军反元,更与白莲教融合。
    这要是说起来的话,老朱的江山得来的很大一部分也是源于弥勒教。
    他当初可是韩山童一系的人马,最起码名义上是这样的。
    所以他是深知其中的厉害,是以开国以后就禁止弥勒教,又不遗余力的弱化佛教。
    可以说啊,弥勒教从诞生之日起,就在华夏大地上传播,逐渐的成为有野心之人的利用工具。
    时机到了就揭竿而起,时机不成熟则潜伏以待,用迷信之名蛊惑百姓,骗取百姓的血汗钱,这些为首者的日子过的很是潇洒。
    他们才不管老百姓的死活的。
    小七虽然不知道弥勒教,但是她现在可是对于迷信这东西很是抵触的。
    这源于郑长生的教导,之前她是跟夫人一样,崇信佛教的。
    后来郑长生给她解释了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的发生的原理后,她逐渐的就不相信了。
    不过夫人对于佛祖德虔诚,她是影响不了的,但是夫人李秀英也影响不了她。
    大家互不干涉,相处为安。
    现在这个该死的弥勒教,竟然蛊惑百姓们去吃香灰去病,并且诱导百姓贡献香火银子,用来给自己的前生赎罪,美其名曰赎罪银子。
    教了赎罪银子,弥勒佛祖会化解前生的罪孽,来生投胎的时候给你安排个好人家,就不用再吃苦受累了。
    这个说辞,再现代人看来是有多么的无知啊。
    可是,不要低估了它的影响力,在这个时代对其信奉者可是大有人在的。
    人们世世代代的生活在社会底层,祖祖辈辈过的都是苦日子。
    他们渴望改变,可是现实中又改变不了,那么这类歪理邪说的迷信东西就彰显出来它的力量了。
    老百姓们大多是大字都认识不了几个的苦哈哈,他们很容易被迷惑被诱导。
    其实这次的事件,还真是不能怪人家弥勒教传教法师,人家用香灰化水治疗胃痛,这还算是有科学根据的。
    但是老百姓看就那么一点点的香灰化成水,竟然能够去除病痛,他们朴素的思想里以为被弥勒佛加持过佛法的香灰,是具有大神通的灵丹妙药。
    于是纷纷到弥陀寺供奉赎罪银子,然后从大香炉里拿香灰吃。
    这不是傻逼嘛!
    其实香灰水滤液pH值为8,滤渣能跟HCl反应生成CO2,香灰的主要成分是草酸钙,含有二分子结晶水的无色柱状晶体,是植物特别是草本植物常具有的成分,多以钾盐或钙盐的形式存在。
    喝香灰可以中和胃酸,可以缓解胃脘痛。
    在缺医少药的年代和地区,香灰可以是一味药,带有心理暗示的药,类似安慰剂。
    但是千万不可过量,像这些百姓都是属于过量的后果。
    小七给他们开了通窍的药物,主要是通后窍的,也就是泻药之类的吧,先得拉出来啊。
    有的都吃的不消化了,这肚子要是不疼就真是见鬼了。
    只要是通便后,在辅助汤药稍微的调理一下,应该还是没什么大问题的。
    尽管小七很是恼怒这些无知的百姓,可是还是给他们挨个的加以治疗。
    她一边给这些患者把脉诊治,一边心里暗暗的痛骂这些该死的弥勒教掌控者,一个个额都是杀千刀的。
    都该千刀万剐了,否则解不了心头之恨。
    得赶紧给少爷说说这事儿,太可恨了。
    可是看着眼前排的长龙一样的来看病的患者,她又苦笑的摇摇头,算了吧,还是先给这些人诊治好了再说。
    少爷这段时间也忙的很,忙着给义父亲过圣寿呢。
    哪一天,等他闲下来了,在告诉他吧。
    

第288章 圣寿日(十一)
    马三宝和周广义搀扶着于凤娘来到郑家庄园的时候,远远的就看到排的长龙一样的前来诊病的人群,把郑家庄园的路都给堵塞了。
    “宝儿,扶着娘到前面的石台上坐一会儿,娘难受,喘不上来气。”
    于凤娘大汗淋漓,呼吸急促的样子,着实够吓人的。
    周广义此刻也顾不得男女有别了,一把背起来她:“妹子,还坐什么啊,你得赶紧让大夫看看,否则的话有生命的危险。”
    “不,他周叔,没看那么多人都等着就医呢吗?
    能来这里的,都是患病的人,咱们怎么能不守规矩,跑到前面加塞呢?或许大夫不喜呢。”
    “娘,您别说了,儿子去求女菩萨,去求各位叔叔大爷。”
    就在这个时候,于凤娘猛然间咳嗽几声,呕出一口血,晕厥过去人事不省。
    只见马三宝紧走几步,跪在当街叩头哭泣曰:“各位叔叔大爷,大妈大婶,行行好吧,如果不是急病的话,就请你们忍耐一会儿。
    我娘得了急病,痛苦难当,请各位好心人行行好,让开一条路,让我娘先看大夫吧。
    小子马三宝给各位好心人磕头了。”
    说着,他以膝盖当脚走,一路走一路的不断磕头。
    人心都是肉长的,这些来看病的民众们,虽然是迷信弥勒教,是被洗脑蛊惑的人。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的心是坏的。
    这孩子,这么小的年纪,这么孝顺,为了母亲看样子是豁出去了。
    于是马三宝膝行所过之处,人们无不纷纷避让开来。
    所有人都为之心颤不已,这孩子真是人间至孝啊。
    就连那原本腹中疼痛的难忍,本不想让开路之人,他们都不忍心了,孩子泪眼汪汪,额头上都磕破了,膝盖行走在街道上也磨破了皮,可以说是一路血迹过来的。
    就是在硬的心肠也忍不住柔软下来。
    他们原本就是腹中疼痛,都这么多天了,反正也死不了,就是疼而已。
    可是人家是性命攸关的哦。。。。。。
    小七对每一个前来求医问药者,都是很用心的望闻问切一番,师傅鲁青山说过,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或许得的是同样的病,但是诊治用药的时候也得有区别。
    有的人是寒性体质,有的是温热体质,这要是用错了药,适得其反还是其次,弄不好是要人命的大事。
    医之一道,博大精深,活到老学到老,容不得半点马虎。
    尽管她现在已经诊断过一百多人了,还都是一个症状,基本上都是吃香灰给吃出来的。
    但是她也不敢马虎,都是先按照流程走一遍,然后才会发给一个号码牌,凭着牌子免费领取汤药服用。
    根据病人的病症和体质,以及特殊情况,她把病人分为三类,根据体质不同这就划分为两类了,在根据特殊情况单独用药的有是一类。
    而负责熬药的李小牛夫妇以及夫人李秀英是看牌子发放汤药的。
    小七刚给一位患者诊断完毕,发放了号码牌子,突然听到后面一阵大乱。
    人们的乱七八糟说话的嗡嗡声不断。
    什么情况?
    小七站起了身形,向府门外张望。
    这个时候,马三宝已经膝行到门口了,弱小的身形,一路血迹的行来,也不知道他是怎么硬撑下来的。
    等到门口的时候,马三宝终于看到传说中的女菩萨了。
    额,原来真的是一位女菩萨啊。
    出现在他面前的是一个长发飘飘,身穿一袭月白色长裙的大姐姐。
    如果她的眉间处在有一朵盛开的莲花,那就是戏台上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有一拼了。
    看到小七的时候,马三宝已经在体力的极限边缘了,他一路膝行叩首过来,现在是头晕眼花的。
    眼前金星乱冒,脑子里嗡嗡作响。
    “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的观音大士,小子马三宝,求您救救为的母亲吧。”
    说完这句话,一头扎在地上晕厥过去。
    排在前面陪同家人来看病的,身强体壮的两个年轻人赶忙把他抱了起来,安放在府门前的平地上。
    抹擦前胸,捶打后背,好半天的他才苏醒过来。
    他醒来的第一句就是:“观世音菩萨,快救救我母亲。”
    一个把他救醒的青年人,很是同情的道:“孩子,别担心,神医已经把你母亲抬进去进行救治了,放心吧孩子。”
    额,马三宝这才长出了一口气:“谢谢大叔,谢谢大叔。”
    他翻身起来,就要跪下磕头。
    那名青年人,赶忙把他扶起:“孩子,听你的口音不像是京师之人啊,怎么把你母亲的病情拖到如此之重的地步才来寻医问药啊?
    哎!不过你也请放心,我给你说,郑家庄园的这位女菩萨,那是妙手回春啊。
    凡是经过她的手救治的病患,无不是健健康康的,小孩,我看你呀,也真是赶的巧的很。
    这要是寻常的时候,女神医不在庄园,恐怕你母亲就要危险了。
    刚才她只施展针灸术,就把你母亲从鬼门关给拉回来了。
    现在在内宅诊治,估计你母亲应该现在已经清醒过来了。
    快去看看吧,孩子。”
    额,马三宝听到那青年人的话,心里是百感交集的。
    心中不断的在念诵着:“阿弥陀佛,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啊,您真是慈悲心肠啊。
    如果不是遇到这位女神医,恐怕母亲真的就撑不到见大夫了。
    小子马三宝发誓,从此以后,女神医就是小子马三宝的再生父母,是我马三宝的大恩人,是我家的大恩人,当着马家列祖列宗神灵的面起誓,以后小子定当结草衔环以报之,哪怕是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就算是许上区区性命也无怨无悔。”
    发完誓言,马三宝跌跌撞撞的跑进郑家庄园。
    李小牛也是非常感慨的,这孩子真是至仁至孝啊!
    为了母亲不管不顾的,差点没把自己的小命给搁进去。
    现在膝盖处破损的裤子处,露着鲜血淋漓的膝盖,看着都让人心疼的慌,还有额头红肿一片,渗着血迹。
    古人最是崇敬孝子,李小牛一边擦着眼泪,一边扶着他向内宅走去。。。。。。
    

第289章 圣寿日(十二)
    小七很是头疼,这夫人的病情颇为棘手。
    也不知道她是怎么坚持下来的,经过望闻问切小七发现了病灶在肺部,不过不像是肺痨,一旦要是肺痨的话,就算是大罗金仙也无能为力了。
    这年头一旦患上了肺痨,那就等于是宣判了死刑,是无药可救的。
    她给于凤娘施以针灸后,于凤娘悠悠醒转过来。
    这一身的病还是当年她带着儿子逃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