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5冰封帝国-第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剩余的龟船、板屋船依旧在不断运送在困在朝鲜的辽东汉人去奴儿干都司。
除了尼堪这一支舰队,东江镇副总兵沈世奎还派出了自己侄子沈志祥统领的大小船只三十余艘组成的东江舰队,准备与尼堪一道去歼灭孔有德叛军。
这样一来,东江镇下面最精锐的三支水师龚正祥旅顺、沈志祥皮岛、尚可喜广鹿岛中的两支已经来到了登州海面,只有尚可喜率领的广鹿岛水师没动。
尼堪如此兴师动众自有它的考量。
如果说祖大寿在大凌河的投降让原本的关宁精锐荡然无存的话,那么孔有德的投降则掀开了东江镇诸将大规模投降的序幕。
何况,徐光启、孙元化师徒两人在登州苦心孤诣地操练的一支火器部队就这样落入满清之手,让满清从此拥有了能与大明抗衡的攻城实力实在是尼堪不愿意看到的。
可以说,在1631、1632两年,是决定大明命运的关键两年,如今孔有德叛逃的序幕就要拉开,一旦得逞,大明的国运将一去不复返。
熟知历史的尼堪自然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故此,虽然知晓自己这样做是犯了明廷的大忌,他依然赶过来了,当然了,此次一开始打的是东江镇的旗号。
他这一支水师加上五千步骑的的会出现,能将孔有德、耿仲明上万精锐拦住吗?
看着远处影影绰绰的大陆轮廓以及海面上变幻莫测的海风,尼堪也有些不敢确定。
但万事皆有因果。
水门上的叛军见到海面上又来了一支庞大的船队后立即通知了在城里自称都元帅的孔有德。
此时,城外明军的攻城战已经开始了十日,头十日,在监军高起潜、巡抚朱大典的严厉催促下,三面的明军发动了猛烈地进攻,几日下来,双方互有伤亡,明军这边更是伤亡惨重,副将丁思侯、参将程仲文、祖邦楼竟然都战死了。
而孔有德那边,由于叛军拥有二十几门红夷大炮,且原本兵变事件的始作俑者、此时声名几与孔有德并驾齐驱的李九成素负骁健,先后两次出城搏战,双方以数千马步军配合火炮进行大规模野战,互有胜负,于是,城外的攻城势头慢慢缓了下来。
登州巡抚衙门。
五条昂藏大汉端坐在节堂上。
主座坐着两人,左边坐着自称都元帅的孔有德,右边是副都元帅李九成,下首左边坐着总兵耿忠明以及孔有德的亲信大将孙龙,右边是从旅顺、广鹿岛叛逃过来的副将陈有时、毛承禄。
由于陈有时、毛承禄的叛逃,黄龙返回旅顺后急于整顿内部,故此,并没有派黄蜚过来助阵。
上述五人便是叛军的五大渠魁,个个都是原东江镇能做“先登”的人物,不过在眼下这五人中,尤以李九成、陈有时最为勇悍,被围登州之后,这两人先后率领马步军三千向东墙、西墙出击,身后又有红夷大炮的掩护,与陈洪范、牟文绶打了个平手。
而这两次出击,李九成、陈有时以寡敌众,在大量杀伤敌军后还能从容退入城中,风头一时无两,特别是李九成,隐隐有压过孔有德之势,不过眼下大敌当前,海面上又开来了大量的船只,各人都将自己有些跃跃欲试的心思压了下去,暂且以孔有德为首。
“什么?除了东江镇的船只,竟然还有龟船?”
听了水门守将的汇报后,孔有德还没说话,李九成却大声嚷了出来。孔有德轻微地皱了一下眉头,不过瞬间又恢复了正常。
五人中,都以骁勇闻,不过耿忠明却还有狡诈多疑的名声,并且素来与孔有德交好,而黄龙的家属本来被孔有德扣着,不过在耿仲明得知自己的弟弟被杀之后立即斩杀了黄龙全家。
耿仲明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也不禁皱了皱眉头。
如今登州城四面被围,城中粮草也支撑不了多长时间历史上曾发生吃人的事件,否则也不会仓皇海遁,原本水门是他们的最有指望的逃生通道,没想到黄龙这厮不禁派来了大量的援兵,还拉来了朝鲜水师。
“都元帅”
他向孔有德拱了拱手。
“黄龙这厮在毛总兵、陈总兵弃暗投明后,除了一向与他交好的尚可喜,以及沈老太爷,手下应该没有多少船只和士卒了,为何能一下派出这许多水师船只?”
他口里的毛总兵自然是指毛承禄,陈总兵指陈有时,而沈老太爷则是东江镇诸将对沈世奎的戏称,意思是他一女几嫁,嫁的还都是皮岛的掌权人,他沈世奎总能以“老太爷”自居。
孔有德闻言也是有些不解,便将目光投向陈有时和毛承禄。
毛承禄是旅顺副将,又是以前袁崇焕分割毛文龙兵力后,坐镇旅顺的大将,而陈有时则是广鹿岛的副将。
“都元帅”,只见毛承禄也拱了拱手,“旅顺除了我的兵力,尚有李惟鸾、尚可义等人,在黄龙那厮的拉拢下,也各有兵马几千,船只几十艘”
陈有时也说道:“广鹿岛除了我部,尚可喜那厮手下也有几千人,这厮可是黄龙的铁杆拥趸,皮岛那边,老太爷手下也还有船只几十艘,水兵几千,平日里都是由沈志祥那厮领着”
孔有德点点头,“这些本帅都知晓,我想知道的是,如今无论是黄龙,还是沈世奎,都没有能力让朝鲜人来为他做嫁衣啊,何况听说前不久金国还与朝鲜一起出兵皮岛”
“不管了!”,李九成又站了起来,他身材异常高大,说起话来也瓮声瓮气,“都元帅,诸位兄弟,从海上窜逃那是最后一条路,在此之前,容兄弟我再出去厮杀一阵”
“东西墙都已打过,眼下就剩高起潜、朱大典所在的南墙没有出击,那里有刘良佐的山东兵、邓玘的四川兵,还有新任山海关总兵金国奇的骑兵,必定是敌人防守最严密之地”
“老九”,耿仲明笑道,“既然此处最为严密,难道你还想攻打此处?”
“置于死地而后生!”,李九成斩钉截铁地说道,“如今黄龙这厮大举来援,又与我等有血海深仇,想要从水门撤退肯定是难上加难,而高起潜、朱大典那里却不同,只有拼死一搏,若是挫败了这一路敌军,局势便大为改观”
“诸位”,李九成一双锐利的三角眼向在座的几人扫了一下,“我等都出身于明军,知道他们的德性,一旦主将受挫,余部肯定是一窝蜂的奔逃,城外战马、粮草、丁口堆积如山,只要胜了我等无论是出海还是逗留此地都大有可为!”
李九成一席话说的连孔有德也频频点头,他站了起来握住了李九成的大手。
“老九,此次出击你一人还是太单薄了,不如让有时与你同去,配备五千最精锐的兵马,加上火炮十门,必能大获全胜!”
第十九章 龙战于野(二)李九成的第二次野战(上)
李九成,年过四十,比孔有德大十岁,长得又高又瘦,不过双臂的力气却大的惊人,在面目上,一双细小的三角眼配上鹰钩鼻子似乎有些不类汉人。
按说以李九成这样的身材、气力,应该是手持长枪、巨斧等重型武器冲锋陷阵才是,再差也是一根铁鞭,不过在孔有德的手下,他却是以“善射”闻名。
他这个“善射”有两个含义,以前他刚刚从矿徒转到毛文龙的手下时加入了弓箭手,先是一石的强弓,接着是一石半,最后稳定在两石,也就是说两臂加起来有两百余斤的气力。
等毛文龙的部队开始流行火器时,李九成也慢慢喜欢上了火铳,渐渐地又成了毛文龙麾下最有名的“神射手”,史载他能用鸟铳或佛朗机铳“百发百中”。
在这个时代,用明军的没有膛线的鸟铳或佛朗机铳百发百中,这份天分可不是盖得。
再者,在明军里能以“善射”之姿赢得“骁勇”的名声更是难得,偏偏李九成做到了。
他手下原本有三百骑,都是善使鸟铳和三眼铳的家伙,三眼铳使完之后论起来当做重武器使用也是勇不可当的存在。
占据登州后,叛军俘获了孙元化、张焘精心打造的三百炮兵、一千火铳兵,全部划到了李九成的名下,旅顺的毛承禄、广鹿岛的陈有时叛逃过来时,两军里面的火铳手也全部拨到了他的名下。
如今李九成手下有三百精骑、两千鸟铳手、一千长枪兵,可以说是孔有德手下最为精悍的部队。
鸟铳部队成了最精锐的部队,李九成除了悍不畏死之外,对火铳兵的操练也是颇有心得,自从拥有了一支多达两千人的火铳兵后,什么“三段击、五段击”之类的他自然玩儿的精熟。
更加难得的是,他竟然无师自通地开创了以火铳兵居中,四角辅以几百长枪兵的野外“攻防一体”的阵型,这个阵型在欧洲有一个响亮的名字西班牙大方阵。
这三千人与三百辽东精骑配合起来几乎无往而不胜。
前一次他攻打东墙的牟文绶部时,眼看就要击破敌方步军大阵,不过此时后阵的祖宽一千精骑却坏了他的好事。
最终,他功亏一篑,不过在李九成版的“西班牙大方阵”的防护下,除了三百骑死伤惨重外,步军却大多安然无恙地地撤到了城中。
孔有德手下原本有八百骑,祸乱山东一带后又俘获了大量的战马,不过李九成手下却一直保持着三百骑,此次死伤惨重后孔有德并没有给他将骑兵补充完毕。
孔有德自然有自己的算盘。
另一名骁将陈有时虽然是镇守广鹿岛的的水师副将,不过却是擅长骑射之人,他从广鹿岛带来了三千多人,其中便有五百骑兵!
与李九成“与时俱进”不同,陈有时却是一个妥妥的“人形高达”。
他身材中等,不过却异常强壮,一杆十五斤重的马槊、一石半的硬弓在东江镇里也是少有的。
以往他在海战时,由于火炮缺乏,双方除了跳帮作战,更多的则是在船上以火铳、弓箭对射,与李九成一样,陈有时的重箭几乎箭无虚发,一时被毛文龙称为“行走的碗口铳”。
骑战他更是喜欢,出站时他往往左臂挂着旁靠小盾牌,拎着铁鞭,右臂夹着马槊,骑着高头大马横冲直撞,手下几乎没有一合之将。
在此时能匹配“万夫不当之勇”的人不多,首先得有一定的地位,让别人知道你的名字,然后才是个人的武勇。
明军里,吴三桂肯定算了一个,他以区区十八骑就敢冲入满奴的大阵救回自己的父亲,当得上这个称号。
曹文诏也算一个。
东江镇里,在孔有德之前,当得上这个称号的人很多,否则他们不敢以区区几千人、几百人就能深入到辽阳、沈阳这么远的地方,随时面临几千、几万建奴骑兵、步军的打击。
李九成、陈有时都称得上,还是东江镇里面排得上号的。
加入叛军队伍后,熟悉陈有时的孔有德干脆就让他“主骑”,陈有时的手下有一支两千人左右的骑兵队伍,不过这次围困登州,关宁军出动了五千骑兵,东、西、南三面都有一千多骑。
陈有时当时攻打西墙,一开始也打得陈洪范、刘泽清溃不成军,不过最后却被后阵戴罪立功的吴襄骑兵,实际上是吴三桂统领的八百骑挡住了,最后两千骑丢掉了近五百骑才安然退回城中。
孔有德这次决定将最为勇悍的李九成、陈有时全部派出去,已经补充完毕的李九成的三千步军、陈有时的两千骑兵全部出动。
五千步骑,猛攻敌方中军、监军高起潜、巡抚朱大典所在的南墙!
历史上,由于没有海上尼堪这股大军的“压迫”,孔有德并没有像这样孤注一掷,而是每日与明军进行车轮战,最后在军卒锐减、粮草殆尽的情形下才从水门突出去。
不过,他对面的高起潜还不是几年后监军关宁军的那个智商、胆气均不在线的“死太监”,而是忠勇俱佳,深得皇上信任之人,而新任山东巡抚朱大典一直以来都是以贪酷、忠勇并称的人物。
在李九成、陈有时先后攻打东、西两墙后,他们俩也意识到了接下来叛军可能会攻打南墙。
作为中军所在,南墙这边几乎有一万五千精锐,中军大营里有五千人,牢牢地护着高、朱两人,大营前面,也就是靠近南墙的地方,邓玘、刘良佐各五千人一前一后布置着。
此时刘良佐的名声还不像他在十几年后那么大,而在围困登州的所有步军里面,邓玘的五千白杆兵至少在账面上是首屈一指的,故此,朱大典用他来护卫中军的前哨。
就算邓玘不支,他后面还有副将刘良佐的五千人,就算刘良佐也不支,后面还有新任山海关总兵金国奇的两千骑!
何况,中军大营里还有总兵杨国柱的五千人。
“砰!”
登州南门的长两丈、宽一丈、重达千斤、用硬木包铁制成的吊桥放下来了,吊桥重重地砸在由于多日没有下雨、积累了大量灰尘的地面上,激起了大团的烟尘。
李九成全副披挂带着他最不怕死的三百人一马当先越过了吊桥。
这三百人中,有两百火铳手、一百长枪手,他的计划是,让两百火铳手掩护,一百长枪手猛攻土墙,占领这一段土墙后再与明军在野外展开大战!
与他想象的差不多,守护这一段土墙的明军也是悍不畏死,宁死不退,不过在李九成火铳“三段击”的打击之下,他那一百长枪手在还是越过了墙头。
占领这一段土墙后,李九成便让五百火铳手依托土墙进行掩护,剩余的火铳手以及长枪手很快便来到了墙外!
最终,他的三千人马只是在突破土墙时略有损伤,等后面的陈有时两千骑越过了土墙,李九成版的“西班牙”大方阵已经在墙外成型了。
不过明军也不是吃素的,邓玘的五千白杆兵几乎倾巢而出,他让副将王洪率领三千人处在最前面,自己带着两千人在后面压阵。
其实刚才如果金国奇的骑兵拼死突击的话,李九成是没有机会从容布阵的,而邓玘的长枪兵在火铳的压制下也不敢近身,最终便宜了李九成。
不过,李九成今日却隐隐有些不安。
前几日他攻打东墙时,花了半日才突破土墙,又在野外与明军大战半日才退回城中,今日这段土墙的明军抵抗虽然激烈,不过放置的人数却不多。
难道他们打的注意就是将自己这五千人马放进来一网打尽?
“哼!”
想到这里,李九成的嘴角不禁浮现出一丝冷笑,作为久在明军队伍里历练的他来说,对于各支明军的战力还是了解的。
对于他来说,经历过镇压奢安之乱的牟文绶东墙人马最为精壮,邓玘的白杆兵次之,余者皆不足虑。
而在前几日,有着前营牟朝阳、中营邓九韶、右营牟世孝、后营田宗周、左营杜先春五个小营,涵盖了长枪、刀盾、长刀、弓箭、火铳不同小阵、配合有序、阵型森严的牟文绶七千人在自己三千人的冲击下不到半日便击破了。
而邓玘的白杆兵虽然精壮,不过没有远程武器的配合,单纯以长枪兵就想将自己这三千人击破?
何况自己后面还有陈有时的两千精骑!
他此时最担心的便是东西两墙附近的祖宽、吴三桂骑兵过来夹击自己,不过此时登州东西两门也打开了,毛承禄、耿忠明也各自带着三千人杀出去了。
但那都是幌子,为的就是掩护自己这一支精锐!
随着东西两墙那边喊杀声传来,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