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1625冰封帝国 >

第251章

1625冰封帝国-第251章

小说: 1625冰封帝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爷!王爷!”

    济尔哈朗不禁冒出了一阵冷汗,此时他被人叫醒了。

    “敌袭!”

    这就是如今的建州女真与三十年以前的女真人不同之处了。

    济尔哈朗很快醒觉起来,他快步来到营帐外面,此时外面瀚海军由于抵近大营,已经没了多少顾忌,全部打起了火把!

    那一大片火把隐隐有分成了两个部分,一部分奔向大营后面的山间小路,另外一部分直接向大营扑过来!

    “呜呜”

    值守的清兵吹响了牛角号,低沉、幽远的号角声刺破了苍穹,也预示了一个血色清晨的即将到来。

    晚上,济尔哈朗只安排了三百骑值守,若是放在与明军对峙的时候,除非遇到吴三桂、周遇吉那样的猛将,有三百骑足够支撑到大队人马准备完毕,可惜他们遇到的是瀚海军!

    林茂春安排了一百骑守住山间小道,另外两千四百骑将大营团团围了起来,每一面大约六百骑,在敌人还在慌乱地整备鞍具、甲胄时女真人对战马十分爱护,晚上睡觉时必定要将鞍具卸下来以减轻马匹的负担,各面各出动五十骑,这五十骑都是各骑兵团的勇士,身上除了携带兵器,还有大约五丈长的虎爪飞索!

    “扑扑扑”

    一刹那,虎爪飞索的铁钩子钩在大营周围的栅栏上的声音不绝于耳,当然了,也有不少骑兵被大营里的清兵用弓箭射倒落马的,最终催动战马拉着栅栏向外奔跑的骑兵每一侧大约有三十多骑。

    这足够了!

    作为一个临时的营地,济尔哈朗不可能按照固定营地那样绑扎牢固,也就是砍下大黑山上的树木草草扎就,在这方圆百里不见人烟的地方,防备野兽还多于敌人。

    没多久,大营便四面洞开,不过此时济尔哈朗身边那一千巴牙喇护军毕竟是最精锐的骑兵,也整备完毕跨上了战马!

    他们要面对的便是每面大约两百骑飞龙骑。

    林茂春用力地掐了一下自己的大腿,又猛击了自己两个耳光,然后大喝一声,“儿郎们,杀鞑子去!”

    这个习惯,是他以前在东江镇做游击将军时养成的,他自己浑没有想到,自己的骑兵队伍里还有大量的索伦人、蒙古人、女真人,这个“鞑子”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屈辱的称呼。

    不过眼看着自己的长官亲自端着虎枪一马当先地冲了出去,自己也不能落后,都紧紧跟在林茂春的后面。

    林茂春作为骑兵旅的指挥使,这装备自然比其他人强一些,战马的半身细鳞甲,只露出眼睛的面具,自己则是全身板甲!

    这套装备,只要马匹没有意外,在如今的战场上生存的概率远远高出没有甲胄的,也大大高于只有普通甲胄的。

    这套装具只有一个缺点不耐战,必须速战速决!

    “咣当”,对面女真骑兵抛过来的短斧砸在林茂春的头盔上,短斧的刃面碰到光滑的甲面后,在铁甲硬度、弧度的双重作用下完美地转向了,林茂春的头部也有些轻微地眩晕,不过他却浑然不觉,义无反顾地继续冲向敌阵!

    前面说过,林茂春是东江镇用枪的高手,他与毛文龙一样,都是在辽阳中过大明武举之人,在长枪的使用上,特别是骑战的使用有自己的心得。

    像瀚海军眼下的训练法子,对于刚加入飞龙骑的骑兵自然有效,不过在林茂春看来那也只能在己方形成密集阵型冲阵时用处最大,若是放在侦骑里使用就完全不行了,在双方都是散阵、两两捉对厮杀时用处也不大,那时,枪技才是最重要的!

    当然了,像林茂春这样武举出身的人的枪技肯定不会像姬甲杰那样花哨,虽然招式比瀚海军的多,但依旧以实用为主。

    “咣当!”

    林茂春很快与一个巴牙喇碰上了!

    自从皇太极在天津战役里俘获了不少瀚海军后,也对瀚海军的兵器进行了仿制,后来,由于瀚海军的火器实在太难仿制,最终还是落到了冷兵器上,仿制得最多的便是这虎枪、骑刀!

    就算是这样,能够让所有的巴牙喇护军全部用上瀚海军用上水力锻打的虎枪枪头、骑刀也不容易。

    双方都是虎枪,清国的虎枪质量虽然全部是手工锻打,不过在其严苛的军法管理之下,质量竟与瀚海军的相差无几,一尺长的枪刃都在夜色里闪着寒光。

    按照寻常骑战的战法,当双方都举着长枪交战时,由于要时刻护着自己的上身,长枪在出手的一刹那肯定是要交错的,有枪钩的虎枪则更是如此,这便是一个回合!

    不过有了坚韧铁质板甲后的飞龙骑骑兵却有新的战法。

    林茂春大大方方让敌人的虎枪刺中了自己的胸口,同时左手猛地翻转压住了虎枪的前部防止虎枪上挑隔断自己的脖子,而自己的虎枪一样刺中了敌人的胸口!

    一半的飞龙骑骑兵没有林茂春这样的力量和技巧,只能双手握持虎枪,自然就没有刚才用左手压住敌人虎枪的举动,而林茂春能做到!

    “扑!”

    林茂春虎枪的枪刃瞬间便割开了对方连着铁甲甲片的绳索,又刺进了里面的棉甲!

    “开!”

    林茂春又是一阵大喝,一尺长的锋刃全部刺了进去!

    “咣当!”

    此时又有一杆虎枪的枪刃刺中了林茂春,不过林茂春完全没有在乎,拔出虎枪枪刃之后直接刺向敌人虎枪的枪杆!

    那杆虎枪顿时在半空中断成两截!

    一道带着血迹的寒光闪过之后,林茂春虎枪的枪刃又完美地在那人的脖子上划了过去。

    此时,林茂春的亲卫已经赶了上来,有了亲卫的协助,林茂春更加轻松自如,便练起了在瀚海军里学到了三人配合之术,自己突前,势不可挡,两名亲卫稍稍落后,挡住任何可能从其它方向杀过来的敌人。

    天逐渐亮了起来,随着济尔哈朗的镶蓝旗骑兵也渐渐准备好,从一开始的瀚海军势不可挡已经到了眼下的势均力敌!

    最后,终究是敌人人多势众,又歇息了一晚,这气力毕竟占了上风,何况,镶蓝旗骑兵目前是困兽,自然要酣斗不休。

    故此,当天色大亮后,济尔哈朗在挺过一开始的那段困难时间后来渐渐缓了过来,除了稳住阵脚防御,还能腾出手来不时反击一阵。

    到了此时,双方的伤亡都很大,林茂春的骑兵旅至少又有五百骑丧失了战斗力,而济尔哈朗更惨,又失去了千骑!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半日一夜的追击让瀚海军还是有些疲劳了,虽然林茂春还在一马当先地兀自缠斗,不过他也清楚。

    “像自己这样的人都已经感到疲劳了,其他的骑兵就更不用说了,阿克墩啊,阿克墩,你到底在哪里?”

    “呔!”

    正在此时,济尔哈朗阵营里传来了一阵大喝,那是济尔哈朗自己的声音,到了此时,久经战事的他也意识到,如果此时不拼着锐气击溃眼前这股敌人的话,若再有蛮贼骑兵赶到,自己肯定完蛋。

    于是,四十四岁的济尔哈朗亲自上了,他的一百最精锐的库尔喀巴牙喇护军也上了!

    或许是林茂春那身装扮让济尔哈朗意识到此人多半是指挥官,他这一百骑直奔林茂春而来!

 第四十一章 玄武青龙决之四:女真化的蒙古部落

    林茂春又一枪刺倒一名巴牙喇骑兵后,饶是他经常打熬身体,除了常用的石锁、舞枪训练,自加入骑兵旅之后,还跟着普通骑兵进行了全身披挂长跑、每日劈刺骑刀五百下、挥动虎枪五百下,战马也经常进行全身披挂长跑的训练,到了此时也是强弩之末了。

    何况,彼等已经半日、一夜没有进行长时间的休整了!

    原本骑兵旅还有大量背着弗朗机铳的猛虎骑,可惜一旦和满洲骑兵纠缠住在一起后根本没有用火枪射击的机会,只能用虎枪、骑刀硬拼。

    他这个新组建的骑兵旅在几乎筋疲力尽的情形下,能与号称满洲名将的济尔哈朗精骑缠斗长达一个时辰,自然与平时高强度的训练是分不开的,不过若是放在整个瀚海军骑兵的序列里,他们还是排不上号的。

    当林茂春用虎枪的枪钩挡住敌人一支铁锏时,他明显感到了双臂的乏力,而此时,济尔哈朗也朝他扑了过来!

    身为郡王的济尔哈朗亲自投入战斗,不用说在清国这支主仆分明的奴隶制军队里产生了极大的效应,渐渐地,包括林茂春在内的所有瀚海军骑兵已经有些止不住地后退了,若不是有明显高出对方一大块的甲胄护体,恐怕此时他们此时已经大败了。

    “唉!”

    林茂春经不住长叹一声,就是这叹息的声音也与寻常不同,是那样的虚弱,那样的短促,连林茂春自己也不住地摇头。

    那边厢的济尔哈朗却是妥妥的生力军,济尔哈朗自己一手握着长刀,一手却拿着一柄短柄狼牙棒,虽年过四十,不过在如今的清将序列里,能称得上名将,饶是你机智百出也不行,必须得在战马上见高下!

    “闪开!”

    济尔哈朗一声大喝,亲自找上了林茂春!

    他一手用长刀架住虎枪,左手的狼牙棒却一棒朝林茂春的马头砸去!

    话说此时对于瀚海军来说,不仅是骑兵,就是胯下的战马也有些力有未逮了,济尔哈朗的这一棒战马竟没有避过,一棒正中马头!

    “嘶”

    战马一声惨叫,瞬间前腿便跪了下来,马上的林茂春在疲惫之下也没有躲过这一劫,整个身体被带着向前倾倒,而济尔哈朗的长刀此时猛地向他后颈砍过来!

    林茂春内心再次一声长叹,此时的他已经做不出任何反应了,何况身边的亲兵已经被其他的巴牙喇缠住了。

    “难道自己就要成为第一个与清兵正面交手而大败的瀚海军吗?”

    林茂春有些不甘地闭上了眼睛。

    “砰”

    “阿垢”

    此时的林茂春的眼前突然闪现出了自己唯一的儿子林泽垢的身影,林茂春还以为自己已经魂归天外呢,一大阵火枪声突然响了起来。

    此时有火枪声响起,只有一个可能。

    阿克墩到了!

    林茂春的身体里似乎又生出了一股力气,就在他要跌倒在地的一刹那,他竟然以虎枪抢地,再次站了起来!

    阿克墩确实到了,实际上他早就到了,不过他与林茂春一样,也是赶了半日一夜的路,他倒好,听侦骑说林茂春已经缠住济尔哈朗后并没有马上上前支援,而是在原地歇息了小半个时辰半个小时,等人马都歇息好了才上前支援。

    假如他再晚到半刻的时间,林茂春这个骑兵旅不仅会大败,还很有可能被济尔哈朗全歼!

    不过随着他这支生力军,还是一支以老兵为主的生力军的到来,一切都不同了,半个时辰过后,孙传宇也到了!

    此时,轮到济尔哈朗叫苦了,他们也累了!

    正午时分,在孙传宇三支骑兵旅的夹击之下,济尔哈朗的镶蓝旗骑兵全军覆没,济尔哈朗、固尔玛浑两人也当场战死!

    不过代价也是惨重的,林茂春的骑兵旅损伤了一半,阿克墩、孙传宇两人的骑兵队伍加起来也损失了一千多。

    也就是说,为了阻截济尔哈朗这支镶蓝旗骑兵,阳都军团几乎丢掉了一个骑兵旅!

    就在夏清两国骑兵在大黑山东麓鏖战时,一支骑兵队伍在大山的西麓正在朝北行驶。

    这支队伍大约三千骑,穿着打扮与镶红旗精锐差不多,唯一的区别就是帽子,镶红旗骑兵都是戴着有着长长避雷针的铁盔,而眼前这支骑兵却是一色的暗红色的、用羊毛、毛毡、藤条混合制成的大帽。

    这便是驻扎在叶赫城的、原本是蒙古正红旗,后来因为蒙古八旗实在凋零便直接划到了岳讬的镶红旗的科尔沁骑兵。

    这支蒙古骑兵本来就是大黑山以西的大草原上游牧的部族,失其部,一个在开原与长春之间的大草原与海西女真混杂居住的部族,依附于科尔沁,后人将他们也划到科尔沁部落,实际上却是留在此地、并没有西迁的塔塔尔人的一支。

    塔塔尔部原本是操着突厥语的部落,居住在贝加尔湖附近,被克烈部打败后便分散各处,一支竟辗转来到科尔沁大草原。

    几百年过去后,这支塔塔尔部落长时间与周围的女真人、蒙古人通婚,从外貌上已经完全看不住以前的面目了,实际上与海西女真人更像一些,而这个部落的首领以前也是叶赫部世代联姻的。

    一个女真化的“蒙古”部落,实际上这个部落已经忘了讲突厥语,只会说蒙古话和女真语了。

    四十五岁的恩格图骑在一匹黑色的蒙古马上,有些漫不经心地打量着周围的景色。

    其实这一带,也就是叶赫河河谷两岸,作为长期在梨树城、长春附近游牧的塔塔尔部肯定是了如指掌,根本不需要在意的,他如此漫不经心,自然是有些忐忑不安。

    像他这样的部落,科尔沁强盛时自然依附于科尔沁部落,女真人崛起时又与叶赫部联姻,当建州女真打败叶赫部后又主动投靠努尔哈赤,如此“朝三暮四”就是要确保本部落不至于被大部落吞并。

    努尔哈赤对于这样一支能主动投靠的女真化的蒙古部落自然是高兴万分的,不仅将自己的女儿嫁给恩格图,还将其它一些更小的蒙古部落划给恩格图管理,就是要让恩格图成为游牧部落的“榜样”。

    恩格图昨天就接到了济尔哈朗的讯息,今早与林茂春的战事正式打响后又再次派快马知会了他,恩格图得知后也没有耽搁,立即亲自带了三千骑沿着叶赫河北上,准备绕过大黑山,从大山的北边绕到东辽河的战场。

    不过,随着不断有镶蓝旗骑兵从大黑山小道跑过来催促他快速赶到战场,恩格图却有些踌躇了。

    从叶赫城出发,就算绕道大黑山北端,也只有百里左右,骑兵快的话半日也到了,可眼下恩格图还没有抵达北端!

    不是他恩格图不想尽力,而是形势使然。

    眼下夏清两国正在梨树城附近对峙,谁胜谁败还未得知,可一直在梨树城附近游牧的恩格图却知道,以前的几次大战清国都输了。

    这一次,情况会有所变化吗?

    恩格图左右为难情有可原,不过作为瀚海军来说就不行了。

    歼灭济尔哈朗的大队后,孙传宇已经从俘虏嘴里得知济尔哈朗向叶赫城的恩格图派出了求援的快马。

    怎么办?

    当下有两个选择。

    一是原地等待恩格图的到来,既能让疲惫的队伍得到消息,还能以逸待劳。

    其二便是主动出击。

    作为前夜不收、马贼,从来不做被动的事情,在济尔哈朗的大营用完饭食,又歇息了半个时辰后他做出了决定。

    阿克墩沿着山上小道越过大黑山向南,向叶赫城方向攻击前进,而自己向北绕过大黑山再向南。

    而筋疲力尽的林茂春部在原地休息、看守俘虏。

    一个时辰之后,孙传宇在大黑山的北端碰到了恩格图的部队!

    此时,恩格图肯定已经知道济尔哈朗的部队不是被歼便是溃逃了。

    “四千骑啊”

    作为长期游牧在梨树城附近的蒙古部落,对于叶赫部的战力还是相当看重的,而建州到来后更是让他们叹为观止,以前整个科尔沁部落在全盛时期有六万帐,可在老汗时代,经常出现一个五千人的建州骑兵队伍便能在草原上将科尔沁人击败的情形,这也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