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1625冰封帝国 >

第250章

1625冰封帝国-第250章

小说: 1625冰封帝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目前济尔哈朗这七千人中,固尔玛浑、乌达海各领三千人,济尔哈朗亲自统领一千巴牙喇护军,在以往的战斗中,为了洗刷阿敏的“劣迹”,固尔玛浑经常是以奋不顾身的“先登”身份出现在战场的,这也让他迅速收获了一些功勋,在济尔哈朗军中时常为“先锋”。

    济尔哈朗看向乌达海,此人是深受努尔哈赤器重的穆尔哈齐的后代,几乎没有受到阿敏的影响,不过兔死狐悲,乌达海一系依然“紧紧团结”在济尔哈朗周围。

    “六叔,侄儿的意思也是如此,一旦彼等万炮齐鸣,我等恐怕还没有整备兵马队伍就散了”

    猫耳山的悲惨结局如今在清国境内已经成了一个可怕的传说,乌达海也是顾忌得很。

    “也罢”,济尔哈朗站了起来,他带着固尔玛浑、乌达海两人来到了大营中间的望楼,用千里镜看过之后他说道:“大营北面、西面、南面被围,东面是辉发河,我等要突围的话向何处为佳?”

    “南面!”

    固尔玛浑、乌达海两人异口同声地回道。

    也是,南面可以沿着辉发河一直撤到萨尔浒,那里有坚固的城堡,还有汉军旗镶蓝旗固山额真李国翰的五千步军。

    济尔哈朗却摇摇头,“你等之意,本王何尝不知,不过此处除了新来的蛮贼军队,还有恩索那厮的大军,你等能想到,彼等自然也能想到,何况恩索这厮长期在这长白山一带打转,对于盛京以东大山地理形制的了解不在我等之下”

    “本王的意思,干脆向西突破,那里不远处便是叶赫城恩格图的五千蒙古骑兵,何况那里更接近皇上大军所在”

    说到这里,他悠悠地叹了一下,“其实,若是皇上那里败了,我等着再怎么着也无济于事,靠近皇上,待机而动才是上策,否则,就算撤回萨尔浒也无关大局”

    固尔玛浑、乌达海两人听了之后也都郑重地点了点头,在如此重大的局面之下,他们心里残存的哪一点对皇太极的成见也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不过”,济尔哈朗看了看两人,“全部朝一个方向突围是不行的,必须有所侧重”

    乌达海站了起来,“六叔,固尔玛浑勇猛,我的三千人马再拨给您一千,剩下的两千我一南一北分别突击,你等五千人马拼死向西,应该问题不大”

    济尔哈朗听了有些感动,不过事到如今,再假惺惺地推三阻四不是明智之举,他也没有说什么,只是拍了拍乌达海的肩膀。

    午饭过后,济尔哈朗的突围开始了!

    济尔哈朗这一手大出孙传宇的预料,虽然他手底下的三个骑兵旅分别置于南、北、西三面,不过他在召集手下将领开会时只预估了敌人会到萨尔浒以及北上与龙城的勒克德浑回合这两种情形,他与阿克墩也分别镇守南、北大营。

    西大营的骑兵旅将领却是以前海参崴,后来调到上都的原东江镇“三游击”之一的林茂春,他身材高大,擅使长枪,尼堪最后还是让他进了骑兵队伍,当然了,也是为了平衡众多的索伦将领。

    他这个大营的骑兵与孙传宇、阿克墩两人相比,多为新兵,当然了,阳都的骑兵许久未动,训练的时间早就够了。

    林茂春挡得住济尔哈朗拼死的突围吗?

 第三十九章 玄武青龙决之二:林茂春的救赎(上)

    “一定能!”

    话说梅河口济尔哈朗大营北有莲河,南有梅河,东是辉发河,只有西边是一系列小山林茂春的大营就设在小山中间唯一的一条较大的道路上。

    不过既然是小山,便处处可通,不过多是小路而已,想要完全挡住镶蓝旗骑兵西去的道路不大可能,但这要看济尔哈朗的选择。

    话说林茂春自从在皮岛上在吴直、黄龙、沈世奎、张焘、沈志祥等人面前跪下,祈求沈世奎发兵援救在朝鲜龟山苟延残喘的曲承恩等人时,堂堂一个游击将军竟然接受“嗟来之食”,在黄龙他们面前坐在地上吃饭的景象至今让尼堪记忆犹新。

    不过人是会变的。

    三游击如今都能独当一面了,其中又有分化,曲承恩隐隐有从三人中间冒出来的迹象,这不,他已经带着一个不满编的军团去旅顺了,王承鸾在攻打沙俄的安加拉河流域时也立下了大功。

    如今就是林茂春了,在得知两位老伙计如今的形势后,林茂春也是眼热得很,日盼夜盼能单独统领一支精锐。

    正好,他的机会来了,部队扩编后急需军官,东江镇出身,骑射了得的林茂春最终还是搭上了末班车。

    经过了在东江镇的蹉跎后,三人的性情如今也是大变,特别是林茂春,相比以前,他更加圆滑了,当然其中可能也有家属牵绊的缘故他那位被冲虚子起名林泽垢的儿子今年也七岁了,托冲虚子的福,林泽垢如今好得很,

    不过对于他这样年近四十,巅峰时日不多的军将来说,在战事中建功立业终究是心之所愿。

    故此,当他当上大夏国京师阳都军团一个骑兵旅的指挥使以后,不敢有一丝懈怠,兢兢业业按照骑兵操典的要求训练全旅,这一晃就一年多过去了,就算是新兵也应该拉出去真刀实枪练一练了,何况是曾经在长白山久经磨砺的林茂春?

    说是新兵,如今在大夏国里,能当骑兵的无非是三个来源。

    其一便是各游牧部落里拣拔的年轻人,其二则是出生于东江镇的士兵,其三则是五原骑兵学校的汉人学生。

    这三者,都有基本的骑射素质,进入正规军后无非是加大了训练量,对纪律、配合要求更高而已,经过一年多的训练之后,如今的他们可是比以前尼堪的依琳卡营强多了。

    由于北面的孙传宇、南面的阿克墩既是皇亲国戚还是军中宿将,孙传宇还是枢密院的枢密使,更使得林茂春压力巨大。

    故此,自从在梅河口西侧建立大营后,林茂春时刻盯着济尔哈朗大营的方向,生怕有所遗漏。

    他的苦心终于得来的回报。

    这日,他正骑着马在大营里巡逻,大营正中的望楼上值守的士兵突然吹响了手中的铜号,很快又有一个士兵从望楼上跑了下来。

    不等那士兵通知,林茂春身边的亲兵便吹响了全军集合的号声,接着林茂春大帐附近的几面大鼓也“咚咚”地敲响了。

    幸亏林茂春这几日一直小心翼翼,白日里他要求所有的士兵甲胄不能卸下,武器随时搁在身边,装着清水、豆料的皮囊、皮袋也随时挂在战马上。

    大约半刻的时间,全军两千多骑骑全部披挂完毕,不过此时济尔哈朗的大队人马也冲过来了。

    作为老女真,济尔哈朗对这一带的地形那是了如指掌,快接近林茂春大营时,他又分出一千骑直接冲向大营方向,剩下的四千骑却沿着大营南面的小路冲了过去。

    作为西面的守卫者,林茂春肯定也不是简单地在大路上扎下一座大营就罢了,南北两侧还有两座小营,分别扼控两条小路的重要节点,每座小营只有两百骑能放得下两百骑的地方肯定是小路比较宽阔的地方。

    当南面那座小营见到大队骑兵冲向他们这边时,也立即吹响了铜号,擂起了战鼓。

    兴许是知晓自己除了死拼别无他途,带着一千骑的乌达海在攻击林茂春大营时竟然爆发出来惊人的战斗力,等林茂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全歼包括乌达海在内的一千骑后,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时辰。

    此时,济尔哈朗的大队已经击破了南面小营,小营里的瀚海军骑兵大多战死,少数逃了出来。

    一个时辰,依照骑兵的速度,至少可以走出五十里,何况是急着撤退的满洲八旗精骑!

    此时林茂春的手下还剩大约两千五百骑,眼看自己独当一面后的第一次作战就要以失败而告终实际上他留下了乌达海的千骑,自己只损失了约五百骑,虽说没有完成阻截济尔哈朗的任务,不过在瀚海军看来肯定是过大于功。

    林茂春一咬牙,对着手下说道:“诸位,我等这个骑兵旅是新组建的,耗费钱粮无数,扎扎实实在家里训练了一年半,第一次大战却功亏一篑,今后无论是将领还是普通士兵如何有脸面在瀚海军立足?本将决定了,带上三日的给养,从大路追上去,不追上敌人誓不罢休!”

    他留下几个骑兵去向孙传宇汇报,自己匆匆整理后便从大路出发了。

    一路上,他也在想着。

    “其一,自己不亲自向安国公禀明情形便私自去追击敌人,是否会引起孙传宇的不快?”

    “其二,那济尔哈朗从小路向西跑了,那他的目的地到底是何地?他完全可以先从小路西去,然后向南拐向萨尔浒,若是那样,自己可能会无功而返,不过南面是国舅爷阿克墩的防区,他们就算折向南面也瞒不过阿克墩吧”

    “也有从小路折向北边与龙城的清军汇合的可能,不过那龙城如今四面八方都有瀚海军,完全是孤城一座,那济尔哈朗号称清国名将,应该不会连这一点也看不出来吧”

    “那就是西边了,那里,皇上正亲自以自己为诱饵,带着大军与清国主力对峙,济尔哈朗若是去那里也完全有可能”

    最后他打定主意沿着梅河向西,梅河的中间有一条南下的道路,济尔哈朗若是南下的话必定会走那里,若是西去的话就一直跟着就是了。

    果然,当林茂春带队两千五百骑抵近梅河岸边那条岔路口时,只看到西去的马蹄印,并没有见到南下的印记!

    “济尔哈朗这厮几次分兵,肯定会以为已经摆脱了我等,我等只要连夜赶路,肯定能追上他们”

    于是他在前面派出十名侦骑,扮成女真猎人的模样,不许他们打火把,在西去的道路上侦察前进,而自己带着大队以正常速度前进。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下一个岔路口,一条是去长春方向的,从那里可以绕到梨树城的后面,不过以济尔哈朗这不多的骑兵,应该是没有胆量走这条路的。

    另外就是去西南方向的叶赫城堡了,那里有恩格图的五千蒙古骑兵,以济尔哈朗郡王的身份,完全可以说动恩格图同他一块去梨树城!

    届时,近万的人马,完全可以在战场上扮演奇兵的角色。

    若是因为自己的原因让济尔哈朗成了奇兵扭转了占据,自己百死莫赎!

    不过,若是自己赶到叶赫城,济尔哈朗与恩格图的骑兵加起来近万人,自己这两千多骑肯定不是他们的对手。

    眼下就必须赌一把了,赌济尔哈朗没有防备,或者没有将防备重点放在后面上了,眼下是夜晚,赌他还在半路歇息。

    正在这时,东面的路上飞来几骑,林茂春定睛一看,原来是孙传宇的亲卫,他赶紧下了马。

    那几个亲兵带来了孙传宇的口头命令。

    “阳都军团骑兵旅第三旅指挥使堵截不力,放走敌军大部,指挥使林茂春记大过一次,降为副指挥使,特令你部昼夜兼程,务必赶上敌军,阿克墩将军的骑兵旅就在后面,离你等只有一个时辰!”

    等几个亲兵传完令走了,林茂春是又惊又喜,喜的自然是孙传宇并没有过多责怪他,惊得是后面还有阿克墩的骑兵旅,那就意味着自己不仅要连夜追上济尔哈朗,还要咬住他们一直等到阿克墩大军的到来!

    “驾!”

    眼看夜色一分分流逝,林茂春心急如焚,赶紧催令大军全速前进。

    终于,在黎明时分,林茂春的骑兵旅在东辽河的一处河口见到了自己的侦骑。

    “将军,敌骑大队正在大黑山东面脚下扎营歇息”

    林茂春不禁长舒了一口气。

    大黑山,便是叶赫城所在的那处大山,大黑山是汉人的名字,满洲人称为大孤山,此处仍叫它大黑山。

    此处,若是直接穿越大黑山的话,只有三四十里路即可赶到叶赫城,不过山道崎岖,想要晚上穿越不是明智之举,等到天亮后或穿越大山,或绕过大黑山从北边大道赶过去都使得,这也难怪济尔哈朗会在大黑山下扎营。

    “离天亮只有半个时辰了,自己是现在就进攻敌人大营,还是歇息一阵等到天亮再说?”

    此时,离恩格图的叶赫城如此之近,济尔哈朗肯定已经派快马知会了他,若是等到天亮,一旦有战事发生,恩格图肯定会过来支援,那时候自己能不能留下济尔哈朗就不得而知了。

    “全部下马,一刻的时间,人马都进食水,进完之后连夜攻打大营!”

    林茂春终于做出他这一生最重要的一个决定。

    不过,他这个决定到底对不对呢?

    拭目以待。

 第四十章 玄武青龙决之三:林茂春的救赎(下)

    济尔哈朗也有些大意了。

    也是,他这四千骑一路沿着小路按照正常骑兵行军的速度向西奔跑,途中由于战马失蹄跌倒、跌入悬崖、山坡的也有一百多骑,这个速度莫说明军了,就是他们女真人常年在山上盘桓也很难得。

    就算瀚海军拥有与女真人一样的骑术以及勇气,在自己三路阻截人马的拦截下,彼等还有余力追上来吗?就算彼等能打败三路阻截的骑兵,还能追上来吗?就算能追上来,彼等能知晓自己去了哪里吗?

    还有一点,也是济尔哈朗如此大意的缘故。

    原本在辽东东面的大山上居住着大量的各部女真人,不过在努尔哈赤、皇太极父子两代人的“努力”下,加上又有尼堪这个大敌的不断打击,到了此时,整座大山上除了少数据点,以及有象征意义的地方比如赫图阿拉,整座大山几乎被他们封禁了,全部的丁口都迁到了辽东平原上。

    故此,就算瀚海军能追上来,也不能抓到途中的部民进行盘问。

    至于马蹄印,济尔哈朗却忽略了。

    也是,由于走得匆忙,不是人人都能将三国演义上的故事活学活用的,何况还是晚上。

    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的敌人瀚海军却是一支有着完整行军、防守、追击操典、接近于后世现代军队的军队,他们,是不会放过任何蛛丝马迹的虽然他们的指挥使林茂春出生于东江镇旧军队。

    奔波了一日一夜,任谁也没有办法再死撑一晚,济尔哈朗除了留下少数兵力值守,大多数人都进入了梦乡。

    说来也奇怪,这一次,济尔哈朗竟然梦到了自己年轻的时候在赫图阿拉附近活动时的景象,自己的阿玛舒尔哈齐、大哥阿敏威武雄壮的模样不时浮现在他梦境里。

    那时的女真人,别说海西四部、海东北山诸部了,就是建州内部也是矛盾重重,除了建州人盘踞的浑河流域,北边的佟佳部、那拉部、库尔喀人都是他们的大敌。

    故此,就是住在赫图阿拉,每日也是心惊胆战的,那时的建州人练就了抱着兵器在马圈里睡觉,有任何风吹草动就能警醒、并随时投入战斗的的习惯,久而久之,已经有些没落的明军如何是他们的对手?

    这也是老汗嘴里的“任他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底气所在,那时的建州人忍耐力、行军速度、战斗力都不是现在所能比拟的。

    “啊?!”

    睡梦中画风突变,他竟然梦到了皇太极将一柄长刀刺进阿敏的肚子里并拼命搅动的景象,阿敏的双手抓住刀刃,手上、身上满是鲜血!

    “王爷!王爷!”

    济尔哈朗不禁冒出了一阵冷汗,此时他被人叫醒了。

    “敌袭!”

    这就是如今的建州女真与三十年以前的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