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1625冰封帝国 >

第165章

1625冰封帝国-第165章

小说: 1625冰封帝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里虽然这么想,嘴上却频频点头。

    不多时,他们一行人就来到了上都新城。

    他们抵达上都新城时正值日落时分,在夕阳的映照之下,一座大城矗立在草原上。

    高大巍峨的灰色城墙,城门楼上的黑瓦,密布的女墙、敌楼,城里隐隐传来的钟鼓声,让陈启新一下如梦似幻,似乎又回到了淮安。

    这还不算。

    在城池的西侧,还有一大片帐篷,乍一看之下,至少有上千顶,都是白色的、镶嵌着动物皮毛的大帐篷,帐篷周围还有一圈寨墙,寨墙四周还有望楼。

    “这萧阿林是骑将,此处多半是上都的骑兵所在了”

    果然,萧阿林将陈启新带到了一顶硕大的白色帐篷面前,那顶帐篷占地约莫半亩,大概是用三层棉布刷上防水的桐油制成,每一层的外围都有金色的花边,帐篷顶上一面红底金色图案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

    “左飞龙、右猛虎、中间火铳”

    在离帐篷大约还有三丈远时,萧阿林带着那三十六人突然单膝跪下道:“大汗,上都镇守使萧阿林不辱使命,特前来复命!”

    陈启新大吃一惊,尼堪这厮竟然也在这里,他不禁有些不知所措,半晌,才将身体微微前倾,双手抱拳,饶是如此,在一众跪下的人群中分外突出。

    “扑”

    只见那大帐的门帘一挑,从里面走出了几个人。

    中间那人年约三十,留着短须,面相俊秀,嘴角带着一丝微笑,一顶黑色的蒙古大帽,腰间挂着一柄长刀。

    那人身后站着两人,一人约莫二十出头,身形粗壮,一人约莫三十,穿着打扮似乎是一个文官,面容惨白。

    那人见了眼前这景象,先是一惊,转瞬便说道:“都起来吧”

    等萧阿林等人站起来了,那人对着陈启新说道:“你便是大明的前吏科给事中、武举人陈启新吧”

    “你是”

    “大胆!”,那人身后的那粗壮少年突然喊了一声,声音似乎带着西北的口音,那人却摆摆手,“无妨”

    “认识一下,我就是瀚海国的阿斯兰汗,乌扎尼堪,哦,我还有一个汉名,孙秀荣,名字嘛,就是用来叫的,又有甚紧要?”

 第三章 滕吉思南归

    一个月之前。

    前几年,因为虎墩兔汗的倒行逆施,在呼伦贝尔以南一直到察哈尔游牧的苏尼特、浩齐特、乌珠穆沁、阿巴嘎、阿巴哈纳尔五大部落纷纷避入喀尔喀,其中大部分都被东喀尔喀的车臣汗硕垒收留了,少部分到了中喀尔喀的土谢图汗部。

    车臣汗、土谢图汗、扎萨克图汗三人无非是当年统治喀尔喀的格垺森扎达延汗幼子的几个儿子中的嫡系罢了,还有一些儿子开枝散叶,明末时形成了大量的那彦贵族,其中就包括却图汗、赛音诺颜汗。

    大量察哈尔部落的到来,都被车臣汗一人收入囊中,从而造成了却图汗、赛音诺颜汗发动了掠夺丁口的的战争,结果是却图汗在喀尔喀无法立足,远走青海,而赛音诺颜汗却在下一次战斗中身死族灭。

    无论如何,大量察哈尔部落的到来终究是在喀尔喀三部中埋下了冲突的种子。

    在原本的历史上,由于满清的强势,在康熙后期逐渐让迁徙的各部又回到原本的驻地,因此并没有导致大的隐患。

    如今天下大变,整个察哈尔原来的牧地都被尼堪所占,也就是插了阿拉克卓特、多罗特两部而已两个察哈尔本部。

    前不久硕垒大病了了一场,大病期间,几个儿子勾心斗角,大力拉拢上述诸部,以为下一任车臣汗大位的归属积蓄力量。

    按照蒙古人幼子守根本的传统,这大位应该是幼子巴布的,不过自从尼堪横空出世后,似乎有隐隐将这传统打破的迹象,“兵强马壮者居之”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若是满清,肯定是从中分化,将三部分成若干个小的蒙旗,让每一部都不能做大,不过如今实际上决定三部命运之人尼堪却有些放手不管的迹象。

    于是,硕垒的几个儿子大肆联络诸部,又是许诺又是威胁,弄得诸部烦不胜烦,不过如今原来的草场被尼堪占了,想要回去又不可得,何况,进来容易,想要走?那得掂量掂量。

    但有人不这么想。

    苏尼特部落的滕吉思便是。

    原本的历史上,在满清的引诱下,他也是第一个回到原来的牧场的,后来在车臣汗的引诱下又想回到喀尔喀的怀抱,皇太极自然不干,立即发动了对苏尼特部落的战争。

    前不久滕吉思派遣自己的弟弟滕吉泰偷偷去了呼伦城拜会了尼堪。

    尼堪当即允许了,不过他已经没有空闲的牧场给他了。

    “西拉木伦河流域如何?”

    他突然想到如今还空着的西拉木伦河以南、老哈河以西的广袤地区,特别是后世赤峰、此时叫乌兰哈达一带,还是空无一人。

    滕吉泰吓了一跳,“大汗,那东边可是科尔沁,东南边是喀喇沁,都不好惹,何况,离满洲人的辽东也是咫尺之遥”

    尼堪早就考虑好了,他笑道:“无妨,对于此地本汗早有考虑,若是本汗的人马进驻乌兰哈达,北边的科尔沁右翼奥巴以及依附于他的扎鲁特等部必定惊恐万状,能自保就不错了,完全没有可能向你发起挑战”

    “至于东边、东南边的敖汉、奈曼、喀喇沁都无足惧,届时我让萧阿林带五千精骑进驻乌兰哈达,你部就围绕着他的人马在西拉木伦河、老哈河放牧,如今的敖汉、奈曼两部皆虚弱不堪,你若是有能耐的话,将他们兼并了也行”

    “若是科尔沁左翼、喀喇沁有所动作,有萧阿林在呢,他那五千精骑,一个人同时对付喀喇沁、科尔沁都不在话下,若是建奴有所动作,本汗在长春、白城的人马也不是吃素的”

    滕吉泰点点头,如今草原的大势,若不是傻子,谁都看得清清楚楚,就算建奴有动作,有阿斯兰大汗在,一切都没问题。

    他突然想到一事,“大汗,乌兰哈达南面的青城老河一带,虽不如乌拉哈达一带,不过听说还是空着”

    尼堪笑道:“怎么着,一个乌兰哈达还不能满足你们,此地可是以前宇文鲜卑以及契丹崛起之地啊”

    滕吉泰赶紧摆摆手,“大汗讲笑了,我们这小部落,能活下来就算不错了,不敢想那么远”

    尼堪却正色道:“听说你们是两兄弟,不如这样,你哥哥带着本部人马去乌兰哈达附近,你带着另外的人马去青城老河一带,那里的敌人只有东面的喀喇沁,南面的明国肯定不会北上,如何?”

    滕吉泰的眼神先是一喜,紧接着便说道:“大汗的好意我已知晓,不过整个苏尼特部落的人马只有不到五千户,其中一部分依附于兄长,一部分却依附于苏尼特原本的台吉赛叟,依附于我的只有千户左右”

    尼堪点点头,这便是达延汗制订的规矩在作祟了,自达延汗以后,漠南漠北大的蒙古部落的珲台吉全部是由黄金家族的后裔担任,这赛叟才是苏尼特部落本来的酋长,占一部分牧民也很正常。

    “这个你不用管了,青城老河一带,多是山地草场,也容不下那许多牲畜,两千户顶天了,你就去那里,本汗再给你安排一千户”

    滕吉泰心里一凛,心里在不断责备自己多嘴,有了他的一千户,自己还能在青城老河一带为所欲为吗?

    不过也不可能恶了眼前此人,否则,有的是让自己吃不了兜着走的法子在等着。

    “多谢大汗”,他面露喜色地说道。

    十日后,在萧阿林三千骑的遮护下,苏尼特部落五千户尽数南下了,靠着苏尼特部落的硕垒长子伊勒登见了也是无可奈何,除了赶紧禀告自己病重的父亲也无计可施。

    车臣汗部的南部到乌兰哈达可是有千里的距离,为了掩护苏尼特部落的迁徙,二月下旬,萧阿林亲自带着五千骑突入到西拉木伦河流域。

    西辽河流域大震!

    西拉木伦河以北的扎鲁特等部落纷纷向北边迁徙,萧阿林见状干脆向前走,一直走到柰曼部的驻地,此时的柰曼、敖汉两部加起来也就三千多帐,甫一见到萧阿林那武装到牙齿的大军,虽然还是仇人见面,不过形势比人强,珲台吉鄂齐尔立即投降了。

    鄂齐尔一投降,离他不远的敖汉部更无依凭,只得也向萧阿林投降了。

    奈曼、敖汉两部一降,滕吉思的苏尼特部落便好整以暇地进来了。

    皇太极很快得知了这里的情形,其实,在今年年初,他正准备发动针对长春的战役他见到大量的汉民进入到长春的周围,一整个冬天都在兴修水利,眼看是要在长春周围大干一场,以彻底稳固长春周围的形势。

    这怎么得了,必须不惜一切代价破坏蛮贼的春耕!

    他原本安排了岳托、济尔哈朗两路大军,加上科尔沁、喀喇沁两路蒙古骑兵,一共三万精锐,起的自然不是将长春夺下来,而是破坏春耕,杀伤汉人农户的意图。

    没想到此时蛮贼居然又在西边发动了战事!

    如今他的手底下能作为倚仗的也就是科尔沁左翼的乌克善、喀喇沁的苏布地了,两人都封了亲王,如今大清有难,两人再是困难这几年,由于干旱、鼠疫,两部也损耗不少,也得硬着头皮上了。

    何况,如果看着萧阿林将西辽河蒙古诸部击破,大清国的侧翼就告急了!

    打听到只有萧阿林这一路五千人马之后,他立即让岳托西进,汇合乌克善的五千人马、苏布地的五千人马,一共一万五千大军,准备合击萧阿林。

    若是能全歼萧阿林所部自然是好,万一不及,将其逐出西拉木伦河流域也好。

    为了出其不意,他让乌克善在原地等待岳托的到来,而苏布地带着本部五千人马埋伏在三座塔后世朝阳市附近,一旦岳托与乌克善与萧阿林展开了激战,苏布地就率领本部人马突入奈曼部,切断萧阿林的后路。

    令皇太极没有想到的是,由于此时的联络实在漫长、滞后,苏布地提前埋伏在三座塔,却迟迟没有等来岳托和乌克善的消息。

    此时作战,先限定一个时间在某地汇合,之后再分派任务才是合理的安排。

    而此时瀚海国布在西辽河流域的探子发挥了作用。

    “三座塔?”

    得知此事后,萧阿林的嘴角不禁露出一丝嘲讽。

    他留下两千骑继续驻守在原地,亲自带了最精锐的三千骑沿着一条山沟在夜晚进军,一个晚上便抵达了三座塔北边的青山此青山并非承德附近的青山,而是后世朝阳市北面的青山。

    在青山北麓歇息了一个时辰,萧阿林带着三千精骑从青山山口突然冒了出来。

    苏布地得知后大惊失色,只得硬着头皮上前会战,一战下来,萧阿林只出动了一千身穿板甲的飞龙骑便将苏布地打得大败,苏布地带着残余兵力仓皇逃回驻地。

    而萧阿林也记挂着科尔沁以及女真人,也没有追击苏布地,在三座塔劫掠一番后回到西辽河。

    匆匆赶到通辽的岳托很快便知晓了苏布地战败的消息,此时他有些进退维谷了,其实按照现有的兵力,他与乌克善两路人马加起来有一万人,还是超过萧阿林的兵力,可惜,如今在好几次败绩之后,满清对上瀚海国的骑兵逐渐有了恐惧,除非出奇制胜,堂堂正正大战一场,连岳托也没有信心。

    “王爷,他才五千人马,我等加起来有一万人,何况蛮贼骑兵里厉害的也就是飞龙骑,与我等巴雅喇也相差无几,奴才出动巴雅喇先抵住他的飞龙骑,两位王爷率领剩下人马全力对付萧阿林剩下的人马,这,没有失败的道理啊”

    掌管巴雅喇的鳌拜大声请战。

    “不”,岳托摆摆手,“本王并不是怯战,而是在想一个万全的法子,萧阿林这厮勇悍,喜欢硬桥硬马地硬拼,很少用火器,这倒是给我们提供了机会,你们过来”

 第四章 库呼辙尔战役

    库呼辙尔,意思是平安和祥的地方,后世阜新市平安地镇。

    西拉木伦河、老哈河在此相遇,汇流后的河流我们称她为西辽河,西辽河与东边过来的东辽河汇合转向南边,之后,辽河是她的名字。

    西拉木伦河、老哈河相遇的地方,便是库呼辙尔。

    二月下旬的西辽河流域,依旧是寒冷萧瑟的景象,西拉木伦河、老哈河、西辽河都冻得结实,不巧的是,此时西辽河流域又开始下雪了。

    春雪,西辽河,库呼辙尔,一场大战正在上演。

    萧阿林的五千精骑与岳托的五千以镶红旗、正红旗为主,加以一千两黄旗巴雅喇的满洲精锐正在酣战不休。

    与岳托不同,他的身边还有五百镶红旗的巴雅喇,萧阿林却毫无保留,一下将全部五千人马投入了战斗,而且自己亲自率领一千身着板甲的飞龙骑直接对上了鳌拜的一千两黄旗巴雅喇。

    战斗已经进行了小半个时辰。

    在西辽河,战斗正当时,此地不像黑龙江、呼伦贝尔一带,二月份不是一个战斗的好月份,若战斗在那些地方,在没有手套的情况下肯定握不住兵器,而在此地,虽然寒冷,不过尚能忍受。

    一处小山坡上,岳托端着一个单筒望远镜正在紧张地注视着战况。

    眼下的情形是:双方都是五千人马,鳌拜的巴雅喇精锐竟然与蛮贼的飞龙骑缠斗了好一阵子,并且丝毫没有退让的迹象。

    不过左翼那两千隶属于他阿玛代善的正红旗精锐似乎有抵挡不住的趋势,在望远镜里,岳托已经注意到了,对着正红旗人马的蛮贼骑兵几乎都是大清国巴雅喇的装束,棉甲外面套着一件鱼鳞甲,清一色的马刀,左胳膊上挂着一面小盾。

    而右边他亲自担任固山额真的镶红旗两千精锐与两千蛮贼骑兵斗了个旗鼓相当,他自然也注意到了,当自己的镶红旗骑兵冲上去时,首先受到了对方火铳的射击,而镶红旗的骑兵抛出去的是短斧和骨朵,双方的射程差的太远,这两千镶黄旗骑兵一下吃了大亏。

    不过随着双方逐渐短兵相接,都以马刀战斗的时候,对方也占不了什么便宜,按照态势的发展,若是再战斗小半个时辰,他镶黄旗的骑兵应该能战胜这支拿着马刀、背着火铳的骑兵。

    现在的关键就是鳌拜那里了,在望远镜里,岳托也是触目惊心。

    两黄旗的巴雅喇装束就算很变态了,可惜到了蛮贼的飞龙骑那里就完全不够看了,他站在山包上,耳旁不时传来己方兵器击在对方那耀眼的钢甲岳托就是这么认为的上传来的“叮当”以及划过钢甲的“嘎吱”声。

    而双方主将在其中也十分显眼,两人的身高都在六尺以上一米九左右,都骑着黑色的大马,都当得“万夫不当之勇”,在这两人的虎枪、双枪下,都是亡魂累累。

    不过大队的骑兵战斗,不可能被区区一人左右了,大多数骑兵依旧是旗鼓相当。

    一向以沉稳、狠辣著称的岳托一开始还有些忐忑,也是,从霍林河初次与蛮贼的军队战斗,到宁古塔、吉林,大清国的常胜将军岳托几乎是屡战屡败,幸好七井子之役他无缘参加,否则又是一场败仗。

    但此次完全不同,这里没有火炮,没有那变态的火铳,纯粹的马上争斗,咱大清国还是不输于任何人的。

    现在他的心情逐渐安稳下来。

    他还有后手,对面的萧阿林确是一员勇不可当的悍将,不过也就是如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