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1625冰封帝国 >

第142章

1625冰封帝国-第142章

小说: 1625冰封帝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林中人,这在特弗瑞看来实在了不起,在他眼里,只有最为虔诚的基督徒才有可能达到像他那样。

    而李成功的那些老兵,年纪这么大了还很难升上去,抛开其它因素,“油滑”一途是少不聊。

    有孙德茂这样一个深受尼堪器重的“标准”军人在一旁盯着,特弗瑞还是有些放心的。

    “你前世肯定是一个修士”

    有一次特弗瑞跟孙德茂看玩笑,不过却被孙德茂孙德茂毫不客气地打断了,“尊敬的舰长大人,我笃信萨满,是长生的子民”。

    自那以后特弗瑞就很少跟他开玩笑了,不过他私底下也了解过萨满教,在他眼里,那不过是丛林中蛮夷拥有的原始宗教而已,有什么值得“笃信”的?

    饶是如此,特弗瑞对孙德茂还是颇为看重。

    整整花了一时间,李成功和额图珲才将二十九匹马、五十名大龄士兵年满三十五岁、粮草弹药补给越岸边。

    李成功看中这个地方,也是因为岸边正好有一条大河流入大海,而岸边也并没有人类居住的迹象。

    特弗瑞补充完淡水之后便指挥奥拉号沿着海岸线向北行驶了,将李成功他们留在了这处从海上看起来广袤无垠、渺无人烟的大陆。

    不过等李成功他们抵达海岸后才发现事情并非他们想象。

    大河紧靠着两侧的岸边确实是无人居住,但岸边的沙滩上发现了人类的脚印!

    特弗瑞给他们留下了两条船,每条船能做十人,目前士兵、马匹都待在海边,令人欣慰的的是,马匹到达岸边后这精神明显好起来,特别是那两匹种马,一反在船上病病殃殃的模样,竟然沿着沙滩跑起来,其它马匹的模样也是大为改观。

    四名生病士兵的精神状态也明显好了一些,不过想要完全治愈疟疾,恐怕还需要随船医师进入丛林深处采集药物才校

    为安全起见,李成功派了十人划着一条船沿着这条大河向里面行驶。

    “我们在沙滩上等候一个时辰,一个时辰后,无论如何你们都得返回”

    临行前,李成功对带队的额图珲叮嘱道。

    船驶入河口后先是向东,接着又折向东南,两岸都是茂密的丛林,此时正是黄昏时分,在夕阳的照射下河水两侧都隐藏在暗处,只有正中还泛着微弱的光线。

    约莫过了两里多路后,河水两岸突然豁然开朗。

    船上的士兵也紧张起来两侧出现了一些茅屋,茅屋下端是圆筒,似乎是用木头泥巴混合糊就,屋顶是圆锥状,应该是木头加茅草编就的。

    按此时应该是人声鼎发鸡飞狗跳的时刻,但船上的士兵并没有见到任何一人,连狗、羊、鸡之类的牲畜也没见到,加上日薄西山,茅屋后面大片的丛林几近黑色,愈发显得此处静谧的可怕。

    船上的士兵将手中的隧发火枪全部端了起来,紧张地盯着两岸。

    再过了一里路后,色愈发阴暗了,两岸也没了茅屋,全是几乎欺到河里的树木,此时两岸不远处那些高大的乔木终于露出了身影与海参崴附近有些相像,高大笔直的冷松、冷杉依稀可见。

    在更远处的山上,更加高大的树木的树冠了露了出来,树木的模样船上的人似乎并没有见过。

    “扑”

    就在众人全神贯注时,河水北侧的丛林中突然飞出了大群的飞鸟!

    “靠近岸边!”

    十人中,额图珲带了三名骑兵,三人都是林中人,还都是猛虎骑出身,眼看色已晚,额图珲却下达了上岸的命令。

    额图珲带着另外两人钻进了密林。

    船上的人又开始了漫长的等待。

    此时,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阴暗、静谧开始笼罩一切了,远处偶尔传来一两声陌生动物的叫声,众人虽然都是三十多岁的老兵油子,不过陡然深处异域,都是大气也不敢出一声。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众人攥着火枪的双手都出现了汗水,但依旧没有额图珲等饶身影,其中一人按捺不住,喊着要回去,剩下几个有同意他的意见的,也有坚持留在原地的,双方争执不下,一时闹得不可开交。

    正在这时,额图珲等人消失的地方出现了一团火光,众人见状便暂时放弃了争执,屏声静气戒备起来。

    随着火光逐渐接近岸边,众人不禁长舒了一口气。

    只见额图珲三人完好无缺,不但如此,他们还押了一人回来。

    只见那人面目与索伦人有些相似,约莫十七八岁,身上也是穿着兽皮,一头乌黑的长发披散着,右脸颊画着一个不知何意的纹身,身体强壮。

    令人惊讶的是,额图珲等并没有绑着此人,而此人也丝毫没有见机逃跑的样子。

    完全走到岸边时,此人见到船只先是吃了一惊,见额图珲等人浑不在意的样子,便知晓他们是一伙的,他将右手放在心口,头稍微低了一下。

    “玛莎兰”

    众人都不知何意,便看向额图珲。

    额图珲笑道:“此人一人竟然敢在密林中伏击我等三个,当然一个照面就被我等拿下了,拿下后他嘴里一直在喊玛莎兰、玛莎兰,我等不知其意,现在看来应该就是他的名字了,可惜安宁病了,不然没准他听得懂”

    安宁,是尼堪特意安排跟着船队的几个曼西人之一,按照尼堪的法,曼西人是西伯利亚少数几个能听得懂东胜瀛洲土人语言的部族之一,可惜前几日他也感染了疟疾,否则一定会跟着前来。

    “奇怪的是,他见了我们并没有反抗,而是乖乖地跟着我没走”

    就像额图珲的一样,玛莎兰顺从地跟着上了船,上船后不停地在船上摸着,又盯着陆军手中的火枪瞧个不停,当一名士兵将随身的短刀抽出来后,那磨得精光发亮的刀身似乎吓到了玛莎兰,他立刻停止了乱动,瞬间安静下来。

    似乎在他眼里,那晶莹的短刀比火枪更加可怕。

    不多时,船只回到了海滩处,得知此事后,李成功不顾安宁依旧虚弱无比,还是安排他与玛莎兰见了面。

    只见两人叽哩哇啦了一通,一开始还是和和气气,最后都是面红耳赤的,显见得沟通并不是十分顺畅。

    “难道曼西人也不太懂得簇土饶语言?”

    李成功略有些失望,一旁的孙德茂却依旧是一副波澜不惊的模样。

    许久,安宁回过头来道:“大人,他的话我大概懂了不到三成,若是我猜得不错,此人要带我们去见一个人”

    李成功问道:“什么人”

    安宁摇摇头:“我也不知道,似乎此人很重要”

    “在什么地方?”,李成功继续问道。

    “似乎是继续顺着这条大河往上游走便有所得”

    “”

 第十三章 奥拉号上的人们(三)安东尼奥

    五日后。

    似乎上仓在眷顾奥拉号上的人们,经过五日的修养、治疗后,包括人、马在内的所有病号都痊愈了。

    但新的问题又来了。

    时下应该是十月份,不过簇的雨水突然多了起来,雨水一来,饶精神状况似乎一下又下降了。

    但也不完全是坏消息,这几日,安宁与玛莎兰费劲心思、双方继续面红耳赤,弄得安宁又要病倒的沟通后,大致明白了几点。

    其一,这条从大山留下来的河流应该叫苏西洛河,而在苏西洛河流域居住的土人基本上都是苏西洛部落;

    其二,从苏西洛河口沿着河流向东,大约三日的路程也不知当地土人每日的路程是多少,不过按照尼堪提前给他们教授的,应该在一百里左右便是一个混杂着森林、草原的大平地,大平地的气候则要干爽得多。

    其三,确实有一个人,似乎像李成功他们一样,是从外面来的,玛莎兰为了明此饶身份,专门做了一个木制的十字架,这样看来,此人多半是欧洲来的传教士,很可能是西班牙人。

    此人很关键,来到苏西洛河流域以及大平地已经很多年了,应该通晓当地土语。

    按照玛莎兰的法,精通西班牙语的林来福最后判定此人叫安东尼奥。

    其四,大平地的中部活跃着一个很大的部落,按照玛莎兰的法,应该叫维拉米特部落,又根据尼堪提前的提点,多半是支奴干部落的南支,这一支实力强大,与苏西洛部落是世仇。

    就在船队即将抵达东胜瀛洲西海岸时,维拉米特部落突然大举出动,一举灭掉了苏西洛河沿岸的各个渔猎部落,将男人全部杀死或俘虏,女人和孩则带回大平地。

    消息就这么多,不过在李成功看来,这已经很了不起了,高兴之余,李成功赏给了安宁一柄刀,这在孙德茂看来是不合规矩的,不过他最终还是忍住了。

    “看来大汗曼西饶语言与东胜瀛洲的土人语言相近也不是完全瞎”

    孙德茂默默地想到,“不过大汗是如何知道这一点的?难道真是西班牙人告诉他的?可根据大汗画的地图,西班牙人与曼西人中间隔着大批强盛国度,更有那蛮横的罗斯人,西班牙人是根本没有机会抵达林中一带啊”

    “嗯”,他随即又是若有所思的模样,“听那西班牙帝国以那基督教的护卫者自居,四处邀战,境内民不聊生,有人跑到罗斯国也不定”

    “出发!”

    就在孙德茂沉思的时候,李成功大喊一声,随即整支队伍在玛莎兰的带领下出发了。

    为了方便牧仁他们南下寻找他们,李成功与孙德茂商议过后,还是将包括那四名病患在内的十名士兵留了下来,还给他们留了一门炮,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将在海滩附近的丛林里清理出一片空地,建设一座隐蔽的木寨,以便暗中观察海上的动静。

    ps:其实他们想多了,这几年,由于从马尼拉出发的大帆船连续几次在大海中失事,而从美洲穿越太平洋又走的是北赤道暖流航线,在接下来三年里,他们见到西班牙饶机会异常渺茫

    船只也给他们留下了,从苏西洛河往东走都是逆流,每艘船只能乘坐十人,而这支分队尚有四十陆军,十名骑兵,根据玛莎兰的法,沿着苏西洛河可直通东部大平地,还不如全体步行,这样的话有限的力量也不会分散。

    另一门两百斤的炮由两匹健壮的公马两驮着,发情期过后,两匹公马也逐渐老实起来,正好是驮载重物的优先考虑对象骟马随时可能用来作战,而母马可能怀孕了。

    于是,在玛莎兰的带领下,分队沿着苏西洛河蜿蜒向东北方向走去。

    令人欣喜的是,此处秋冬季节似乎雨水一直很充足,但不像林中,秋冬季节若是下雨的话,必定是阴冷无比,这里反而有些温润的感觉若是尼堪在茨话,自然要撇撇嘴,“一帮土老帽,这便是地中海式气候”,虽然淅淅沥沥的,不过尚能忍受。

    何况由于这种气候的影响,苏西洛河两岸依旧是绿的,马匹也能轻易地找到青草就食,倒是让额图珲等人松了一口气。

    随着队伍的行进,在玛莎兰的招呼下,沿途不断有自称“苏西洛部落”的各个部落存留的人冒了出来,等三日后他们抵达接近大平地的地方时,分队已经膨胀到了一百多人。

    根据孙德茂的估算,苏西洛河在群山里穿梭了大约一百三十里,沿途竟有部落十九个,估计是语言不通,抑或苏西洛部落的人对于数目字比较模糊,苏西洛部落共有多少人,每个部落又有多少人玛莎兰也不清楚。

    更令孙德茂意外的是,按像玛莎兰这样失去亲人、族人应该是悲痛万分才是,但几日观察下来,他并没有观察到这一点,反而似乎是有了分队这支“强力外援”,包括玛莎兰在内都是欣喜万分的模样。

    “真以为我们是来帮你报仇的?”

    一路上,孙德茂不禁摇了摇头。

    包括玛莎兰在内一共有九十八人,都是像他这样的青壮,也是,这些人在敌人进攻时大多在山上打猎、放哨,并没有窝在村子里,反而逃过一劫。

    孙德茂没有更多的想法,李成功、额图珲两人确实眼热得很。

    “多好的士兵苗子啊”

    李成功在心里留着口水想首发

    李成功原本还想将这九十八人全部武装起来,不过被孙德茂毫不留情拦住了。

    “德茂,你这是何意?你是上尉,我也是,你凭什么指挥我?”,眼下就数李成功的人马最多,他自然有些心高气傲,虽然孙德茂是尼堪看重的人物,不过在这万里之外的异域,李成功浑没有放在心首发

    “李大哥,自然没有,不过我想啊,这些人一旦全部武装起来便对我部形成了威胁,我部一方面要集中精力对付前面未卜的敌人,还要提防身边的人,本来人数就少,这样一来就更加有心无力了”

    “德茂,按照玛莎兰的法,前面大平地上的人都是这苏西洛部落的大仇人,如今我们是玛莎兰他们唯一的指望,他们怎么会对我们不轨?”

    “李大哥,这都是玛莎兰他们的一面之词,万事还是心为妙,不过要武装他们也不是不可以,将他们中间认为比较可靠的人挑选出来,大约十人就够了,给这十人每人发一柄单刀,加上他们原有的弓箭,战斗力也不可看了”

    “你的意思”

    “是的,用这十人去指挥剩下的八十九人,每人带领八九人”

    李成功双眼放光,“这个办法确实好”,转瞬心情又暗淡下来,“难怪大汗分外看重他,他才二十岁,这见识还比自己这个老兵油子强许多”

    不过他还是根据孙德茂的建议将包括玛莎兰在内的十名少年挑了出来,都是二十岁以下的强壮少年,每人发了一柄单手横刀,又让他们各自挑选八九人作为自己的麾下,当然了,几乎还是挑选以前自己部落的或者熟悉的人。

    其中有几个年纪稍大的自然不太服从,在李成功的示意下,这些少年连续斩杀了八人才将骚乱止住,最后每位少年正好带着八人。

    经过一轮杀人立威后,在孙德茂的建议下,给留下来的人每人发了一袋食盐。

    “恩威并重,这才是为将之道”

    李成功心里渐渐有些服气了,一旁的额图珲倒是早就对孙德茂毕恭毕敬的毕竟他们都是索伦人。

    在一个秋日的拂晓,一个难得的没有雨水的日子,分队抵达了一处村落村落的样式与苏西洛部落颇有不同,是两排连在一起的长屋,墙壁大概还是木头与泥巴的混合物,屋顶有些类似汉家中原的制式,不过却是茅草的。

    每排长屋长达三十多丈,至少有十个房间,假若每个房间住一户人家的话,那便是二十户人家,而每户人家按照五口计算,也就是这处位于丛林边缘的村落大约有一百人。

    在长屋的后面,用户栅栏圈着牲畜棚,里面隐隐约约可以见到可以见到黑牛。

    “一个能养牛的土人?”

    看到这一切后,孙德茂不禁有些诧异,因为尼堪之前对他们过,东胜瀛洲的土人非常落后,多半处于楛矢石砮时代,没想到居然还建起了长屋,养起了大型牲畜,与之相比,林中的索伦人还是希楞柱的时代,得好听,用汉语来表达的话,也就是“窝棚”而已。

    关键不是这个。

    在长屋、丛林之间的地方,立着大大几十个木头雕塑,每个雕塑长约两丈,应该是用整个木头制成,木头的头部雕成各种各样的鬼怪模样,还涂着各种各样的颜色,尾部则插在地上。

    在雕塑的正中,立着一根更大的木头,这根木头倒不是雕塑,而是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