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第6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周明是主要的审查官!!!
不!
周明都不是幕后主使。
否则他也不会被杀了!!
他背后的人更加的可怕!
一个能驱使宫中大太监的人,有着多么高的手腕,多么崇高的地位,多么雄浑的实力,真是可想而知!
在这一刻,景和帝心中一片冰冷。
第979章 密信!
不仅仅是皇帝意识到了,大家也一样。
周明担当的职责,是很多大臣都不满意的。
但这也是从太祖时期就已经有了的职务,之后的皇帝不过是沿用而已。
本身它是皇帝在最危急关头,保全自己的一种手段。
或者说,它也是皇帝在避免自己被臣下们蒙蔽的一种方法。
所以周明才同时掌握了密探和武力。
而因为这个职务的重要性,所以历代皇帝挑选的都是亲信中的亲信。
周明也是这种人。
他从十三岁入宫就跟着皇帝了,迄今为止已经超过了三十六年,甚至是比赵寿都长久——赵寿是在景和帝接任皇帝的那一年,才跟了皇帝。
没想到这样的心腹嫡系都出现了问题,真是让人触目惊心。
“去把周明领导的那些江湖人也给叫到绣衣卫营地里面,看管起来。”景和帝吩咐旁边的赵寿和羽林卫大将军江少吉。
“是!”
江少吉立刻吩咐了手下的校尉,跟着赵寿派去的人,一起去招呼居住在皇城里面的江湖人士。
“铭淇和铭观都到了宫里了吗?”皇帝又问。
“已经到了。”
赵寿点头道:“德王在景福宫、宁王在重华宫。”
景福宫在东面儿,重华宫在西面儿,这两兄弟根本都见不了面。
这也是一个防备他们串供的方法。
只不过此时不能说出来而已。
景和帝点点头,不在提及此事,而是开始了让丞相和大臣们根据情报,开始抽丝剥茧,分析情况。
首先是搜查了李皇妃和明皇妃寝宫的侍卫们,过来汇报发现的线索。
他们不是笨蛋。
在一寸一寸的检查之后,不但发现了两个照顾皇子的宫女和宦官失踪了,还在两个宫里的一条沟渠里面找到了一个破碎的小毒药瓶、以及一处树下埋土里面一个完整的小毒药瓶。
这两个瓶子几乎是一模一样。
御医和苗秀秀拿过来检测了一番,把完好的瓶子里面再注入一点水,随即喂给一条狗喝下。
狗过了一会儿就开始抽搐,然后开始口吐白沫,然后就吐血。
没到一刻钟,狗便失去了呼吸。
死状和两位皇子一模一样。
这下子算是明白了过来,这些贼人是怎么来谋害两位皇子的。
现在需要的,便是寻找失踪的那两个宫女和宦官。
虽然大家都明白,连周明都已经遭遇了不测,那么这两个人肯定也已经被灭口了。
但如果能找到人的话,哪怕只是尸体,也应该会有点线索。
比如说他们之前接触过什么人,和什么人关系好,这些都是破案所需要的关键。
根据两位皇妃宫里人提供的线索,很快的宫廷画师便画好了素描图——是的,就是柳铭淇提倡的素描图,至少也能有七八分的相像,然后飞快的复制画出更多的张数,拿给千牛卫们去询问和查找。
皇宫很大,宫殿和房间加起来超过了三千间,所以没有个半天、一天的,根本查不完。
然后那边倒厨余垃圾的队伍回报,今天午时有一个小宦官,运送厨余垃圾出城时,忽然就失踪了,怎么找都找不到。
等到厨余垃圾处理队伍回到了皇宫,御膳房这边通报,已经过了两个时辰。
现在绣衣卫赶紧的去寻找线索,争取找到这个小宦官。
他就算不是直接参与这一次的投毒案件的人,也一定是有着巨大的嫌疑,而且很有可能是知情人。
景和帝这边得到的消息,这个小宦官平日里就有点神出鬼没,大家都知道他这个人,但却有些时候见不到他。
对他有印象,但谁都和他没有什么交情。
这样的宦官实际上在宫廷里面很多,但此时听闻起来,大家伙儿却觉得怎么想怎么奇怪,感觉他的身上一定有大秘密。
就在这个时候,出去软禁那群江湖人士的校尉,则是带回来一个看上去很瘦小的中年男子。
“陛下!”
校尉禀报道:“这个人说他有周明的秘密奏章,要交给陛下!”
景和帝精神一振:“周明?”
“是的!”
校尉道:“卑职等人请他们进入羽林卫军营时,他们已经感觉到了不对劲儿,这个男子就过来问卑职,是不是周明死了……卑职反过来问他什么意思,他就说,倘若真是如此,就请带他来见陛下,他有周明的密奏要给您。”
“好!”
景和帝期待着的道:“那就把他给带过来。”
“是!”
校尉随即把中年男子给带了过来。
中年男子的双手被捆绑着,脚下还带着脚镣。
其实这本来不用,但因为要来见皇帝,所以校尉提前跟他说明了一下,他倒也光棍,爽快的同意了。
然后蒋虎站在了皇帝的面前,挡住了两人之间。
景和帝却没有想那么多,他焦急的问道:“你是谁?周明有什么密奏交给你,让你给朕的?”
中年男子拜伏下去,颤声道:“小的名叫鲍宇霖,是周都督麾下的一个密探,专门负责在京城里探听各种消息的……
事情是在三天之前,周都督突然给了小的一封密信,说是如果他有什么不测的话,便让小的把这份信交给陛下……
今天忽然间羽林卫包围了我们的府院,让我们去羽林卫军营,小的就发现了不对劲儿,所以就冒死来把密信交给陛下!”
“嗯……”
景和帝都还没有说话,旁边的葛松道打断了他,“鲍宇霖,你说这份信是周明给你的,有什么证据?”
鲍宇霖摇头:“小的没有证据。”
葛松道继续追问:“没证据?那你凭什么保证这里面的内容是周明写的?”
鲍宇霖继续的摇头,“小的也没有能保证的地方……不过周都督对小的还交代的一句话,那就是这份密信必须要用宫里的三号事物,才能解读。”
葛松道转而望向了皇帝。
皇帝也不懂,他望向了赵寿。
赵寿是总管大太监,凡是宫廷里的事情,他都应该知道。
赵寿迟疑了一下,稍微斟酌了片刻,才道:“宫里对于这些大太监们的密奏,是有过一个规矩,那就是汇报的时候为了避免别人知道内容,可以用过密码来写,而这个密码就是十本书……只有拿到正确的书,才能把里面的每一个字还原回来。”
景和帝赶紧问道:“那你知道这十本书是什么吗?”
“老奴知道。”赵寿颌首道,“这十本书,我、周明、钱贤瑞都知道,另外还有关于这些书的资料,也在先帝留给您的密室里面,也有存档。之前先帝应该给您提过。”
“我忘记了。”景和帝挥了挥手,“来,那你就把这个密信拿去,翻译一下,看看里面到底写着什么吧!”
“是!”
赵寿走上前去,对着鲍宇霖伸出了手。
鲍宇霖苦笑了一声,抬起了右脚,“劳烦这位大哥,密信在我右边鞋子的夹层里面。”
旁边的校尉立刻脱下了他的鞋子,从里面拿出了一封用牛皮纸包裹的信件。
赵寿接过了信件,转身就想走。
这边刘仁怀却开口道:“等一下。”
赵寿脚步一停,疑惑的看着刘仁怀。
刘仁怀道:“蒋虎,你去把这份密信先抄写一份,然后把抄写的给赵总管,原件交给我。”
赵寿苦笑了一声,但却没有说什么,把信递给了蒋虎。
景和帝先是发愣了一下,旋即才明白刘仁怀的意思。
他嘴皮子扯了扯,但最后还是什么都没有说,看着蒋虎在旁边把信件誊写了一遍,才将抄写件和原件分别交给了赵寿和刘仁怀。
赵寿一点恼怒的表情都没有,带着两个宦官,转而往另一个方向而去。
曹仪稍微用眼神一示意,蒋虎立刻叮嘱了几个千牛卫跟在了他的身后。
事到如今,除了皇帝和太后,这个宫里的任何一个人,曹仪、刘仁怀他们都不敢相信了。
待到赵寿走开之后,鲍宇霖也被押了下去,宦官们也被驱赶到了一边呆着。
景和帝忽然叹了一口气:“这是何苦来由?我真的成了孤家寡人了吗?”
“陛下不要多想,宫里绝大部分人还是很尊敬您的。因为您对他们很好,不是每个人都是狼心狗肺的人。”钟昶宽慰他道:“只不过现在是非常时期,宫里出了这么恶毒的耸人听闻的事情,绝对不能有半点的掉以轻心……事情过后,如果赵总管没有嫌疑,微臣会给他道歉的。”
“这倒不用。”
景和帝摇摇头。
他又不傻,哪里有文渊阁丞相因为公事的缘故,给一个总管大太监正式道歉的?
曹仪、刘仁怀他们做错了什么?
他们不这么做,景和帝才会觉得他们无能,不堪大用。
……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期间皇帝都派人去看了好几次,最后赵寿才回来。
大家包括景和帝在内,首先就观看他的脸色,但却什么都没有看出来,老太监稳如狗,连脚步都是稳着的。
一时之间,皇帝都还有一种错觉,觉得好像事情没有那么糟糕。
赵寿把翻译过来的信件交给了皇帝。
皇帝先用眼色询问了他,可赵寿却低头了下去。
景和帝心头一沉。
他深呼吸了一口气,打开了这封并不厚的信件。
引入眼帘的那些话语,让景和帝瞬间脸色大变。
他的手立刻颤抖了起来。
好不容易等到他看完了,整个人的脸色已经变得苍白无比。
真的是苍白无比,没有一丝血色。
景和帝抬头起来,看了看旁边关切的大臣们,他想要说句话,却冷不防一个踉跄,差点就原地跌倒。
幸好赵寿早有准备,直接就从后面搀扶住了他。
老太监的眼睛里,此时已经有了泪水:“陛下!保重啊,陛下!!”
“滚开!”
景和帝挣脱开了他,身躯稍微有些麻木的他,再次深吸了一口气,把信件递给了曹仪:“曹相,你们大家来看看吧……”
在场的人,五位丞相,再加一个兵部尚书廖石聪,一共六个大臣,就这么凑在一起,看起了这封密信。
一看之下,大家也是学着景和帝刚才那样,深深的呼吸了一口冷气。
“竟然是他!?”
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曹仪,也忍不住脱口而出。
第980章 “幕后主使”
“老奴周明,昧死以奏陛下:
当陛下看到这份密奏的时候,老奴应当已经因为羞愧难当,自焚以谢罪于陛下了。
老奴鬼迷心窍,在仁王和寿王两位皇子暴毙后,就想要寻找一个新的未来太子,作为以后的依靠。
之后陛下摄封了礼王世子柳铭观为宁王,摄封了裕王世子柳铭淇为德王,倘若没有大的变故,新的太子和皇帝,必然从两人之中产生。
德王性格表面与世无争,实际上却深不可测,老奴和他接触了几次,都没有试探出他的野心,也没有得到什么承诺。
但宁王却也不是表面上那么的温文尔雅,反倒是充满了野心,只不过他掩饰得很好罢了。
在几次接触之后,他便秘密的接纳了老奴的效忠,并且通过各种手段,将老奴的把柄、牵挂都给握在了手里,让老奴无法摆脱他。
在陛下又诞下两位皇子之后,宁王便彻底慌了。这么半年时间来,他用尽了手段,逼迫老奴,并且把老奴唯一的亲人绑起来加以折磨……
老奴无能,最后屈服于宁王的魔掌,策划了这一次的投毒计划。
老奴万死不能赎其罪,但一念及陛下数十年来对老奴的深恩厚德,良心时时刻刻都受着煎熬。
所以老奴在自焚之前,也要把这个毒杀皇子的宁王给举报出来,让他的恶毒大白于天下。
老奴投毒的毒药叫做‘断肠散’,是天下一等的毒药,这个毒药就是宁王府一个名叫李竹真的幕僚给老奴的,时间是正月二十八中午,地点是真味楼二楼包厢。
先前宁王为了安老奴的心,特意带老奴去他的书房,看过他准备好的龙袍和天子仪仗……都放在了他书房书桌下面的暗格里。
倘若老奴身死,陛下一定要尽快清查宁王府,不然他很有可能毁灭一切人证物证,假装成好人,度过这一关。
老奴实在愧对陛下,现在身死入地狱,愿在地狱遭受无数劫难,为陛下诵经祈福,愿陛下还能生下皇子,大康正统千秋万代!”
这便是周明密奏的全部内容。
大臣们看得胆战心惊,然后互相望了望,谁都不敢先发表意见。
景和帝却不会放过他们。
他首先问曹仪:“曹相,你怎么看这份所谓的密奏?”
曹仪斟酌了一番,道:“陛下,老臣觉得,这个周明的话,可信可不信。”
景和帝瞪眼道:“你给我说得干脆一点,别打迷糊。”
“是!”
曹仪苦笑着道:“其实老臣的意思很简单,他说的这些,我们都可以当作一个参考,至于说能不能相信……最主要的还是要找到证据。”
“那个李竹真,还有龙袍天子仪仗等等,算不算?”
“勉强可以算证据,但是还不够。”曹仪一咬牙,说出了自己的判断。
“还不够?还不够?”
景和帝说着说着,就咆哮了起来:“那要怎么才能够?是不是要等到他杀了朕,然后登上皇位了之后,你们才认为是证据确凿呀?”
曹仪不敢说话,只能低下头挨训。
不过这里面可还是有敢说话的。
葛松道就接着他的话道:“陛下,单凭着周明的一家之言,是不能完全判断的……况且这份密奏,到底是不是周明写的,都不一定。”
“就算周明说的宁王威胁他来杀掉朕的皇子们,这事儿不是真的……但如果连在宁王的书房收到的龙袍和天子仪仗都不算,那还有什么可以当证据的呢?”景和帝语气刻薄的道,末了还说:“那按照你们这么说,是不是铭淇的嫌疑反而比宁王更大一些?因为周明说了他好话,这就是反过来保护真正的凶手?”
大家默然无语,不敢回答。
但你别说,还真有人这么想的。
只不过这样的想法是占据不了主流的。
三个第二代的亲王之中,德王柳铭淇是最不喜欢皇位的一个,他的兴趣完全不在这方面。
实际上也是如此,大康的皇帝并没有那么一言九鼎,也没有那么大的权力。
反倒是亲王,能享受的都能享受到,而且还没有那么多的烦恼。
柳铭淇又喜欢钻研那么多的发明创造,赚那么多的钱,他当皇帝哪有当亲王来得快活?
就是武王柳铭璟当皇帝的心思,恐怕都比德王柳铭淇要多一些。
毕竟柳铭璟很喜欢打仗,而只有当了皇帝,他才有可能继续领兵打仗。
但其实最大的嫌疑还是宁王柳铭观。
死掉的周明用最后的诅咒,表明了宁王柳铭观的动机、手段、准备、行动……等等。
这些综合起来,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漏洞。
可关键在于,大家还是发自内心不愿意相信,这个宁王柳铭观会这么的恶毒。
要知道,宁王从来都是读书人的典范,是一个非常温文尔雅、彬彬有礼的年轻人啊!
他怎么会这么干呢?
应该是有人嫁祸给他吧?
这便是大部分丞相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