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

第308章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第308章

小说: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下冷光坚,总督大人面前的小卒。”中年男子笑着道。
  “哦,原来是冷先生呀!”曹素评一边走一边拍马屁,“早就听说刘总督身边有几个离不开的人,您可是其中赫赫有名的呢!”
  曹素评还真知道这个人,因为冷光坚非常出名,每一次刘仁怀出门都会带着他打理杂务,他也是和外面人接触最多的刘仁怀的幕僚。
  仔细一瞧,冷光坚的相貌普通,浑身上下没有一点烟火气,就跟寻常的秀才学子没有两样。
  “曹公子太客气了,我只是兢兢业业的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罢了。”冷光坚笑着谦虚,“来……到了门槛了,小心脚下……”
  两人一边说着话一边走,曹素评觉得冷光坚的态度还算和蔼,就想着是不是这也代表刘仁怀的态度?
  结果见到刘仁怀的那一刻,曹素评才发现自己想多了。
  因为刘仁怀正在公堂上面办公,下面一群幕僚和属官正在做事儿,根本没有接待搭理他的意思。
  曹素评看向了旁边的冷光坚,冷光坚却只是抬抬手,示意他可以进去。
  来都来了,曹素评也只能是硬着头皮走进了公堂。
  “总督大人!”他用不高不低的声音拱手说道:“举人曹素评,见过总督大人。”
  刘仁怀没有答应他。
  甚至是下面办公的幕僚和属官都没有搭理他。
  曹素评这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晾着就晾着呗!
  于是他又在这种诡异的气氛中站了好一会儿,堂上的刘仁怀才低头问道:“堂下何人呀?”
  他连抬头这点基本的礼貌都没有!
  曹素评忍住气,越发的恭敬:“举人曹素评,前来给总督大人请罪了!”
  刘仁怀笑了笑道:“哦,曹大公子,你有什么罪过呀?”
  “曹某听信谎言,无意中做了很多错事,实在是愧不敢当。”曹素评也光棍,上来就举手投降,“曹某已经吩咐下面的人准备好了粮食,一共三百万石,现在应该向湖州粮仓开始运输途中了。”
  刘仁怀不动声色的道:“这倒是要谢谢曹公子的深明大义……你还有什么事儿吗?”
  草!
  曹素评心中不觉骂了一声。
  刘仁怀典型的是在记恨我啊。
  但他又不能反抗,这一次来本来就是装孙子的,“总督大人,我另外还有一些事情禀报,还请您屏退下属。”
  “不用了,他们都是我的心腹助手,没有什么好隐瞒的。”刘仁怀一口拒绝了他。
  本来刘仁怀还以为曹素评拿着曹仪的信件,要给自己看看。
  没想到在被自己拒绝之后,曹素评直接拿出了一叠厚厚的文书信件,递了出来:“总督大人,这是前几天我犯糊涂的时候,联系的那些粮食商人和大地主们。这一共六十二家,他们都写了信件给我,内容非常的反面。”
  曹素评说这么一番话,让刘仁怀第一次抬头正眼望向了他。
  一群幕僚和属官更是齐齐抬头,用惊讶的眼神望着他。
  只不过,这种注视的目光大多都很不友好罢了。
  刘仁怀放下了手中的笔,示意属官给自己拿过来。
  翻了几页之后,刘仁怀问他,“曹公子,你拿这些给我,是什么意思?”
  曹素评既然都做出来了,就不怕说:“大人,这些人罔顾朝廷恩典,惜售不卖粮食,还公然诽谤朝廷从二品大员,应该予以严惩不怠!”
  “哦?”刘仁怀笑了,“具体的呢?”
  曹素评面不改色的道:“把这些文书都丢在他们脸上,然后告诉他们,要嘛老老实实卖粮,要嘛去牢房里面呆几天,然后清查一下他们的财产来源,没有第三个选择。”
  果然如此!
  真是个败类!
  一群幕僚和属官望向曹素评的眼神,已经变成了鄙视。
  你去勾得人家跟你一起痛骂总督大人,结果现在你来投降了,还把他们给卖了!?
  刘仁怀却觉得这个家伙很有意思,“你这个方法还是可以的,不过本官却不想亲自出马,这样显得吃相太难看了,毕竟威胁他们来卖粮食,实非君子所为。”
  曹素评一愣,旋即他的脸色难看了起来。
  很显然,刘仁怀是让他去“说服”那群商人,老老实实的卖粮。
  刘仁怀真是狠毒啊!
  他这是逼自己彻底的得罪那群人啊!
  但曹素评既然来了这里,他肯定是想了很多种可能的,其中就包括了这一条。
  没想到还是要落到这种地步。
  曹素评心中哀叹一声,嘴里却没有半点停歇:“大人,这事儿就交给我了!五天之内,我一定让他们老老实实的卖粮出来!”
  刘仁怀淡淡的道:“他们能卖多少呢?”
  “不少于三百万石。”曹素评也不跟他兜圈子了,直接报出自己最大限度的能力。
  “嗯,很好。”刘仁怀笑了,“去办吧!好好的做!”
  曹素评迟疑了一下,又问:“大人,关于我……”
  “只要你做得好,本官之前没有听到什么,也没有看到什么。”刘仁怀打断了他的话,这么的回应道。
  “谢谢大人!”
  曹素评总算是松了一口气,行礼之后,大踏步的转身而去。
  这个鬼地方,他一刻都不想呆。
  接下来他的日子可不好过,还得每一家的亲自登门拜访,耍点手段才能骗到他们得到粮食。
  但无论如何,他这都是在给曹家丢脸啊!
  ……
  等到他离开,旁边的巩才博冷哼了一声:“大人,真就这么便宜的放过他?”
  刘仁怀微微一笑,“那不成要怎么样?”
  “三百万石太少了,该让他们拿出五百万石才好!”巩才博道,“另外还得他们更加隆重的道歉,为污蔑您道歉!”
  “道歉是不用的,他们又没有说假话,我就是作假了嘛。”刘仁怀道,“要不是多亏皇上的红薯,这个丑,咱们不就出定了吗?”
  “所以说,这样的小人不容饶过。”另一位属官也不忿的道,“咱们是为了什么?为了自己的腰包吗?不!咱们甚至不是为了江南的老百姓!而是全天下的穷苦人!他曹素评一点仁德之心都没有,还如此刁钻狡诈,面目丑恶,真该好好的治一治他才好!”
  “对!”
  “妙!”
  “善!”
  一群幕僚和属官连连夸奖了起来。
  刘仁怀也不去阻止,他知道这些下属们的心态,那是憋屈得很。
  现在好不容易有了发泄的时候,就让他们去吧。
  过了好一会儿,看到他们都停了嘴,刘仁怀才慢悠悠的说:“你们的心情我都了解,不过在这官场上,没有十足的必要就不用搞得太僵硬。
  总而言之这是我们得到了好处,不但曹家三百万石入库,还能再入库三百万石,加上前面的我们差不多能凑到一千五百万石,这又有什么不好?
  朝廷现在最需要的就是粮食,有更多的粮食,我们大康的天下才会安稳。相比起这些好处,我去和他一个官宦子弟计较干什么?
  你们以后当政一方的时候也要记住,达成目的才是最重要的,至于什么脸面和仇恨,都是次要的事情,懂吗?”
  “是!”
  巩才博等人拱手应答道。
  这话也就是刘仁怀能给他们说,换了别的人,这等官场和自身修炼的秘诀,是多半不会讲的。
  得自己摸爬滚打,吃尽苦头之后,才会渐渐的明了。
  ……


第451章 一不小心又出风头了
  京城。
  十月二十七,天冷有风。
  如今虽然已经是辰时一刻,但天色已经还是比较暗,毕竟已经到了初冬季节。
  今天是殿试的日子,考生们已经入宫等候准备,不过皇帝却没有着急。
  他把柳铭淇给提前叫了到御书房。
  然后景和帝递给了柳铭淇两份誊抄的公文。
  一份来自于江南的绣衣卫。
  另一份来自于江南总督刘仁怀。
  少年看了看,不觉乐了:“陛下,这曹素评未免也太倒霉了吧?怎么能和刘总督这么强硬对着干的?”
  皇帝瞪了他一眼,“我是让你看看,你出的主意多不靠谱?被人家发现了不说,还被捅了出来!你不知道我这脸有多难受!”
  “他们有这个心思,要派那么多人去侦查探究,我又有什么办法?”柳铭淇不背这个锅,“这么大的动静,任凭谁也不可能百分百的保密啊!”
  顿了顿,他又道,“还是这个曹素评可恶!他都不知道,他打脸的是刘总督吗?是我柳铭淇吗?不!是打脸您啊!”
  景和帝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好了!你这个小子!能不能不说话?别人不把你当哑巴!”
  的确是他觉得尴尬了。
  曹素评的这么一番“讨伐”作假,以及破口大骂的语言,被绣衣卫详细的记载下来,回报给了皇帝。
  他们可不知道,明面上出这个主意的是皇帝,否则打死他们,他们都不敢这么做。
  刘仁怀倒是不轻不重的说了一下过程,并且强调了一下曹家之后的补偿做法。
  看到景和帝恼羞成怒,柳铭淇暗地里笑了笑,表面上却一本正经,“陛下,您说这误会是怎么产生的呢?明明那天曹相和各位大臣是一起的,哪怕他是晚上才出宫发消息,也顶多比别人慢半天而已呀!”
  曹仪是内阁丞相,中午是跟着皇帝一起回宫的,在文渊阁他是没有资格私自发信鸽的,否则那可就乱套了。
  因此别的尚书、大将军们中午散开就能发信鸽给江南的家人,唯独他只能等到晚上下值过后,才能发信鸽。
  但这都不是曹素评落后了别人三四天才知道的理由!
  景和帝闻言就笑,“嘿嘿,你就不知道了吧?这事儿我问了高敬!他说呀,现在江南人家有一些特别好品种的信鸽,可以让江南到京城的时间缩短到四五天。
  人家别人用的就是这种最好的性格,唯独曹相年龄大了,不知道潮流更新,所以他用的就是老式的信鸽。”
  “哦!!”
  柳铭淇忽然也想起了,之前和巩渊聊天时,他也曾经说过,江南的消息到京城,也就是五天左右。
  原来是这个缘故呀!
  曹仪和曹素评可真够倒霉的!
  就因为这么一个小小的疏忽,造成了现在这么严重的后果!
  “那您是怎么处置曹相的呢?”柳铭淇很八卦的问道。
  “没什么,我就是让他们把这两份文书誊抄了一份儿,送给了曹相。”景和帝一本正经的道。
  你这个皇帝太坏了!
  柳铭淇吐槽了一句,却是幸灾乐祸的道:“怎么样?他是不是吓傻了?”
  “有你这么说帝国丞相的吗?”景和帝先习惯性的呵斥了他一句,才又笑道:“不过他真的是吓住了,那样子精彩极了!”
  所以说,这两叔侄都不是东西。
  恶趣味太严重了。
  只不过柳铭淇忽然想到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陛下,您说这事儿传开了,不会被人给利用,然后对曹相发难吧?”
  皇帝摇手:“这倒不会,谁跟他有仇呀?”
  “可不是仇不仇的问题……”柳铭淇道,“这一届江南来的士子们,还有那群喜欢抗议的士子们,还有翰林院的那群进士们……”
  景和帝一听马上就脸色变了,“不会吧?”
  “我只是说有可能。”柳铭淇建议道,“不如您先惩罚曹相一下,说他教子不力,罚他一年的俸禄什么的。这样他们就不好闹了嘛!”
  “可是这也未免太小题大做了吧……”皇帝却有些迟疑。
  正在此时,赵寿轻咳了一声:“陛下,外面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您和德王爷可以启程了!”
  景和帝朝着门口一瞧,负责协调殿试的礼部右侍郎已经站在了御书房门外。
  “好,走吧!”
  景和帝起身往外而去。
  柳铭淇也跟在了他的轿子后面,一直走到了保和殿后门。
  前朝是在太和殿的露天广场举行殿试,我大康为了表示对考生们的重视,便把考场移到了保和殿大殿之中。
  在这里,他还看到了早就等候着的宁王柳铭观。
  为什么一个科举考试的殿试,柳铭淇和柳铭观会跟着一起呢?
  这还是大臣们给皇帝提的意见。
  既然两位亲王都是未来太子的候选,那么这种本来每次太子都会参加的殿试,他们也应该去参加。
  景和帝一开始有点不情愿,但仔细的想了想之后,觉得自己不能那么小气,特别是当着这么多贡士的面前,不能丢了皇帝的脸。。
  毕竟本身这些士子们就对朝廷许多事情不满意,到处找机会在骂人了,要是再因此被他们骂,皇帝的脸往哪儿搁?
  所以才有他进入保和殿之后,柳铭淇和柳铭观分坐在他下面的椅子上的情况出现。
  柳铭淇对于这种监考实际上不感兴趣。
  柳铭观却显得明显的亢奋,左看看右看看,就差站起来走一圈了。
  也难怪。
  柳铭观从小就喜欢儒家学说,长大了以后更是和一群士子们谈经论道,好不快活。
  如今他有机会参与到帝国最高级的选拔人才之中,当然是有种心有荣焉的兴奋和满足。
  不过进来的贡士考生们,对柳铭淇的关注度要更高一些。
  为什么他们认得出柳铭淇?
  很简单嘛!
  他们几乎都和柳铭观见过。
  既然柳铭观都来了,坐在柳铭观身旁的那个年轻人,不是德王柳铭淇又是谁?
  凡是读书人,对于柳铭淇那是挺崇拜的。
  “舍生取义说”之后,还有《劝学》这样的伟大文章。
  更有《将进酒》、《朱雀楼太白入梦来》、《锦瑟》、《鹊桥仙·纤云弄巧》这样的传世佳作,德王爷的道德和才华,当真是举世无双,堪称圣人。
  倘若不是皇帝就坐在龙椅上,说不得不少人都会去跟柳铭淇打招呼了。
  这倒不是讨好。
  已经到了贡士的级别,俨然他们就是帝国的精英,最少都能当一个七品知县的,比起无权无势的亲王来说,都要好得多。
  他们只是想要表达一下崇敬之情,就像是之前的巩渊一样。
  三百多个人坐在了保和殿大堂里面,每人面前一张小桌子,四周有千牛卫的军士盯着,旁边还有礼部官员们巡视着,就是为了断绝他们作弊。
  其实,在殿试上面作弊的人,千百年以来几乎没有。
  还是那句话,已经走到了这个地步,完全没有必要作弊了,那种功亏一篑,使得前途彻底泡汤的事儿,万万做不得。
  考试之前,景和帝站了起来,大声的道:“今年乃景和三十一年,最近两年都处于多事之秋,天下灾害连连,民不聊生,此乃朕之不德所致。
  万幸上天赐予尔等英才与大康,从今天开始,你们就要踏上这个多彩多姿的人生舞台,绽放出自己的光芒
  朕希望你们之中的每一个人,无论这一次的殿试成绩如何,都能秉承圣人理念,为天下苍生贡献一份力量。
  那么千百年之后,人们都能提及你们,歌颂你们,赞扬你们!这何尝不是比升官发财更好的褒奖呢?”
  景和帝给考生们打了一番鸡血,才让千牛卫把殿试题目发了下去。
  考生们此时已经被景和帝的鸡血打得热血沸腾,恨不得马上就为君王效力,为百姓出头,为天下苍生呕心沥血!
  连带着这么三百多人拿起了毛笔开始作答时,都有点铿锵激昂的味道。
  此时柳铭淇和柳铭观才拿到了开封的殿试题目。
  今年殿试只有两道题。
  第一是“何以使官吏惟明,抑正己率属,崇奖洁清以风厉有位?何以令官吏怀恐惧羞恶之心,共励素丝之节?”
  这是针对澄清吏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