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丰臣遗梦 >

第177章

丰臣遗梦-第177章

小说: 丰臣遗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冢芗岢值较衷冢忝且丫龅煤芎昧耍酉吕矗陀晌依唇崾庖磺邪伞!

    听完这番话,武士也不敢多言,他随即退到一边,目送松平康元和坂部胜之前往东北联军的临时本阵。


………………………………

第三七一章 江户战罢

    虽说是松平康元亲自前来商谈投降事宜,可片仓景纲却未表现出太多的惊讶,在他眼里,这位久松松平氏的当主,充其量只是德川氏的一介家臣,如今又是屈身来降,自己出面与之交谈已是给足了面子,根本没资格与伊达政宗等大名直接讨价还价。

    松平康元虽然能力平平,但跟随家康这么多年,在审时度势方面还是有所习得。在与片仓景纲交谈过程中,他没有用“鱼死网破”、“背水一战”之类的话语表明自己的态度从而争取更多的筹码,而是在不卑不亢的同时,语气尽可能地随和谦恭,意图以此来博得片仓景纲的同情。

    这一招确实有用,片仓景纲对松平康元的态度很是满意,在康元的再三请求下,他愿意将其引荐给伊达政宗,由伊达政宗来决定对三之丸的这支降军的处置。

    听闻三之丸的德川军愿意投降,此前一直担心被其他大名抢了首功的伊达政宗,暂时将悬着的心放了下来,他在接见松平康元时,对其好生劝慰,向他承诺战后必当在秀保面前为久松松平氏求情。

    得到了伊达政宗的承诺,松平康元也是松了一口气,他代城中的一门军士向政宗表示感谢,在拿到政宗的确认书状后,随即来到竹桥门,当着片仓景纲和东北联军的面,要求守门德川军放弃抵抗,这一指令也被传达给了平河门的德川军。

    下午四时三刻许,松平康元带领仅剩的五百余人经平门桥退往江户城外,他本人则按照伊达政宗的指示前往大手前拜见小笠原忠清。伊达政宗的意思很明显,这攻克三之丸的首功我可以拿,但右府的面子也要顾及到。松平康元虽然向东北联军投降,但丰臣军才是本次战役的主角,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同时也探探小笠原忠清的口风,松平康元前去都是十分必要的。

    本丸中的德川秀忠得知松平康元投降后,先是勃然大怒,后是惊恐不已,慌乱中竟然命令伊奈忠次率兵出击,竭尽全力将东北联军赶出三之丸。外出巡防的酒井兄弟得知后,赶忙返回本丸御殿向秀忠劝谏道:“三之丸两门已破,根本无力回天,此时让备前守前去阻击,无异于螳臂当车。当今之计,唯有将三之丸的余部撤回本丸,才能保存实力,同时避免被敌军逐个击破。”

    让伊奈忠次出兵的指令本就是德川秀忠慌乱之下做出的,此时听到酒井兄弟的分析,顿时恍然大悟,派人前往下乘桥阻止出兵并命令伊奈忠次率部撤入本丸。

    然而为时已晚,由于事发突然,且小笠原忠清也调配人马猛攻大手门以分散德川军兵力,伊奈忠次手中的军势不过一千两百人,他们尚未抵达平河门便与蜂拥而至的东北联军相遇。面对是自己兵力十余倍的东北联军,伊奈忠次也是有些惊讶,他没想到敌军竟能突进得如此之快。

    其实这全有赖于东北联军中几名久松松平氏降军的指导,在他们的引导下,联军以最快的速度攻占三之丸御殿,并于平河门一带和另一部联军会师,从而火速控制了三之丸一半以上的地区,并最终在大手门和平河门之间的开阔地带与伊奈忠次率领的德川军相遇。

    “呯呯呯!”伴随着一轮铁炮齐射,冲在最前面的一排德川起兵应声坠地,这便是伊达政宗引以为傲的“骑马铁炮”发挥的威力。不过需要说明的是,“骑铁”虽说有一定的震慑力,但噱头大于实战效果,特别是与“早入”和“三段击”相比,更是降低了速度、准确度和持续性,这就意味着这一兵种的存在,震慑作用要远远大于实战。

    不得不说,“骑铁”虽然杀伤力并非太强,但对于士气本就消沉的德川军来说,却是起到了很大的威慑,尚未正面交锋,不少士兵便脱离队伍向四周逃去,伊奈忠次既是无奈又是悲伤,当年威震天下,敢与秀吉分庭抗礼的德川家,如今竟堕落到如此田地?逃的逃,降的降,少主还躲在本丸内不敢出面鼓舞下士气,难道真的是无力回天?作为的德川氏的老臣,虽然心中有万般不甘,可还是硬着头皮执行着德川秀忠的命令,决定用自己的生命最后再捍卫一次德川氏的荣誉。

    这位德川重臣率领剩余的骑兵,如同一支利箭般迅猛而坚决地插入东北联军的万人大阵,对联军前锋造成了不小的威胁,德川氏的足轻也随即加入战斗,一时间,东北联军的进攻势头竟被稍稍遏制。

    可是这种遏制是用三之丸德川军士不畏生死的精神和一条条鲜活的生命换来的,在得不到增援的情况下,局势很快便再度扭转。骑兵死伤殆尽后,德川军的精神支柱伊奈忠次也在三次突击后被伊达家的几名武士挑于马下,面对层层包围,他虽尽力死战,可还是寡不敌众,最终活活被砍死在乱刀之下。这位大将的首级被武士砍下拿去邀功,具足也在战后不知了踪影,昔日在关东威名遐迩的“半左卫门”,如今却落得如此下场,也算是德川氏现状的一个缩影吧。

    当德川秀忠的使番抵达下乘桥时,才知道伊奈忠次已经战死,惋惜之余,立即要求内樱田门和大手门的德川军撤回本丸。可此时东北联军早就如洪水猛兽般冲破伊奈忠次布置的几道脆弱防线,兵分三路,分别杀向两处城门以及下乘桥。

    在丰臣军的配合下,大手门和内樱田门近乎同时被攻破,守城德川军尽数被歼,从他处溃败而来的少量军士则在下乘桥一带遭遇了东北联军,尚未来得及退入本丸便被砍杀殆尽。最终,整个三之丸只有一百多人有幸退入本丸,除去久松松平氏的五百多降军,战死的德川军竟达到三千三百人,而丰臣联军的战死者不过七百余人。

    也许是不想三之丸的悲剧重演,又或者是三之丸的陷落使得西丸的防守再无意义,德川秀忠在天黑前命令松平忠吉率领仅剩的一千三百人退入本丸,拱手将西丸让给了浅野长政。

    至此,江户的攻城战告一段落,德川秀忠依靠本丸、二之丸以及一万三千余人继续死守,而丰臣联军也达到既定目标,转而采用以炮击震慑为主的方式,逼降城内的德川一门,从而将伤亡将至最低。此时已经是五月八日,这一天对远在上野的德川家康来说,同样也是一个特殊的节点。


………………………………

第三七二章 信浓平定

    五月一日清晨,堀直政得知近藤重胜的禀报,意识到自己可能成为石川康长和后藤基次交易的筹码,惊讶之余,决定听从近藤的建议,先是释放了软禁的堀秀重,后又放弃利用诈降袭击丰臣军的想法,主动率领大军前往户石城外,等待后藤基次的到来。

    堀秀重对堀直政之前的恶劣做法很是不满,他以向后藤基次告发相要挟,逼迫堀直政交出了兵权,并在与丰臣军会师后,示意堀秀治下令,让堀直政孤身返回春日山城出家,堀秀治念及堀直政两个儿子都为了堀家战死,不忍如此,在得到后藤基次的支持后,命令堀直政继续随军南下,待战后由秀保决定如何处置。

    不仅如此,在后藤基次的强力介入下,堀秀重竟也被迫交出兵权,并承诺战斗结束后便返回越后出家。堀秀治这位家督,在继任十年后终于迎来了独立自主的日子,不过这份权威是大和丰臣氏给予的,这也使他明白,今后的天下,将会由大和丰臣氏一手遮天。

    当天正午,后藤基次率领丰臣和堀氏的两万四千人,前往上田城与早就等候在城外的真田信幸成功会师,随后石川康长也率领余部赶来,四方在上田城稍作休整后,由后藤基次担任总大将,于次日清晨开拔,两万八千人经东北国街道前往小诸城。

    五月初二傍晚,留守小诸城的日根野吉明听从家臣的建议,主动向驻扎城外的丰臣联军投降。小诸城一直是信浓亲德川大名手中的重镇,囤积了大量的粮草和武器,日根野的开城给丰臣联军休整和补给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后藤基次从日根野口中得知,仙石秀久和京极高知率领的四千余人早前便离开信浓前往上野支援德川军,但是在碓冰峠遭遇浅野军的伏击,进退失据,一时也不知如何是好。后藤基次听后,书信一封交给日根野吉明,让他派人送往碓冰峠,并将目前信浓的局势据实相告,仙石和京极若是聪明人,绝对后做出正确的选择。

    五月初三,天刚蒙蒙亮,仙石秀久和京极高知按照信中后藤基次的要求,率领残部三千人离开碓冰峠返回小诸城与之会合。至此,后藤基次完成了对信浓军势的整合,他一方面写信给秀保,告知其信浓的情况;另一方面,按照之前的计划,率领新组成的丰臣联军约三万两千人,与当天傍晚抵达碓冰峠,与浅野幸长率领的浅野军会师,一同前往松井田支援正在笼城的池田辉政。

    就在当天,秀保也率领十二万人的庞大军势抵达沼田城,最上义光和村上、沟口组成的一万六千越后讨伐军已在此等候多时。

    当晚的宴席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名们都在为战事即将结束兴奋不已,纷纷开怀畅饮,有的还不顾身份地在众人面前手舞足蹈起来,引得众人哄堂大笑。可就在这样欢快的气氛中,秀保却是放不开,紧锁着眉头,一个人喝着闷酒。

    “殿下,听闻后藤隐岐守已经劝降了堀家和石川家,基本完成了信浓的平定,实在是可喜可贺啊。”最上义光看出了秀保的异样,当即凑到跟前试探性地与之攀谈起来。

    “岳父大人,”秀保小声说道:“这战事越是临近尾声,问题也就越多,何喜之有?”

    最上义光知道,秀保碍于身份,只能在私底下与自己这般相称,可他丝毫不在意这点,倒是秀保的那番话让他有些不解:“殿下此话何意,您不日便将率领大军平定关东,近畿、九州等地也不会掀起什么波澜,天下太平指日可待,在下实在看不出有什么问题。”

    “德川、上杉、毛利、岛津,剪除这些大大名,是能巩固丰臣氏的统治,维护天下的安定,但是仅仅如此么?此番大战,全国的大名皆被调动起来了,战后总得给个说法吧?是赏还是罚,是加封还是改易,稍有不慎,都会引起不满,这和打仗比起来,也不算简单吧。”

    其实,秀保在桧原对阵德川军时便想到这个问题了,与德川氏拥有众多谱代不同,秀保身边能统领一军的家臣屈指可数。此番作战能够成功,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尾张派,这些大名虽然目前站在自己这边,可终究不是自己的家臣,谁能保证他们不会因为加封等原因与自己交恶?

    不仅如此,诸如小早川秀秋、伊达政宗乃至最上义光这样的强力大名,都具有很强的独立性,自己的对策稍有不慎,都会引起不能预测的反弹。秀吉在世时,还能依靠尾张派进行弹压,可如今换做自己,对尾张派尚且不能完全控制,又怎能控制住这些封疆大名呢?

    心中装着这些担忧,秀保自是不能放松自己,见最上义光主动前来寒暄,秀保也觉得可以趁机试探一下,听听他对此事的看法,毕竟他也算是外样大名中的佼佼者了。

    最上义光素有“羽州之狐”的诨名,可见其善于谋略和揣摩人心。听到秀保这么说,他略一思索,反问道:“殿下,不论是打仗还是战后的处置,您觉得最终目的是什么?”

    “这……”秀保稍作停顿,回答道:“自是为了维护天下的稳定,维护丰臣氏和少主的权威,您为何这么问?”

    “既然是为了维护丰臣氏的权威,但问题是不是就简单了?”最上义光分析道:“有了这个最终目标,殿下只管朝着这个目标前进便是,至于如何处置那些大名,都是为这个目标服务的,您不必担心会引起不满,若是因为其他大名的不满而背弃了心中的目标,这场仗也就没有意义了。”

    “岳父大人,您真的这么想?”秀保有些怀疑地望着最上义光:“您是东北一带和伊达氏并列的大大名,难道就不担心刚才那番话会引火烧身,最终落实到最上家头上么?”

    “那又如何,”最上义光哈哈大笑道:“世人皆说我是‘羽州之狐’,工于心计,可他们不知道我为何会这样。若是天下安定,大名间停止攻伐,百姓安居乐业,我的一腔谋略又有何用呢?现在回想起来,奥州仕置后的那段时间,东北简直是换了个模样,大名们摒弃前嫌,来往日益密切,百姓也能在各地之间随意走动,不用再过妻离子散的日子了,有什么比这还让身为领主的我们高兴的呢?”

    “战前我是想借此机会捞上一笔的,”最上义光微微一笑:“可这一路走来,我也想了许多,特别是在越后,得知到现在都在传颂谦信公的仁政,心中更是感慨不已。二十多万石,对我这老家伙来说足够了。”


………………………………

第三七三章 月夜对酌

    “您能这么想,我也是跟着豁达了不少。”秀保舒了口气,说道:“这些年来,大名之间的联姻多有政治结盟的成分,当初您愿意将驹姬许配给我,除了为了保她一命,定也有这方面的考量吧。”

    “殿下,这…”最上义光刚想开口辩解,却被秀保打断了:“如今战事已接近尾声,这些话也都能拿到台面上说了。您刚才与我坦诚相待,那我也就直言不讳了。我也自知能力有限,若非是秀长公的养子,太阁的侄子,我根本不会达到今天这般地位。我想不仅是自己,许多大名也都抱有这种想法吧。即便此番大胜右府,又有多少人会真心实意对我表示顺从呢?且不说那些外样大名,就是这些手握重兵的尾张派,恐怕也不会像尊重太阁乃至秀长公一样尊重我吧?”

    “所以说,殿下在这时就更不能在战后处置上心软了。”最上义光劝说道:“前几日我也听说了,浅野弹正违背您的意思,在关东德川领大肆屠城,差点激起民愤,这件事被以讹传讹,最后许多人还认为是殿下授意为之,搞得后续战事比之前艰难了不少。就这件事便足以看出,尾张派也并非表面上那样温顺,他们对殿下的威严多少是有些有恃无恐的。当然,在下并非是要挑拨您和尾张派大名之间的关系,这只是作为一名局外人的一点小小看法。”

    “实不相瞒,这件事表面上我装作毫不在意,可实际上却也憋屈了好一阵子。”秀保叹了口气:“许多城池的守将都以为城破便会被屠城,一个个都拼死守城,浅野弹正也自恃兵强马壮,不愿耗费精力劝降,致使谣言愈演愈烈。派出去的忍者纷纷来报,说是我已经成了关东一带上至城主下至百姓眼中的屠夫,更有甚者,将我与信长公做比,说我是什么‘第六天魔王’?!您听听,这叫我今后如何管理关东,如何治理这里的百姓?”

    “殿下,这次战后处置便是很好的一个机会啊。”最上义光提醒道:“有功之臣纵然要赏赐,但也不能过分;犯过错的也不能一概而论全部改易,有些说不定能派上用场;至于那些总体上是立了功,但具体行事上存在错误的,当然是要赏,但力度决不能跟未犯错的相同,这也是给他们提个醒,进而树立自己的权威。最重要的一点,殿下手下的那些家臣,此次可以大肆封赏一番,从而打乱现在的政治版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