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席卷天下-第4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炮弹没有落后就炸,反而有些延迟,遭成了碾压后的第二次伤害。
满清阵中一声巨响,大片的马匹和兵士被掀翻。
爆炸过后,方圆十五米内,几乎看不到能站着的人。
海州城的第一炮,打死打伤近四十多满清骑兵。
“该死的。”多尔衮亡魂出窍,骂骂咧咧,还没等他下令,全军突然像崩溃似的疯狂往后退。
后队变前锋,前锋变后队。
场面大乱,步骑相互碰撞。
等他们惊慌失措退出十里外后,经过统计,发现就这么一前一退,居然损失了两百多步骑。
多尔衮整个人就不好了。
这还没摸到明军的海州城,才被打了一炮,就损失两百多步骑。
这仗还怎么打?
“明军的炮,现在不但打的远,还会爆炸,咱们连爆炸的炮弹都没有,这仗没法打,没法打。”豪格丧气道。
满清这十几年已经被丁毅打的闻风丧胆,今天好不容易聚集大军想来打下海州,又被一记重炮打的退兵数里。
多尔衮是又羞又怒,又不敢相信。
第795章 丁毅北伐
多尔衮想起以前老奴在时,满清奋勇善战,任何困难都难不到他们,明军再多的炮,他们也敢冲。
现在明军才打了一炮,他们居然全军就退。
我大清已经一代不如一代了。
多尔衮不由开始想念皇太极,若皇太极还在,现在我大清这么副悲惨的局面,该如何办?
“睿亲王,集中兵马不易,不战而退,扰乱军心啊。”济尔哈朗在边上长叹。
他们兴师动众,召集满汉蒙三军,集中七万人就用了数天时间,现在还没打就准备退,大清国的威严,岂不是荡然无存,那些蒙古人,还会看的起他们?
多尔衮当然知道这个道理,但是他已经感觉到海州不好攻。
丁毅的炮又多又猛,实在不好攻。
当年宁远才多少炮,他们同样有超过六万的兵马,都久攻不下。
海州的炮,已经远远超过宁远数倍。
但他决定来打海州,除了试探丁毅的兵马和实力外,还有一个想法。
国内粮食紧张,他又不能像老奴当年一样,下令屠杀汉人百姓。
但是,勒令他们攻城,被明军打死,就不怪我们了。
没错,多尔衮和济尔哈朗同意来攻城,正是抱了这样的心态。
要么攻城成功,要么失败,正好借机消减吃饭的人口。
“都听好了。”多尔衮骑马奔腾,跑在阵前,对着诸将大声喝叱:“我大清,皆是骁勇善战的勇士,我们能打下宁远,打下锦州,就能打回海州。”
“传令,准备全军攻城。”
多尔衮一声令下,清兵准备攻城。
孔有德的二十多门红夷大炮开始往前移动,大量的杂役民夫开始挖掘,填土装沙袋。
他们准备用丁毅的老法子,先装一袋袋土,然后到前面堆积起来,用来防炮。
丁毅的炮弹虽然会爆炸,但是沙包雕堡堆起,同样可以防御。
上万满清杂役民夫开始疯狂填土。
有了以前打金州的经验,这次多尔衮带了足足二十万个沙袋,无论如何也够用的。
孔有德的炮推到五里外停下,等待百姓填土装袋。
大概一刻钟上不到,有五千民夫已经率先装好。
“上上上。”多尔衮下令他们分成十批,每批五百人往前堆沙袋。
农民们跑到三里左右,进入红夷大炮的射程时,轰,对面的巨炮毫不客气的打响。
一颗炮弹落在人群中,先是碾压,撕裂,然后轰隆一声巨响,民夫们倒下一大片。
其余的人硬着头皮堆积沙袋。
就这样顶着明军的炮火,满清民夫不停的堆积,终于用沙袋在两里半左右堆起一个防炮阵地。
因为明军的炮会爆炸,所以他们前面堆的特别高,足足有两米高,这样的话,明军炮弹想飞过沙袋墙,打到后面就有点难度。
接着孔有德的炮营开始把炮往前推。
明军的巨炮又响起来,而且打的非常准。
孔有德连续推上去三门炮皆被炮打中,这下满清这边人的脸色就不好看了。
以前是他们红夷大炮打的远,丁毅的炮兵要往前推。
现在丁毅的炮也打的远,没等他们红夷大炮进入射程,就把他们的炮都给打掉。
关键还打的特别准,还比他们快。
多尔衮很快发现这个问题:“明军同一门炮,怎么打的这么快?”
明军打一炮大概在一分半钟左右,实在是让他们震惊。
丁毅的炮兵训练有素,动作利落,当然比他们快多了。
孔有德连续损失三门炮后,多尔衮决定不用丁毅的方法了。
直接强攻。
他召集所有兵马,步兵带云梯,民夫们背沙袋,准备填护城河。
随着他一声令下,近万民夫像潮水般往前狂冲,每人都背着一个装满土的沙袋。
此时海州城上的向怀来正被手下诸将围着,大伙都抢着要指挥抛石机,原来在城墙下面,正有大量的囤兵在组装抛石机。
向怀来被众人围着头晕:“吵什么吵,对付建奴,还用的着抛石机?”
“冲了冲了,冲上来了。”突然有人惊喜叫道。
大伙纷纷扭头,看到四面八方潮水而来的清兵,很多人不由自主的大笑起来。
“这下不用抛石机了。”有人哈哈大笑,等清兵到城墙上,直接扔汽油弹即可。
“将军,前面好像都是民夫,打不打?”有人问向怀来。
“尼娘的,当然打。别客气,给老子狠狠的打。”
于是等清兵民夫进入两百米后,轰,轰,城头百炮齐发,所有大炮轮流发射。
密密麻麻的炮弹落到人群中。
然后很多都会爆炸,现场爆炸连连,民夫们成片成片的倒下。
引信炮弹绝对是这个时代的大杀器,因为他能给人遭成极强的心理压力。
民夫冲到一百米时就崩了,完全抵挡不住。
那些炮弹打下来先滚一会,碰到的不死即残,好不容易停下来,又突然爆炸。
一枚炮弹有两次伤害,等于打了两炮。
逃跑的民夫反冲向满清大营,多尔衮立马下令射箭,喝令他们把沙袋扔到护城河再回。
空中顿时箭雨如飞,民夫两边被打,越加的混乱。
有人被逼的直接跳进护城河里。
现场惨不忍睹,民夫们要么被炮炸死,要么被箭射死,要么跳进护城河。
扛着梯子准备进攻的满清步营们看的目瞪口呆。
因为一会功夫,战场上已经遍布尸体,上万民夫死伤过半。
明军三百多门炮,就算每炮只能打死打伤三个人,一波就能打掉上千。
他们跑几百米冲上去,再跑几百米回来,至少要被打好几轮。
第一轮民夫们扔完所有的沙袋后,死伤和掉进护城河的过半。
回来大概有五千左右。
多尔衮和身边的满清勋贵们脸色很难看。
每人才扔一个沙袋,就损失了一半民夫。
这要把二十万沙袋扔完,岂不是要损失十万民夫。
真是如阿济格所说,想要攻打丁毅的城池,只能用人命去填。
这要换成以前,他早就下令撤兵了,但这次有消减人口的战略目的。
多尔衮毫不犹豫,让民夫们再上。
明军毫不留情的又打,果然如多尔衮所想,这波回来的人不到两千人。
这还是因为他们人少了,阵容没刚才那么密集,死伤也就少了很多的原因。
在多尔衮的再次下令下,第三波冲上去的,回来的不到五百人。
满清前赴后继,扔了三波沙袋,对护城河影响甚微,却损失了足足一万人。
明军强烈的炮火深深的震憾了满清建奴。
所有人看着远处的城墙久久不语。
当年锦州之战,明军的三千火炮,加起来没有眼前三百多火炮的破坏力大。
如果是在野战中,他们如何抵挡?
大清危矣,多尔衮也深深感觉到恐惧和害怕。
崇祯十八年,七月二十日,满清攻打海州,损失上万民夫,惨败而回。
盛京城内外一片愁容,很多蒙古贵族都开始怀疑起满清的能力。
但对多尔衮来说,满清现在的惨淡情况下,减少一万人口并没有太大的作用。
二十五日,多尔衮派阿济格率兵攻打盖州,对内宣称试探明军盖州兵力。
结果盖州同样有三百多门火炮,又把他们带去的一万民夫炸的惨不忍睹。
满清借丁毅的火炮,替他们消灭人口,降低他们的粮食危机。
他们之前在明国境内抢人口有多高兴,现在就有多无奈。
要知道一年多前,在崇祯十六年时,满清第五次入关抢了大明足足三十多万人口。
现在粮食不够了,又想消减人口,这么一万两万的减到什么时候?
多尔衮又不能连继带兵出去打仗,老是打败仗,蒙古人看在眼里,肯定要和他们离心离德。
于是在打海州和盖州失败后,满清决定,不再管辽阳、抚顺,锦州、宁远等地的汉人百姓,所有的粮食保证军队和盛京的勋贵们。
多尔衮还下令各地严守城池,看住百姓,宁可饿死他们,也不准让他们跑回明境。
一时间,满清国内哀鸿遍野,饿殍满地,很多人忍不住后就开始易子而食,换妻为粮。
满清国内的惨烈,很快传到京城。
丁毅三思之后,决定北伐灭清,拯救受难的汉人百姓。
原本他打算,平定云南,打下安南之后,再事北伐。
但现在北方的百姓生活的深渊之中,他只能提前北伐,拯救黎民。
他一边调集兵马,一边在京城誓师北伐。
八月二日,丁毅在‘皇极殿’与群臣祭祀,誓师北伐。
他在京城住了一年多,已经完全控制住京城,这次终于决定要出去浪一次。
三日,丁毅留吕大器、张慎言陪太子留守京师,监国辅助。
直隶总督刘元和保定总兵何小车率一万兵马驻守京师,京师另有京营提督陈阳率两万京营。
加路超手下五千锦衣卫。
这样在京师,丁毅虽然离开,但有何小车,路超,刘元,陈阳等大将,加三万五千兵马,绝对固若金汤。
要知道此时的京官和京师勋贵、宗室们,没有一兵一卒,连一个家丁都没有,根本无法在京师掀起风浪。
内阁辅政大臣中的马士英、张缙彦、张忻、王铎四人都随行丁毅。
附马都尉巩永固随行,原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随行,在京宗室有福王随行。
四日,丁毅一行上千人,浩浩荡荡的大部队,到山海关。
第796章 灭国之战
山海关有张其栋守军两万,加三万囤兵,经过一年多的训练,这些囤兵比起以前的辽东兵马,也不逊色。
五日,昌平总兵王卫忠领两万兵马到山海关,六日,临清总兵沈世魁一万五千兵马到山海关到山海关。
八日,顺德总兵官抚民两万兵马到山海关,九日,许必成两万兵马到山海关,十日袁有才两万骑兵到山海关。
天津总兵郑芝龙动员麾下水师,和阮思青舟山的水师一起,大量把各种物资、火药、粮草从旅顺运到原蓟镇地盘,也就是山海关后面。
到十日时,丁毅在山海关聚集了十一万五千战兵,五万囤兵,号称五十万。
其中张其栋的兵马还是会留在山海关一线防守,包括原先蓟镇的地盘都是他的防线。
丁毅最后带出关是九万五千战兵,五万囤兵,共十四万五千人。
全军人人带马,一大半有铁甲。
其中六成是丁毅原先的老兵,另有四成皆被丁毅训练过两年以上,最短的都是在南京集训了一年多时间。
出关的当天,浩浩荡荡的骑兵冲出山海关,站在山海关观看的原吴三桂部下辽东兵们,有人突然就大哭起来。
明军上次这么多人出关,还是松锦之战,惨败而回,丧师十万。
但是这次,所有人都知道。
明军必胜。
建奴必亡。
因为这是百战百胜的镇北王,亲自北伐。
丁毅在山海关集合重兵,满清多尔衮很快就知道了。
他召集国内重臣们研究了下,几乎马上达成一致,诱敌深入,一战定胜负。
打丁毅的兵马,不能和打其他明军一样。
多尔衮很果断,立马下定放弃宁远,放弃锦州,放弃广宁。
他也在同时召集所有外蒙骑兵和举国之兵,共十三万之多。
倾国之兵,在浑河准备和丁毅野战,再来一次浑河大战。
多尔衮也想守城,不想野战,但在海州盖州等相继被丁毅攻破之后,他就知道,丁毅肯定有攻城的新武器。
守是守不住的,只有野战中,打败丁毅才行。
而且他有个别的心思,守城一旦被围,就无路可逃,野战打败了,还能有机会逃命。
十一日。
轰隆隆的大马车行驶在大路上,张忻、马士英等四位内阁大臣都坐在车里,不时掀起窗帘看外面的情况。
外面兵甲如云,遮天敝日,明军士气旺盛,精神振奋,这是他们从来都没有见过的明军。
“镇北王这次调集了多少兵马?”王铎小声的问。
兵部尚书张缙彦沉声道:“十万战兵,五万囤兵,号称五十万。”
“嘶”诸臣俱倒吸口冷气。
他们当然知道,丁毅平定各省,在每省都最少封了两三个总兵,各省驻兵从三四万到六七万都有。
全大明这么多省,最少有六七十万兵马,而这边,还聚集了十几万。
“加上旅顺等地,镇北王这不是,真的有百万大军?”马士英目瞪口呆,狠狠咽了口口水。
李自成之前百万大军也是吹吹牛逼,像现在丁毅十五万敢称五十万。
但现在丁毅手上,好像真的有百万大军。
“就算没一百万,也少不了多少。”张缙彦微闭双眼,淡淡的笑道。
“镇北王在云南和安南不是也在动兵?”王铎小心翼翼的问。
“哎。”有人长叹,一脸无奈。
他们相互对视一眼,几乎同时能感受到对方的心思,镇北王的地位,已经无可动摇。
大明的江山,也不可能再守住。
现在大伙就看镇北王想什么时候当皇帝了。
为什么到现在他还没这意思?
马士英若有所思,仔细琢磨着丁毅的心事。
“若建奴被灭,镇北王声威无双,功盖于世,当可劝进。”张忻沉声道。
其余众人默不出声,各怀心事。
当初大伙说好了,让镇北王监国,找永王和定王,这都一年多了,还没找到,大伙也不提这事,整个大明皇帝没有皇帝,居然没人提出议异。
很显然,大伙都等着丁毅当皇帝。
“北宋老赵怎么当皇帝的?”马士英突然道。
众人面面相觑,数秒钟后,诸臣齐齐点头。
……………
距离盛京一百里外的小北河镇,这边同样兵马如云,遮天敝日。
多尔衮也知道这是关乎他们国运的一战,若输了,老奴和皇太极两代人的努力将化为乌有,若是打赢了,说不定还有机会再坚持几年。
但他心里知道,丁毅崛已成定局,除非阵斩丁毅,不然下次还有灭族的危险。
此战他动员了几乎全国的兵马,除了盛京有多铎带三千人留守,大清国内所有能调动的满清蒙军都来到了这里,只有战兵十三万,杂役民夫五万,号称三十万大军。
他们选在浑河附近列阵,准备以逸待劳,决战丁毅。
小北河镇在浑河以东,这边地势较平坦,适合大兵团作战,特别适合他们骑兵冲阵。
多尔衮令孔有德的汉军火器营在新堡,所有大炮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