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之席卷天下 >

第221章

明末之席卷天下-第221章

小说: 明末之席卷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丁毅说不慌,我给你们带个东西,指定你们去卖的地方,那边三钱收,你们利润不变。
  而且你们有其他东西,也可以稍微卖点给他们,利润也会高一点。
  丁毅帮他们定价,相当以丁毅自己人的名义,卖给幕府。
  当然,丁毅让他们一样要给日本主事者回扣,看起来好像利润又少了,但有丁毅介绍,他们卖的东西价格普遍高,利润还是回来了。
  大部份商人不信,不信丁毅这么牛,也有商人愿意尝试。
  大员这也不急,慢慢用了几个月时间,选定了全国各地十几个合作伙伴,并在以后,除了这些合作伙伴外,白糖不在对外售卖,只卖黑糖。
  这些人在日本都打着丁毅的名义与幕府交易,出货比普通商人价高,在给日本方重量回扣的情况下,利润比以前高。
  商人和日方主事者,一起赚幕府的钱。
  而这些人每次到大员来拿糖时,都要带给丁毅大量的布,茶,药材,牛,人口甚至是狗等大员急需的东西。
  这样省却了丁毅自己派船出去,到处购买和收集。
  一年后,丁毅更加规范,与各商人规定每次去日本交易的品种数量,并在日本方面,有丁毅的人核实。
  因为有人会在丁毅这里易物一万斤白糖,再到松江购二万斤白糖,再去和日本交易。
  所以丁毅规定品种数量后,只有规定内的东西,才能和幕府交易,规定外的,自己出售。
  通过在日本当地的影响力,丁毅很快聚集一波愿意带货到大员的大明各地商人,他从各地带来丁毅需要的物品,以货换购丁毅的白糖,然后再高价卖到日本幕府和大名,商人得到利润,而丁毅的大员的发展则越来越快。


第495章 甘薯和土豆
  这时的大员,除了明朝商人外,也有来自其他国家的商人会要购买白糖,这些人大部份卖向波斯,波斯的利润更高,大概在十倍到十五倍之间。
  丁毅同样要求以货易货,要各地新异的东西来交换,我不要银子,就是这么豪横。
  有外国商人问大员,你到底要啥?
  大员这边说,我要工匠,新式的大炮,没有见过的技术和人才,人口,各种奇怪的蔬菜种子,水果苗。
  外国商人都觉的丁毅脑子不正常,居然不要银子和金子,但还是很多人开始想办法,必竟人口种子什么的,有时候比银子偏宜多了。
  而卖给这蠢笨的大明人,可以卖个高价,为什么不干呢?
  在赵大山第二次去泉州后,有天丁毅习惯性吃早餐,府中的侍妇们端上来几盆菜,让丁毅看的目瞪口呆。
  一份是蒸的红署,一份是土豆泥。
  丁毅赶紧把段高林叫来,这才知道,甘署在万历年间就已经传到大明的福建和广州。
  1593年福建华侨陈振龙在吕宋(菲律宾)经商,发现甘薯好种又好吃,拟将甘薯带回国内种植,却受当时统治吕宋的西班牙人所禁止,他很快想办法将甘薯藤苗置于汲水绳中,历经海路7昼夜,至农历5月下旬到达福州。
  后来,福建旱饥,陈振龙的儿子陈经伦向巡抚递禀甘薯的好处,巡抚金学曾下令种植,果然产量高而且又好吃,养活了很多百姓。
  而土豆这时刚刚传到大明朝,徐光启在1628年的《农政全书》中,记载了土豆。
  目前还没有大面积推广,大员这边还是荷兰人带过来的,暂时小面积种植了一部份,主要是荷兰人喜欢吃。在大员的原居民和明人百姓,都没的吃。
  但很奇怪,这么多年过去了,大明朝很多地方都没有推广,连福建这边,在金学曾巡抚走后,甘薯慢慢也变少了。
  丁毅大喜,马上下令推广种植甘薯和土豆,更让阮思青和自己回去时,把种子和苗送到旅顺和皮岛还有济州,登州暂时不种。
  丁毅又问,有没有玉米?段高林一脸茫然。
  历史上玉米应该进入中国了,但不知现在哪边有。
  不过丁毅和外国商人说了以货易货,估计用不了多久,可能会见到玉米。
  11月28日,赵大山在泉州呆了两天,又有点想回大员了。
  主要泉州这里有施永这王八蛋。
  丁毅再三提醒赵大山,千万要小心施永,这人是变太的,神经病一样。
  他要知道丁毅的亲信在泉州,郑芝龙又不在,很可能做出点出格的事。
  赵大山也不敢呆太久,怕被人发现。
  正准备回去时,亲兵回来报告,郑芝龙回来了。
  赵大山大喜,赶紧带着礼品上门。
  郑府门卫进门后没多久出来,说,郑总兵不在家,你改天再来吧。
  赵大山一听就知道假的,他不在家,你还要进去问?
  但郑芝龙明显不想见他。
  换成别人这态度,赵大山直接扭头就走了。
  但他记着丁毅的话,郑芝龙这人,还是能讲道理的,如果可以,千万不能和他开仗。
  不是丁毅怕他的水师,而是实在是尊重这个大哥,更不想中国人打中国人。
  俺忍了,赵大山为了丁大人的事业,也不多说,就拿着礼物站门口。
  当天郑府没人理他,也没人来赶他走。
  到了晚上,天寒地冻,赵大山的亲兵们在街上买了好多棉被什么,三人就包裹成一团,睡在郑府门口。
  福建这边,11月天气很好,白天比较热,但日夜温差大,晚上会比较冷,当然,还好是在福建,这要是在旅顺那边,11月晚上睡外面,估计要直接冻死。
  当晚也没什么事发生,必竟是在郑芝龙家门口。
  第二天一大早,天刚亮没多久,有人坐着轿子,在一队卫兵带领下到了郑府。
  赵大山三人还站在门口,不料轿子一打开,里面走出施永。
  两人在旅顺见过,这下是大小瞪小眼,赵大山很快发现施永眼中的杀气。
  尼娘的,赵大山就知道大事不妙。
  施永这变太,什么事都做的出的,这是丁大人说的话。
  “来人,这是后金细作。”施永眼珠一转,立马大叫起来。
  这混蛋果然不是东西,看到赵大山,知道这是丁毅的心腹,杀了丁毅的心腹,肯定大爽啊,还替郑芝虎报仇了。
  赵大山大惊,二话不说,走,转身就往郑府里冲。
  两亲兵跟着他往郑府冲。
  郑府门口有守卫,一个个目瞪口呆,也不知道该拦好,还是放好。
  他们得到命令,不能向赵大山三人动手,但三人往里冲,他们也不知道怎么办好。
  就这么一犹豫,赵大山推开郑府大门冲了进去。
  “他们剌杀郑大人了,还不杀了他们。”施永在后面气的哇哇大叫。
  指挥手下冲进去。
  郑府守卫赶紧拦住:“总兵大人说不能乱来,这是丁毅的人。”
  施永不管,推开守卫,带着人冲进去。
  赵大山三人在院子里被另一波兵马堵住,原来郑府里有很多兵马在。
  上次被丁毅打进来后,郑芝龙加强了府里的守卫。
  “住手。”院子里这时有人走出来。
  正是郑芝龙五弟郑芝豹。
  “施先生不要无理,我大哥有请赵游击。”(此时赵大山在明朝的官职是游击)
  施永无奈,赶紧往里走。
  赵大山也赶紧跟上郑芝豹。
  那施永也不客气,就在他面前和郑芝豹道:“你大哥对丁毅太讲仁义,有什么两年之约,想想你二哥的惨死,咱们先把这姓赵的干了,丁毅必然要与你大哥决裂,再也没有两年之约。”
  赵大山气的半死,心想,上次丁大人为什么不把这狗东西给办了。
  但上次丁毅要把施永也杀了,那郑芝龙肯定不会再给他所谓的两年之约。
  郑芝豹嗡声嗡气道:“老子也想把他给杀了,但还是听听大哥的意见吧。”
  那施永一路叽叽喳喳,就是在对郑芝豹杀赵大山,把赵大山给气的,差点想先下手为强,把他干了再说。
  冷静,为了丁大人的事情,冷静,赵大山只能拼命提醒自己。
  很快,几人来到主屋大厅。
  赵大山让亲兵在外面,跟着两人走了进去。
  郑芝龙脸色铁青坐在中间,冷冷看着赵大山。


第496章 收放自如
  赵大山先把礼品放在桌上,郑芝龙还没说话,施永直接开口:“都扔出去。”
  马上有卫兵过来,把桌上的礼口哗啦啦,全扔到门外。
  赵大山脸色通红,但是依然道:“卑职赵大山,拜见总兵大人。”
  说罢单膝下跪,做足了礼仪。
  “有什么事快说,我马上要出去。”郑芝龙冷然道。
  赵大山赶紧起身,递上一封信:“这是咱们大人写给总兵大人的。”
  “一官别看,丁毅小人,诡计多端,擅长花言巧语,千万别给他蒙骗了。”施永就知道丁毅那张嘴,死人都能被他说成活的,他的信还能看啊。
  但郑芝龙看了他一眼,还是接了过来。
  气的施永在边上跺脚,摇头。
  郑芝龙打开一看,丁毅先是问候郑大哥,还说不管郑大哥当他什么,他永远都当他是郑大哥。
  郑芝龙笑了,这么多年,丁毅还是老样子,嘴巴还是抹了蜜一样。
  不过两人现在,已经不是靠郑大哥三个字,能改变的。
  丁毅又道,我已经把荷兰人赶跑了,占了大员。
  嘶,郑芝龙看到这里,嗖的一下站了起来,脸色大变。
  他刚刚从外海回来,刚回来就知道荷兰人走了,但不知是谁占的,没想到,居然是丁毅占的。
  丁毅又说,荷兰人过段时间肯定会打过来,他想请郑芝龙一起出兵,把荷兰人彻底打跑。
  我们兄弟两人的恩怨是一回事,但是对上荷兰人,这是国战。
  大明国与荷兰王国的国家之战,两个民族之间的战争,为了我们大明,为了我们大员的百姓不受外敌欺辱,咱兄弟应该屏弃前嫌,通力合作,先把荷兰人打跑再说。
  身为大明军人,为国而战,义不容辞。
  尼娘的,郑芝龙看的心中大骂,丁毅这张嘴啊,千百年就这么一个。
  看了丁毅的信,郑芝龙要不出兵,就不是大明朝的忠心将领,没有军人的勇气,没有保家卫国的决心,屁都不是了。
  丁毅已经把和荷兰人的战斗,上升到国与国之间的高度,你说他不对吧,好像也有点道理,你说有道理吧,郑芝龙实在不甘心。
  赵大山看郑芝龙脸色变化来回,知道他内心在纠结,他马上道:“丁大人说,咱们东江镇练兵跑海上,就是为了一心打鞑子,绝不是为了要和郑大哥在海上争利。”
  “放尼娘的屁,你们造船,练水师,打日本打朝鲜,真当我们不知道?”施永破口大骂。
  “你闭嘴。”郑芝龙大怒:“让他说,我看丁毅有多能说。”
  我不信你能说动我,郑芝龙冷然。
  赵大山面不改色,继续道:“咱们东江镇现在上万兵马,如果没兵甲没粮食,是没法打鞑子的,连活下去难。这些年国内到处闹灾,还有民变,百姓们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丁大人记着郑总兵救治灾民的事,也把大量的灾民往东江镇引,眼下人口都快三十万了………”
  “你们人多兵马就多,装什么可怜,一官别相信他们。”
  赵大山记着丁毅的话,就是装可怜,郑芝龙这人,吃软不吃硬。
  他当年肯赈灾,帮百姓移民大员,这就证明,他心地还是好的。
  赵大山当然不停述苦,咱们跑商是因为要养灾民,不是想发展水师和你斗,你要相信俺们丁大人啊。
  至于占大员,那是因为这边有大量的良田,可以为咱们提供粮田,东江镇那地方,你也知道,天寒地冻,粮食不够啊。
  “一官你信丁毅花言巧语。”施永又道:“丁毅步骑精锐,眼下占了大员,以后一旦想打咱们,朝发而夕至,到时,咱们都要被赶回海上,继续当海盗。”
  郑芝龙脸色微变,他水师虽强,但丁毅步兵来攻,的确不能挡。
  赵大山怒道:“丁大人和郑总兵都是朝廷大将,我们好端端来攻你们干什么?难不成要造反不成?”
  郑芝龙一想,对啊,施永你在说什么?
  大厅里其他人也奇怪的看着施永,觉的施永这话有点毛病,丁毅好端端带兵进泉州干嘛?
  施永脸色通红,情急之下,脱口而出:“我看你们就是想造反。”
  “够了。”砰,郑芝龙拍案而起,觉的施永已经神智不清,说些糊话。
  眼下大明这模样,虽然有点惨,但谁敢说大明会亡?
  太丢人了,郑芝龙也觉的施永说话有点过份。
  他看向赵大山,森然道:“你回去告诉丁毅,虽然他说的有道理,但是我和他之间,已经不在是兄弟。”
  “荷兰人来打他,我不帮荷兰人已经算不错,还指望我帮他?”
  施永等人顿时大笑。
  赵大山脸色通红,好像羞怒加交,心中其实挺高兴的,他来的目的之一,就怕郑芝龙会帮荷兰人。
  现在郑芝龙开了口,他向来言出必行,肯定不会帮荷兰人。
  他想了想,语重心长道:“丁大人来前和我交代,不管将来如何,郑总兵永远都是他的大哥。”
  郑芝龙面无表情。
  施永冷笑,丁毅就靠这张嘴,骗的了别人,可骗不了我们。
  老是用这套,就显的你太不把郑芝龙人当人了。
  突然。
  赵大山扑通,直接跪在郑芝龙面前,扑通,扑通,又重重磕了几个头。
  现场一片喧然,郑芝龙也莫名奇妙。
  “丁大人让我求郑总兵最后一件事,还望郑总兵看在往日的交情,能够答应。”赵大山说着,双眼一红,豆大的眼泪哗啦啦就滚了出来。
  他这几年演技日益精湛,已经到达或接近丁毅收放自如的地步,说哭就哭,泪水哗哗的滚。
  郑芝龙等人被他哭的莫名奇妙。
  赵大山挺大个挺威猛的男人,你哭啥?
  施永暗叫不好,郑芝龙重义气,千万不要上了他的当,立马叫道:“你闭嘴,快滚……”说罢示意郑芝豹赶人。
  郑芝豹也不敢啊,只能看郑芝龙。
  郑芝龙想一口拒绝,又想听听到底什么事,能让赵大山哭出来。
  他这一犹豫,赵大山已经在淘汰大哭,他哭着,拜着:“丁大人说,若有一日,他不幸战死在辽东,希望我们能把他的妻儿送到郑总兵这里,还望郑总兵,能照顾一二。”
  “若能总兵大人肯收留,东江镇上下,皆愿战死沙场,为大明尽忠。”
  “全镇十万军民,更永不忘郑总兵的恩德,呜呜呜………”
  赵大山哭着,又是砰砰砰,磕了几个头。
  接着抹了把眼泪,站起身来,转身就走。
  郑芝龙终于动容了,脑海里情不自禁的闪过当年在旅顺看过的鞑子戏剧。
  草尼娘的丁毅,施永看着心中怒骂,越加觉的此人的无耻。


第497章 原居民
  看着赵大山离去,郑芝龙脸上表情不停变化。
  施永顿时觉的大事不妙,他赶紧上前,大声道:“一官,你听我劝,不要学项羽,丁毅比刘邦还坏呐。”
  “他东江镇哪里有几十万?十万差不多了,他要一心抗金,你让他把妻儿都送到这里来,咱们保护着就是。”
  “就算你不愿杀他,也不能让他占了大员,他占大员,有朝一日,他的步骑朝发而夕至,到时咱们,又要重新亡命七海。”
  “千万不能给他时间发展水师,经营大员。”
  施永拼命的说。
  “叭”郑芝龙转身一个巴掌抽在他脸上。
  噔噔噔,施永倒退数步,手捂着脸,一脸不可思议。
  “你闹够没有。”郑芝龙怒道:“无论丁毅做了什么,能守在东江,就比我们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